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畜禽业》2016,(7)
为探究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特点和耐药性,试验通过对疑似病鸡进行病理剖解、病料采集,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染色鉴定、生化鉴定、致病力试验和药敏试验等方法。从12份病料中分离得到3株革兰氏阴性杆菌,3株菌均具备与大肠杆菌相符的生化特性和不同程度的致病力。药敏试验发现,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中对29种药物的敏感性均不高,DGCP3只对6种药物高敏,DGCG1只对3种药物高敏,DZMG对9种药物高敏。可见,经过试验分离得到的3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定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的某些致病性菌株引起的多种病的总称,其特征是引起鸡的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眼球炎、关节炎及滑膜炎、输卵管炎、肠炎、肉芽肿、败血症等。近年来鸡大肠杆菌病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目前国外已发现的大肠杆菌血清型有160多种,对鸡致病的约有15%左右;国内目前已报道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有50多种,不同地区差别比较大。为此,我们对采自青岛、日照地区的病料进行了细菌的分离、定型。1鸡大肠杆菌致病株的分离1.1材料与方法1.1.1病料与来源:青岛和日照10个…  相似文献   

3.
牛艳波 《畜禽业》2010,(2):64-65
无菌采取山西省长治市蛋鸡场送检的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的心血、肝、脾、肾,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生化试验和动物试验,结果显示引起该鸡场鸡只发病的病原为大肠杆菌,并且该菌对小白鼠和鸡有较强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4.
朱子洁  苏霞  颜丽 《畜禽业》2010,(4):20-21
由山东某集团放养的817肉杂发病鸡群采集病料,通过鸡胚接种分离到一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命名为LC0626。死亡鸡胚尿囊液具血凝活性,血凝价为28。且不能被已知鸡新城疫(ND)阳性血清、产蛋下降综合征EDS-76阳性血清、禽流感H5亚型阳性血清抑制,但能被禽流感H9亚型阳性血清抑制,血凝抑制价为29。该分离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鸡胚致死时间均在60 h之内,对所采集血清进行HI检测,结果显示,HI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病鸡群。将LC0626株病毒液静脉注射试验肉鸡,死亡率高达40%,并且发现其能显著降低试验鸡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4,(2)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破坏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为主要发病机制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的危害不仅是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等直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病毒损伤法氏囊而导致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免疫接种的免疫应答下降或丧失。  相似文献   

6.
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广宾 《畜禽业》2010,(6):61-62
<正>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输卵管炎、腹膜炎、大肠杆菌肉芽肿和全眼球炎等症状。鸡大肠杆菌病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细菌性疾病,发病率达30%~60%,病死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4,(1)
采用病原分离的方法,从太谷地区几家养猪场采集病、死猪肝脏、脾脏、淋巴结,进行了细菌的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8株疑似大肠杆菌具有典型的生长特性、形态及染色特性;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其中有6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纸片法,对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临床治疗大肠杆菌病的首选药物是丁胺卡那和先锋霉素V类,为该地区的大肠杆菌病的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田辉  崔家沛 《畜禽业》2004,(12):37-37
2004年3月,铜山县某养殖户饲养1500只AA肉鸡,35日龄发生呼吸困难、冠青紫、拉黄绿稀粪,并出现死亡。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非典型性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缩颈垂翅,闭眼昏睡。喘鸣、呼吸困难,排黄绿稀粪。个别鸡出现扭颈、翅下垂,头向后仰等神经症状。2剖检病理变化剖检病鸡可见气管粘液增多,喉头、气管粘膜出血,嗉囊充气,腺胃壁增厚,腺胃乳头常见溃疡,小肠呈卡他性炎症,有的粘膜出血,多数病鸡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泄殖腔粘膜有条…  相似文献   

9.
何丽贞 《畜禽业》2010,(8):65-66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险传染病。7~15周龄鸡均可被感染,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鸡群,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而鸡大肠杆菌病是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其特征是引起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输卵管炎、滑膜炎、大肠杆菌性肉芽肿和脐炎  相似文献   

10.
对民和县某养鸡户仔鸡疑似大肠杆菌病病鸡无菌采取病理组织及肝、脾、肺、肾等实质性脏器,通过触片染色镜检、分离培养、细菌生化鉴定、动物试验和药敏试验等方法进行病原分离培养与鉴定,确诊为仔鸡大肠杆菌病,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高敏药物氟哌酸进行饮水治疗,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1.
青岛市某养鸡场中10000只46日龄雏鸡,发生了一种以排白色或黄绿色稀粪,并伴有呼吸困难,扭颈,羽毛松乱触摸易脱落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整个过程共计10d,死亡率高达35%,经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新城疫,法氏囊炎、葡萄球菌病混合感染。 1 发病情况   该鸡群曾在14日龄、21日龄两次使用法氏囊炎弱毒冻干疫苗饮水免疫,并于28日龄使用新城疫弱毒疫苗滴鼻、点眼加强免疫,准备于60日龄使用新城疫Ⅰ系肌肉注射免疫。在46日龄时,发现部分鸡厌食、怕冷挤堆、闭目蹲伏不动,排黄绿色或白色水样稀便,偶而发现有的病鸡呼吸困难,当日死亡120余只,解剖发现法氏囊肿胀出血,皮下出血呈暗红色,初步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炎,当日紧急注射法氏囊病高免蛋黄液,但第二天鸡群精神状态仍不见好转,死亡率急剧增加,此时呼吸困难病鸡增加,且病死鸡除法氏囊肿大外,部分鸡皮肤浸润、溃烂,皮下有暗红色胶冻液体,经全场技术人员会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新城疫、法氏囊炎、葡萄球菌病混合感染,48日龄全群紧急注射新城疫Ⅰ系疫苗,同时每只鸡分点注射新城疫—法氏囊双价高免蛋黄液1ml、庆大霉素1万单位,49日龄重复注射。大群投服恩诺沙星制剂,连用7d,直至50日龄死亡鸡数才逐渐减少,56日龄鸡群逐渐趋于正常,历时10d,死淘鸡数3450余只,淘死率约为35%,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张国红 《畜禽业》2001,(6):14-15
随着我国养禽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诸如新城疫、马立克氏病、法氏囊病、鸭瘟、鹅瘟等病毒性疾病用有效的疫苗及抗体制剂加以控制后,禽大肠杆菌病已上升为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其发生和流行有越发严重的趋势,从而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本病的临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十分复杂.在雏鸡及青年鸡呈急性败血症,成年鸡呈亚急性气囊炎、卵黄性腹膜炎、生殖器官病和多发性浆膜炎;在应激或有其他病原感染及不良饲养管理环境条件存在时,大肠杆菌感染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2,(12):3
<正>冬季天气寒冷,气温较低,是鸡呼吸道综合症的高发季节。该病是由鸡支原体,大肠杆菌,新城疫病毒,冠状病毒,传支传喉病毒,鸡嗜血杆菌(传染性鼻炎)和流感病毒其中两种或多种引发的鸡呼吸道病。对于该病,首先最重要的是预防好支原体病,建议开口药物就应该选择对支原体病和肠道  相似文献   

14.
选取鸡典型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病料进行细菌的培养鉴定,再用自制药敏片体外筛选对鸡大肠杆菌敏感的药物用于临床治疗,并观察这些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杨大隽 《畜禽业》2023,(5):93-95
为确定福建省福鼎市店下镇某鸡场肉鸡死亡的病因,通过现场了解发病情况以及临床症状,并采取病理剖检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对病例进行诊断。病鸡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病死鸡的胸腺、腺胃乳头、肾脏和肺脏等存在不同程度出血病变。实验室PCR检测结果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阳性,并不同程度感染大肠杆菌。最终确诊为该场肉鸡发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采取紧急免疫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该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文英 《畜禽业》2007,(3):8-9
无菌采取病死雏鸡肝、脾、肺等脏器病料,进行了大肠杆菌病原的分离培养与鉴定。综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大肠杆菌病。同时,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为以后的治疗与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参数。  相似文献   

17.
郭莉萍 《畜禽业》2009,(6):75-77
无菌采取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的肝、肾等组织,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并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引起该鸡场鸡只发病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并且该病原菌对鸡只有较强的致病力,该鸡场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敏感,对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对链霉素和青霉素钾产生耐药性。因此鸡场在使用药物治疗大肠杆菌病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且应注意交替用药,按疗程投药进行治疗。通过对该鸡场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龙福庆 《畜禽业》2004,(6):21-21
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幼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是一种免疫抑制病,雏鸡患病后因体液免疫中枢——法氏囊受损,使得鸡体对各种传染病如新城疫、马立克氏病、大肠杆菌病等病的易感性增加;同时降低鸡体的免疫应答能力,影响了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元康 《畜禽业》2010,(4):73-74
<正>鸡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血清型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的鸡的不同类型疾病的总称。特征是可引起鸡的大肠杆菌性腹膜炎、输卵管炎、脐炎、滑膜炎、气囊炎、肉芽肿、眼炎等多种疾病。随着近年来集约化养鸡业的蓬勃发展,鸡的大肠杆菌病不断蔓延,从而导致鸡只的死亡、种鸡及蛋鸡的产蛋率下降、  相似文献   

20.
刘亮 《畜禽业》2024,(2):13-16
为研究噬菌体制剂对蛋鸡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从某蛋鸡养殖场采集疑似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病料,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分析和药物敏感试验等操作,选择其中代表性菌株开展噬菌体制剂体外杀菌试验。结果可见有深紫黑色且带金属光泽细菌生长;镜检可见呈红色两端钝圆的短杆菌;生化鉴定,符合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PCR检测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为大肠杆菌。累计从152份样品中分离到大肠杆菌49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49株分离菌对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头孢他啶、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林可霉素等耐药率分别高达89.8%、89.8%、93.6%、98.0%、85.7%、100%,临床耐药情况严重。选用5株代表性菌株开展噬菌体制剂体外杀菌试验,与氟苯尼考相比,噬菌体制剂体外杀菌效果更优。复合噬菌体制剂可用于蛋鸡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