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作为精神交流的桥梁,学习英国茶文化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精神内涵与价值判断,但是茶文化的影响范围十分广泛,在很多其他的文化领域,也具有促进交流与沟通的作用。英语教学不断改革发展,其对于语言层面的教学要求也更高,因此合理的在英语教学中融入茶文化,明确英语茶文化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英国茶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2.
刘妍 《福建茶叶》2023,(1):123-125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随着中西方文化紧密交流,茶最早由中国传入英国,由英国再融入西方文化传播开来,形成西方茶文化。不同于中国茶文化,西方的茶是以生活习惯命名的,交流方式以放松心情为主,主要是物质层面。茶文化的核心是茶语言,其有很深刻的文化内涵,由于这种茶文化的差异,茶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李亮  麻蕊  刘颖 《福建茶叶》2016,(7):307-308
中西方茶文化历史悠久,蕴含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尽管英国茶文化源于我国茶文化,但是两者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语言文化等层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跨文化视野下,对中英两国茶文化进行比较,不仅能让我国形成对英国茶文化的正确认识,也有利于中英茶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高异质文化的跨文化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4.
语言作为传承茶文化重要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虽然英国"茶语言"源于我国,但是在英国本土文化的影响下,其认知、词义、阶级性等方面与我国"茶语言"存在明显的差异。正确认识中英两国"茶语言"之间的差异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对于了解英国茶文化,促进茶文化交流,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论是中国的茶文化还是西方的茶文化,都有着特殊的历史内涵和文化积淀,在物质层面、行为层面、精神内涵层面和语言表现层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将茶文化应用到高校的英语教学当中,可以有效促进英语跨文化教学实效。但就现实情况来看,当前高校英语教学存在传统教学观念严重、教学体制忽视跨文化教学、英语教师文化素养较低以及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限制了高校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效果。将茶文化融入到高校英语教学当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前局面,推进高校英语跨文化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现代英语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文化教学,将中英茶文化比较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可以突出文化语境的地位,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本文从历史起源、品茶礼仪和精神内涵三个方面探讨了中英茶文化的异同,而后从茶文化术语学习、茶文化作品研究以及文化教学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英茶文化比较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方式,以期为现代英语教学提供借鉴、指导,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能力,促进中英文化之间的顺利交流,最终推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最早传入英国发生于十七世纪,当时是受到了英国皇室的钟爱,然后逐步蔓延全英国,这样促进了英语引入茶词汇翻译的需要。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无法与文化脱离并存,语言沟通可以带来文化交流。本文基于茶文化鉴赏英美文学作品,主要以"英国茶文化"为核心主题,简略介绍英国茶文化的内涵,并着重探讨茶文化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影响,充分展示英美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茶文化最初源自中国,随后传入英国等西方国家。随着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英语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学习茶文化知识成为学习英语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中西茶文化进行比较和分析,详细阐述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文化教育在英语语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英茶文化知识的举措,为国内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也传播了中国茶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9.
吴贤雯 《福建茶叶》2016,(8):382-383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品质,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茶文化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影响作用,不仅展现了独特的茶语意义,同时也促进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发展。本文通过对中西茶文化中的茶语内涵进行研究分析,希望可以对英语这一语言有所掌握,同时能够有效地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茶的故乡,在两千来年对茶的饮用中,中国茶人创造出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传统茶文化。英国也是一个茶文化大国,尽管其饮茶的历史不过四百多年,但是在英国王室的示范作用以及工业革命的直接作用下,茶文化作为一种国民文化迅速在英国普及,最终形成了以英国茶文化为基础的西方茶文化。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茶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各自民族的语言教学之中。对我国的大学生而言,认识和了解中西茶文化的差异,能够更好地去感受中西之间不同的语言特点、交流方式以及风土人情等。本文就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说起,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意义试论一二。  相似文献   

11.
李晓婧 《福建茶叶》2016,(7):397-398
茶原产于中国,与咖啡、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于17世纪初期由荷兰人传入欧洲,茶文化作为异质文化也随之进入欧洲,18世纪在欧洲得到普及,在英国得到发扬光大,并创造性地形成了"英式下午茶"文化,真正实现了茶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中英两国的茶文化由于形成环境的差异,在物质内涵和精神内涵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区别。本文探讨了中英两国的茶文化内涵,并分析其在各方面的差异,以期促进两国茶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徐丽欣  董怡平 《福建茶叶》2017,(11):271-272
改革开发逐渐深入以及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促使我国对外交流日渐密切,文化交流在其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茶文化逐渐得到世界范围内认可,但是由于语言沟通方面的问题限制了文化教育。由于东西方茶文化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那么在茶学英语翻译过程中,不仅需要考量语言美感,还需要考虑文化内涵。本文对中西方茶文化差异作了分析,结合茶学英语翻译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对策,为提升对外交流有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随着茶文化对社会群体的作用,社会群体便会在思想上层建筑领域形成与茶相关的精神品质,这样便可以从本质上把握英国茶文化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影响。这里的研究意义便在于助力对英语语言文化形成特征和发展趋势的研究。由于国人在学习英语语言文化时,在理解英国人社会生活特征上存在短板。在应用于教学中的方式为:提炼英国茶文化的有用信息、鼓励学生查阅相关文化信息、选择与茶关联文学作品选段、基于茶文化启示学生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起源地。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茶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碰撞,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之美,既体现在精神层面上,也体现在物质层面上,这两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而作为茶文化物质层面重要内容的茶馆,以视觉语言的形式体现着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因此,现代茶馆在设计当中,就应当充分从茶文化中汲取养分和灵感,做到既要在功能上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又要呈现出我国茶文化的精神之美。本文从茶文化的内涵、现代茶馆设计偏差以及茶文化在茶馆设计中的应用路径等方面入手,对现代茶馆设计中的茶文化应用研究试论一二。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是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随着茶文化传入西方地区之后,茶文化也被赋予了更多含义,同时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语言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桥梁,研究茶文化在西方的生态翻译,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研究语言文化,促进各国间的沟通与交流。为此,本文首先叙述了茶文化的内涵,以及产生的重要意义。其次以英国为例,分析了西方茶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最后,探究了茶文化在西方的生态翻译。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国际茶文化交流机制不断完善的今天,我们不仅要从文化本质上予以认同,更需要注重选择合适的语言方式,通过无差异化交流,从而实现文化内涵本质的生动诠释,要借助商务英语这一途径,通过真正融入与诠释理解,从而真正意义上构建国际茶文化活动的有效交流。本文拟从国际茶文化的内涵分析入手,结合商务英语的特点分析,通过探究国际茶文化活动中商务英语的重要性,进而分析国际茶文化活动中商务英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茶叶的发祥地,在茶叶走出国门的进程中,这种特殊的饮料也被英国人所喜爱,并在英国广泛传播,形成了其独特的下午茶文化。本文全面分析和探讨中英茶文化的差异性,从茶文化的分类、饮用、礼仪等方面,加以深入的剖析和对比,并将中英茶文化与英语语言相融合,使其成为语言交流的工具和载体,充分发挥出中英茶文化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功能和促进作用,从而使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英语文化知识和背景。  相似文献   

18.
王金明 《福建茶叶》2016,(12):17-18
对文化来说,语言是其传播的载体和途径,只有消除语言上的差异,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因此,翻译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所承担的作用和价值就远远大于其他形式。所以,需要我们通过体系化的教学活动,培养翻译人才。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对于茶文化来说,其在进行翻译和语言转化时,需要对茶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层次认知,只有全面了解这一文化体系,才能实现精准翻译。本文拟从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分析入手,结合翻译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而从茶文化对外交流视角分析翻译人才培养的相应思路。  相似文献   

19.
何志静  尹鑫 《福建茶叶》2016,(11):394-395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中国茶文化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底蕴,英国茶文化讲究实用性。本文通过对中英茶文化的差异比较,对中英不同文化体系进行分析,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中西方茶文化体系发展应用来说,想要实现多元文化的全面交流与融入,就需要充分利用语言工具,通过融入必要的文化内涵,从而实现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有效应用。本文拟从中西茶文化的具体差异状况分析入手,结合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具体内涵,通过研究中西方语言体系传播的具体特色,从而探究基于中西茶文化差异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