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呼啸山庄》这部小说是艾米莉·勃朗特的经典小说作品。在这部小说当中,艾米莉成功地对欧洲庄园文化进行描述和反思,并且透过复仇者希斯克利夫的视野,解构了欧洲庄园文化的腐朽和虚伪。而在《呼啸山庄》中,欧洲庄园茶文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艾米莉透过茶具、沏茶、饮茶等不同的细节,细致地叙述了欧洲庄园茶文化的特色,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北方和南方》《克兰福德》、《露丝》等。这些作品是维多利亚中期英国社会的记录。本文从茶文化的角度,探索了盖斯凯尔小说中所呈现的茶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  相似文献   

3.
<正>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19世纪著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他的作品在全方位批判英国资本主义社会阴暗面的同时,对普通小人物寄予了深深的同情,时刻闪耀着人道主义光芒。本文聚焦狄更斯三部长篇小说《雾都孤儿》、《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中的茶场景,旨在阐释茶在小说文本中的文化解码及作用。一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创作形式十分广泛,包括小说、戏剧、散文、随笔、游记等。狄更斯以锐利的目光透视着现代生活,用幽  相似文献   

4.
《玛丽·巴顿》这部小说是英国作家盖斯凯尔夫人的第一部作品,该作品对英国的茶会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批判了富人茶会,歌颂了工人阶级茶会文化的精神和活力,并对茶会中茶具文化的特征和内涵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可以看出,这部小说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茶会文化有着极为细致的思考,并揭示了茶会文化中的阶级性和历史性。  相似文献   

5.
《茶馆》这部作品是老舍重要的一部文学著作,作为出生于北京的作家,老舍注重在《茶馆》这部作品里以茶文化的兴衰,叙述北京各类文化的兴衰与变化。因此,从《茶馆》中的茶馆文化、茶客文化等特色茶文化出发,能够更好理解老舍对于茶的理解,以及茶对北京人乃至中国人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三国演义》这部小说虽然提及茶事的内容不多,但是大部分都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结合在一起,极好地塑造了这些人物的内心活动和基本性格特点。罗贯中通过对《三国演义》茶事特色的塑造,更好地将这些待人接物的特色展现出来,使得小说的文化内涵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章妍 《福建茶叶》2016,(11):331-332
茶叶发源于中国,英国的茶主要是来自中国的进口,并逐渐在英国人当中普及开来,并成为英国家庭必备饮品,成为生活当中的一部分。亨利·詹姆斯是一位著名的英籍美国作家,他是美国著名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一生当中撰写了许多部心理现实主义小说。亨利·詹姆斯所撰写的小说主要是以国际文化主题为主要内容,但是绝大多数的读者忽视了亨利·詹姆斯作品当中的"饮茶仪式"内容,"饮茶仪式"在亨利·詹姆斯作品当中也占有着重要地位。本文以亨利·詹姆斯的文学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讨论英国饮茶习俗的发展和演变,从下午茶场景、饮茶人物、茶具三个方面重点研究了亨利·詹姆斯文学作品中的"饮茶仪式"。  相似文献   

8.
《匹克梅梁》这部戏剧作品是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当中,萧伯纳通过英国下午茶文化对英国贵族文化、社会伦理等进行反思.萧伯纳以卖花姑娘伊莉莎的奇特遭遇作为突破点,并且以下午茶聚会等进行承接和推进,展现出独特的英国茶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9.
《匹克梅粱》这部戏剧作品是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当中,萧伯纳通过英国下午茶文化对英国贵族文化、社会伦理等进行反思。萧伯纳以卖花姑娘伊莉莎的奇特遭遇作为突破点,并且以下午茶聚会等进行承接和推进,展现出独特的英国茶文化风貌。  相似文献   

10.
余高峰 《福建茶叶》2016,(8):346-347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撰写的一部中国古代人情小说。在《红楼梦》之中,作者不仅仅向世人展示了侯门大家中缱绻悲悯的爱情和一个大家族的兴盛与衰落,同时在这部作品中所呈现的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百态,所以这部小说也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而茶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在《红楼梦》中,毋庸置疑已被展现的淋漓尽致。本文就以《红楼梦》中所呈现的茶文化符号为主轴,进行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对于中国文化而言,茶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加是中国独有的物质文化财产。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了欧洲大陆,就立刻在欧洲大陆风靡,尤其是英国,对于茶文化的喜爱也让茶成为英国贵族的生活必需品,在英国的更是具有特别的社会意义,象征着贵族地位和财富,也成为后来英国作家小说中的常客,更是为诗带来灵感。茶文化在时代发展的积淀中逐渐具有文学性,也对英美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影响。本文通过对茶文化的文学性和英美文学的内涵分析,探讨茶文化的文学性与英美文学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三杯茶》是美国著名作家大卫·奥利弗·里林的代表作,这是一部与茶紧密相关的小说,在这个物欲纵横的年代,小说的作者用"三杯茶"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进行了比喻,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更加温暖、更富人情味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芒,感受了这个世间尚有温暖存在。这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小说,作者将茶与人性、爱和温暖紧紧联系在一起,本文就以《三杯茶》中茶文化为内容进行具体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单慧芳 《福建茶叶》2017,(12):332-333
《傲慢与偏见》诞生于英国茶文化盛行之际,在情节架构方面多处以茶为依托,以女性视角谱写出女性的独特魅力,是一部女性主义与茶文化光辉兼而有之的伟大著作。本文介绍了小说中与茶文化相关的内容及其内涵,并从文学艺术和社会文化两个方面评析了茶文化对英国及其大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梦娟 《福建茶叶》2016,(6):322-323
英国小说家盖斯凯尔夫人的小说《玛丽·巴顿》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反映英国现实的优秀小说,其内容丰富,人物众多。本文主要以英国文化中特殊的茶会文化为切入点,简述盖斯凯尔夫人的人生经历,解读英国小说家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中茶文化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15.
茶,早已经不再单纯地作为一种饮用品而存在。早在几百年前,茶由中国传入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此时,茶已经成为一种物质文化形态,成为贵族展示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成为作家的小说中最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变为诗人在壁炉前,创作灵感的催化剂。在英美文学中,茶无时不刻不在展现它自身独有的文学性。本文就从茶文化中的文学性与英美文学的关联性这一领域展开研究,深入探析在英美文学与茶文化中的文学性是怎样的交织和融入。  相似文献   

16.
《茶经》是我国著名的"茶圣"陆羽所编撰的一本茶学巨著,其作为了解中国茶文化的一本重要的核心典籍,对于中国茶文化的传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茶经》翻译的准确性对于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对于《茶经》的英译工作重视起来,对于英译策略更应该认真地对待。本文中,笔者对《茶经》的英译策略及其茶文化传播影响简要分析,以期更为全面地了解这部经典茶作。  相似文献   

17.
茶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饮品,是中国的一大象征,有古语云:南方有嘉木,是为茶。茶和茶文化均源自我国,在16世纪时,伴随着全世界范围的大航海时代到来,茶叶就从我国被出口到了荷兰、英国等当时发达的欧洲国家。因为茶叶尤其是以红茶为首的茶叶所具有的独特味道,所以快速地受到了欧洲人们的欢迎,并且结合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特有的饮食文化,在短短两个世纪就形成了与中国茶文化截然不同的西方茶文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视角分析茶与人的关系,通过对比《大地》与《儿子与情人》、《傲慢与偏见》、《呼啸山庄》等相关作品中茶文化的差异,具体从茶与人的地位、茶与情、中西方人的茶俗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任蓓蓓 《福建茶叶》2016,(3):328-329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的茶文化,可谓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上千年的茶文化发展历程中,诞生了很多著名的茶典籍。而《茶经》作为中国茶文化最重要的一部典籍,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富含丰厚文化底蕴的《茶经》英译及传播问题就成为了广大学者重点关注的课题。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可以模仿和复制,文化模因是翻译活动的核心内容,本文作者结合本人翻译经验从模因论的角度探讨了《茶经》中文化的遗失现象,提出译者应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尽最大限度地保留文化模因。  相似文献   

20.
虽然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在现当代小说中,描绘茶文化与茶人的作品却十分鲜见。我国女作家王旭烽因为在茶博物馆工作中与茶长期相伴,所以对茶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并创作出了优秀的茶文学作品《茶人三部曲》,这部作品本身成为了我国茶文学历史上唯一一部对茶文化做出描写和反映的鸿篇巨作。本文以茶文学中的茶人形象为切入点,对《茶人三部曲》这一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做出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