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土地产出率,于2022年在安徽省含山县选择了9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虾稻鱼”连作共生模式试验,同时与周边虾稻连作模式和传统水稻种植模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虾稻鱼”连作共生模式的经济效益较虾稻连作模式和传统水稻种植模式分别提高了53 505、82 305元/hm2,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稻虾连作模式下稻田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2020年青阳县实施虾稻连作+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融合,利用虾稻连作模式优势实施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本文介绍了青阳县稻虾连作模式的基本情况,总结了稻虾连作生产模式下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分析了应用效果,发现实施虾稻连作+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可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有效防控水稻病虫害发生,做到"虾安全、稻丰收",提升稻虾品质,增加种养收入,促进生态环境与农业种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郎溪县稻虾连作种养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推进稻虾连作种养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建议,以期为稻虾连作种养推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南县好水源南洲,天下好虾出稻里.近年来,南县依托得天独厚的水土资源,大力发展稻虾产业,打造了集科研示范、苗种繁育、生态种养、加工出口、健康餐饮、冷链物流、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完整稻虾产业链,稻虾产业规模和影响力跻身全国三强. 2020年,南县稻虾种养面积达4万公顷,产小龙虾10万吨,稻虾米原粮30万吨,综合产值超过140亿元;稻虾种养每667平方米产值可达6000元,纯利可达3000元;稻虾产业从业人员达12.8万人,18000多名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稻虾产业实现稳定脱贫.  相似文献   

5.
青阳县2018-2020年实施虾稻连作+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融合,利用虾稻连作模式优势实施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减少农药使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有效防控水稻病虫害发生,做到“虾安全、稻丰收”,提升稻虾品质,增加种养收入,促进生态环境与农业种养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赵航  唐启飞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4):254-255+260
以湖北省为例,从粮食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阐述了“虾稻连作”模式对提升粮食质量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虾稻连作”对粮食生产的有利影响和其面临的困境,并就“虾稻连作”的进一步推广以维护粮食安全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稻虾连作模式下稻田水体浮游生物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条件下稻虾连作田浮游生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推水模式田溶氧和pH显著高于非推水养虾田(P0.05);各稻田绿藻密度始终在20%以上,蓝藻生物量始终低于20%;稻虾连作田中浮游植物种类均以绿藻门藻类种数最多,浮游动物种类均以轮虫种类最多;当年由常规稻田改造并用于稻虾连作生产的新田在浮游生物种类和生物量上均低于多年以稻虾连作方式进行生产的老田,且推水模式稻田水体浮游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浮游生物密度和生物量最高。因此,稳定的高溶氧环境可促进浮游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稻虾连作生产模式有益于稻田生态系统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在虾稻田开展早稻、中稻、晚稻不同类型的13个水稻品种随机区组直播试验,结合虾稻连作最大养殖期、当地水稻安全齐穗期、优质米品牌市场开发,比较分析各品种产量、直播生育进程、特征特性,提出了要实现虾稻连作模式效益最大化的优质稻优选品种和不同类型品种直播播期,为虾稻连作模式中应用水稻直播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区稻虾共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洞庭湖区低洼湖田地势低洼,只能种植一季水稻,土地利用率不高的情况,通过改造低洼湖田,研究了稻虾共作的生态种养模式及效益。结果表明:低洼田一季稻的利润约为575元/667m2,稻虾共作试验田利润约为1 661元/667m2;稻虾共作使大部分低洼荒废湖田得到充分利用,防灾减灾、生态效果明显,不仅提高了粮食安全水平,还增加了单位面积产值,单位利润是一季稻利润的2.9倍。稻虾共作模式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立体循环农业,适合在洞庭湖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南县大力发展稻虾共生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几年来,南县依据县域湖乡优势条件,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有机结合,多措并举强势推进稻虾共生高效种养模式。全县有适合开展稻虾共生的水稻田2.36万公顷,其中低洼稻田1.3万公顷。2015年全县稻虾共生面积达到4866公顷,每667平方米收入4000元以上,其中小龙虾产量突破1万吨,稻虾产值5亿元,综合产值规模突破9亿元,从事小龙虾相关产业的人数达到1.5万多人。2016年南县预计发展稻虾共生高效种养模式1.3万公顷,为全县  相似文献   

11.
稻虾种养模式示范表现及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虾,既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又能提高稻田的产出效益,是目前沿江稻区的养殖主流。本文介绍了稻虾立体种养模式示范情况,简述稻田养虾前期准备、稻虾共生、稻虾连作等技术要点,以期为大面积示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南县稻虾产业富民强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南县地处洞庭湖区,耕地面积5.84万公顷,盛产粮、油、菜、湘莲和生猪、鱼、小龙虾(克氏原螯虾)等优质农产品,素有"洞庭鱼米之乡"美誉。近年来,南县依据县域湖乡优势条件,积极推广稻虾生态种养高产高效模式,稻虾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2016年,南县发展稻虾生态种养面积1.6万公顷,全年稻虾产值达到13.8亿元,养虾稻田每667平方米纯收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稻虾模式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虾模式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能充分利用稻田光、热、水及生物资源,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基于湖北省区域资源特点,在湖北省稻虾模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稻虾连作、稻虾共作模式技术特点;阐明了稻虾模式资源利用、环境要求及适宜类型和区域;明确了稻虾模式的双水双绿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钱庙乡是地处淮河中游的安徽省凤台县的典型农业乡镇之一,长期以来,当地农民靠着传统的一麦一稻种植模式.效益差、收入低。1958年出生的钱庙乡张池村农民刘传光.2004年在自家和亲戚的共2公顷农田里搭了个简易棚.梦想扬帆启动“稻虾共育”实验。刘传光历时3年,终于摸索出一条“农田沟、垄、面相间,稻虾共育,兼种蔬菜”的高产之路.试验田667平方米(1亩)平均产龙虾180公斤.水稻、小麦及其他经济作物1412公斤.年平均667平方米产值8000元以上.667平方米平均收益达5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5.
灌云县借鉴里下河农科所张家宏教授的"一稻三虾"绿色生产模式,结合灌云当地气候、环境等因素,对传统的稻虾共作和稻虾连作模式进行创新,形成"一稻三虾"绿色高效种养模式。该文主要从合理选择田块并整理,增施有机肥,栽种水草、空心菜,稻虾的种苗选择、养成与繁殖,大田后期管理等环节对"一稻三虾"种养模式进行介绍,并就该模式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为"一稻三虾"绿色高效生产模式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稻田不同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开展稻田不同生态综合种养模式比较试验,对庐江县稻鱼、稻鸭和稻虾3种主要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模式下水稻生育期、产量构成指标、产量及模式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取稻虾连作种养模式经济效益最高,稻鸭共育模式成本投入最低,稻鱼综合种养模式简单易操作。因此,稻虾生态综合种养模式经济效益最高,可作为庐江县稻田生态种养模式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市场对虾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加,虾养殖具有比较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很高的 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节约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则必须要调整养殖结构。虾稻共生便是最佳 的选择,虾稻连作是一种结合了养殖业和种植业的生产方式,可以达到提高稻田的利用率,同时 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本文就主要介绍了虾稻共生养殖技术,阐述了虾稻共生生态高效养殖的 难点并针对难题及问题提出了措施,希望可以帮助更好地实现虾稻共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虾-稻”连作种养模式在繁昌县逐渐推广开,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结合实践,对“虾-稻”连作种养高效关键技术进行简单的总结,如稻田选择及改造、龙虾苗放养前的准备、投放虾苗、日常管理、捕捞、水稻品种的选择及种植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摘要:稻虾鱼连作种养技术的推广和实施,为水稻种植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模式,能够在优化水稻种植条件的基础上实现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于种养农户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对稻虾鱼连作种植以及养殖技术的要点进行了总结,以促进此模式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罗氏沼虾在我国推广养殖已有20余年的历史,一般池塘主养,平均每667米2产100公斤,纯利润可达1000元以上.现将池塘主养罗氏沼虾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