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试验明确了水、肥对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工草地的一般增产规律。草地生产力的增产顺序是灌水+施肥〉施肥〉灌水。试验结果表明,干草产量第一年(2004年)的增产幅度为:施肥49.1%-59.5%,灌水8.4%-20.7%,灌水加施肥92.4%-96.3%。第二年(2005年),由于在施肥加灌水的土壤中均有残留肥效,其干草产量仍比对照增产64.9%和41.3%。  相似文献   

2.
甘草种子人工繁育暨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野生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采用适宜的人工栽培技术,可在生长第5年进入种子生产期,产量达292.5 kg/hm2,种子质量及其栽培学性状都优于野生甘草种子.自繁甘草种子经育苗,用倾斜式方法移栽定植,密度15万株/hm2,于生长第3年秋冬时采挖,甘草产量达7 140kg/hm2,等级草比例达60%以上,甘草酸等有效成分含量均达到药用指标.不同采挖季节对甘草品质有显著影响,秋末冬初采挖时品质最好.不同栽植方式,施肥方法、灌水次数及生育年龄对甘草产量都有明显影响,多因素综合考虑,以移栽后第3年采挖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土壤水分、肥料对人工栽培甘草的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土壤水分在5%~18%,甘草的产量与土壤水分正相关,但产量提高的同时商品甘草的品质下降;不同肥料处理对甘草产量有很大影响,施肥处理与对照相比产量均有提高,使用专用肥料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冰草品种旱作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年的品种比较试验表明,冰草属牧草在乌鲁木齐地区(年降水量230mm左右)不灌水、不施肥的旱作栽培条件下,生长正常,表现良好,其中以萨米特冰草表现最好,无论从产草量、产种量还是营养成分等方面均表现最佳.参试的牧草中产量最高的还有航道冰草及两种沙芦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优良苜蓿品种中苜1号进行播种、施肥、灌水以及施肥和灌水相结合的试验,探索出中苜1号在呼和浩特地区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中苜1号适宜在每年的5月10日-6月1日之间播种,播种量为1.5g/m^2,播种行距为30cm,播种时尿素75kg/hm2与磷酸二铵375kg/hm^2混合施用且第二年灌水2次的效果最好,产量最高为20775.75kg/hm^2.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补施水肥对荒漠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生长和种子产量的影响变化规律,以不同时间的灌水(W)及施肥(F)作为试验因子,利用混合水平正交设计原理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肥耦合影响肉苁蓉的花序长度及种子粒径,对蒴果数、地上生物量、种子产量均没有影响。灌水影响肉苁蓉的地上生物量、种子产量及种子粒径,施肥影响种子粒径,灌水施肥的时间对肉苁蓉花序长度、地上生物量、蒴果数、种子产量及种子粒径影响均不明显。综合各因素分析,5月向每株梭梭灌水5 L并施用200 g磷酸二铵(N∶P∶K为18∶46∶0)复合肥最适合肉苁蓉生长且种子产量最佳。  相似文献   

7.
在青海同德地区选取5龄同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Tongde)和5龄青海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cv.Qinghai)人工草地连续两年进行了老龄人工草地平衡施肥试验。试验根据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IPNI)中国项目部提供的测土施肥最佳配方(OPT)设6个施肥处理,另设一个不施肥对照,测量两种牧草品种的草产量及种子产量。结果施氮肥的经济效益高于施磷肥的效益,同德老芒麦的施肥效益高于冷地早熟禾的施肥效益,两种牧草平均草产量和种子产量以OPT-P施肥处理时为最高,分别为8946.2kg/hm2和368.1kg/hm2.氮磷肥互作产生负效应。施钾无显著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8.
冰草品种旱作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三年的品种比较试验表明,冰草属牧草在乌鲁木齐地区不灌水、不施肥的旰作栽培条件下,生长正常、表现良好,其中以萨米特冰草表现最好,无论从产草量、产种量还是营养成分先进方面均表现最佳。参试的牧草中产量最高的还有航道冰草及两种沙芦草。  相似文献   

9.
药饲兼用植物甘草的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草别名甜草苗,是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野生地下根可作药用.随着生态环境建设的加强,国家对甘草的采挖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并积极鼓励甘草的人工栽培.经人工栽培的甘草除了根可药用外,其茎叶还是牛、羊等草食家畜的优质饲草,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玛曲县人工草地丰产栽培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证明,改单播燕麦为燕麦+箭舌豌豆混播,并配合施肥,可使牧草产量的增产幅度大大提高,既改良了土壤,又提高了牧草对光、热、水等生态因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牧草产量,改善了饲草品质,为牧区大面积建立人工草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栽培管理对荻生长特性及生物质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黄杰  黄平  左海涛 《草地学报》2008,16(6):646-651
为了草本能源植物荻(Triarrhena sacchariflora)在华北地区的科学种植,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施肥量和灌溉处理对其生长特性、生物质成分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一个生长季,种植密度对分蘖、生物量和茎叶比影响显著(P<0.05);灌溉对茎叶比、干鲜比和生物量影响显著;施氮肥对所有生长指标和生物量影响显著。在第二个生长季,种植密度对茎叶比影响显著;灌溉对分蘖影响显著;施氮肥对各生长指标及生物量影响不显著;种植密度对荻生物质N、H含量的影响不显著,但种植密度4.0 plant·m-2降低了C含量;灌溉显著增加其生物质C含量,降低N含量;施氮肥增加了其生物质的N含量;灌溉与施氮肥的交互作用对荻生物质纤维素含量的影响显著,在灌溉条件下施氮肥降低了纤维素含量。栽培管理的关键是在合理种植密度基础上,通过适当灌溉补水和施肥优化其生长特性并提高生物质产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海南丘陵平地莲雾果园水肥管理中存在施肥不匀、养分流失、易引起灼烧、用工量大等问题,在分析莲雾营养特性基础上,提出了微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发挥其在减少含水土壤面积、控制灌水深度、减少蒸发和渗漏损失等方面优势,并对其设计要点、施肥管理策略及方案进行了详细叙述。建立水肥一体化微喷灌系统后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实现莲雾增产、水肥高效耦合、提升果园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古浪灌区土壤耕层有效锌、锰、铜、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春梅 《草业科学》2011,28(6):1221-1225
摘要:在2009-2010年,对古浪县井灌区、河灌区和引黄灌区326个土壤样点的耕层有效锌、锰、铜、铁含量进行定量监测分析,旨在为该区土壤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井灌区、河灌区和引黄灌区分别有81.6%、67.1%和41.7%的耕地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作物的需锌临界值,缺锌状况比较严重;3个灌区土壤有效锰含量分别为5.64~10.12、6.46~14.68和7.22~15.17 mg/kg,有效铜含量分别为0.42~1.12、0.90~2.00和0.81~2.47 mg/kg,均高于作物需锰(5.0 mg/kg)和铜临界值(0.2 mg/kg),属高含量水平;3个灌区土壤有效铁含量分别为2.88~8.08、2.42~13.19和2.61~14.22 mg/kg,平均为5.40、10.20和12.30 mg/kg,虽高于作物需铁临界值(4.5 mg/kg),但3个灌区仍分别有18.5%、6.4%和3.7%的耕地土壤有效铁含量低于作物需铁临界值。因此,3个灌区土壤耕层土壤有效锌含量严重缺乏,有效锰和有效铜含量丰富,局部地方缺铁;3个灌区种植作物时均需施锌肥,适当施铁肥,不需施锰和铜肥,施肥量依作物种类和土壤状况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4.
以金盏花(Tagetes erecta)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控制灌水量的试验,比较了垄作与平作不同灌溉模式下,水分在0~80 cm剖面上的动态迁移规律,并分析了不同灌水模式下的灌溉效率和肥料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金盏花从播种至拔节期,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平作各处理均高于相应的垄作各处理,但经过拔节期稳定之后,垄作沟灌的土壤含水量要高于平作各处理;垄作沟灌各处理的深层(40~80 cm)土壤水分含量均大于其相应平作处理。金盏花田的土壤水分纵深分布基本呈明显的“W”型分布,垄作沟灌的总产量均略高于相应的平作漫灌,A2B1(垄作沟灌4 200 m3·hm-2)与A2B3(垄作沟灌3 000 m3·hm-2)的总产量基本相当,而A2B2(垄作沟灌3 600 m3·hm-2)处理最高,与A1B1(平作漫灌4 200 m3·hm-2)差异显著,比A1B1增产25%。水分和肥料利用率分别为139.94 kg·mm-1·hm-2和24.9%。垄作沟灌与常规耕作比较, 有效地提高了土壤含水量, 具有较好的节水作用,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水肥处理对冷季型草坪草返青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用裂区实验研究了不同的灌水量和不同肥料处理对草坪草返青期的影响,测定了盖度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每周灌水量15 mm时,草坪生长正常,当灌水量达到20 mm时比灌水量为5 mm时可提前返青14 d;并且氮磷肥配合施用有助于草坪返青,在灌水量较少时(5 mm和10 mm)效果尤为显著。施肥量为5 gN/m2时,草坪返青时间提前,叶绿素含量增加,叶色浓绿。叶面喷施3%尿素溶液(施肥量为1.25 gN/m2)处理效果不明显。灌水量为20 mm配合施用5 gN/m2对提早草坪返青和增加叶绿素含量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在新疆呼图壁县自然条件下,研究了播种量、行距和施肥灌水组合对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和行距对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种子产量的影响显著,当播种量7.50kg/hm^2、行距60cm时种子产量最高,平均达211.46kg/hm^2;在此最适密度配置条件下进行施肥灌溉试验,得出的最佳水肥组合为:施厩肥30t/hm^2,尿素150kg/hm^2,二胺225kg/hm^2,灌溉6 000m3/hm^2.种子产量最高可达431.70 kg/hm^2,比未施肥前的产量比较差异极显著,增产效果明显.因此,从投入与产出比综合考虑,以收获种子为目的时新引1号东方山羊豆种子田适宜播种量7.50kg/hm^2、行距60cm,最佳水肥组合为施厩肥30t/hm^2,尿素150kg/hm^2,二胺225kg/hm^2,灌溉6 000m3/hm^2.  相似文献   

17.
刘建  刘波 《草业学报》2000,17(4):51-56
高尔夫球场的维护主要包括草坪的水肥管理、病虫害管理以及常见杂草的防除等方面.草坪的水肥管理主要包括草坪的土壤条件、草坪施肥的目的、种类及方法;草坪的病虫害管理主要包括高尔夫球场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的建立以及高尔夫球场的草坪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8.
高尔夫球场的草坪管理和维护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刘建  刘波 《草业科学》2000,17(4):51-56
高尔夫球场的维护主要包括草坪的水肥管理,病虫害管理以及常见杂草的防除等方面。草坪的水肥管理主要包括草坪的土壤条件、草坪施肥的目的、种类及方法,草坪的病虫害管理主要包括高尔夫球场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的建立以及高尔夫球场的草坪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兰州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水肥处理下,冷地型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renne)和紫羊茅(Festuca rubra)混播草坪枯黄期和返青期盖度进行观测,测定各处理下草坪绿期,并对草坪外观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比较。结果显示灌水和施肥之间的耦合,以水分每周灌水20 mm处理与施N肥25 g/(m2.a)和12.5 g/(m2.a)+P2O57.5 g/(m2.a)的配合,耦合效应著显,对推迟草坪枯黄和提前返青的效果都很突出,可显著延长冷地型混播禾草草坪的绿期。每周灌水20 mm和施N肥25 g/(m2.a)耦合最佳,可推迟草坪枯黄22 d,提前返青15 d,使草坪绿期延长37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