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功夫茶具主要分类,分析了功夫茶具传统的造型设计艺术,提出功夫茶具造型设计的现代创新举措如下:突出茶具的绿色环保主题;汲取更多其他艺术门类的灵感创新功夫茶具造型设计。  相似文献   

2.
王宁 《福建茶叶》2016,(12):128-129
潮州功夫茶茶具种类较多、形式多样,茶具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潮汕地区居民艺术文化特色。做好潮州功夫茶茶具艺术特征的研究,能够更好地开展潮州功夫茶这一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潮州功夫茶茶具,而后重点分析了潮州功夫茶茶具的艺术特征,最后就新时期传承与发展潮州功夫茶茶具艺术特色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明月 《福建茶叶》2016,(2):137-138
功夫茶具是泡制及品饮功夫茶时所用到的器物,技术性与艺术性兼而有之。本文着重介绍了十二种功夫茶具的功能及其设计特点,并将人文理念与茶具设计相融合,指出现代功夫茶具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牛东辉 《福建茶叶》2016,(8):160-161
随着茶叶市场在国际上影响力进一步增加,茶叶产品的包装设计与商品已经融为一体,茶产品的商品包装设计,已成为了相关茶企与设计界重点关注的课题。通过对茶叶包装市场的调研与分析可知,具备强效艺术表现力的民间美术造型已经成为茶叶包装设计的重大特色内容,本文将借鉴市场上现有的茶叶包装设计,综述民间美术造型的特点与性质,探索茶叶包装设计中民间美术造型的艺术表现力体现。  相似文献   

5.
陈丽红 《福建茶叶》2016,(9):137-138
随着人类审美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茶具的造型设计成为了一个具有多层面、跨层面特色的系统工程,产品的设计在符合艺术与技术和谐相融的原则之下,应当融入创新的思维,在设计中加入具有特色性的人文元素,将新颖的想法通过多种方法设计出茶具新造型。本文将从现代茶具的背景入手,站在设计方法的角度简要地分析一下现代茶具产品的造型设计创新。  相似文献   

6.
张大千古典时期与转变期人物画造型是贯穿先生一生的艺术走向,再中国画中极具重要性,并且造型的独立语言也十分前卫。古典时期与转变期人物画造型语言也影响先生高峰期的一个重要节点。通过研究先生古典时期与转变期的造型的变化,便能够贯穿先生造型语言的艺术走向和人生故事。在我深入了解的过程中,也有了自己对先生独特的理解,通过这次机会而慢慢分析将其解剖出来。  相似文献   

7.
张丽娟 《福建茶叶》2016,(9):129-130
茶具产品造型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学问,涉及技术、艺术、文化、材质等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其不仅要满足人们基本的使用功能,更要契合人们精神审美。本文以现代茶具造型设计方法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现代茶具设计时要重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文化意蕴以及产品语意学分析等三方面的重要内容,进而预测未来茶具造型设计的发展趋势,旨在为提升我国茶具造型设计,打造世界名牌的茶具产品,振兴我国的茶具市场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丽莉 《福建茶叶》2016,(2):135-136
紫砂茶具是历来最受推崇的饮茶器物,其造型生动、气象万千。本文围绕紫砂茶具的造型设计艺术,对其造型进行了分类,并结合各个发展时期的特点,对紫砂茶具的造型设计理念给予总结,并从真善美、虚与实、形与意三个方面分析了紫砂茶具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9.
漫谈功夫茶     
“功夫”茶不是茶名 ,而是一种“饮茶艺术”。宋代以来 ,流行于闽南和广东潮汕一带的功夫茶 ,把饮茶的艺术椎向科学而丰富多彩的境界。苏轼诗中曾说“闽中茶品天下高 ,倾身事茶不知劳”,对闽人饮茶评价甚高 ,说明功夫茶由来已久。据《清朝史大观》所记 :“粤之潮州府 ,功夫茶为最 ,用长方磁盘 ,盛壶一杯皿。壶以铜制 ,或用宜兴壶 ,壶小如拳 ,杯小如胡桃 ,茶必用武夷”。今天的潮汕一带普遍冲功夫茶 ,不过茶盘已改为下面能盛洗杯水的“茶船”,茶壶改为紫砂陶罐 ,俗称冲罐 ,并有二杯和四杯之分 ,茶杯则仍“小如胡桃”洁白晶亮。煎茶用小红炉 ,…  相似文献   

10.
剪纸艺术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而且形态各异。这门艺术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表达了人们的精神追求,在传统艺术文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剪纸艺术在构图、造型等方面特色鲜明,可以为广告设计创造灵感。在广告设计中融入剪纸艺术是一种创新型设计方式。本文主要分析的是茶叶包装广告设计中融入剪纸艺术的作用及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1.
潮汕功夫茶被称为“广东三宝”之一。潮汕地区品茶习俗被视为功夫茶品饮艺术的代表,在中国茶艺之林一枝秀出,使后人得以了解中国茶艺的璀璨和中国茶道的精博。“中国茶道在潮汕”绝非虚言。饮茶遍及潮汕城乡各个角落,潮汕人对茶具及品饮程序的讲究是少有的。潮汕功夫茶是中国茶文化精华之一,是在继承、融合中国江南及福建茶道茶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而秀出。何谓潮汕功夫茶?可以从功夫茶名称的来历、功夫茶品饮程式溯源、潮汕人饮茶的历史来解释。由于独特的大自然宜茶环境,茶农在这里培植茶树、采摘鲜叶、制作香茗,集山川之灵气,沐日…  相似文献   

12.
功夫茶作为一项特色茶文化,既能健身养生,又能静心修身。在品饮功夫茶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排解压力、放松心情,还可以在茶事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地达到理想精神境界和形成高尚的人格。新时期,在主体性日益被强调的背景下,高校德育如果能引入功夫茶这种生活文化,不仅可以强化大学生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体味与感知,还可以寓教育于无形,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生活化,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漆画是我们中国独有的绘画艺术,其是从传统漆艺中衍生出来的,灿烂的漆画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并且曾一度作为优秀文化代表到世界各国展览。本文以漆画艺术元素为切入点,在先后论述了漆画的色彩元素、画面构成以及风格定位后,又从两个方面就其对茶壶造型设计的积极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最后据此对漆画艺术元素与茶壶造型设计的融合之路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吴瑶 《福建茶叶》2016,(7):157-158
乾隆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我国茶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乾隆皇帝具有饮茶的爱好并乐于举办和参与各类宫廷茶事活动,所以乾隆时期御用茶器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并体现独特的艺术特色。本文在对清朝茶文化做出论述的基础上,从造型、图案装饰以及釉色三个方面对乾隆时期御用茶器的艺术特色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罗一墩  肖洒  尹影 《福建茶叶》2016,(9):126-127
茶具最初只是茶文化的附属品,之后随着茶文化的发展成为茶文化主要分支,也成为西方国家认识东方文化的一种媒介。经过时代的变迁,茶具设计已经成为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体,变得更加多元化与成熟化,同时也成为东西方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让东西方世界相互了解与接纳,再一次证明了艺术无国界。本文以中国和英国茶具设计为研究对象,简单介绍了中英茶具设计的由来和发展,从造型、色彩以及材质方面对中英茶具设计进行审美分析,并对中英茶具设计的共同点和差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卜晋雯 《福建茶叶》2016,(5):376-377
本文主要以筝曲《寒鸦戏水》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了潮州筝和潮州功夫茶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梁真  张翔 《福建茶叶》2016,(6):172-173
紫砂壶在我国茶文化当中扮演重要角色,其能够使品茶过程更具有美感。紫砂壶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艺术品,整体造型大方雅致,同时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国内外人士的称赞,同时也受到收藏家的青睐以及收藏。本文简要地阐述了紫砂壶在制作工艺上的三大特色,从茶文化的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设计师在茶文化的影响之下的设计理念,深入地探讨了紫砂壶在造型和色彩这两方面的设计工艺,以便深入地研究茶文化,发掘紫砂壶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绘画艺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色彩观和造型观,这些色彩观与造型观在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对于提升茶包装设计的审美价值以及文化内涵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对中国绘画元素与茶包装设计之间的关系做出论述的基础上,对中国绘画元素在茶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谭琢麒 《福建茶叶》2016,(1):155-156
伴随品茶文化发展,与之紧密相随的必然是茶具造型设计艺术的发展变化。唐宋元明清是我国古代茶具形成自我风格并且得以长足发展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朝代,在茶具造型设计上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格,并且在茶具造型设计艺术上体现着一个朝代的时代主潮与思想。  相似文献   

20.
从整个书法的具体表现特点看,系统化分析茶具与书法两者之间的共同之处,通过系统化介绍,茶具造型设计中,书法之气的融入价值,乃至具体的融入思维,从而能够,促进两种文化元素的全面融合。本文拟从茶具造型及我国书法的艺术特点阐述入手,结合茶具造型与书法之间的融入可能性探究,从而分析融入书法元素,完善开展茶具造型设计活动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