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苹果树枝干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苹果树体上分离得到颉颃菌株AT970 6。室内测定Valsamali等 3种枝干病害的病原抑制作用均为 10 0 %。田间采用AT970 6制剂对腐烂病和枝干轮纹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99 5%和 86 0 %。  相似文献   

2.
栗疫病又称栗胴枯病等,为真菌性病害,是为害枝干的重要病害,此病严重威胁板栗生产。近几年对其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同时结合生产实践开展了防治试验,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该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总结如下。1发病规律该病害多发生在树干和主侧枝上,部分小枝也有发生,病部多位于大龄枝干的向阳面或背上,而枝的背下和背阴面发病较轻。栗疫病病原菌在病皮上越冬,  相似文献   

3.
段均团 《陕西农业科学》2010,56(3):67-69,78
青麸杨膏药病是青麸杨的主要枝干病害,病菌在枝干上形成膏药状病斑。每年春季4-5月和秋季10-11月是该病的主要发生期。病菌孢子靠风和蚧壳虫传播。一般树龄越大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越高;枝条生长年限越长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越高;外来树种发病率高于当地树种;青麸杨与其他植物混栽发病率差异较大;栽植于低洼潮湿、通风不畅地段的青麸杨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增高。用桐油原液和5%氯氰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加适量柴油涂抹病斑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苹果枝干病害的危害:苹果枝干病害包括粗皮病(轮纹病)、腐烂病、干腐病等,不仅造成枝干病变,树势衰弱,而且感染果实和叶片,因此,枝干病害是苹果生产的大敌。  相似文献   

5.
核桃干腐病是核桃重要病害,也是核桃枝干病害。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处理防治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攀枝花市凤凰木根病的研究——病原鉴定及其防治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攀枝花市凤凰木根病的野外调查,室内保湿培养,分离培养,镜检等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市凤凰木的致命病害为白纹羽病;其病原为子囊菌亚门的褐座坚壳菌,自然条件下难见其有性和无性孢子,菌丝体及菌索常见,菌索白色,羽纹状分布于根表面,菌核少见,对轻病株环状根施,枝干喷药,加强养护管理可取得较好地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山西太谷、祁县苹果树枝干病害近几年有加重为害的趋势。通过对该地区苹果树枝干病害病原鉴定和为害性观察,结果表明,为害严重的主要枝干病害是苹果树腐烂病和苹果树干腐病,其中,苹果树腐烂病病原是苹果壳囊孢(Cytospora mali),苹果树干腐病病原有性型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无性型为大茎点菌属(Macrophoma);而为害较轻的是苹果树枝枯病,其病原菌为盾壳孢属(Coniothyrium tirolensis)。该地区近几年由于春季频繁出现超低温天气,致使苹果树冻害严重,为苹果树枝干病害发生危害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是枝干病害发生严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穿孔病是园林苗木的主要病害之一,大多数核果类苗木都是易感病品种,此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嫩梢、枝干和果实,防治难度比较大。笔者借助显微镜,利用观察法对田间病菌孢子传播情况和田间病害发生情况进行测报分析,取得了测报结果,总结出了田间发病的始期、盛期和末期,制定了一套综合防治方法,并用于田间防治,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 一、分布和危害 我国苹果病害种类很多,已知约有90多种。为害枝干较严重的有腐烂病、干腐病等。苹果腐烂病,俗称串皮湿、烂皮病或臭皮病,是我国北方果区危害最严重的苹果病害。苹果腐烂病危害苹果树的枝干,枝干上病疤累累,枝干残缺不全,甚至全株枯死。此病除危害苹果外,还危害沙果、海棠、槟子等。  相似文献   

10.
核桃腐烂病又称黑水病,该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枝干和树皮,导致枝枯、结实能力下降,甚至整株枯死。 1病害症状 幼树受害后,病部深达木质部。病斑近梭形,水渍状,手指压时流出液体,有酒糟味。中期感病树皮失水下陷,病斑上散生许多小黑点。后期病斑纵裂,流出大量黑水,当病斑环绕枝干一周时,即可造成枝干或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3.
板栗属壳斗科栗属(Castanea mollisima Blume),其种子属于顽拗型种子,不耐贮藏。基于近年来板栗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成果,从合理采收、贮前处理、贮藏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切花菊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法测得的胞外电阻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与田间高温胁迫法测定的热害指数不完全一致。电导法和电阻抗图谱法都可以作为测定切花菊耐热性的方法,但需要结合田间耐热性观察。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6.
郑艳霞  王永刚  李志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075-17076
[目的]寻找开发啤特果产业的新途径,提高其附加值。[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啤特果中的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多糖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影响啤特果多糖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确定了提取啤特果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95℃,料液比1∶2,乙醇浓度67%。在该工艺条件下,啤特果多糖的得率为1.05%。[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利用啤特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已构建的过表达拟南芥(Arabidopsis)GEF7基因植株,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与野生型植株进行对比分析,对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的幼苗表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幼苗的根长比野生型对照明显增加;其子叶形态、数目和幼苗形态等方面均有异常表型,表明GEF7基因的功能与根的发育有关,并参与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8.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9.
姬松茸碳源利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麦秸培养基,系统研究了姬松茸在生长期间对碳源的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姬松茸降解的有机物质绝大部分被菌体的呼吸过程消耗掉,绝对生物学效率较低;在菌丝生长阶段,木质素的降解速率大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这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十分有利;非木质纤维素组分在菌丝生长阶段被主要利用,而木质纤维素则是子实体生长阶段的主要碳源。且就整个栽培过程而言,姬松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79.86%的碳源来自木质纤维素。  相似文献   

20.
应用萄聚糖凝胶柱层析对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包溶性抗原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纯化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抗原的最适条件为:选用萄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系统;洗脱液为03MPBS(pH72),床体积为10cm×165cm,上样体积为500HL;流速为12mL/h。纯化抗原可使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提高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