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为适应茶文化发展的需要,宣传中国传统茶文化,满足茶文化企业对茶艺员的需求,有必要建设中职茶艺专业来培养茶艺师人才.对于如何构建好茶艺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办好茶艺专业的基本前提.笔者根据所在学校的实践,对中职茶艺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近十年来,国内有多所高等、中等院校开设茶文化或茶艺专业(包括茶艺专业方向班),为传承中国茶文化事业培养人才。茶艺师已成为国家劳动技能的一种职业。"十一五"期间,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是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高职高专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实用型的人才。随着中国茶文化事业得到更好复兴和迅猛发展,目前高职茶艺专业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职院校茶艺课程的广泛开设,茶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茶艺,喜欢茶,这对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生热爱茶艺课的基础,结合茶艺教学的现状和近十年来茶艺课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茶艺课教学改革的思路。本文以茶艺课程为切入点,探讨了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茶文化是现代旅游的重要资源,其与旅游的结合可以弘扬传播茶文化,推动旅游业发展。为适应旅游管理专业发展与岗位就业等需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茶艺课程是必要的。本文以培养社会需要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从茶艺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茶艺课程的设计、课程内容选取与组织、课程教学等内容,以构建一个健全完善的茶艺课程教学体系,辅助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5.
茶艺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茶文化的代表形式,茶文化在我国很多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酒店领域也逐渐开始引入茶文化,茶艺作为茶文化的典型代表,在酒店文化建设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高等院校酒店专业,已经开设了相关茶艺课程,茶艺对酒店管理本科学生素质提升也成为了教育的重要方面。本文以酒店管理本科为内容,对茶艺提升学生素质的相关路径进行几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6.
茶文化底蕴深厚,通过挖掘茶文化深刻的德育内涵和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视域下茶艺与茶文化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思路,并结合G高校的实践,提出创新茶艺与茶文化专业教学团队落实课程思政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7.
朱芬 《福建茶叶》2016,(12):228-229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对培养学生质朴平和的精神品质、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态度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入手,分析了茶文化教育在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提出增设茶艺课程,拓宽外语专业教学范畴、增强教师对茶文化教育功能的认知,提升教学质量、重视茶文化引入的层次感,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等促进茶文化教育在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8.
茶文化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国人喜欢品茶,对茶也十分熟悉,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茶几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茶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一门艺术。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茶文化呈现出多彩的艺术形式,其中茶艺表演尤其受到人们的欢迎,也逐渐成为茶文化的主要象征形式,而在茶艺表演的过程中,几乎都要配以相应的背景音乐,以此来展现茶艺表演的意境,烘托茶艺表演的氛围,展现出几千年的茶文化底蕴。本文在对现代茶艺表演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简要阐述了不同形式茶艺表演过程中背景音乐的选择与搭配,以期对推动茶艺表演艺术,完善茶艺表演形式起到一定的推动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茶艺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茶艺既有非常特殊的美学价值,也蕴藏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很强凝聚力的高校社团组织,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高校开设茶艺社团,能够充分将社团组织的影响力以及茶文化的审美性、文化性有机结合,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构建和谐校园大有裨益。本文从构建和谐校园的角度,阐述高校开设茶艺社团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编创茶艺,是一项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构思的创新艺术。舞台型茶艺融合茶专业技艺、舞台艺术及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能以更多样的形式和视角传递情感、传播茶文化。主题茶艺作品《丝路寻根》,以“一带一路”茶文化交流为故事背景编创,在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华茶艺”赛项中荣获一等奖。文章以此为例,从创作背景、要素设计、意境营造等方面进行解析与探究,以期为茶专业职业教育工作者、茶艺及茶文化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也逐渐加大。茶艺作为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元素代表。茶艺语言的英语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茶文化传播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为此需要对茶艺语言的英语翻译进行反复推敲,来保证茶艺语言英语翻译的准确性。本文首先从茶艺语言英语翻译的意义出发,在分析目前茶艺语言英语翻译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茶艺语言英语翻译准确性的建议,从而促进我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交流和传播。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不断增进,茶文化交流与茶叶进出口贸易频率增加,茶叶产业对从业者跨文化交流能力要求日益提升,高校茶艺专业英语教学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但是,长期以来茶艺专业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延伸,高校教学重点关注传统文化理论与学生茶艺技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主要集中于高校公共课程,教学内容过于基础缺乏专业针对性,无法起到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作用。鉴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茶艺专业英语教学的开展现状与跨文化意识概念,梳理相关研究背景;其次针对茶文化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目标与方法进行具体分析,列举可能对茶艺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有所帮助的途径,以期对新时代我国茶艺专业英语教学的开展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已历经千年,茶文化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直至现在,人们对茶、茶文化的热爱丝毫不减。我国茶艺服饰作为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兼具服饰的艺术性和茶文化的感染力,在茶艺活动中非常吸引人的注意力。基于我国茶艺服饰艺术的鲜明特征,对我国茶艺服饰艺术的现状与开发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国茶艺服饰乃至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本文在科学分析我国茶艺服饰艺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茶艺服饰艺术的开发策略,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在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日前联合公布的名单中,茶文化(中华传统创新茶艺)作为示范专业名列其中,成为创新与传承的国粹之一。福建漳州科技学院茶文化(中华传统创新茶艺)专业被遴选为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创新与传承示范专业点,是全国唯一入选的茶文化专业。开展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创新与传承示范专业点遴选活动,旨在加强对职业院校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相似文献   

15.
具有悠久历史的茶早已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它所蕴含的茶文化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的主力军,除了学习基本的茶文化知识,更应通过茶文化精髓的——茶道、茶德、茶艺知识等来陶冶情操,提升综合素养。将茶艺课程引入国际汉语教师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但可以让学生深度了解优秀的茶文化历史,更便于师生一同挖掘、保护、传承、传播悠久的中华茶文化。  相似文献   

16.
唐丽雅 《福建茶叶》2016,(11):102-103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艺室内空间设计是茶艺的重要组成内容。本文通过对茶艺室内空间设计的分析与研究,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促进和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佳 《福建茶叶》2016,(3):290-291
茶文化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促使很多高校也开始设置茶文化专业,并且越来越多的文化领域学者开始关注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的运用,音乐本身的感染力将茶艺赋予了鲜活的灵魂,茶艺则丰富了音乐的形象。也就是说茶文化的发展与音乐是分不开的,本文针对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茶文化、茶艺术得到了空前发展,茶艺英语也成为了茶艺发展传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现如今茶文化交流加深,茶艺专业学习成为了“香饽饽”。相对应的,社会和行业对于具备茶艺英语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高职茶艺英语课程作为培养高职茶艺专业人才英语水平的重要阵地,其教育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输出大量专业能力强、茶艺素养高和茶艺英语水平高的茶艺专业人才。但是,尽管茶艺英语课程出现已久,且茶艺英语课程一直处于发展之中,但是由于茶艺英语千变万化,且对于学生的茶艺素质和英语功底要求较高,所以高职茶艺英语课程改革亟待进行。  相似文献   

19.
茶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其内容博大精深。茶叶伴随我国贸易流入外国,茶艺是茶文化的载体,通过对茶艺语言翻译的分析来看,我国茶艺语言在英语翻译中存在着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作出不同策略来进行改善,从而促使中外友好交流,带动我国经济贸易,提升茶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茶文化热潮的兴起,茶艺行业不仅要求从业人员能够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求从业人员能够掌握丰富的英语知识。但是,我国茶艺专业与课程本身起步较晚,茶艺英语课程设置在发展过程中自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以优化茶艺英语课程设置、提升茶艺英语人才培养质量为出发点,在对茶艺英语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茶艺英语教学中的课程设置思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