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ADAMS的玉米收割机主要部件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散梁法建立玉米秸杆模型,利用UG建立分禾器和摘穗辊模型,导入ADAMS后添加相应约束进行仿真分析。通过该方法实现了分禾器和摘穗辊参数设计的系列化,得到了满足实际需要的三维模型,缩短了开发周期,为新型自走式玉米收割机的研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杜婵 《农业工程》2013,3(5):119-121
胡麻是山西省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它的秸秆纤维可用于麻纺织的原料。目前由于缺乏相应的加工机具及手段,胡麻只能作为单纯的油料作物,大量的可纺织纤维只能同秸秆一起扔掉,造成大量的浪费。针对这种现状,研制开发出4GL-140型胡麻收割机,该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解决了胡麻传统收割耗时费力的问题,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张一峰 《农业工程》2017,7(3):135-137
针对山西省胡麻收获缺少合适机具的现状,以小麦割晒机为原型,改进设计重要工作部件,成功研制4GL-140型胡麻收割机。该机既能收割胡麻,也可收割莜麦、豆类等小杂粮和小麦,实现了一机多用,并且填补了山西省胡麻收获机械的空白,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5.
1前言目前新疆五米收获大都为人工收获,劳动强度大.工效低,急需解决玉米机械收获问题。大型五米收获机,每台价格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农民无经济实力购买。而国内现有的小型五米收获机全部为秸秆还田式.不适宜新疆农村需秸秆回收作为饲料的要求。为此新疆农科院农机化所引进、试验内地机型,并进行改进设计.研制出与小四轮配套、适宜我区玉米种植栽培方式和收获要求的4YG-1型玉米收获机.该机已于1999年9月通过了新疆农科院科研成果验收。2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4YG-1型土米收割机由机架、传动系统、摘德机构、秸秆切割输送器、果穗箱…  相似文献   

6.
直流式多功能4G—0.25A型电动收割机,是广西省荔浦县顺风微型农机厂研制生产的。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小型农用机械(获国家专利,专利号:00222753·3)。该机的供电电源可分为低压蓄电池供电或小型直流发电机供电:12V~16V蓄电池充足电可工作1~3小时,能收割水稻、小麦等农作物1~15亩;用3~4马力的小型动力机带动小型直流发电机发电可全天工作。该机的主要功能为收割水稻、小麦等草本植物。如果更换防护罩,可用来割果园及田边杂草,也可用于园林花卉整形;如加上一个倒向装置,可用来砍伐高粱、玉米、苎麻等秆梗植物。一机多用、物美价廉。该产品…  相似文献   

7.
着重介绍了4YS-2型玉米收割机的研制情况,并就研制过程中重点考虑的一些问题加以分析,阐述了该机器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选择了合理的工作参数,为收割地形复杂、小地块等田地的土米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农机具。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玉米拾穗装置拾穗的准确性,减少漏摘率、断穗率、籽粒破碎率等玉米收割效率的不利因素,设计了一种新的高精度玉米拾穗装置。该装置利用玉米拾穗拉断力的变化对玉米拾穗过程的拾穗辊质心角速度进行准确监测,当产生漏摘率、断穗率、籽粒破碎时会发出警报,并利用计算机自适应网络原理,对拾穗辊的间隙进行自适应调节,提高了拾穗装置的拾穗精度。为了验证装置优化设计的合理性,采用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模拟的方法对装置的采摘效率进行论证,利用Pro/E软件建立了拾穗装置的三维建模,根据拾穗过程拉断力的增大引起的质心角速度变化,使用ADMAS软件对玉米穗拾穗过程的角速度进行了仿真模拟,得到了和试验相吻合的角速度值。将自适应高精度玉米拾穗装置和普通玉米穗采摘装置进行对比发现:高精度玉米穗采摘装置在降低漏摘率和断穗率方面都表现出了优良的性能,大大提高了玉米穗的采摘效率,为玉米自动化采摘机械的设计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玉米收割机结构复杂,工作强度大,任何一个零件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其使用效果及机械寿命的特点,详细论述了玉米收割机的几种常见故障,为机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黑龙江省玉米用大型联合收割机,直收成本高和秸秆粉碎后不腐烂,秸秆不能回收再利用,影响第二年种植的情况,设计了4Y-2型立式整秆玉米收割机。文中介绍了该机主要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主要特点及田间试验情况。经试验和检测表明,该机具有操作方便,整机工作稳定可靠,振幅小,采净率高,保证秸秆完整的特点,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1.
4YW-1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升升  任静  李灵敏 《农机化研究》2015,(4):107-109,113
玉米是世界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收获是玉米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我国广大的山区、丘陵地区,路况复杂、地块小且不规则,制约着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应用。为此,设计开发出一种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小型玉米联合收获机。该机能一次完成玉米的摘穗、果穗收集和秸秆切碎还田等作业,操作灵活方便,各项性能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4YZ-2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原理,介绍了整机、传动系统及主要工作部件的结构设计及技术特点。摘穗装置设计为卧式摘穗辊,对茎秆不同状态的适应性强,功率损耗小;并设计了清草刀,解决了两行玉米机割台易缠草堵塞的问题;秸秆铡碎还田机模仿人工铡刀铡切玉米秸秆的过程把切刀设计成卧式高速旋转刀,使秸秆切碎过程高速连续化。通过田间试验和检测,证明该机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通过了山东省农机试验鉴定站的鉴定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玉米收获机普遍存在可靠性低、适应性差、可操控性低及自动化水平落后等问题,不能满足玉米收获季节性强、劳动强度高、作业量大等实际作业需求。液压系统具有布置紧凑、操作方便、故障率低等优点,非常适合应用于结构形态多变、工作条件恶劣的农业机械。为此,结合目前玉米生产现状和现有技术装备,设计了一种静液压驱动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可一次性完成摘穗、输送、剥皮和秸秆切碎还田等作业。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操控简单、可靠性高,主要性能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立辊式玉米收获机试验台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时收获期短是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能够延长试验时间、缩短研究与试制周期,更加方便地进行各种试验研究,设计制造了立辊式玉米收获机关键部件试验台。试验台由秸秆喂入装置、夹持输送装置、摘穗装置、控制系统和检测系统构成,可模拟玉米收获机田间作业情况,并能分析秸秆在摘辊上的运动规律、摘穗机理及影响收获损失的各种性能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基于ADAMS的丘陵山地小型玉米收获机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某小型玉米收获机的整车性能进行了研究。将在Pro/E中建立的整机三维模型导入UG中进行了布尔和运算,减少约束,简化模型。运用ADAMS建立了虚拟样机模型,通过平路上的实车试验验证了所建仿真模型满足虚拟试验要求。利用虚拟样机模型测试了整机的临界侧倾角度和最大爬坡坡度,从而避免了在危险条件下的实车试验。同时利用虚拟样机模型和车辆圆锥指数分析了机器在松软地面上的通过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深度提升我国玉米收获机的整机作业效能与运行效率,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开发方法,对其作业系统展开可行性优化设计.以整机的作业机理为基础,融合ETL技术与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把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对象进行系统建模,并构建完整的系统运行体系展开可行性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面向对象方法设计优化,收获机系统的数据冗余度可降低...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现有玉米联合收获机集成度不够、剥净率不高、生产效率较低、秸秆破碎效果差等突出问题,研制出适宜黄淮海地区不同行距的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机。通过调研并借鉴已有技术,应用三维建模和机械优化设计理论,创制出平滑V型对置式拨禾链轮摘穗机构,确定了秸秆与装置相互作用的技术参数,分析了升运与果穗喂入量的动态关系,设计出短距集中式升运装置,发明了W型橡胶辊与铸铁辊间隔式剥皮装置,建立了玉米果穗在剥皮过程中受力情况的力学模型。集成设计出的两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经山东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检测,总损失率小于2.5%,生产率大于0.25hm2/h,摘果率高于9 5%,满足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辽宁地区玉米收获,根据辽宁地区的玉米种植方式,设计研制4YZ-3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探讨该机的玉米收获工艺,介绍摘穗辊、还田机、收割台、剥皮机构等重要部件的详细设计思路以及技术参数,为辽宁地区的玉米收获提供适用机型。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设计和虚拟制造在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械产品的虚拟设计可以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中缩短周期,降低成本,从而增强了竞争力.为此,阐述了Pro/E在玉米联合收获机虚拟设计中的应用,旨在为玉米收获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玉米收获机苞叶粉碎机理,设计了一种苞叶粉碎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卷入滚筒、粉碎横向动刀、传动机构、定刀、粉碎纵向动刀、纵向动刀安装座、动刀动力传送机构、粉碎滚筒传动轴和粉碎箱体等组成。运用Pro/E和ADAMS软件对玉米苞叶粉碎装置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苞叶卷入过程中,在苞叶开始与卷入滚筒接触时受力逐渐增大,在卷入的过程中自身产生了滚动、翻转和滑移的现象;苞叶粉碎过程中,在苞叶开始与粉碎滚筒接触时先被横向刀片进行切断,然后继续被纵向动刀进行纵向切碎;在粉碎的过程中自身产生了翻转、滑移和跳动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