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奶牛初产月龄与其利用年限和生产性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新疆某正规牛场荷斯坦奶牛牛群档案和生产性能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研究,发现初产月龄在25-27月龄的奶牛利用年限最高,初次产犊月龄在24-29之间的奶牛生产性能较高,以期对畜牧生产工作有所指导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收集宁夏地区1997—2018年63个奶牛场16.9万头荷斯坦牛的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从个体和群体水平拟合泌乳曲线,旨在探析我国高产奶牛群的泌乳性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使用WOOD不完全伽马模型对奶牛的个体泌乳曲线进行拟合,并获得模型参数a、b、c以及二级参数泌乳持续力、高峰奶量、高峰日和305 d产奶量,进而采用线性模型分析胎次、产犊季节、初产月龄、出生年份和牧场规模等因素对泌乳曲线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峰奶量为42.18±8.66 kg(平均值±标准差,下同),高峰日为86.15±42.88 d,305 d产奶量为10 023.98±2 139.89 kg。胎次、产犊季节、初产月龄、出生年份和牧场规模对宁夏奶牛泌乳曲线参数均有极显著影响。头胎牛产奶量极显著低于经产牛,夏季产犊奶牛的产奶量显著低于其他季节,初产月龄为22~24月龄时产奶量最高,牧场规模低于500头与高于500头奶牛产奶量存在极显著差异,高峰奶量与305 d产奶量随出生年份的增加而增加。这些研究结果为规模化牧场精细化管理和群体遗传改良提供了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3.
研究荷斯坦牛不同月龄产奶量,对掌握适宜的配种年龄,提高生产性能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探讨同仁县农区不同月龄荷斯坦牛产奶量,对本县保安镇某奶牛养殖合作社100头不同月龄荷斯坦奶牛产奶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7~18.6月龄的荷斯坦牛胎产奶量最高,比16月龄头胎产奶量高676.55kg(P0.05)比18.7~19月龄头胎产奶量高669.74gk(P0.05),比19.7~19.90月龄头胎产奶量高1027.09kg(P0.01),说明同仁县地区荷斯坦奶牛在17~18.6月龄产奶量最高,也是最佳的初配月龄。  相似文献   

4.
为及时发现饲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掌握奶牛的营养状况,本研究对呼图壁种牛场3个牧场的3 289头荷斯坦牛进行体况评分,对场、胎次、月龄嵌套胎次以及泌乳阶段等因素对奶牛体况评分的影响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场、月龄嵌套胎次、泌乳阶段对体况评分的影响极显著(P<0.01),胎次对体况评分影响显著(P<0.05)。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结合牛场本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奶牛的生理时期和泌乳阶段的体况评分来调整饲养管理水平,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
奶牛产奶量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奶牛选种和公牛后裔测定工作中,需减少或消除环境因素的影响,选择育种值高、遗传性能良好的奶牛,才能加速育种工作进展。而奶牛的泌乳天数、产犊月份、产犊月龄和胎次等因素对产奶量的影响较大。为了准确地评定奶牛的生产性能,必须排除这些环境因素的干扰;研究遗传规律,计算遗传参数,也需消除泌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市奶牛基地育成母牛的初配年龄采用18~20月龄、体重达400千克开始进行初配,平均配准月龄一般为21月龄或以上。从1990年后,采用16~18月龄、体重达350千克进行初配,平均配准月龄一般在20月龄左右。为了加快奶牛的发展,提高饲养奶牛的综合效益,近年来,我市奶牛基地通过缩短哺乳期,加强犊牛、育成母牛阶段的精心饲养管理,对育成奶牛进行了提早配种的效果对比试验,观察13~14月龄体重达320千克时进行初配,对其受胎率、生长发育、犊牛初生重和产乳量的影响,从而为当地养牛专业户推广奶牛提…  相似文献   

7.
<正> 黑白花奶牛青年牛提前配种在国内外早见报导,但不同开产月龄与生长发育、生产性能的相关分析目前国内未见。 北京地区自1978年开始进行青年牛提前配种试验,1982年列为全市推广项目,其推广效益众说不一。为选择适宜的青年牛配种月龄,我们进行了探讨 一、研究方法: (一)、1981年进行15月龄配种观察、18月龄配种对照。 (二)、1984年对不同开产月龄奶牛生  相似文献   

8.
用青年牛进行超排可以加快遗传进展,缩短世代间隔。试验对不同月龄的青年奶牛和成年奶牛的超排效果进行了比较,分别为7~9.9月龄、10~12.9月龄、13~15月龄和成年奶牛。183头奶牛中有170头奶牛超排有反应,且不同月龄的奶牛在超排成功率上没有显著差异,但随着超排奶牛月龄的增加.超排成功率有升高的趋势。170头奶牛中有1468枚胚胎冲出,其中920枚胚胎可用(62.7%)。7~9.9月龄的奶牛的平均获胚数为5.4枚,可用胚为2.8枚,显著低于其它组别(P〈0.05)。大于10月龄的青年奶牛各组间的超排效果没有显著差别(P〉0.05),平均获胚数为8.9枚,平均可用胚为5.6枚。不同月龄对未受精卵率的影响不大,但是小于10月龄的青年奶牛的变性胚率要显著高于其它组别的奶牛(P〈0.05)。这些结果表明,大于10月龄以上的奶牛可以成功地进行超排,但是小于10月龄的奶牛不能应用于胚胎的商业化生产中。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海丰奶牛场有限公司2 480头澳系荷斯坦牛初配月龄及其第一胎泌乳性能数据,分析不同初配月龄对第一胎泌乳天数、全泌乳期实际产奶量、305天校正奶量、305天脂肪产量和305天蛋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2月龄初配奶牛305天校正奶量最高(8 934±1 667kg),其次为14月龄,24月龄305天校正奶量最低。14月龄初配奶牛全泌乳期产奶量最高(9 369±1 375kg),并且14~16、19~22月龄初配奶牛全泌乳期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月龄奶牛(P<0.05)。22月龄初配奶牛305天脂肪产量和蛋白产量均达到最高。综上,该场澳系进口荷斯坦牛初配月龄为14月龄时最佳。  相似文献   

10.
荷斯坦奶牛首次产犊月龄对其头胎产奶量的影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调研旨在调查国内荷斯坦奶牛首次产犊月龄(AFC)对其头胎产奶量的影响。以2个大型牧场奶牛作为调研对象,收集不同产犊月龄奶牛的头胎产奶量相关数据。结果表明:AFC对荷斯坦奶牛头胎产奶量有显著影响,AFC为24时可获得最佳生产和经济效益;以24月龄为基础,AFC每降低1个月,305 d产奶量平均减少378.7 kg;AFC大于24时的产奶量与AFC为24时无差异。  相似文献   

11.
整理黑龙江省某规模化牛场荷斯坦牛群1992—2002年的奶牛育种和生产资料,以305d产奶量、乳脂率、305d乳脂量,平均初产月龄、产犊间隔为指标进行分析,目的是找出该场存芷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和养奶牛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首次产犊月龄(AFC)对中国荷斯坦牛生产性能的影响.以24个规模奶牛场2013—2020年1746985条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为依据.通过SAS 9.1应用GLM过程方差分析,影响因素考虑产犊场年季、AFC、胎次、体细胞评分、AFC与胎次间互作、泌乳天数效应,用wood模型对1~4胎AFC为20~27月...  相似文献   

13.
美国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专家McDowell的研究小组利用52头荷斯坦奶牛研究了生物素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和代谢物的影响。他们在奶牛产前16d开始分别给2组奶牛饲喂0或20mg/d的生物素,产后70d饲喂0或30mg/d生物素,研究补饲生物素对奶牛生产性能、肝脏脂肪沉积以及血浆代谢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实验旨在研究初次配种妊娠月龄(AFP)对荷斯坦奶牛产奶量、繁殖性能和产后健康的影响。实验以内蒙古圣牧高科牧业有限公司2个规模化牧场1 876头荷斯坦青年母牛(A牧场1 004头,B牧场872头)为对象,将AFP分为5个组,分别为Ⅰ组(AFP<13.5)、Ⅱ组(AFP为13.5~14.0)、Ⅲ组(AFP为14.1~14.5)、Ⅳ组(AFP为14.6~16.0)、Ⅴ组(AFP>16.0),对比分析各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犊牛初生重、产后首次配种受胎率及产后疾病发生的数据。结果表明:2个规模化奶牛场以AFP≤16月龄为主(总占比为88.22%);AFP为13.5~14.0月龄时头胎牛的平均产奶量最佳,产后首次配种受胎率最高;AFP>16月龄时犊牛初生重最大,产后首次配种受胎率最低,产后胎衣不下的发生率最高;AFP<13.5月龄的奶牛产后真胃变位的发生率最高。综合以上结果,13.5~14.0月龄可能是荷斯坦青年牛适宜的初次配种月龄,这为规模化牧场选择合适的初次配种月龄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我国荷斯坦奶牛体重体尺(十字部高和胸围)随胎次、泌乳及妊娠月龄的变化情况,本研究选取我国西北、华北、中原和南方地区规模化牧场,于2019年7—11月分别对467头第1~5胎次泌乳1月的荷斯坦奶牛进行体重测定,对1 668头第1~5胎次奶牛进行体尺测量,对6 711头第1~3胎次泌乳1~10月奶牛、4046头第2~4胎次妊娠3~10月龄奶牛进行体重测定。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分析胎次、泌乳及妊娠月龄对奶牛体重体尺的影响。结果表明:第3胎次奶牛体重显著高于第2胎次,二者均显著高于第1胎次,3胎次后奶牛体重无显著变化,平均体重超过我国成年奶牛650 kg标准;第2~5胎次奶牛的十字部高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第1胎次;第1~4胎次奶牛的胸围随胎次增加而显著增加;各胎次奶牛泌乳2~4月时体重最低,在妊娠6、7月体重开始显著增加,至妊娠10月达到最高。本研究表明奶牛体重体尺受胎次、泌乳及妊娠月龄影响,规模化牧场需考虑奶牛生长规律配制日粮,设计牧场设施。  相似文献   

16.
本次试验选用早熟易肥,肉质好的英国海福特牛为父本,选生长发育快,产奶量高的荷斯坦奶牛为母本,所生杂种牛采用舍饲,全价营养,集约化管理,杂种公犊7月龄平均体重210.77kg,同2月龄体重377.5kg,16月龄体重534kg,肥育期日增重1169.3g,对消化能需求量,增重,采食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优势肉牛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80头不同生理阶段的奶牛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较系统的测定,首次得到了奶牛妊娠各期(3-9月),产生(1-4天),新生犊牛(1月龄内),断奶犊牛(3-4月龄),育成牛(8-9月龄)及青年牛(19-20月龄)各阶段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的生理值。经统计分析,找出了奶牛在不同时期及阶段血液流变学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引种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动物营养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阴阳离子平衡日粮(Dietary cation - anion balance, DCAB)在奶牛生产中的重要性。大量研究发现,DCBA对奶牛采食、健康、生产性能、矿物质代谢平衡等有不同程度影响。改变DCAB,可以调节机体多种功能,使之有利于奶牛的健康和生产。如果奶牛饲料中主要的阳离子(Na^+、K^+)和主要的阴离子(C1^-、SO4^2-)之间的比例失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鲜奶和奶制品需求的增加,我国的奶牛存栏量和牛奶产量都大幅度增长。但是在现代化奶牛养殖中,我国本地的奶牛产奶量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引进的高产澳洲奶牛的利用可以提高奶牛各方面的生产性能,所以对引进澳洲奶牛规模化高效养殖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本试验首先按同一种饲养水平设立引进澳洲奶牛和本地荷斯坦牛两个组,通过测定各项指标,分析澳洲奶牛与本地荷斯坦牛的在体型外貌、繁殖性能、冷热应激情况和常见病发病率等方面差异性,研究澳洲奶牛在本地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引进澳洲奶牛的一胎牛体型较为窄小,但发育较快,其体高、胸围、尻宽、尻角度后肢侧视均显著低于本地荷斯坦牛(P0.05),而体斜长和后乳房附着高度显著高于本地荷斯坦牛(P0.05)。引进澳洲奶牛的繁殖能力略低,其初情月龄(10.59月龄)、初情体重(309.93 kg)、首配月龄(15.42月龄)、首配体重(365.06 kg)与本地荷斯坦牛无明显差异,但复配率(26.76%)和产犊率(83.47%)分别比本地荷斯坦牛低8.24%和11.66%。引进澳洲奶牛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与本地荷斯坦牛在冷热应激时的产奶量以及常见病发病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奶牛发育期间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80头不同发育阶段奶牛血清流变学主要指标的系统测定,得到妊娠期(3~9月)、产后期(1~4d)、新生期(1月龄内)、断奶期(3~4月龄)、育成期(8~9月龄)及青年期(19~20月龄)各年龄段奶牛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的生理值,经统计分析发现了奶牛在不同发育阶段血液流变学主要生理指标的一些波动规律,并对引起这些变化的某些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