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试验首次以体外培养的小鼠胸腺淋巴细胞为实验对象,加入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肌幼虫ES抗原做刺激物,通过对鼠胸腺淋巴细胞DNA损伤、凋亡水平的检测,进而证明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能够诱导鼠胸腺淋巴细胞发生调亡。掌握这种免疫细胞凋亡(apoptosis)发生的过程,对分析免疫应答的特点和调控,以及探索旋毛虫病(Trichinosis)的发病机制和提供防治对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PAPS免疫微球快速诊断猪旋毛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新型的聚醛化聚苯乙烯(PAPS)载体微球与最佳的旋毛虫抗原共价交联制备成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的快速诊断试剂,应用于猪旋毛虫病的生前诊断。我们对旋毛虫各个发育期的虫体和分泌排泄抗原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以同一蛋白质浓度(0.6mg/mL)的成虫,新生幼虫、肌幼虫、成虫ES、肌幼虫ES、肌幼虫A峰、肌幼虫B峰等七种抗原分别与PAPS载体微球共价交联制成各种快诊试剂,然后进行效果比较试验,其结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小鼠体内感染猪、犬旋毛虫肌幼虫50条,再用同源免疫和交叉免疫方法攻击感染旋毛虫肌幼虫200条,来检测其肌幼虫的减虫率。试验得到猪旋毛同源免疫的减虫率为87.47%,对犬旋毛虫的交叉免疫减虫率是86.47%,犬旋毛虫同源免疫的减虫率为83.70%,其对猪旋毛虫的交叉免疫是83.46%。试验表明:旋毛虫肌幼虫自然免疫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交叉免疫的保护率低于同源免疫。  相似文献   

4.
将猪、犬旋毛虫新生蚴制备成免疫原,在小鼠体内进行免疫试验,免疫1周后攻击感染肌幼虫,35日蝗检查肌幼虫的减虫率。结果表明,猪旋毛虫新生蚴的同源免疫和其对犬旋毛虫的交叉免疫减虫率分别为83.11%和79.39%,犬旋毛虫新生蚴的为81.37%和80.69%。结果揭示,旋毛虫新生蚴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同源免疫的减虫率比交叉免疫的高,猪旋毛虫新生蚴抗原对犬旋毛虫的交叉免疫与犬旋毛虫新生蚴抗原的同源免疫在减虫率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猪旋毛虫病疫苗的研制及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肠旋毛虫和新生幼虫研制的混合性旋毛虫病油佐剂疫苗,对118头不同体重猪进行了免疫试验。其中肌肉注射免疫猪108头,间隔20~25d,免疫2次;腹腔注射免疫猪10头,间隔9d,免疫3次。免疫后经过一定时间,给每头免疫猪人工攻击活旋毛虫500条,攻虫后经过1.5~8个月分批次剖检免疫猪,采取咬肌、肋间肌、膈肌、腰肌、后腿肌5个部位的肉样镜检。结果,有7头试验猪共检出已经死亡的旋毛虫9条,其余111头免疫猪均未检出旋毛虫,免疫保护率达94%;疫苗免疫期半年左右;剖检证实,疫苗吸收良好,在注射部位仅见米粒大黄白色疫苗残留物;免疫猪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探讨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Ts-serpin)的抗原性、定位及免疫保护性。将本实验室前期构建的旋毛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原核表达载体进行大量表达纯化。利用不同感染时间的猪旋毛虫阳性血清,通过Western blot方法对纯化后的重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rTs-serpin)进行反应原性鉴定,并制备多克隆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s-serpin在旋毛虫肌幼虫中的定位。随后将rTs-serpin免疫小鼠进行免疫保护效果评估。结果显示:rTs-serpin可被不同感染时间的猪旋毛虫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表明rTsserpin是高反应原性抗原;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旋毛虫排泄分泌物和旋毛虫虫体粗提取物均存在Ts-serpin,间接免疫荧光显示Tsserpin定位在旋毛虫肌幼虫表皮中;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rTs-serpin免疫后的小鼠旋毛虫肌幼虫减虫率约为32.2%。综上所述,Tsserpin主要定位在旋毛虫肌幼虫表皮,rTs-serpin具有较强的抗原性,且对小鼠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旋毛虫病McAb快速ELISA诊断盒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建立了McAb快速诊断猪旋毛虫病的ELISA试剂盒,应用旋毛虫单克隆抗体系和层析纯化抗原(PAA)与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抗(ES)作常规ELISA平行检测61头人工感染旋毛虫病猪血样,阳性率均为100%,检测健康猪血样1082头,阴性率也为100%,检测疫区自然感染猪血样1253头,阳性率分别为1.44%和1.12%,随机抽采175头猪血样和肉样作旋毛虫病消化法,常规法和快速法对比试验,诊  相似文献   

8.
猪旋毛虫病疫苗后海穴免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目对猪旋毛虫病成虫可溶性抗原疫苗经后海穴免疫注射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大鼠经口感染旋毛虫肌幼虫后3或7d剖杀,收集成虫。经超声粉碎、高速离心制备成虫可溶性抗原。将抗原与等体积FCA乳化,按0.25mg/头及0.50mg/头的抗原量分别进行后海穴注射(AP)及腹腔注射(IP),免疫猪只,使之经受旋毛虫的实验室攻击感染及自然感染。结果表明,3日龄及7日龄成虫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原性基本一致。采用后海穴注射  相似文献   

9.
犬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本病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严重时可致人死亡.成虫(肠旋毛虫)寄生在犬的肠内,幼虫(肌旋毛虫)寄生在肌肉组织中且形成包囊.摄食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肉均可造成感染;此外,切过生肉的刀、砧板均可能偶尔黏附有旋毛虫的包囊,亦可能污染食品,造成感染.该病分布于世界各地,宿主包括人、猪、狗、鼠、猫等100余种动物,甚至鲸也可以感染旋毛虫病.  相似文献   

10.
旋毛虫病免疫预防的研究──成虫及肌幼虫排泄分泌抗原对小白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朱兴全,孙学勤,窦兰清,史晓红,牛炳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730046)关于旋毛虫成虫排泄分泌(ES)抗原的免疫保护作用,国外已有过报道,而国内尚未见类似研究。为此,...  相似文献   

11.
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是由旋毛虫(Trichinella spjralis)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猪为旋毛虫的最常见性宿主,其成虫寄生于肠壁粘膜上,称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内,称肌旋毛虫。肌旋毛虫对猪危害十分严重,猪感染后主要以骨胳肌内形成包囊结构为主要特征。病猪主要表现生长  相似文献   

12.
猪旋毛虫病疫苗后海穴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项目对猪旋毛虫病成虫可溶性抗原疫苗经后海穴免疫注射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大鼠经口感染旋毛虫肌幼虫后3或7d剖杀,收集成虫。经超声粉碎、高速离心制备成虫可溶性抗原。将抗原与等体积FCA乳化,按0.25mg/头及0.50mg/头的抗原量分别进行后海穴注射(AP)及腹腔注射(IP),免疫猪只,使之经受旋毛虫的实验室攻击感染及自然感染。结果表明,3日龄及7日龄成虫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原性基本一致。采用后海穴注射疫苗具有减少抗原用量、增强免疫效果的作用。免疫后猪血清抗体滴度增加,呈暂时的细胞免疫抑制现象。后海穴注射疫苗猪群保护率达100%,增加一倍抗原量经腹腔注射的猪群保护率为75.26%。  相似文献   

13.
动物宰前、宰后旋毛虫病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成虫(肠旋毛虫)寄生在哺乳动物的肠内,幼虫(肌旋毛虫)寄生在肌肉组织中且形成包囊,猪、狗等多种动物易感。目前因为屠宰生猪来源广泛,品种繁多,使得旋毛虫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狗肉中旋毛虫的检出率也高达20%~50%。本病对人体的危害较大,严重时肌肉旋毛虫病可致人死亡,因此肉品检验将其列为重点检验项目。  相似文献   

14.
旋毛形线虫简称旋毛虫,属线形动物门、线虫纲、旋毛虫属,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成虫和幼虫先后寄生于动物肠和肌肉所引起的肠旋毛虫病和肌旋毛虫病的总称。该病是一种严重传染病,除人畜外,可造成近百种野生动物感染发病,家畜中以猪为主,由于猪肉是人们生活主要肉食来源,人往往由于食入未经煮熟带旋毛虫幼虫的猪肉及制品而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15.
正旋毛形线虫简称旋毛虫,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成虫和幼虫先后寄生于动物肠和肌肉所引起的肠旋毛虫病和肌旋毛虫病的总称。该病是一种严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感染宿主非常广泛,传染途径复杂,人和鼠类、狗、猫等多种哺乳动物可感染该病,在家畜中主要感染猪。由于猪肉是人们生活主要肉食来源,如人食入未经煮熟带旋毛虫幼虫的猪肉及制品会引起发病。因此,猪旋毛虫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同时对养猪业、肉品加工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了解并比较旋毛虫不同发育时期排泄分泌物(ES)抗原的免疫学特性,探索可用于临床检测出栏猪旋毛虫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技术。[方法]分别以旋毛虫肠道期10 h肌幼虫(10 h ML)、肠道期30 h成虫(30 h Ad)、3 d成虫(Ad3)、6 d成虫与新生幼虫混合(Ad6+NBL)以及肌幼虫(ML)五个不同发育时期的ES作为包被抗原,应用ELISA方法,检测感染不同剂量、不同天数的猪血清中的抗旋毛虫抗体Ig M和Ig G水平,绘制抗体消长规律曲线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0 h ML ES和ML ES作为包被抗原适合检测不同感染剂量、感染35 d之前的猪抗旋毛虫Ig M抗体,低剂量感染10 d左右可以检出,高剂量感染5 d也可以检出;Ad3 ES作为包被抗原对高剂量感染35 d之前的猪抗旋毛虫Ig M抗体检测敏感;Ad3和ML的ES作为包被抗原可检测不同剂量、感染35 d之后的猪抗旋毛虫Ig G抗体,其中Ad3 ES抗原检测低剂量感染的效果优于ML ES抗原。[结论]肠道期肌幼虫、成虫和肌幼虫的ES抗原可用于检测旋毛虫的早期感染,成虫和肌幼虫的ES抗原可用于检测出栏猪的旋毛虫感染。本研究为进一步合理有效利用旋毛虫不同发育时期的ES抗原,建立更有效的检测屠宰动物旋毛虫感染的方法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猪旋毛虫病是由毛首亚目,毛形科的旋毛虫所引起,成虫寄生于肠内,故又叫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肉,故又叫肌旋毛虫.  相似文献   

18.
旋毛虫病是一种由毛首目旋毛虫科的线虫─—旋毛虫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对人危害很大,能致死亡。现已查明,至少有65种哺乳动物可感染本病。在自然条件下,本病多见于猪、鼠类、狗、猫。在屠畜中主要感染猪、狗。羊,特别是山羊也可患旋毛虫病,本病在欧美各国均有流行,在我国也不少见。其成虫寄生于宿主的肠内(即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里且形成包囊(即肌肉旋毛虫),当人或动物食入生的或未煮熟的肌肉旋毛虫病畜肉后,即可感染本病。猪旋毛虫病的诊断,目前采用的和正在研究的方法有:(1)显微镜检查法;(2)集样消化法;(3…  相似文献   

19.
<正> 自从发现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 Owen1885(Rai-liet 1895)]到现在,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对旋毛虫和旋毛虫病的诸方面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作为旋毛虫病免疫学和诊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抗原也是一个热门研究课题。本文拟就这方面的研究概况做一简述。一、旋毛虫抗原的提纯和分析由于不同作者采用的提纯旋毛虫抗原的方法不同,因而得到的结果也各异。Strobel首先发现旋毛虫的提取物具有抗原性以免疫凝胶  相似文献   

20.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成虫寄生于猪小肠,幼虫寄生于横纹肌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该病是人畜寄生虫病,人感染后可引起死亡。人有吃生猪肉或未煮熟猪肉的习惯易发生该病。旋毛虫成虫寄生于小肠称为肠旋毛虫。幼虫寄生于横纹肌称为肌旋毛虫。人、猪、犬、猫、鼠类等多种哺乳动物均可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