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适期播种 荞麦喜温凉环境,怕霜冻,播种太早过晚,都会严重影响产量.我省沿江江南地区适宜播期为8月中旬前后,沿淮地区以8月上中旬为宜.  相似文献   

2.
谈荞麦生产     
<正> 养麦是小宗粮食作物之一。它营养价值高,用途广泛,是调剂人们饮食的一个粮食品种。据史书记载,盛唐时期我国广大中原地区就已有大量种植。建国以后,我省不少地区曾作为补种救荒作物广泛种植,科研部门对荞麦亦有专题研究。从1953、1954年省荞麦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看,荞麦产量由每亩40多公斤到100多公斤,最高达168.9公斤。但是,荞麦生产一般不被人们所重视,耕作粗放,致使产量低而被冷落。荞麦生长期短,耐瘠薄,适应性强,在丘陵,平原、劣地、零星地上均可种植。我省气候经常出现旱、涝灾害,严重年份常造成秋作物严重减产或一些地块绝收。若及时补种荞麦,充分利用雨季后期降水,亦能获得一定的收成。所以,无论从生产角度看,还是从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3.
根据凉山州各县1999-2011年春苦荞产量资料,研究了影响凉山州春苦荞产量形成的主要气象因子和关键 时段,建立了凉山州及冕宁、昭觉等5个代表县春苦荞产量的气候生态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区域气象条件对 荞麦产量影响的关键时段不同.凉山全州(区域平均),气候条件影响的关键时段在荞麦生产的前期和中后期两个 时段,其它各代表县的关键时段有的有3个时段,有的只有2个时段或者1个时段.(2)不同时段不同因子对荞麦 产量的影响形式不同.荞麦生产的中前期温度与产量呈现正相关,而后期呈负相关;日较差的影响在后期,产量呈 抛物线关系;日照与产量的关系前期为正,后期为负;降水量的影响主要在前期,与产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3) 建立的荞麦产量的气候生态模型为气象部门的荞麦气象服务和荞麦产量预测等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荞麦在彭阳山区种植历史悠久,是主要的秋杂粮之一,历年播种面积4 666.7 hm2左右,尤其在干旱年份面积更大.由于荞麦制品不仅是群众喜爱的食品,而且也是外贸出口的主要农产品,因此近几年养麦生产在我县发展迅速,已成为发展特色农业的主要作物之一.但由于耕作粗放、施肥及田间管理水平低,产量一直很低,一般产量仅450~750kg/hm2.近年来在我县进行的荞麦高产示范结果证明,在优化栽培条件下其产量可达1 800 kg/hm2以上,表明我县通过栽培技术措施提高荞麦产量的潜力很大,现将山地荞麦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省小杂粮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16个地(州、市)126个县(市、区)都有小杂粮种植,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甘肃等省区,居全国第6位.小杂粮由谷物类、豆类(不含大豆)等组成,谷物类主要包括荞麦、大麦、燕麦等作物;豆类由蚕豆、豌豆、杂豆组成,杂豆包括白芸豆、黑芸豆、绿豆、红豆、黑豆、小豆、菜豆、扁豆、小饭豆等.云南省是蚕豆、芸豆和荞麦的主产区,蚕豆、芸豆面积居全国第1位,荞麦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以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旱地荞麦夏播产量不高,农民增收难的问题,经采取品比试验,播期试验、小区观察、田间密度调查,大面积推广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探索荞麦夏播影响产量的主要原因,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了旱地荞麦夏播高产栽培主要技术,将为促进荞麦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荞麦的影响,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多效唑不同物候期不同施用量对荞麦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和作用,为大面积荞麦优质稳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荞麦是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的优势特色作物。如何提高荞麦种植产量已成为目前我县荞麦种植产业的关键,为了增加荞麦的产量,提高质量,促进荞麦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本文从荞麦的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分析,深入探讨了荞麦栽培技术要点,应用于我县特色荞麦种植业中。  相似文献   

9.
荞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强,湖南全省都适合种植.荞麦营养价值高,茎叶既能作绿肥,又可作饲料.荞麦株高70厘米~110厘米,全生育期70天~100天.秋荞生育期短于春荞,是理想的填闲作物和备荒救灾的补种作物.一般667平方米荞麦产量为100公斤~120公斤.  相似文献   

10.
杂草危害是影响荞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杂草不仅与荞麦争水、肥,争地上、地下空间,影响荞麦的光合作用,干扰生长;还妨碍荞麦收割脱粒等农事操作,传播农作物病虫害,减低荞麦品质和产量。杂草防控是荞麦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作者就荞麦杂草防控技术加以综述,确保荞麦高产、稳产及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