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2005年辽宁省审定的32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对我省水稻品种品质近况进行了分析。在32份材料中,6项指标全部达到国标一级标准的有3个,达标率为9.38%;达标率最高的是糙米率,其次是胶稠度、整精米率,最低的是直链淀粉含量。还对辽宁省水稻品质改良中需要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2年2月1日在武汉召开了第三届第八次常委会议,审定通过了21个水稻新品种。现将其特征特性简介如下,供各地因地制宜组织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
辽农968辽农968是由辽宁省农科院从C57的优良单穗中经过系统选育之后推出的优质、抗病、高产粳稻新品种,已于2001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开发推广。特征特性根系发达,秧苗健壮,插秧后缓苗较快。株型紧凑,叶片上举,叶色浓绿,株高102厘米,分蘖力强。穗长14.3厘米,每穗约100粒,结实率为92.3%,千粒重23.9克。糙米率为82.4%,精米率为74.5%,整精米率73.6%,粒长5.0毫米,粒长宽比为1.8,垩白粒率16.0%,垩白度2.2%,透明度2级,碱消值7级,胶稠度84.0毫米,蛋白质含量7.8%,直链淀粉含量16.8%。依据农业部NY122——86《优质食用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广西2008 ~ 2014年审定的水稻品种的产量状况,为广西高产水稻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14年广西审定的水稻品种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分析比较了年度间产量,各类型水稻产量,产量与生育期、株高的关系.[结果]广西杂交水稻的单产没有突破,仍徘徊在7 500 kg/hm2的极点,常规稻的单产从2012年到2014年下降幅度较大.[结论]广西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把杂交稻高产育种作为一种长期的育种目标,并继续加强常规稻高产育种.  相似文献   

5.
《农村科学实验》2006,(1):11-14
吉粳88号;沈农265(认定);通育221;通育308;吉粳501号;[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统计分析了江西省2012~2017年审定的水稻品种的主要性状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江西省近6年来审定通过了190个早、中、晚稻品种和8个特种稻品种。在190个早、中、晚稻品种中有杂交稻品种186个,占97.89%,而常规稻品种仅4个,占2.11%;有晚稻品种107个,占56.32%,而早稻品种仅30个,占15.79%。优质稻品种共99个,占总品种数的50%。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稻瘟病抗性水平偏低,抗病育种有待加强。种子企业是新品种选育的主体,科企合作也是新品种选育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7.
统计分析了江西省20122017年审定的水稻品种的主要性状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江西省近6年来审定通过了190个早、中、晚稻品种和8个特种稻品种。在190个早、中、晚稻品种中有杂交稻品种186个,占97.89%,而常规稻品种仅4个,占2.11%;有晚稻品种107个,占56.32%,而早稻品种仅30个,占15.79%。优质稻品种共99个,占总品种数的50%。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稻瘟病抗性水平偏低,抗病育种有待加强。种子企业是新品种选育的主体,科企合作也是新品种选育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审定的水稻品种基本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红梅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0):1958-1960,1963
对2001~2010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告的153个水稻品种的选育单位、母本材料和各类型品种的数量、产量、优质率、抗病性进行统计归类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省地两级农业科学院和高等学校的科研育种机构是主要的选育单位;母本材料以金23A、Ⅱ-32A和HD9802S等利用率最高;品种类型走势是籼型两系杂交品种数量呈波浪上升趋势,籼型常规品种却逐渐萎缩,粳型品种持续稀少;品种年度平均产量呈稳步上升趋势,常规品种与杂交品种的产量差距在缩小;米质的平均优质率为67.3%;白叶枯病的抗性减弱,稻瘟病的抗性大大减弱。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江西省2009~2013年审定的140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品质和抗病性进行分析.[方法]将2009 ~2013年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不包含审定的不育系)进行综合分析和按年份进行纵向分析,另将品种分为早稻、一季稻、晚稻,常规品种和杂交品种,杂交品种又分为两系和三系杂交品种进行分析.[结果]审定品种以三系品种为主,两系品种产量比三系品种略显优势,但优质率却低于三系品种.审定品种产量比对照平均增产3.0%,米质达国标3级优质米以上的品种占52.1%,对稻瘟病基本上均为高感.[结论]该研究可为江西省水稻品种的选育、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钢渣对辽宁省水稻的增产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辽宁省主要类型的水稻土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钢渣作为硅肥对水稻增产作用。结果表明:施用钢渣可改善水稻的生长状况;提高水稻植株中SiO2和籽粒中K2O的含量;增加水稻产量,增产幅度为8.3%~20.9%。  相似文献   

12.
1949年以来辽宁省水稻发展形势的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1949年以来,辽宁省水稻生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总的趋势是面积显增加,单产成倍增长,总产量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塑料薄膜及新农药的使用。肥料用量的增加等是水稻增产的基础,杂交粳稻辽优1号和株型理想的直立穗品种辽粳5号等的培育成功,是水稻产量提高的关键,旱育苗,稀播稀插,节水灌溉,平衡施肥,化学除草,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栽培措施的应用,是水稻增产的保证,同时,在籼粳稻杂交,水稻杂种优质利用,理想株型育种,高产优质育种和旱育苗,稀植栽培,节水灌溉,配方施肥,模式化栽培技术等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许多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3.
概述辽宁省的农业气象资源,分析各种气象因素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并提出抵御不良气候条件的对策,以提高水稻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代表性水稻品种食味特性及其与糙米粒质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明确辽宁省不同年代育成水稻品种食味状况及其与糙米粒质的关系,以优质品种辽粳294为对照,通过品尝试验和食味计分析2种方法分析了直、弯2种穗型30份试材的食味,并分析了充实糙米类别.结果表明:品尝试验中弯穗品种的综合评定值与黏度明显优于对照,味道与外观也有优于对照的趋势,而直穗品种的外观、气味、味道、黏度、综合评定都有低于对照的趋势.直穗品种总体食味不如弯穗品种,其外观、黏度与弯穗品种有显著区别.日本静冈县生产的FOSS TECATOR1241型近红外谷物分析系统的味度值与品尝试验中综合评定值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r=0.394).因此,可用食味计的味度值评价米饭口感的好坏.不论穗型如何,其糙米中均是整糙米占绝大比例.与直穗品种相比,弯穗品种有较高的整糙米率,较少的未熟粒、碎米和被害粒.弯穗品种在糙米粒质上好于直穗品种.但弯穗品种的整糙米率、未熟米率、碎米率品种间变异较大.相关分析表明,整糙米率与味度值呈显著正相关,未熟米率、被害米率与味度值呈显著、极显著负相关,因此,糙米中的整米越多、未熟粒等越少,食味越好.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中晚熟水稻新品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辽宁省中晚熟水稻新品系为试验材料,以辽粳9号为对照,对辽宁省中晚熟水稻新品系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中晚熟水稻新品系株高大多在95~105 cm。平均产量为623.81kg/667m2,比对照增加6.45%。平均穗数、平均穗粒数和平均千粒重高于对照,平均结实率平均低于对照。穗粒数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实率与产量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晚熟粳稻米质性状综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辽宁省2002~2003年区域试验,对新育成的中晚熟水稻品种(系)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晚熟品种的稻米品质较好,但不同品质性状间的变异系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所研究的品质性状中,垩白率和垩白度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透明度、糙米率和精米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且年际间变化不明显。在稻米品质的相关分析中,糙米率和精米率相关系数最大,达0.7344;垩白率与垩白度、精米率与整精米率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垩白因子为第一主成分因子,粒长为第二主成分因子。影响辽宁省中晚熟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是外观品质,改良外观品质成为辽宁省今后中晚熟水稻品质改良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水稻品质现状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辽宁省近年来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20个水稻新品种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在辽宁省主栽品种中,品质性状能够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的品种占总数的20%,达到国家二级优质米的品种占总数的30%,达到国家三级优质米的品种占总数的25%,未能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的占25%。在参试水稻品种米质性状中,垩白性状变化最大,是目前在水稻生产上米质不能达标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长宽比、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而最为稳定的是糙米率和精米率。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度和垩白率为影响目前辽宁省粳稻品种品质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8.
1998年辽宁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8年秋在辽宁省14个县区的水稻产田和试验田中96个品种(系)上采集的115份稻瘟病标样中,采用单孢分离法分离出74个单孢菌株。经在7个中国鉴别品种上进行鉴定,74个单孢菌株划分为7群18个生理小种;其中在辽宁省流行的优势种群为ZD群和ZF群;同1997年相比,ZD群小种稳中有降,ZF群小种又有上升,重新成为优势种群;1985年导致中丹2号水稻抗瘟性丧失的ZA_(61)小种再度出现;ZG群小种虽然出现频率不高,但又显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水稻主产区化肥减施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辽宁省水稻种植面积约50万hm2,较10年前下降了近1/5,但由于单产持续增加,年产量始终稳定在400万t以上.作为单产最高的粳稻主产区之一,在化肥零增长的背景条件下,兼顾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化肥减施潜力有待研究.[方法]2020年对辽河三角洲、东南部沿黄海和辽宁中北部3个水稻主产区进行农户施肥调研,每个稻作区...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黑龙江省最新水稻品种品质特性及优质米情况,选取2019年新审定的粳稻品种52份,对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胶稠度、食味值等指标进行化验检测。结果表明,二级优质米标准达标率为100%,不同积温区水稻品种均表现为垩白米粒率和垩白度变异较大。在品质改良过程中第一积温区需注重提高糙米率和整精米率,第二和第三积温区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有待提高,第四积温区垩白米粒率和垩白度需要降低,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应适当提高。通径分析表明对食味值直接贡献最大的是垩白度,其次是粗蛋白和胶稠度。黑龙江省2019年新审定水稻品种米质优良,为食味值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