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凌云白毫茶树品种鲜叶作为原料,以铁观音制作工艺为基础,根据白毫茶原料的特点,创新乌龙茶制作工艺,研制出了白毫乌龙茶,其品质滋味鲜纯、“有清香”,经对审评结果的分析表明,该品种制作的乌龙茶达到乌龙茶的标准.该工艺的成功研制,为凌云白毫茶树品种创新了产品,丰富了广西茶叶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采用凌云白毫茶树品种鲜叶作为原料,针对鲜叶叶片薄软的特点,优化制作六堡茶工艺,结果分析表明,该品种制作的六堡茶各项指标均达到高档优质的六堡茶(黑茶)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凌云白毫茶既是茶树品种名,又是茶叶产品名,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最负盛名的特产,因其芽叶全部密披白色茸毛而得名,历史悠久,驰名中外。1985年凌云白毫品种被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级良种;1985年7月,由广西桂林茶科所使用凌云白毫品种鲜叶原料研制加工成的“凌云白毫茉莉花茶”被农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90年凌云白毫品种被载入《中国土特产品辞典》;1991年9月凌云白毫茶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用凌云白毫茶树品种作为鲜叶原料,制作六堡茶。产品获2009年第八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黑茶类特等奖。通过分析研究证明,该品种完全可以制作出高档优质的六堡茶(黑茶)。  相似文献   

5.
凌云白毫是广西的名茶,产于桂西高原凌云、乐业的云雾山中。凌云白毫芽叶肥壮、白毫遍体,冲泡后滋味浓厚,汤色清沏、香气清香。凌云白毫茶原属野生,一九六二年建立凌云白毫场起,野生的茶树开始变为人工栽培。十多年来,凌云白毫茶场的工人经过精心的选  相似文献   

6.
茶树品种‘凌云白毫茶’可用于加工红茶、绿茶、黑茶、黄茶、白茶、青茶等六大茶类产品,但其加工的茶产品内含物差异并未被报道。野生‘凌云白毫茶’茶树濒临灭绝,对其加工茶产品进行光谱分析,可为‘凌云白毫茶’品种的推广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凌云白毫茶’加工的红茶、绿茶、黑茶、黄茶、白茶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2200 cm-1 ~ 1680 cm-1及800 cm-1 ~ 500 cm-1波数范围内,不同茶类产品的吸收峰的强度、具体位置以及形状不同。对‘凌云白毫茶’鲜叶及其制成的五种茶类产品的1800 cm-1 ~ 900 cm-1波长范围内的红外光谱图一阶导数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可有效根据关键成分将其区分鉴别。‘凌云白毫茶’加工的绿茶和白茶保留了更多的原来生茶(鲜叶)的品性,而黄茶则改变了更多的原来生茶的品性。鲜叶经加工处理后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红茶和黄茶含有更多的多糖与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7.
正凌云白毫茶是目前百色市主栽的茶树品种,属野生原始种。凌云白毫茶,1984年首批认定为全国26个有性优良茶树品种之一,是目前百色市主栽的茶树品种,种植面积32万亩。据《广西特产物品志》(1937年)载:"白毛茶,树大者高约一丈,小者七尺,嫩叶如银针,老叶尖长如龙眼树叶而薄,皆有白色茸毛,故名,概属野生。"广西茶叶科技工作者于1982~1986年对百色市的茶树资源进行过一次普查。2012~2013年再次对茶树野生资源开展普查、研究工作,初步了解这一区域野生茶树的种性及分布范围,现将普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永菊 《茶叶》2009,35(4):207-210
本文对云抗10号、福云6号和凌云白毫三个品种的螺旋形红茶、针形红茶以及传统的工夫红茶三个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三个品种都是针形红茶品质最好、螺旋形红茶次之、传统功夫红茶品质最差。在同种工艺条件下,福云6号和凌云白毫的红茶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9.
乌龙茶茶树品种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品种是茶叶生产提供鲜叶原{的物质基础。采制乌龙茶,对茶树品种的选择更为重要,因乌龙茶的品质风格与茶树品种特点关系至为密切,比其他菜类更为突出,有了相适应的品种所采的鲜叶,才能通过独特的初制工艺,生产出绿叶红镶边、香高味醇的乌龙茶。因此,乌龙茶主产区的茶农及茶叶工作者,历来都很注意茶树品利的研究,既保存祖宗遗传下来的丰富多彩的茶树品种,又不断培育出适制。)龙茶的精品种。本文拟把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茶树品种资源的调查与空理乌龙茶。)我国独特茶类,主要产区分布在闽南与闽北的一些山区…  相似文献   

10.
邬龄盛 《福建茶叶》2010,32(11):37-38
<正>花香型白茶即工夫白茶,系应用高香型乌龙茶品种(如:金观音、黄观音、金牡丹、紫牡丹等),按白茶标准采摘鲜叶原料,同时又按白茶的基本加工工艺原理加工而成的特种白茶。该茶色泽墨绿带白毫,外形自然,硬实,汤色杏黄透亮,滋味醇厚,甘甜,具有乌龙茶本身所固有的天然花香。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湖南茶树品种的乌龙茶适制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从湖南现有栽培的17个茶树品种中初步筛选出湘波绿、槠叶齐9号和高桥早三个适制乌龙茶的茶树品种.采用上述品种鲜叶为原料,完全可以制出与福建乌龙茶品种毛蟹、梅占、水仙品质相当的优质乌龙茶。  相似文献   

12.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广西野生和栽培的凌云白毫茶鲜叶样品在400~4 000 cm-1范围内进行分析,得到了相应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结果表明,野生和栽培的凌云白毫茶鲜叶在3 373 cm-1、2 918 cm-1以及指纹区处吸收峰的峰位置或形状或吸收峰大小方面出现差异,故可以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实现野生和栽培的凌云白毫茶鲜叶的鉴别。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以及聚类分析法对鲜叶样品进行分析,可将不同地域的鲜叶进行分类,从而快速准确地应用于古茶树鲜叶的鉴别。  相似文献   

13.
凌云白毫茶原产于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东南麓凌云、乐业等县。凌云白毫茶曾名凌乐白毫茶,产品以色翠、毫多、香高、味浓、耐泡等特点受到消费者青睐。凌云白毫茶以青龙山脉玉洪、加尤一带最多,品质最佳;凌云白毫茶原多为野生,  相似文献   

14.
云南拥有丰富的古茶树资源,在高温湿润的夏秋季节,茶树中的多酚类物质较高,按传统工艺制作晒青毛茶苦涩味较重。利用景迈山夏秋古茶树原料开发古树乌龙茶新产品,对加工工艺中萎凋、做青、发酵、杀青、做形、干燥等工艺进行了介绍,旨在为充分利用夏秋季古茶树资源,开发古树茶新产品提供生产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白毫早在皖南茶区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毫早在皖南茶区的适应性刘金根(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东至·247282)安徽省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场位于皖南山区,是农业部定点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该场先后引进国家级、省级良种59个,白毫早是其中之一。该品种于1990年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引进...  相似文献   

16.
不同叶色乌龙茶品种的加工技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芽叶色泽与制茶品质存在密切关系。本文通过黄绿色品种黄观音、黄旦、黄玫瑰和深绿色品种铁观音、金观音、紫牡丹乌龙茶加工工艺比较试验,提出不同叶色特征乌龙茶品种适宜的做青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根据2014年获得第三届"国饮杯"评比红茶类特等奖第一名的生产实践,针对以凌云白毫茶品种为原料研制的"缘韵"红茶加工工艺,包括鲜叶采摘、晾青、摇青、萎凋、揉捻、发酵、理条、干燥等加工工序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研究了"缘韵"红茶产品不同工艺对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乌龙茶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乌龙茶的高产、优质,不仅取决于其自然生态条件与优良的茶树品种,还取决于良种的栽培技术。乌龙茶茶树良种多,种植技术也不同,现将闽南乌龙茶品种(以铁观音品种为代表)和闽北水仙、肉桂品种的主要栽培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太白顶芽     
马国强 《中国茶叶》2002,24(4):40-40
太白顶芽产于浙江省东阳市东白山茶区,区内群山峰峦起伏,植被茂盛,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十分适宜茶树生长。该茶以东阳木禾茶群体品种的嫩芽为原料,精心加工而成。成品茶外形如梭,芽叶肥壮,白毫显露,色似……  相似文献   

20.
莽山茶区引种的乌龙茶品种特性及其制茶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振华 《茶叶通讯》2006,33(1):21-24
在湖南宜章县莽山茶区对引种的乌龙茶品种的制茶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莽山利用现有3种茶树品种,不仅可生产乌龙茶,而且可以根据不同品种,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生产出品质较好的乌龙茶。福云六号可作为生产绿茶的品种,不适宜生产乌龙茶,其他适制乌龙茶的品种,应该分别加工,不宜混合生产乌龙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