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97年6月8日,山东省单县龙王庙乡发生了一起由于约时送电致人死亡的事故,教训深刻。 事故经过是:杨×弟兄二人浇地,井离配电室很远,弟弟为争取时间,电线还未接好时就对哥说:“你走着去配电室送电吧,你走不到我  相似文献   

2.
推开熟悉的院门,一股泥土的清新扑面而来,终于到家了。母亲紧走几步,把我迎进里屋。"刚下车,累了吧,我这就去做饭,想吃什么?"我说:"咱包水饺吧?""好"母亲一脸兴奋,好像对这声回答期待已久。刚从地里割来的韭菜,透着灵性,绿的诱人,母亲一根根仔细地择  相似文献   

3.
你猜     
出差坐火车去山西,从车厢厕所出来洗手,不见洗手池的龙头开关。忙请教旁边人,答:“你猜。”这有什么好猜的,没时间跟你逗,又请教一次,答:“你猜!”有毛病吧?惹不起躲得起,我走吧。那人拦在面前:“叫你猜怎么不猜呀?”“这怎么猜呀?”那人依旧拦在面前,指指水池下面:“用脚猜(踩)!”  相似文献   

4.
都为了妻子     
菲思特从公司领薪水回家,高高兴兴走在街道上。当他拐进一条小巷时,突然被一个蒙面强盗拦住,要他交出钱来。菲思特哀求道:"请放过我吧!我太太是不会相信我遇到强盗的。"强盗冷笑着说:"放过你,我太太  相似文献   

5.
韩老头半路削发空灵观.想走侄子的后门。韩湘子掏出一只秤砣说:“老叔呵,想成仙不难,你若心诚,能在四十九天内把它煮烂了,我就带你去天界。”韩老头高兴地说:“好吧,届时你千万莫忘前来领我呵!”  相似文献   

6.
说理有时候很枯躁,我们还是换一个轻松的说法,给大家说两个实例吧。 一个是嘉祥县仲山乡农机站牵头创办的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合作社。这个合作社是1998年成立的,当时只有几台联合收割机,走得也不远,只收了100多亩,收入了6000多元。担任合作社社长的农机站站长,是1965  相似文献   

7.
收麦记     
<正>6月11日下午,接到父亲电话,问我明天有没有时间和他一起回老家收麦子。由于第二天有一个较重要的夏收调研活动,接电话时我正在地头落实细节。于是和父亲讲,等我忙过这三两天再收吧,让小麦多长几天收成也会好一些。父亲在电话中忙说:"不急,不急,你忙你的"。6月12日晚上,我一身臭汗刚回到家,手机响起,父亲略带商量地说:"老家人打电话来说,如果明天不回去收,割麦机就走了,要不明天回吧?  相似文献   

8.
娄彦春 《农村电工》2007,15(12):34-34
在我的办公室里,放着一顶序号为"738"的安全帽.每次要到生产一线,我内心深处就会说句:"走吧,亲爱的安全帽."虽然,它是一顶极其普通的安全帽,但我对它却有一种特别的情结.因为这顶安全帽承载着一个让我难忘、让我羞愧的往事,也承载着我对它的感激之情.  相似文献   

9.
雪夜奇遇     
那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万籁俱寂。我漫步于村头场间,忽从一座院落内传来隐约的呻吟声。我循声走过去,发现是一台脱粒机在哭泣。 “这么大的雪,你为什么独自在此流泪?”我好奇地问。 “请您救救我吧!”它一边向我求救,一边向我诉说了它的遭遇: “我是一台出厂不足一年的脱粒机。去年三夏  相似文献   

10.
无价之宝     
鹤同 《山东农机化》2005,(11):40-40
有一年德国闹饥荒有,个富人把20个穷孩子请到了自己的家里,对他们说:『这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每人一块拿,吧。以后每天这个时候都到这里来拿一,直到灾难结束为止。』孩子们抓住这只篮子,你争我夺,大家都想挑最好最大的面包,可是抢到手以后,也没说一声谢谢就走了。唯有衣着整洁的  相似文献   

11.
测一测你自己能减轻多少负担□农乐农机户们,请别只抱怨你们的负担太重了。路再难,担再重,我们也得走下去。要减轻负担,首先要有自信心,减轻负担还要靠自己。看一看你的负担有哪些可以减去,测一测你自我减轻负担的能力吧。然后轻装上阵,快马加鞭。(1)你是否善于...  相似文献   

12.
周葆亮 《农村电工》2010,18(9):47-47
老婆对人很大方,可在家却很"小气"。就拿用电来说吧,平时用电饭煲做饭,只要一跳闸,就立即拔掉插头;客厅的吊灯只在节日开,平时只用节能灯,而且随走随关;夏天天热,午休时只将空调器温度定到28℃,而且等我睡着了,立即关掉,为此我常常一身汗醒来。对此我埋怨了多次,还发过火,可她仍我行我素。  相似文献   

13.
老婆对人很大方,可在家却很"小气".就拿用电来说吧,平时用电饭煲做饭,只要一跳闸,就立即拔掉插头;客厅的吊灯只在节日开,平时只用节能灯,而且随走随关;夏天天热,午休时只将空调器温度定到28℃,而且等我睡着了,立即关掉,为此我常常一身汗醒来.对此我埋怨了多次,还发过火,可她仍我行我素.  相似文献   

14.
1798年秋季的一天,一个55岁的老人到巴尔的摩的一个种植园去调查,在回城市的路上,天色已晚,他打算到一家旅馆开一个房间休息。因为刚调查归来,他身上还穿着散发着汗臭味的工作服,鞋子和裤脚上的污泥还未来得及清理。老板艾尔达见他一身寒酸,不耐烦地说:房间已经满了,请到别处去吧。老人听后,无奈地摇摇头走了。  相似文献   

15.
"赵书记,回吧,该做饭了。"聊天回来的李婶慌慌张张地向正在村里健身器材上健身的赵怪喊道,"都快中午11点了。""慌啥?"赵怪轻松地说,"做饭也就十分八分钟的事儿。""咦!就你能,谁家做饭这么快哩?""呵呵,她李婶,落伍了不是?你看咱村谁还像你烟熏火燎地用柴火烧饭?走,到我家看看你就知道了。"李婶随着赵怪来到了他那新落成的宽敞明亮的  相似文献   

16.
名牌酒怎么喝着就走了味中华民族悠远的酒文化历史培育出了一支可观的白酒消费者队伍.而如今.大家不约而同地接受了一种新的酒观念;“名牌酒吃头不吃尾,喝着喝着就走了味。”追求不义之财的奸商造出来的假酒无论怎样维妙维肖.到了消费者口中马上便会现出原形来.而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有些名牌酒瞧着、唤着无论如何都找不出破绽.但喝进口之后感受却绝对异样.该是假酒吧.又分明拥有名好的招牌和滋味;说是真的吧,可就是和咋天的不一样.西南有一售价从几元到几十元的名牌系列酒.几经消费者的比较筛选,两年前终于在沿海几个省…  相似文献   

17.
一位盲人在马路边迟疑,我紧走几步搀扶他过了人行道。 “你上哪儿?我送你去吧。” 盲人笑了笑:“不麻烦了,你送我一程,可你不能送我一辈子呀!”他轻点木棍,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 遇到困境,总是环顾左右,希望别人拉一把的人,可能会很快地逃离暂时的不幸,但人生还有无数的荆棘在前方等待着,他们一旦失去外界的援助,大多在困境中不能自拔。而在困境中懂得自救的人,也许要在困境中多煎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正>"花,俺正做饭呢,突然没电了。""婶,你别慌,俺这就过去看看。""到俺村还得走一段山路,天黑了,要不明天再来吧,今晚俺将就一下。"正在吃晚饭的花三口两口吃完饭,骑上摩托车往邻村赶去。花是嵩山上三个小村庄的女电工。从她接手丈夫事业的那一刻起,就暗暗发誓,要管好山里的电,让丈夫九泉之下能够瞑目。花的丈夫是在一次雨夜去邻村抢修的路上遇塌方受重伤殉职的,临终前他留给花一句话:咱山里穷,不  相似文献   

19.
条件反射     
从县里一位朋友家喝完酒出来,我急急忙忙地搭上了开往市里的快巴。坐下之后才发现,和我坐在同一排的居然是两位翘鼻子、蓝眼睛的老外。没走多远,上来一位大姐.怀里抱着个大约一岁左右的小男孩。大姐上车后.司机问她,“你晕车吗?如果晕车就在我这领个塑料袋。”大姐说,“我不晕车。”过了一会儿,大姐又说,“你还是给我一个吧,我怕宝宝呆会儿要尿尿。”司机随手给她拿了一个。  相似文献   

20.
十一思绪     
让我变成一簇簇怒放的焰火吧 飞向夜空去纵情欢唱 让我变成一束束圣洁的鲜花吧 静静地陪伴着革命先烈的英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