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皮豆粕对蛋种鸡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皮豆粕为去皮黄豆经溶剂浸提油后的残粕,其粗纤维含量低于3.3%,蛋白质含量随去皮程度而有48%、48.5%、49%、50%等多种产品。研究表明粗纤维含量与能量消化率呈负相关,通常去皮豆粕纤维素含量在3.5%以上时,每增加1%纤维素使每千克饲料猪代谢能下降133.76~175.56KJ,禽代谢能下降250.8KJ,因此去皮豆粕不仅有高的蛋  相似文献   

2.
一、动物的类别:动物的种类不同,其消化器官、消化代谢有很大差别,同一种饲料的转化率也不一样。例如:猪是单胃杂食动物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为2.5%-3%,鸡没有牙齿,只有嗉囊、腺胃和肌胃对粗饲料的利用率几乎为零,牛羊是反刍家畜,它们对粗纤维的利用率达50%-90%,马也可达到40%。消化率低,饲料转化率必然低,二者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猪属于杂食动物,对饲料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且具有较高的消化率,但任何单一的饲料都不能满足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而且不同饲料的消化率和适口性也具有一定差异。由于猪对饲料中的粗纤维消化主要靠大肠微生物分解,若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多,猪对饲料的适口性和消化率会降低。因此饲料应以精料为主。目前,农村养猪多以青料加少量精饲料饲喂为主,致使生猪出栏周期较长,屠宰率低,效益相对较低,难以大规模发展生猪产业。因此精心挑选饲料,进行  相似文献   

4.
半纤维素是粗纤维的一种,广泛存在于饲料之中,它是由多糖醛酸与木糖、葡萄糖、甘露糖和五碳糖结合而成的一类复合碳水化合物,为植物细胞的基本成分。在家畜的消化道中,只有共生微生物区系分泌的酶才能使半纤维素水解成可被消化吸收的物质。反刍家畜由于瘤胃内生存着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功能各异的瘤胃微生物区系,对半纤维素的消化率一般可达6O%~80%。但是,猪、鸡等单胃动物对其的消化吸收利用率极低。而且由于半纤维素的存在,对其他营养成分的消化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极大地影响了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目前,国外已成功地研制…  相似文献   

5.
半纤维素是粗纤维的一种,厂一泛存在于饲料之中,是由多糖醛酸与木糖、葡萄糖、甘露糖和五碳糖结合而成的一类复合碳水化合物,为植物细胞的基本组成成分。在家畜消化道中,只有共生微生物区系所分泌的酶才能使半纤维素水解而成为可被消化吸收的物质。反刍家畜由于瘤胃内生存着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功能各异的微生物区系,对半纤维素的消化率一般可以达到60%-80%,但是猪、鸡等单胃动物对其消化吸收利用率则极低。此外,由于半纤维素的存在,对其他营养成分的消化产生了严重的封阻作用,极大地影响了饲料的消化利用。为了解决这一困扰,…  相似文献   

6.
白腐真菌对稻草中木质素、纤维素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可用作饲料的农作物秸秆有多种,但具有共同营养的特点: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胡萝卜素含量低,而粗纤维含量高。有关秸秆处理的方法有多种,微生物处理秸秆是人们最早应用秸秆作为饲料的方法之一,它与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相比,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不污染环境等优点。秸秆的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够被草食动物的瘤胃微生物充分降解利用,但由于木质素和纤维素之间镶嵌在一起形成坚固的酯键,阻碍了瘤胃微生物及单胃动物对纤维素的降解,导致秸秆消化率低。因此提高秸秆的消化率的关键是…  相似文献   

7.
1微贮饲料饲喂机理微贮饲料就是在农作物秸秆或家畜能利用的野草、树叶中,加入微生物高效活性菌种——秸秆发酵活干菌,经过密封厌氧发酵处理制成具有酸香味、家畜喜食的饲料.秸秆发酵活干菌处理秸秆制取微贮饲料的原理与癌胃微生物发酵原理基本相似.秸秆经活于萌发酵后,转变为适口性强、消化率高的优质饲料.秸秆在微贮厌氧发酵过程中,半纤维素——木聚糖链和木质素聚合物的酯链酶解,增加了秸秆的柔软性和膨胀度,使癌胃微生物能直接与纤维素接触,从而提高了粗纤维的消化率.同时,通过菌醉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进一步激活反…  相似文献   

8.
生物技术在改善纤维饲料营养价值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各地存在着大量可用作饲料的植物和作物残渣,但都具有共同的营养特点: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胡萝卜素含量低,而粗纤维含量高。纤维饲料中的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其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够被草食动物的瘤胃微生物充分降解利用,但由于木质素和纤维素之间镶嵌在一起形成坚固的酯键,阻碍了瘤胃微生物及单胃动物对纤维素的降解,导致纤维性饲料消化率低,最终影响了动物的生产性能。如何提高纤维饲料的利用率已成为众多科学家的研究热点。有关纤维饲料的处理方法有多种,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近几年随着生…  相似文献   

9.
陈益 《四川畜牧兽医》2005,32(12):48-48
1氨化原理 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粗纤维,粗纤维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通过氨化处理后,秸秆的木质素、角质与纤维素分离,从而使消化液和细菌酶类能与纤维素起作用,从而改善适口性,提高消化率和采食量,增加非蛋白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1.氨化原理: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粗纤维,粗纤维含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通过氯化处理后,秸秆的木质素、角质与纤维素分离,从而使消化液和细菌酶类能与纤维素起作用,从而改善适口性,提高消化率和采食量,增加非蛋白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1 我省调整畜牧业结构的必要性1.1“人畜争粮”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我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省畜群结构不合理。猪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一般为 20%左右,仅为牛羊对粗纤维消化率的1/4。在我省饲料资源中,粗纤维含量的青粗饲料占88.3%,而可用于养猪的精  相似文献   

12.
《养猪》1988,(4)
我们知道稻谷壳含粗纤维41.1%,主要是木质素,其次是非营养性物质的硅酸盐。猪对谷壳中的木质素不能消化吸收,只能起着填充胃肠道,使猪有饱的感觉,并对肠粘膜有刺激作用,促使胃蠕动和粪便排出。正常情况下猪的日粮中粗纤维的含量,断奶猪应控制在3—4%,架子猪4—8%,育肥猪7—8%,空怀母猪10—15%。如果粗纤维过多,会降低有机物质的消化率,则下降为52.1%。因此,用稻谷壳喂猪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所以,在大力宣传科学养猪重要性的同时,还要加强饲料生产的监察管理工作,杜绝用稻谷壳作猪的饲料。  相似文献   

13.
不同粗料量与饲喂方式对育肥猪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猪对粗纤维消化能力差,不宜喂给过多的粗饲料。据报道猪饲料中粗纤维每增加1%,其有机物质的消化率就降低1.293—1.3518%,从而导出按粗纤维%(x)测算有  相似文献   

14.
如何充分科学地利用好秸秆资源,变废为宝,成为农村面临的重大问题.秸秆类饲料的营养特点是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如小麦秸、玉米秸、稻草秸、大豆秸、花生秸、甘蔗渣和橘子渣)的主要成分,与木质素交织在一起很难被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完全降解,增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可潜在的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酶制剂作为新一代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人们根据酶能促进蛋白质、脂肪、淀粉、粗纤维分解的作用,深入研究找到一种能补充瘤胃微生物消化能力的物质—外源性酶制剂,来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改善奶牛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5.
对芭蕉芋渣进行了氨化和发酵处理,评价了不同处理芭蕉芋渣作为猪饲料的饲用价值。结果表明:氨化处理提高了芭蕉芋渣总氮含量,粗纤维由22-32%下降为13.71%;发酵处理芭蕉芋渣粗蛋白含量由2.91%增加至15.36%,粗纤维含量由22.32%下降为11.53%。育肥猪对芭蕉芋渣的消化率很低,干物质的消化率为11.27%,粗蛋白消化率为30.23%,粗纤维消化率仅为6.09%;氨化处理芭蕉芋渣干物质消化率提高11.45%,粗纤维消化率提高12.48%;发酵处理芭蕉芋渣干物质消化率提高5.99倍,蛋白质消化率提高2.61倍,粗纤维消化率提高6.72倍。  相似文献   

16.
饲料在养猪成本中约占70%~75%,养猪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是否能够合理利用饲料。 猪的饲料种类大体上可分为7大类;一是能量饲料,包括干物质中含粗纤维低于18%,粗蛋白低于20%的谷实及糠麸、淀粉质的块根、块茎等:二是蛋白饲料,包括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高于20%的豆类、饼粕及动物性饲料;三是青绿饲料;四是粗饲料;五是青贮饲料;六是矿物质饲料;七是添加剂饲料。 在工厂化规模化封闭式的养猪场,由于全年不放牧,没有任何机会在自然界中获取营养物质的补充,一旦饲料中缺少某种元素,猪就会发生营养缺乏症,所以必须喂给猪  相似文献   

17.
饲料的主要成分是能量、蛋白质及矿物质。正确评价占饲料能量部分60~70%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价值,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基本上采用1700年前在德国形成体系化的一般分析方法(6种成分分析),即以粗纤维和可溶性无氮浸出物表示。这种分析方法从化学的和营养学的角度看,都存在着不少缺点。饲料的碳水化合物是由糖类、淀粉、纤维素所构成的。其中糖类、淀粉的消化率约为100%,可以认为几乎可全部被反刍动物利用。但是纤维素的消化率为0到70~80%不等,不同饲料间差别很大。可溶性无氮浸出物包括营养价值较高的糖、淀粉,以及消化率较低的纤维素。因此象籽实类等淀粉含  相似文献   

18.
反刍家畜对纤维素的消化率据Ксёмтон,харрис指出,饲料内的纤维素和无氮浸出物一样,大多可被消化(表1),而消化率的高低则取决于饲料的种类。反刍类家畜的消化率为50—90%,马仅达13—14%,猪是3—25%。由此可见,进一步提高反刍家畜对于纤维素的吸收率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用植物性饲料代替猪日粮中的谷物粉料,势必增加饲料中纤维素的含量,从而降低饲料消化率和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为了提高粗饲料的消化率,苏联科技人员在猪饲料中分别添加两种纤维素溶解酶——及纤维藜芦硷进行了试验。主要研究酶制剂对仔猪生长以及对单位增重的饲料消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粗纤维对猪营养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粗纤维会降低猪的采食量和饲料消化率,从而将之视为抗营养因子,但现在需要重新认识其营养作用。猪营养专家建议要考虑粗纤维在猪营养调控中的作用,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粗纤维在调控仔猪消化道的发育、母猪的日常行为和猪舍臭味控制方面有积极作用。Pluske博士认为在未来的两年内,纤维素将被巧妙地应用在饲料中,这是从整体上而不是单纯从营养方面考虑纤维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