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贊杮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串满集”。每当中秋节过,风高榆柳疏,霜重柿子熟。正如古诗中所说:“色胜金衣美,甘逾玉液清。”柿子的颜色和甜味,确实是其它果类不可媲美的。柿果不但好吃,而且可以代粮充饥,是很好的铁杆庄稼。在我省万荣县一带,至今还流传着杜方吃柿子的故事。话说康熙年间,杜方走访万泉(即今万荣县),那时连年荒旱,百姓以柿糊口,他看群众吃  相似文献   

2.
茯苓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茯苓是一种寄生真菌,常寄生在赤松或马尾松树的根部,在松木上菌体开始为白色,渐变淡褐色,鲜时质软,干后坚硬,形似球形、扁球形、长圆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淡灰棕色或黑褐色,断面近外皮处带粉红色,外表薄而粗糙,有皱纹或沟,破开后周围淡棕色或粉红色,内部白色细腻。茯苓喜温暖通风和干燥环境,土壤以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砂砾土和积水潮湿的粘土或黑泥土均不宜培植,多生长于海拔800米至15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年降雨量1000—1200毫米,无  相似文献   

3.
目前,茯苓生产中常出现产量不稳定现象,因此我们力求寻找稳产高产的途经。经几年栽培证明:首先要求松原木质量是15-25年生的幼树,心材少。在栽培前2~3个月将原木砍伐,当干燥至含水量在30-40%之间时,削去部分树皮,以利接菌。栽培时,选择避风。透气性好、阳光照射时间长的山凹场地。将山皮铲去5-10厘米,并把山皮铲成块,垒于山场最下边,作成1米左右高的埂。再从一边挖一条顺山的沟,沟深20-30厘米。将挖沟的泥填入埂边,使埂高为40厘米左右。然后将两根松原木削日靠紧,按“Ⅱ”型从下到上排好;把菌种放入  相似文献   

4.
5.
6.
7.
茯苓是一种重要的药用菌,在我国分布很广,近年来人工栽培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因我县一些苓农未掌握关键栽培技术,单纯凭经验栽培,致使产量不稳,甚至大片产区绝收。为此将我县及邻县海拔700~1200m的半高山地区推广的茯苓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段木准备 马尾松、黄山松、赤松等均可栽培茯苓。选用15~20年生,直径12~14cm的中龄树为宜。初冬进九砍树,即农历十冬腊月。砍树后及时剔枝,一般截成1.3~1.5m长的段,下料时再锯成65~75cm长段,以保持断面新鲜,并“去皮留筋”,即每相隔3cm纵向削去一道树皮,深0.5~0.8cm,以见木质为度。节疤要削平,截段时应错开节疤。将已去皮留筋的段木在通  相似文献   

8.
曹建刚 《食用菌》2006,28(1):33-33
近几年来由于林业政策限采限伐栎、椴类木材,香菇、木耳生产急剧萎缩,而茯苓由于是在松木上栽培,同时它能药食兼用,应用广,用量大,成为商洛广大菇农转产的新菌类。商洛松木资源丰富,又符合商洛“药业兴市”和陕西省建设陕南现代中药材基地战略。据在我市洛南县调查,一般每窝产10~15kg,0.5~1元/kg,一窝20~60元,是适宜商洛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新菌类。现将商洛茯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茯苓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段木、树桩、残料、袋料、锯末、松针为栽培材料,以段木为栽培材料考虑露天栽培、温室栽培、灯台树与茯苓套种3种栽培环境,分别对茯苓的栽培材料和栽培环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产量:树桩栽培>段木栽培>袋料栽培>残料栽培>锯末栽培(栽培材料),温室>露天>树荫下(栽培环境);生物学效率:段木栽培>树桩栽培>袋料栽培>锯末栽培>残料栽培(栽培材料),温室>露天>树荫下(栽培环境)。  相似文献   

10.
<正>茯苓是一种寄生在松树根部的菌类植物,不分四季,可与各种药物配伍,又被称为"四时神药",也是一种食用、保健佳品。人工栽培的方法各地不同,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段木栽培和树蔸栽培两种方法,也可用松针(松叶加上短枝条)栽培。商洛茯苓栽培技术如下:1场地选择选择排水良好、土质深厚、疏松砂质壤土(含沙量60%~70%)的向阳缓坡地,最好选生荒  相似文献   

11.
<正>茯苓是常用的主要中药材,为菌生块状菌核体。现代医学证明,茯苓富含茯苓多糖,具有清热解毒和利湿抗癌的功效,临床已用于膀胱癌、肺癌和宫颈癌的治疗,又是保健食品原料之一。因此茯苓在中医药用和保健食品开发上具有重要的经济利用价值。1菌种来源茯苓的一级原种由科研单位培育,二、三级栽培菌种由  相似文献   

12.
茯苓嫁接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苓嫁接是在常规栽培的基础上,选择适期,将一块鲜苓,涂上牛奶液贴到用纯菌丝引接种的,并已发好菌的松段木上。其技术要点如下:1掌握嫁接适期松段木栽培茯苓通过备料、选场、挖穴、菌种制备。当气温稳定在18℃时便可下窖接种,每窖用料10kg,纯菌丝引1瓶(袋)。段木长60cm,后约25天,接种段木  相似文献   

13.
14.
国人对茯苓的认识和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据记载,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开始进行人工栽培试验,但一直采用“肉引根种法”,即使用新鲜的茯苓菌核作种进行栽培,因种苓用量大,成活率不高,产量不稳定,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15.
16.
茯苓(Poria cocos)是一种传统的药用真菌。《本草经疏》云:其味甘平,性则无毒。《本草正》云: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用药心法》、《本草衍义》上也有记载。总之,茯苓作为“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药用真菌已有悠久的历史。十九世纪前后,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对茯苓药用的研究日趋深入,现将茯苓的化学分析、药理功能、临床应用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我所最近推出的第三代茯苓纯菌种,下种后60天开始结苓,半年可达到10至15千克。在川、陕、鄂、黔四省70多个县大面积推广,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备料:松树的全身(树枝、树干和树蔸等)都是栽培茯苓的良好材料。材料先要削皮留筋,即削皮一半,削皮的一半以现出木质部为度,便于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