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奶业发展,不断加强政策扶持,产业整体素质明显提升,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进,现代奶业基础格局基本形成。要应对国内外乳品市场的激烈竞争,推动乳业优质安全生产,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在提高奶牛单产和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上下功夫。从奶业发达国家经验看,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措施和主要手段之一。一、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和酮病检测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是世界奶业发达国家普遍用来管理和提高奶牛生产水平的一项综合技术措施,其核心是通过对个体奶牛生产性能数据和牛群基础数据的分析,全面了解牛群饲养管理状况,对个体奶牛、牛群的生产性能和遗  相似文献   

2.
三石 《中国畜牧业》2009,(15):20-22
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即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也称牛群改良,是一套完整的奶牛生产性能记录和管理体系,是一个实实在在通过度量和分析解决奶牛生产实际问题的方法,其目的是提高牛群的整体素质和生产水平,使用方法是从群体着眼,针对个体解决存在的问题。目前,DHI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推广应用,对我国奶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奶业市场呈现低迷走势,奶粉及奶制品滞销,导致鲜奶价格、奶牛价格下跌,养牛比较效益下降。受此影响,陇县奶牛养殖业相继出现一些问题,奶牛流失严重,奶畜饲养比较效益有所下降,奶产业受到较大冲击。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于2006年3月13日-17日利用一周时间,对全县7个乡镇、10个重点村的奶牛、牛群结构、产奶性能进行了全面调查,目的在于掌握陇县奶牛的生产性能指标,摸清牛群结构状况,分析陇县奶牛养殖业的生产现状,寻找制约奶牛养殖业的潜在因素,为壮大陇县奶畜产业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灵武奶牛场成母牛过早淘汰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奶业的生产中,有两种类型的淘汰:一种是因繁殖问题,悬垂的乳房、疾病(繁殖除外)、慢的排乳速度以有不良的体形等所造成的非本意淘汰;另一种是因低产所造成的本意淘汰。提高单产和降低非本意淘汰的频率是奶牛育种要求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若单纯的追求奶牛高产,则会影响奶牛的健康,进而导致牛群利用年限缩短。本文通过对灵武奶牛场575头淘汰奶牛(其中产奶牛563头)调查,分析了淘汰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便引起生产场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我国奶业发展的形势和加入WTO后我国奶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奶牛养殖规模经营、提高牛群质量、强化乳品质量监控体系、完善奶业生产、加工与流通配套体系等我国奶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奶牛科学养殖水平低下是我国奶业最为突出的产业矛盾。体细胞数是奶牛场科学养殖水平和牛群健康水平的标示性指标。体细胞数也是各国公认的鲜奶质量安全指标中最重要的综合性指标。举起体细胞数指标的指挥棒就牵住了鲜奶质量的牛鼻子。新的国家标准纳入体细胞数是对奶业负责任和有远见的举措。  相似文献   

7.
奶业经济要发展,奶牛品种是关键。奶牛企业要想提高牛群质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奶牛的品种改良和牧场的经营管理事关重大,科学而有计划地引进具有优秀遗传基因的奶牛冻精是整个奶牛生产链中的重中之重。近十余年我市奶牛经济发展的历程充分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奶业经济要发展,奶牛品种是关键。奶牛企业要想提高牛群质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奶牛的品种改良和牧场的经营管理事关重大,科学而有计划地引进具有优秀遗传基因的奶牛冻精改良牛群是整个奶牛生产链中的重中之重。近十余年我市奶牛业发展的历程充分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西安农垦奶业实施丰收计划成绩显著全系统成母牛年单产达到6600千克以上陕西省西安市农垦奶业实施丰收计划两年来成绩显著,奶牛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牛群头数逐年增加,全系统成母牛年均单产已突破计划下达的6500千克指标,达到6600千克以上,超额完成了计划任...  相似文献   

10.
●奶牛科学养殖水平低下是我国奶业最为突出的产业矛盾。●体细胞数是奶牛场科学养殖水平和牛群健康水平的标示性指标。●体细胞数也是各国公认的鲜奶质量安全指标中最重要的综合性指标。●举起体细胞数指标的指挥棒就牵住了鲜奶质量的牛鼻子。●新的国家标准纳入体细胞数是对奶业负责任和有远见的举措!  相似文献   

11.
提高四川地区奶牛繁殖率的几项措施○四川省农业厅农场局(成都市610004)李华荣奶牛繁殖率是奶牛场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是奶牛其它繁殖指标的综合反映,繁殖率的高低对牛群发展、品种改良、牛奶产量、经济效益等有直接影响。因此,各级奶业主管部门、奶牛协会和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奶牛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规模化奶牛场的建立,繁殖力低下成为影响规模化奶牛场生产的重要因素,并影响了奶业的健康发展。繁殖是饲养奶牛的基础,其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奶牛的繁殖力,挖掘其繁殖潜力,加速牛群增长,促进牛群的高产稳产、良种化和提高牧场经济效益。因此找出影响奶牛繁殖力的因素,在生产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切实提高奶牛繁殖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南方奶业,每年都因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评定奶牛耐热性的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提出了利用这些生理生化指标建立奶牛耐热性能评定模型。据此模型区分耐热和不耐热牛群,最终建立高产耐热奶牛品种。  相似文献   

14.
信息撷采     
近年来,我国奶业发展迅速,是认为具有发展潜力的的产业。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奶业要保持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有五个问题。一、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牛群质量有待提高全国目前约有奶牛6 87.3万头,其中纯种荷斯坦奶牛约为30 0万头。二、奶牛饲养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奶牛饲料,饲草生产与加工体系建设滞后。专用的饲草饲料种植基地极少,缺乏优质牧草和青绿饲料,不能充分发挥奶牛产奶的潜力,也影响奶源的质量。三、产品的加工规模普遍偏小除全国近5 0 0家初具规模的乳品加工企业外,还有半数的乳品加工企业处理鲜奶能力在5 0吨以下,加工规模小,…  相似文献   

15.
一、项目支出目标.2005年在全国奶业优势区域内选择部分县,实行奶牛良种(冻精)补贴试点,在项目县全面推广奶牛优质冻精,对使用优质奶牛冻精奶牛养殖户给予补贴,提高农民使用优质奶牛冻精的积极性,加速优质奶牛冻精的推广,改善牛群品质,提高奶牛养殖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DHI (Dairy Herd Improvement)即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也称牛群改良,是一套完整的奶牛生产性能记录和管理体系,是一个实实在在通过度量和分析解决奶牛生产实际问题的方法,其目的是提高牛群的整体素质和生产水平,使用方法是从群体着眼,针对个体解决存在的问题.目前,DHI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推广应用,对我国奶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记者约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奶业办公室高级畜牧师李景芳、北京奶牛中心育种部主任郑维韬、黑龙江大庆家畜良种繁育中心主任徐承斌,就各地DHI工作开展的做法、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乳业》2006,(5):18
我国“奶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技术集成示范”专项技术经过4年实施,全面完成了项目各项考核指标和计划任务,日前通过了科技部的验收。“十五”期间,科技部、农业部集中全国奶业科技的优势力量开展联合攻关,通过现有成熟技术的集成创新、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创新和原创技术的自主创新,在奶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建立了奶牛胚胎移植产业化和性控胚胎生产技术体系,奶牛优质胚胎年供应能力达到了3万枚,占国内市场需求量的70%;建立了我国奶牛规范化饲养技术体系;建立了优质饲草产业化生产与加工技术体系;建立了奶牛重大疫病防控和主要疾病防治技术体系;新型乳品包装设备的国产化开发,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奶业发展模式正处于从单纯数量扩充向提高质量效益的转型期,奶牛养殖体系从传统模式到现代科学养殖工艺的成功过渡和转变。因此,实现奶业发展的转型应依靠科技投入促进生产水平的提升。而实现奶业发展模式转型的策略主要是系统地实施牛群遗传改良技术,充分使用优秀种公牛,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全面改良牛群;应用胚胎移植技术,扩繁良种奶牛,培育核心群;实施科学饲养管理工艺,推进先进的产业化组织。  相似文献   

19.
荷斯坦牛体尺体重性状与繁殖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母牛的繁殖性能对奶牛生产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繁殖性能的高低可通过直接影响牛群的生产水平来影响奶牛场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繁殖性能的好坏关系到牛群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未来的奶牛业生产。因此,提高母牛的繁殖性能是奶牛生产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奶牛的体尺、体重性状不仅反映了奶牛体格的大小和结实程度,而且也直接反映了奶牛生长发育阶段饲养管理水平及遗传因素影响的大小,进而间接影响奶牛终身生产性能。在我国荷斯奶牛群的改良过程中,由于大量引入外血,使奶牛的体尺、体重性状得到了较大改善,是否体尺…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饲养奶牛的主体是农民.从我市实际看,在市委、市政府的政策引导、财政扶持下,我市奶业发展正逐步进入成熟期,主要表现为两个特点:一是牛群结构趋于优化;二是奶业发展正从数量膨胀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但是,奶牛生殖系统疾病严重制约奶牛业的发展.没有系统、科学的疫病防治技术会影响到其健康和生产.因此,让所有的养牛户和每一位临床兽医对生殖疾病有全面而清楚的认识,让他们都能掌握病的鉴别诊断能力,在诊疗上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