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大观茶论》的文化传播过程中,其中所具有的内涵需要借助语言元素和文化内涵的具体差异来进行阐述和表达,从而实现对我国传统茶文化的有效传递。本文拟从《大观茶论》的创作背景和具体内涵分析入手,结合《大观茶论》的英译与文化传播活动的特殊性理解,从而探究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大观茶论》的英译方法和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茶的故乡和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圣陆羽著的《茶经》是中国茶典籍中的代表作《,茶经》一书有着丰富的文化专有项,其英译对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极其重要。本文在文化专有项理论的指导下,对《茶经》的英译现存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翻译策略,旨在最大化保留茶文化内涵的同时畅通文化交流,以此为茶典籍以及其他中华文化典籍的英译实践提供有效借鉴,从而促进我国茶文化即其他传统文化的译介和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3.
杨公建 《福建茶叶》2016,(8):389-390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内涵丰富,历史悠久。《茶经》是世界茶文化的经典之作,也是第一部记录茶诗的著作。《茶经》的作者为陆羽,他对中国茶文化核心思想的精辟见解,以及对茶文化思想的总结,对世界茶文化的发展都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随着文化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步伐的加快,茶文化在其他国家的普及也更加广泛,在输出过程中,更多的《茶经》翻译版本出现,受到文化因素、个人因素等情况的影响,《茶经》翻译过程中茶文化遗失或者是嬗变的情况比较多。研究翻译过程中茶文化遗失与变形的问题,对正确输出中国文化,普及中国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都有非常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静 《福建茶叶》2016,(3):374-375
《茶经》是我国重要的茶文化典籍,其译介和传播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在当代文化"走出去"战略下,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内涵和精髓的《茶经》之译介与茶文化的传播有着更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茶文化是我国所独有的特色文化。茶文化也具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了使我们中国的茶文化更好地传播到世界各地。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都对《茶经》一书进行了翻译。由于《茶经》中不但介绍了茶的文化还包含着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等中国的传统思想。所以,这就要求翻译者要深入的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对《茶经》进行翻译时很多部分都要用到交际翻译,所以本文就从交际翻译监督分析了《茶经》中的交际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刘静 《福建茶叶》2016,(4):385-386
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是茶文化的奠基之作,融合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精髓和文化内涵。在《茶经》及茶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对于这一思想内涵的理解和传递是其译介的重要考量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7.
茶已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符号,《茶经》则作为茶典籍的代表作流传开来。随着茶文化流传于世各地,茶文化内涵丰富,吸引了诸多学者研究关注,其中所融合到中国传统儒家、道家等思想,《茶经》的翻译传播使世界各地学者了解茶文化,也更深入的熟知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茶经》的英译过程中多采用交际翻译策略,接下来我们就著名典籍《茶经》的英译本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进行一些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8.
任迎春 《福建茶叶》2016,(10):353-354
目前,我国对于《茶经》英译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为姜欣等教授的译文,文章针对《茶经》中茶文化英译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并以姜欣等英译文为例,探析了《茶经》中茶文化的英译策略,具体包括茶文化中的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的英译策略,旨在为《茶经》英译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并为我国茶文化与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播贡献应有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历史文化的输出也成为发展的重要战略。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其精神和内涵对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和人民都将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就茶学巨著——《茶经》进行了概述,并且分析了《茶经》的英译问题同时相对应地提出了语言学策略,最后阐述了《茶经》在日本和欧美国家的跨文化传播和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琳琳 《福建茶叶》2016,(11):334-335
《茶经》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茶学专家陆羽所撰写的,是我国一部重要的记载茶文化的核心典籍,在世界文化史上,《茶经》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角度,来对比中美两国翻译人员对《茶经》典籍进行翻译过程中,传递文化内涵、内容语义等各方面的差别,并对翻译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促进我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茶文化博大精深,并以陆羽所作的《茶经》为代表,在跨文化交际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国文化的战略输出也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内容和组成部分。在对陆羽所作的《茶经》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翻译的"等效性"的视角,对陆羽的《茶经》译本语言加以解读和领悟,依循等效性翻译的原则,以《茶经》文本的效果为核心,使阅读者在感受不同文字的赏析过程中,完整而全面地领悟《茶经》的深邃思想和文化内涵,从而推动我国传统茶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茶经》是关于茶的经典著作,它凝聚着中国的茶文化和价值特征。在《茶经》这部典籍中,凝聚着中庸思想,表达着中华民族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现如今《茶经》的翻译与传播可以让国外的更多学者了解中国《茶经》的内容,了解中国茶文化,同时也了解中庸思想和儒家思想。本文将对《茶经》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目的是采取更好的措施传播茶文化和中庸思想。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国际化茶文化传播、茶产业营销的背景中,如何将《茶经》中呈现出来的经典茶文化价值、茶文化审美观念、茶文化的精神内涵、茶文化的物质功效等准确、高雅、通畅地翻译出来,并对跨文化语境中的国外消费者、受众产生积极的茶文化效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茶文化传播视角下《茶经》的价值呈现包括茶文化的功利价值:修身养性、养生祛疾;茶文化的社会尊礼价值:以茶待客、以礼待人;茶文化的审美价值:以茶养志、以茶审美。茶文化传播视角下的《茶经》章节标题翻译之基本原则可以从语言维度上的信达雅与通俗易懂相结合、文化维度上的翻译的"互文视阈"原则、交际维度上的语义的适当性转换原则等把握。文化传播视角下《茶经》章节标题的基本翻译适应策略在"形式之美"的翻译适应策略、"意蕴之美"的翻译适应策略两点上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王欣彦 《福建茶叶》2016,(7):345-346
《茶经》是陆羽的传世名作,集合中我国古代人们的智慧结晶。在中西茶文化交流中,《茶经》具有很大的传播价值。在本文中,笔者从文化翻译和传播的角度,针对《茶经》英译本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效果进行探究,并客观评价译文中的得与失,以促进我国茶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翻译和文化密不可分,直译与意译的有效结合才能既实现语言的转化,又达到文化的解读和传播。《茶经》作为中国茶文化的文字总结,是一部具有意义的著作,陆羽在编纂《茶经》一书时,语言极其考究,其传播的艺术价值深远流长,尤其是在沟通中西方茶文化的交流中,《茶经》英译的美感是需要我们着重注意的。  相似文献   

16.
《茶经》是一部集科学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茶学著作,行文优美,内容深刻,富有极强的古典美学价值,通过翻译这座桥梁将该作品传播至国外,可以有效促进我国传统美学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介绍了中国美学的内涵并概括了《茶经》中所蕴含的美学特色,从质朴美、形色美、辞格美和意境美四个方面,分析了《茶经》的英译及其对传统美学的传达。  相似文献   

17.
吕丽静 《福建茶叶》2016,(7):378-379
《茶经》是一部描述茶的核心典籍,也是中华文化组成中的特殊部分。翻译《茶经》不仅能使外国读者进一步了解我国特有的茶文化,也能向外宣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打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偏见。本文从茶经的文化内涵着手,采用对比的方式分析了茶经翻译中的得与失,为以后翻译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一个民族的兴旺发达不仅仅表现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上,更重要的一方面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上,因此,要扩大在国际范围上的民族文化影响力,对我国的古典文学著作的翻译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茶经》作为我国茶文化的集大成者其翻译策略影响到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本文从茶经的起源,《茶经》中茶文化及其传播与影响以及《茶经》英译策略与美学再现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汉语典籍流传到西方,这促进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让世界更多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的不同,《茶经》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无法被西方人正确认知。加强对《茶经》英译策略的研究,有助于提升译文的准确度,在翻译过程中尽量保留更多的文化元素。本文旨在探讨《茶经》英译的意义,分析《茶经》蕴含的深刻哲理,提出《茶经》的翻译策略和具体的翻译方法,助力中国茶文化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20.
《茶经》是我国的历史文化著作之一,其主要描述了各种茶的意境和操作,能够给予人不一样的茶道美感。伴随着茶道文化向西方的蔓延,《茶经》也传入了欧洲,但是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很多本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都出现了遗失的现象。本文主要从模因论视角整体分析了《茶经》英译中茶文化的遗失现象,并阐述出了笔者的一部分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