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受地貌成土因素的影响,在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文献中,曾有所论述,但专题讨论却不多。在成土过程中,地貌是影响土壤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一个重要条件,它通过各成土因素间接地对土壤起作用。因此,研究地貌成土因素对土壤中元素的迁移转化中的作用和地位,探讨地貌条件与土壤中元素背景值的关系,无论在土壤背景值研究的理论上,还是  相似文献   

2.
土壤系统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耗散结构理论提出表征土壤肥力的土壤系统熵的概念,其定义是土壤系统中单位物质转化过程中的势能耗损。对应Schrodinger的负熵理论,土壤系统熵越低,土壤肥力越高。土壤系统熵可分为两部分,一是表征土壤基础肥力的,命名为起始熵(S_0)。另一是表征土壤人工肥力的,指因化学氮素投入所引起系统状态的变化,称为熵变(S_1),土壤系统熵(S_E)是两部分之和:S_E=S_0 S_1是土壤生产力和系统转换效率的综合指标。土壤系统熵值有稳定性,可作为土壤分类的依据。因为熵值计算排除了空间条件和不同作物种类与其它偶然因素对评价土壤肥力的影响,因而可供比较应用。土壤系统熵既反映了系统的结构状态,也反映了输入能量的可用程度,因此是土壤做为一个耗散结构的基本性质指标,从而实现了土壤肥力评价中的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结合,并且为系统论土壤学的研究对象提供了认识的基础。土壤系统熵和土壤信息量有同等意义,是对土壤系统进行最优化反馈控制的依据。文中列举了土壤系统熵的计算方法,并讨论了它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单个土体、聚合土体、土壤景观的概念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了长江三角洲淤泥土土层铁的活化度。研究表明,其A层因渍水耕作和施肥,使铁活化度大幅度增高,以土壤剖面发生学论证了土层对称性破缺的耗散结构。由于土壤是非均质体,而且淤泥土土层有先天不均一性,所以,传统土壤学根据以单个土体的分析结果代表整体特征的研究方法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选取武夷山土壤垂直带中的7个代表性剖面(其中一个在黄坑,六个在黄岗山,),初步研究武夷山的土壤理化性质的垂直变化规律。用发生学的方法对土壤进行分类命名。通过实验测得指标数据表明:武夷山土壤理化性质不同,垂直地带性差异显著。通过与山东丘陵山地土壤对比,分析成土因素对土壤的影响,说明不同的情况下,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过程的主导性不同。  相似文献   

5.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和最为活跃的部分,在土壤养分转化循环、系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以及土壤可持续生产力中占据主导地位,土壤微生物也在草原生态系统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在土壤微生物在草地生态系统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及影响土壤微生物量因子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 一土壤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枝学科,又是土壤学的—个基础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生命活动与其周围环境因素的相关性,以及其在植物营养元素的转化和土壤代谢中的作用。这门学科在土壤学中还是一门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它可为培肥  相似文献   

7.
耗散结构理论在土壤肥力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Prigogine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于土壤肥力研究,指出土壤乃是一个开放的、非均匀和非平衡的、以不可逆热力学过程为特征的系统。它不仅在空间上是一个耗散结构,而且在时间上和功能上都是一个耗散结构。作者提出了土壤肥力的人口定律,指出农业土壤肥力是人口密度的函数。人口密度在空间上的不均匀分布,决定了农业土壤肥力的不均匀但有规则的分布。在时间上做为一个耗散结构,则可用植物—土体系统电极电流随时间的振荡做为一个说明。文中提出了土壤熵的概念,指出土壤中物质能量的聚散同结构有序度的联系。提出了简化的土壤肥力系统分析的数学模型,说明土壤肥力的变化被决定于系统的结构状态和能量的输入。作者区别了土体肥力性质和土壤肥力的概念,认为土壤肥力不是各种土体肥力性质的线性叠加,而是土体一植物一环境系统整体功能的表现。文中讨论了土壤肥力自动调节的概念,土壤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之适应,被认为是土壤系统自组织化或自动调节功能之本质。文中还提出了土壤肥力产值反馈的概念,并讨论了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土壤肥力研究对发展土壤科学和服务于生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森林土壤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土壤由于分布范围广,成土因素各异,因而又是一个庞大的土壤系列,其中包括发育于不同气候条件和森林植被下的各具特点的不同土类。在中国,主要有灰化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红壤(黄壤)以及褐土等。本文主要进行森林土壤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土壤学领域里,无论国际交流,或引用国外文献、国外软件,或从事土壤科研、教学和生产都离不开土壤系统分类.本研究依据所积累掌握的黑龙江省大庆市土壤资料,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第三版)>进行检索,建立了大庆市土壤系统分类的分类系统.将大庆地区土壤分为5个土纲,即盐成土、潜育土、均腐土、雏形土、新成土土纲,新成土土纲是其中的1个土纲,在新成土土纲中又可以分为2个亚纲,即沙质新成土、冲积新成土.本研究主要从生境条件、形态特征、性状、生产能力、典型剖面等几个方面介绍石灰干润沙质新成土、普通干润沙质新成土、斑纹干润冲积新成土、斑纹湿润冲积新成土,为土壤的科研、教学和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土壤物质的迁移聚积和扩散强度是人口引力场的函数,引力半径恒大于扩散半径,扩散强度是同心圆规律递减,从而指出了地球表面土壤物质斑点状浓集边界的存在,正是这个规律决定了城市土壤的形成和分布。城市土壤的分类,既可进行解释性分类和因素一生态分类,对典型城市土壤也可进行实体分类,但其实质是土壤自然人工体的实用分类,根据土壤的利用情况和经济生态功能,可分为市区土壤,近郊土壤和远郊土壤三大类型。成为系统土壤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1.
由于大量能量物质的投入,使根际成为土壤微生物非常活跃的一个区域和土壤-植物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十分频繁的一个界面。微生物积极参与了这个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的循环过程,并成为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组分。它们的代谢活动不但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而且也是影响土壤和大气之间气态物质交换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土壤是一个复杂的氧化还原体系,存在大量活跃的生源要素和污染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氮还原、铁还原、硫酸盐还原、产甲烷和还原脱卤等反应过程伴随着频繁而密切的交互作用,对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代谢和能量流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功能基因为生物标志物,对土壤环境中不同还原条件下相关功能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分布特性和丰度变化等的表征及其对土壤中还原过程的介导机制研究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综述了土壤中几种重要还原转化过程中的关键功能基因,旨在进一步揭示自然淹水土壤中参与介导氮还原、硫酸盐还原、铁还原、产甲烷以及还原脱卤等过程的重要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功能,最终为阐明生源要素还原转化耦合污染物降解过程中的微生物学介导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土壤分类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 引言 根据土壤形成条件、成土过程、土体构型、土壤属性的异同,进行分类和比较,从而构成一个由不同分类单元组成的土壤分类系统,以反映各类土壤间发生上的联系和地理分布上的差异,为土壤调查制图和资源评价以及土壤的改良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是土壤分类学的主要目的.也是土壤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发展水平的标志.本文重点介绍了几种较为典型的土壤分类制的特点,以期能在实际工作中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与根际中物质的循环(综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由于大量能量物质的投入,使根际成为土壤微生物非常活跃的一个区域和土壤-植物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十分频繁的一个界面。微生物积极参与了这个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的循环过程,并成为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组分。它们的代射活动不但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而且也是影响土壤和大气之间气态物质交换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高寒牧区大牧场生产系统的能量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高寒牧区经济生态复合系统的能量结构与功能,作者对青海门源种马场和其中一个家庭牧场1987~1988年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以系统的观点分析了大牧场及其家庭牧场生产系统的能量结构与转化效率。计算出青海门源地区大牧场生产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为:太阳辐射能→牧草地上部分0.037%,牧草地上部分→畜群51.10%,畜群→家庭牧场2.15%,家庭牧场→大牧场61.61%,大牧场→系统外13.88%。全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太阳能→系统外)为:3.5×10~(-7)。  相似文献   

16.
简讯     
“土壤-植物系统水动力学研究”获200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邵明安、康绍忠、上官周平、梁银丽、黄明斌 5位专家共同完成的“土壤 -植物系统水动力学研究”项目 ,将水分资源的有效转化、高效利用与生产力提高三者融为一体进行了研究。这是一个具有鲜明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的学科生长点 ,涉及到作物—根系—土壤间的水分关系和作物产量形成过程的各个环节 ,及土壤学、农学和植物学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部分——土 -根系统中水热溶质运移过程等若干国际上的学科前沿 ,是土壤学、生态学…  相似文献   

17.
农业土壤虽然在成土因素、成土过程、肥力性状及生产性能上,都有其特殊性,但具有与一般土壤相同的内部矛盾,即土壤固有物质属性的矛盾和土壤肥力因素的矛盾。农业土壤形成过程的实质是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这二类矛盾对立斗争的统一。栽培作物决定着土壤形成的方向,人为因素在土壤定向培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何为土壤病?     
正土壤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它具有物质代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导功能,一旦土壤理化生物性质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土壤的健康状况和植物的正常生长。在农业生产上,污染是土壤众多问题中的一个,农业专家称之为"土壤病"。"土壤病"到底是啥病?让我们通过视频来了解一下。  相似文献   

19.
土壤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本文主要介绍了土壤学在考古学中的新应用——地考古学,土壤学在考古学中的一系列的应用:沉积物的研究、环境研究的记录、古环境重建、物质起源研究等。在新研究领域中开展土壤学的研究,为世界土壤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大洼县典型农户生态系统能流和物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一农户生态系统的投能结构、水平、效率和农田养分平衡与物质转化。结果表明:该农户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的投人均以有机为主,农田土壤库中氮、磷、钾均有盈余。由于系统内物质的反馈,能量转换率和饲料转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