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赵瑞香 《现代农业》2006,(12):69-70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渐突显,时至今日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源源不断的流动大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从长远看,国民经济的增长有赖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性转移。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在城乡关系方面也要有一个相应的转变,即由限制农民进城到主动大量吸引农民进城转变,这是关系到国家现代化成败的历史性转变。近几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加速跨地区流动,我认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降低了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和农业经济效益,严重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实现农村小康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是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论文结合一阜阳等欠发达地区实际,全而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存在的本质原因及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理想模式,并以此模式为依据,评价目前存在的各种具体解决途径,分析其对理想模式的偏离,并提出纠正偏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1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本现象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中剩余劳动力数量急剧增多,据调查,我国农村常年剩余劳动力大约可占农业总劳动力的45%左右。当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存在的本质原因及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种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理想模式,并以此模式为依据,评价目前存在的各种具体解决途径,分析其对理想模式的偏离,并提出纠正偏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成绩巨大。但农村相对发展较慢,人多地少,仍然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日显突出,如何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如何合理转移这些劳动力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90年代后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己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而过多的农业人日滞留在农村则是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的症结所在。因此,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降低农业人日,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提高农民收入,实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流动,且流动人口逐年增加。特别是1990年以后,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大增。目前,流动人口中,民工人数约为8000万人。这一庞大的流动群体对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刘英华 《现代农业》2010,(11):61-62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逐渐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在产业升级和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新阶段,积极创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二次转移”.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广大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原存在的剩余劳动力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究竟采取何种对策解决.现提出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2.
张凤芹  王致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724-8724,8726
通过对甘肃农村外流劳动力的状况分析,得出甘肃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不能一味地推向城市和邻近省份,而应尽量就地转移,这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甘肃农村经济的发展,维持甘肃社会稳定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能否成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然而,受政策、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缓慢,即使已经进入城市多年的农村人口,也不能真正融人城市.因此,加快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劳动力培训市场,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认为困扰中国农村经济从而困扰整个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因此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和途径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艺欣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82-5083,5086
要顺利完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针对我国存在的特殊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得到转移;消除体制障碍,促使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坚持因地制宜的城镇化战略,使城镇化与农村就业有效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谭秋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9):7-8,4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研究以南华县为调研对象,通过回收有效调研问卷1751份,对南华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人口特征状况及人力资本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南华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转移就业收入较低、就业市场缺乏竞争力等问题.因此,应积极推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1 转移现状三明是山区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多增长快,人力资源丰富,据统计,三明市约有4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的需求。近年来,在各级的重视支持下,通过努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较大发展,2005年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达 48.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2%。其中转移较多的为沙县、宁化、大田、尤溪、泰宁、将乐6县,转移人数约占全市转移人数的  相似文献   

18.
张霞 《现代农业》2006,(8):48-49
乌兰察布市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环境差。大部分地区农牧业生产靠天吃饭。广种薄收.严重制约着乌兰察布市经济发展步伐。近几年来。随着农牧业产业化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因地制宜。实行退耕还草还林政策、人多地少的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乌兰察布市农村牧区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何消化大量的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做到正确引导,统筹安排,有效转移,已成为增加农牧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季桂英 《新农村》2006,(6):29-30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指的是农业劳动力从乡村向城镇的转移,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德清县属沿海经济发达县市,但由于农村人口较多,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不大,乡镇间经济发展不够平衡,劳动力过剩现象还是普遍存在。2004-2005年,政府为了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已成为关系到农民奔小康和农村四化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因此如何加以正确引导,统筹安排和有效转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乃至国民经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键问题。本文以遂昌龙洋乡为例,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和问题作一分析,并探讨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