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99年12月2日,国家林业局生态环境监测总站副研究员苏化龙在湖北省巴东县林业局野生动物调查组的配合下,于该县堆子场乡小溪村考察时发现10多只三峡库区鸟类新记录种--斑胁姬鹛,至此,巴东县鸟类达到110种,三峡库区鸟类达到244种。 据苏化龙介绍:斑胁姬鹛(Cutia.nip alen SiS Hodgson)属雀形目画眉科,体长190mm左右。雄鸟头顶蓝灰色,眼光、头侧和耳羽蓝黑色,上体余部深栗红色,翅黑,具蓝灰色翼斑;雌鸟色淡,上体呈浅棕橄榄色,具卵形黑斑。以前仅见于四川省康定地区。此发现对研究…  相似文献   

2.
黄腹山雀属于雀形目、山雀科、山雀属,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小型鸟类,体长约10厘米,嘴甚短。雄鸟的头部和上背黑色,脸颊和后颈各具一醒目的白色斑块,下背、腰呈亮蓝灰色;翅上覆羽黑褐色,中覆羽和大覆羽具黄白色端斑,在翅上形成两道翅斑.  相似文献   

3.
广东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鸟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5,(4):115-123
梧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鸟类调查共记录13目35科135种,将6种本次调查中未记录到的历史种类合并分析后,雀形目共有24科95种,占梧桐山鸟类总数的66.4%;按生态类型分,鸣禽类型或林鸟类型占优势。优势种类为红耳鹎、小白腰雨燕、暗绿绣眼鸟、白头鹎、丝光椋鸟、叉尾太阳鸟、树麻雀、红胸啄花鸟、长尾缝叶莺,大山雀和白腰文鸟。共有留鸟78种(占54.5%)、冬候鸟33种(占23.1%)、夏候鸟18种(占12.6%)和过境鸟15种(占10.5%);繁殖鸟96种(占67.1%)。共记录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13种,CITES附录Ⅱ鸟类12种,IUCN受胁鸟类易危(VU)1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近危(NT)5种,"三有"动物96种,广东省省级保护动物3种,中国特有种1种。梧桐山鸟类分布最集中的区域是梧桐山村-小梧桐-大梧桐-碧桐道-沙头角;西坑片区虽然植被较好,但鸟类多样性并不丰富。讨论了部分可能为逃逸或归化的类群如矛纹草鹛、蓝翅希鹛等。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西藏东部、四川西部、云南西部一带被称为西南山地,分布着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脉。这一区域是中国鸟类的荟萃之地,栖息着700多种鸟类。西南山地珍藏着42种中国特有鸟种:绿尾虹雉、斑尾榛鸡、暗腹三趾啄木鸟、黑头噪鸦、宝兴歌鸫、宝兴鹛雀、高山雀鹛、红喉雉鹑、黄喉雉鹑、灰胸竹鸡、红腹锦鸡、白马鸡、蓝马鸡、四川林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现阶段广东乳源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的多样性状况,于2020年4月~2021年7月在该保护区设立5条样线和3个样点,并布设21台红外相机,进行鸟类专项调查。该次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目45科146种,其中样线法和样点法记录到124种,红外相机记录到54种。记录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1种。鸟类群落组成主要以东洋界(57.53%)、留鸟(64.38%)为主。保护区鸟类优势种为栗背短脚鹎(Hemixos castanonotus)、灰眶雀鹛(Alcippe morrisonia)、栗耳凤鹛(Yuhina castaniceps)。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区鸟类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Margalef指数分别为:3.578、0.742、14.466,与广东省内同类保护区康禾、古田以及海岛型保护区上川岛对比结果较优。通过对以上的数据分析讨论,为保护区提出相应的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1996年始(重点在2010、2012年),间断地对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画鹛科鸟类进行了样带调查及访问调查,截至2012年共记录到44种,分析保护区内画鹛科鸟类的栖息生境、生活习性和种群数量、留居情况、区系特征等情况,结果表明,保护区内画鹛科鸟类种类多而种群数量稀少,各生境分布密度差异大,所有种类均为东洋种,特有种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7.
正要说珍稀鸟类在江西的分布地,言必称婺源。而这其中最具盛名的,便数蓝冠噪鹛。自其2000年在婺源重新发现至今,一直被保护在婺源古木林荫的怀抱中。蓝冠噪鹛,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皮书中列出的极度濒危物种,只栖息于婺源的山林,繁殖点散布于乐安江及其支流附近的村落中。它与婺源村落,以及婺源村落中散布的古树的缘分,还得这样讲起……  相似文献   

8.
正蓝冠噪鹛又名靛冠噪鹛,是体型较小的画眉科鸟类,头部好像戴着一顶蓝灰色的帽子,长有独特的黑色眼罩和鲜黄的喉部,为全球极度濒危的物种,只分布在中国江西婺源的一些小山村,数量不足200只。摄影/程洁淮家喻户晓的中国珍稀濒危动物的代表——大熊猫,2016年9月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从其原来的"濒危"级别降为了"易危"。其依据为,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令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开始增加,据IUCN统计,中国野外的大熊猫数量应不少于2000只。这一消息的公布,令国内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秋冬季取食桑寄生科(Loranthaceae)植物毛叶钝果寄生(Taxillus nigrans)果实的鸟类种类及其取食强度,于2013年10月10日至2013年12月19日在成都市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调查了造访毛叶钝果寄生丛的鸟类种类和频次,以及取食其果实的鸟类种类和频次。期间共有19种鸟造访了毛叶钝果寄生丛,其中有11种鸟取食毛叶钝果寄生果实。观察到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每天都取食毛叶钝果寄生的果实,取食日百分比为100%,红胸啄花鸟(Dicaeum ignipectus)在10月不取食该物种,在11月~12月取食。不同鸟类的取食强度存在差异,取食强度最大的鸟类为红胸啄花鸟,其他依次为白头鹎、黑头蜡嘴雀(Eophona personata)、黑尾蜡嘴雀(Eophona migratoria)、淡黄腰柳莺(Phylloscopus chloronotus)、黄腹山雀(Pardaliparus venustulus)、红胁绣眼鸟(Zosterops erythropleurus)、红头长尾山雀(Aegithalos concinnus)、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和金翅雀(Chloris sinica)。  相似文献   

10.
黄颈凤鹛     
正中等体型(13厘米)而具浓密冠羽的凤鹛。眼圈白,领环皮黄褐色。黑色的髭纹将灰色的头与白色的喉隔开。上体全褐,胸侧及两肋淡黄褐,脸侧具特征性的白色纵纹。虹膜褐色,上嘴深褐,下嘴浅褐,脚黄褐。栖于海拔1200~2500米的山区阔叶林中。常集小群活动。以昆虫和植物种实为食。分布于西藏南部,  相似文献   

11.
2010年3月-2011年10月,采用样线法和鸟鸣声识别法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及周边地区的鸟类进行调查研究.共观察到鸟类131种,隶属14目41科,其中留鸟占35.12%,冬候鸟占37.40%,夏候鸟占13.74%,旅鸟占12.98%,迷鸟占0.76%.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黑翅鸢(Elanus caeruleus vociferuts)等8种,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金腰燕(Hirundo daurica)、戴胜(Upupa epops saturata)等14种;优势种有黑领椋鸟(Sturnus nigricollis)、家燕(Hirundo concolor gutturalis)等21种,常见鸟有珠颈斑鸠(Streptopelia chinensis chinensis)、大山雀(Parus major commixtus)等19种.并提出校园及周边地区鸟类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斑尾榛鸡,鸡形目松鸡科榛鸡属中的一种。是我国特有种,国家一级深护鸟类。藏语叫“桑巴角东”、“朗撒”等。斑尾榛鸡雄鸡上体栗色,具明素的黑色横斑,颠候黑色,周绿围以日自;限后请一条散布黑点的日色带班,向后延旧至后劲;取眼下吕昌日自带班二胸栗色,问后近日自,治勇明显的黑色横班;外侧尾羽黑褐色,足下四羽田色,头冥羽冠。斑层律妈雌性成污外形5雄性基本相似,但自羽呈标日色,额\侯部谈棕黄色,羽瑞缀以黑色;头顶和上体的棕栗色也不如雄鸨鲜艳。路跨极现近半,鼻孔为城羽掩盖着。这是班尾律泥年鸦形自美地批属种类相区别…  相似文献   

13.
利用长青自然保护区华阳片区2012-2021年10条动物监测样线巡护监测数据,研究分析了该保护区大中型野生动物种类及其空间分布,植被、海拔、坡位等因素对大中型野生动物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共有大中型兽类和鸟类30种,其中Ⅰ级保护动物5种,Ⅱ级保护动物12种;针阔混交林中发现的物种种类最多,包括21种兽类和鸟类,其次是阔叶林;物种分布数量随着海拔升高而递减;下坡位分布兽类、鸟类最多(共21种),谷地物种分布最少(共9种)。  相似文献   

14.
曲宗贡地处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部,该区域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是白马雪山保护区重点建设的科研、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基地,但对该区域的野生动物多样性系统调查较少。为了摸清曲宗贡区域分布的野生动物资源情况,2016—2020年,曲宗贡生态定位监测站通过设置固定监测样线、红外线相机监测样点、社区访谈、日常观察等方式对野生动物(鸟类、兽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分布的兽类有5目、13科、24属、27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5种,即滇金丝猴、金钱豹、林麝、马麝(高山麝)、黑麝;鸟类有12目、26科、47属、57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有3种,即金雕、四川雉鹑、斑尾雉鸡。基本掌握了该区域野生动物种类、种群数量变化、活动规律等。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充实河北雾灵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资料,提高监测能力和监测水平,雾灵山保护区自2015年开始将红外相机技术应用到野生动植物的资源调查和管护中。目前应用红外相机技术发现兽类5目10科14种,鸟类4目6科10种,掌握了区内主要物种猪獾(Arctonyx collaris)、狍(Capreolus)和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的日活动节律,补充了保护区的本底调查资料,为保护区进一步开展金钱豹(Panthera pardus)、斑羚(Naemorhedus goral)和鸟类多样性等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为保护区制定关于野生动物资源的相关管护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鸥形目(Lariformes)鸟类是湿地水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湿地生态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德阳市1983年以来,虽曾多次调查发现不少鸥形目鸟类,但该市的鸥形目鸟类资源不清。我们于2013~2016年组织部分专家学者开展了德阳市野生生物资源多样性研究,对全市湿地区域内的鸥形目鸟类种类、分布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德阳市鸥形目鸟类资源多样性现状。截至2016年底止,德阳市先后发现了的19种鸥形目鸟类,隶属于2科9属,属于海洋性鸟类,多为旅鸟和候鸟,偶见迷鸟,其中95%为德阳新发现的鸥形目鸟类,除海鸥是德阳市1983年前有记载的外,其余18种均是1983年后发现的新纪录。其中:短尾贼鸥还为中国鸥形目鸟类增添了1个新种纪录;短尾贼鸥、黄脚银鸥、灰翅鸥、灰背鸥、细嘴鸥、小鸥、遗鸥、鸥嘴噪鸥刷新了四川鸥形目鸟类新纪录;小鸥、鸥嘴噪鸥为四川鸥形目鸟类增添两个新属纪录。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银鸥4种,中日保护协定水鸟6种,中澳保护协定水鸟3种;遗鸥还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限制贸易。该项研究填补了德阳市鸥形目鸟类资源多样性研究空白,并就保护德阳市鸥形目鸟类资源提出了3条相应的建议,为德阳市政府制定保护鸥形目鸟类及湿地水鸟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掌握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鸟兽资源现状,本研究于2019年3月~2022年4月在该保护区国有林范围内通过划分网格布设相机的方法进行调查。野外调查覆盖61个网格,布设相机104台,累计相机工作日24 639 d,收集独立有效照片数为9 718张,共监测到兽类7目14科24种,鸟类6目20科58种。结果表明:大老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林麝和小灵猫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中华鬣羚、中华斑羚等18种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IUCN受威胁物种5种,《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受威胁物种20种;新记录种6种,分别是凤头蜂鹰、蛇雕、黄腿渔鸮、小黑领噪鹛、灰翅鸫、灰头鸫。兽类物种相对多度指数(RAI)排列前三的分别为小麂(RAI=9.70)、野猪(RAI=7.66)、毛冠鹿(RAI=3.26),鸟类物种相对多度指数排列前三的依次为红腹锦鸡(RAI=0.24)、红腹角雉(RAI=0.23)和勺鸡(RAI=0.21)。兽类网格占有率最高为小麂(GO=93.44%),其次分别是野猪(GO=85.25%)、果子狸(GO=72.13%),鸟类中网格占有率最高依次是勺鸡(GO=32.79%)、红腹角雉...  相似文献   

18.
老鹰尖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戴云山脉与闽东近海平原地区的过渡区域,具有一定的边缘效应,为了解该保护区内鸟兽的物种多样性现状。于2019年6月—2022年10月,分别在老鹰尖及违平山两个片区,布设安装红外相机47台。累计相机日24 703个,有效独立照片共计9 233张,识别出17种兽类、12种鸟类,其中兽类分属5目11科,鸟类分属4目7科。相对多度指数RAI前3种兽类依次为小麂(Muntiacus reevesi)(29.36)、野猪(Sus scrofa)(23.40)、白腹巨鼠(Leopoldmys edwardsi)(18.78);鸟类依次为白鹇(Lophura nythemera)(35.02)、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8.16)、黑领噪鹛(Garrulax pectoralis)(3.86)。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红外相机的调查结果初步反映了当前戴云山脉东北部山地丘陵地区鸟兽资源状况,为进一步在该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林区管理和人兽冲突等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海南尖峰岭自然保护区及周边林区兽类和鸟类本底资源现状,为该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和2015年5—11月,使用红外相机调查海南尖峰岭自然保护区及周边林区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结果】红外相机调查累计工作量为14 715相机工作日,共拍到5 383张动物有效独立照片,鉴定出隶属6目10科的15种野生兽类和8目17科的33种野生鸟类,以及2种家畜。其中国家I、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2、8种;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估为极危(CR)、濒危(EN)、易危(VU)和近危(TN)的物种分别有1、3、3和8种。拍摄率最高的前5位野生动物依次为帚尾豪猪(拍摄率CR=7. 23)、白腹巨鼠(CR=4. 96)、鼬獾(CR=2. 54)、白鹇(CR=2. 60)、野猪(CR=1. 17)。调查中记录到的霜背大鼯鼠、倭花鼠、白喉矶鸫等11个物种为尖峰岭地区新记录种。红外相机记录到大量人类活动的照片,表明该区域人为干扰严重,应加强管理。【结论】本次调查提供尖峰岭地区兽类和鸟类资源信息,初步掌握区内野生动物物种组成、空间分布和相对多度。尖峰岭地区仍然分布有众多野生动物和地方特有物种;人类活动给该区域野生动物带来影响。红外相机调查技术可有效弥补传统调查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是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对2017—2019年苏州市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概况、主要类群、救护时间和救护去向等4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苏州市救护动物总数量为3172只,隶属于4纲25目57科14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7种;救护鸟类的种数最多(90种,占总种数的62.5%),两栖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