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杉木林中留养苦竹构建复合经营模式的调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现有杉木纯林的林分时间和空间结构,培育杉木大径材,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开展了杉木林中留养苦竹构建木竹复合经营模式的研究。研究认为,在该复合经营模式构建时,除应选择适宜的经营密度外,还应采取非均匀式配置留笋技术、团状抚育、切鞭诱导等必要的配套技术,以缓和杉木与苦竹间的生长竞争,充分利用时间差和空间差,兼顾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综合效益与局部效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苦竹笋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随着人们对苦竹认识的增加,苦竹已开始部分人工栽培。苦竹林其竹笋产量高,竹材亦可用于加工各种竹器、造纸。传统中,苦竹材多用于加工笔杆、蚊帐架以及器具棒等,现在,多应用于生产纸浆造纸。在现代生活中,苦竹以其笋味鲜苦、脆嫩、余味清长而成为佳肴美食,备受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喜爱,苦竹笋可加工成各种罐头等制品。因此,发展苦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术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苦竹秆形、枝形和冠形特征对林分密度的响应规律,为苦竹良好形态建成的林分密度构建提供参考,调查测定了3种林分密度(低密度:14 430—16 545株/hm~2;中密度:31 590—34 560株/hm~2;高密度:54 120—55 560株/hm~2)苦竹林2年生立竹秆形、枝形和冠形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苦竹立竹胸径先升高后下降,立竹全高、枝下高和冠长总体呈升高趋势,而冠幅和枝盘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立竹胸径、枝下高和冠幅不同林分密度竹林间差异显著,且高密度竹林立竹全高、冠长均显著高于低密度竹林,枝盘数则相反。立竹分枝数、枝长和枝分角随林分密度的增大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枝夹角则相反,枝长和枝夹角不同林分密度竹林间差异显著,低、中密度竹林分枝数和枝分角显著高于高密度竹林。主成分分析表明中密度苦竹林立竹表型特征综合得分最高。研究表明,苦竹秆形、冠形和枝形存在明显的林分密度效应,林分密度增大苦竹高生长增加,冠形径向扩展受抑而趋于紧缩,枝形趋于稀疏,中密度苦竹林具有最大的立竹胸径、较长分枝与开张的角度,是试验区苦竹林立竹良好形态建成的适宜林分密度。  相似文献   

4.
章叙述了苦竹生物学特性、造林学特性及经济价值;就沙县发展苦竹具有的优势和前景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5.
小时候,在我们村子的北面有一片苦竹林。茂密的竹林藏着成群的鸟儿,也藏着我孩提时无尽的梦想……苦竹林生长的地方是滇中北高原上的一块贫瘠的土地,这里只有苦竹在展现着生命的顽强。每当大地复苏,春风拂过,苦竹林地上就冒出尖尖嫩嫩的竹笋。远远望去,好似大地上冒出了无数的箭头。转眼到了端午节,它们就已长成一人高的密密竹林了。如凤羽般的竹叶在微风中摇荡着,修长纤细的竹秆笔直地冲向云天,密密的竹林形成了一片无垠的青纱帐,很多小生灵在竹林里栖息、繁殖,嬉戏。苦竹林远离喧哗杂乱的村庄,清风吹过,掀起了层层绿浪,连绵起伏,凉爽怡人…  相似文献   

6.
沙县位于福建中部偏西北,素有“青山绿水金沙县”的美誉。沙县是我国南方重点林业县,现有竹林面积43.3万亩。1997年至2005年,竹业产值从2、3亿元提高到7亿元。沙县主要经济竹种有10属63种,以散生竹毛竹资源为主,散生、丛生和混生竹种兼容并蓄,如麻竹、绿竹、四方竹、苦竹、茶秆竹、雷竹、石竹、黄甜竹、少穗竹、台湾桂竹、花毛竹、人面竹等。沙县竹农具有传统经营和加工利用竹子的悠久历史,但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沙县有竹无业,竹子仅作为农民的一项副业,加工利用停留在笋干、土纸和竹编生产生活用品上,  相似文献   

7.
早园竹又名园竹、雷竹、桂竹,为刚竹属竹种,在我国北纬40以南均有栽培。竹林老化主要表现为竹林开花与竹林衰败及土壤老化。对老残败退的竹林可采用伐老竹、挖老鞭、垦复松土、压青施肥等措施提高林地肥力,促使竹林复壮更新。一、衰败竹林的更新改造竹林衰败老化包括地上竹林结构的老化和地下鞭根结构的老化。竹林衰败老化主要是经营管理不合理或缺少抚育管理,使竹林长势越来越弱,引起竹林衰败老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母竹留养不合理,留养数量少,质量差,留养时间过迟;老竹保留过多,没有及时更新;病虫为害竹林,没有积极防治;缺水干旱,…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顺昌县苦竹资源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昌县是重点林业县和竹林基地县。林业用地16.2万hm^2,有林地面积15.2万hm^2,其中竹林4万hm^2。竹业是顺昌县支柱产业。对本县具有乡土特色的苦竹开发与利用提出了:人工栽培与半野生状态下的苦竹林培育方法和苦竹资源开发的6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长宁毛竹和苦竹有机碳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有机碳含量和储量研究有助于评价森林的碳汇功能。长宁毛竹和苦竹的种群生物量分别为:51.51 t.hm-2和43.92 t.hm-2,碳汇储量较低。长宁毛竹和苦竹的生产力分别为:17.66 t.hm-2.a-1和18.62 t.hm-2.a-1,生产力水平偏高,固碳能力较强。毛竹和苦竹生产力随年龄增加而降低,适当年龄内采伐利于提高竹林的生产力。毛竹和苦竹本身的有机碳含量偏高,平均为539.7071 g.kg-1和573.3786 g.kg-1,在根和鞭中含量较低,杆、枝和蔸含量较高。毛竹和苦竹体内总的有机碳储量为27.02 t.hm-2和23.23 t.hm-2,每年固定的有机碳量为9.6 t.hm-2和10.23 t.hm-2。最后,综合评价了毛竹和苦竹林经营在发挥碳汇功能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苦竹是川南地区优良的笋用竹种。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年龄结构、胸径结构,以及林分密度3个因子下苦竹的产笋能力差异。结果表明:年龄结构、林分平均胸径、立竹度对苦竹鲜笋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而胸径整齐度对苦竹鲜笋产量影响不显著。其中1年生+2年生+3年生竹龄主导型的竹林产笋能力最好,鲜笋产量达4 770 kg·hm~(-2),发笋数达13 900个·hm~(-2);平均胸径6 cm的竹林鲜笋产量最高,达到4 580 hm~2;立竹度10 000~12 000株·hm~(-2)的竹林产笋能力最好,鲜笋产量达4 700 hm~2,发笋数达1 550 hm~2。结合各因子来看,以1、2、3年生竹竹龄主导型+中大的林分平均胸径(4~6 cm)+中等立竹度(10 000~12 000株·hm~(-2))的苦竹林鲜笋产量最高,是比较理想的苦竹林分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利用楠竹林地空间,提高竹林经济效益,对楠竹林采用丰产技术措施培育笋用林,并在林下种植竹荪,实施菌笋复合经营。结果显示,通过对楠竹林采取调整立竹结构、劈山抚育、林地清理、林地垦复、留笋养竹、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丰产技术措施,竹林春笋产量明显提高,较对照提高62.49%;若同时在林下种植竹荪,则春笋产量更高,较对照增加1.69倍,同时可收获鲜竹荪超过400 kg/667 m2。该研究总结出的一套楠竹林菌笋复合经营技术,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安徽省舒城县水竹林留养1~7年生竹14个试验区连续4年观测资料,拟合出水竹不同留养年龄与倒笋及其有关因子间的关系的回归方程式20个。研究结果表明,降低水竹倒笋的适宜留养年龄为,留4a砍5a。水竹倒笋数与发笋数、成竹量和保留母竹株数有一定关系。用尝试法以水竹林倒笋率最低时所保留株数来调整择伐量,将水竹林年龄一株数改善成均匀分布,保持利用均衡和收获稳定。各留养年龄年均每公顷增产量和增产值分别为3855kg和2310元。  相似文献   

13.
杉木苦竹混交林生长效应与凋落物分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10年生杉木林经间伐后留养苦竹形成的混交复层林的生长效应及凋落物数量及分解状况。结果表明:SJK处理(杉木林进行间伐,保留杉木密度900株·hm-2,留养苦竹,满园后,保留苦竹6000株·hm-2)能够形成层次明显的复层林分,既有利于杉木培育大径材,又可以收获苦竹竹产品,具有较高的生长效应。杉木苦竹混交复层林,不仅苦竹凋落物量大,分解快,而且形成的林分结构,凋落物混合状态,有利于杉木凋落物的分解。SJK处理中凋落物周转期:苦竹2.27 a,杉木3.86 a,苦竹凋落物周转期比杉木短580 d;杉木纯林(杉木林不间伐,现存密度2075~2110株·hm-2)凋落物周转期为4.94 a,比SJK处理中杉木凋落物周转期长394 d。  相似文献   

14.
虽然沙县是福建省竹子重点中心产区,但现行毛竹林的经营方式相对落后,部分竹林处于一般性经营的状态,集约化经营水平相对偏低,未能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经过详细的调查分析和评价,提出沙县毛竹林宜实行可持续分类经营,并提出可持续分类经营的方法和原则,以充分发挥竹林林地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对实现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小年毛竹林改制技术的研究是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林木速生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的一部分内部,自1984年始,研究将大小年毛竹林改制为均年(即花年)竹林,以及使均年竹林稳产经营的控制技术措施。试验中改制技术包括立竹断鞭、大年强度疏笋、改变伐竹期、自然留养小年竹等,以寻求在毛竹林中诱发小  相似文献   

16.
方竹属(Chimonobambusa)四方竹(C.quadrangularis (Fenzi) Makino)是优良的笋竹两用乡土经济竹种。根据对四方竹生物、生态特性观察,在复层林分的下层及山谷荫湿环境纯林生长发育良好。总结了四方竹野生竹林垦复改造技术,以分类经营为原则,通过劈山清杂、松土垦复、水肥管理,建立集约经营、一般丰产经营与生态经营竹林。集约与一般丰产经营竹林单位面积立竹量提高了290.1%,平均胸径提高了177.9%,2008年竹林单位面积平均出笋23 067个(采挖与留笋养竹总和),已基本建成正常生产经营竹林。  相似文献   

17.
长宁苦竹种群结构和地上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本文研究了长宁苦竹的种群结构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结果表明:(1)人工经营和未经营的苦竹种群都为增长型种群,但人工经营苦竹种群落结构简单;(2)人工经营苦竹种群径级结构偏大;地上部分生物量较大;(3)在种群水平,长宁苦竹地上部分生物量为37.58t/hm^2,随径级增大而增大;(4)在构件水平,1a生苦竹的地上生物量为1074.20g/株,2a生的为2041.86g/株;(5)1a生苦竹竿、枝和叶的含水率普遍高于2a生。  相似文献   

18.
科学准确的碳计量是评价森林减缓大气CO2浓度增加、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关键,而竹林特殊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使得竹林碳汇计量较其他森林生态系统更为复杂。采用生物量法研究蜀南苦竹林生态系统的碳密度、碳储量及其空间分配格局,并对苦竹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立竹平均含碳率为450.792g·kg-1,不同龄级苦竹各器官含碳率差异不显著。土壤有机碳含量为19.410g·kg-1,不同土层差异极显著;2)苦竹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156.823t·hm-2,其中土壤碳库是最大的碳库,为132.568t·hm-2,占总碳储量的84.53%,枯落物碳库为最小的碳库(4.823t·hm-2),只占总碳储量的3.08%;3)苦竹立竹碳储量为19.432t·hm-2,占总碳储量12.39%,其中近半(49.13%)贮藏于竹秆中。竹秆、竹枝、竹叶3部分地上碳储量总计达13.346t·hm-2,占立竹总碳储量的68.68%,地上部分碳储量为地下部分碳储量的2.19倍;4)苦竹林生态系统植被层年固碳量为8.262t·hm-2,相当于每年固定30.294t·hm-2CO2,固碳能力强于毛竹。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安吉县毛竹林经营新八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毛竹林的经营理念与技术措施也在不断发展完善。文章简介了50多年来浙江省安吉县毛竹林经营理念与技术措施的发展历程,即从"留笋养竹、合理砍伐、劈山抚育、松土施肥、适时钩梢、扩大面积、竹林保护、综合利用"的老八项措施发展到"林权流转、分类经营、设施建设、合理采伐、劈山抚育、适时钩梢、竹林保护、综合利用"的新八项措施。  相似文献   

20.
苦竹叶片性状及其异速生长关系的密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揭示苦竹叶片性状及其异速生长关系对密度的响应特征,为苦竹林培育适宜林分密度构建提供参考。[方法]开展了3种密度(低密度,14 430~16 545株·hm~(-2),L;中密度,31 590~34 560株·hm~(-2),M;高密度,54 120~55 560株·hm~(-2),H)苦竹纯林1~3年生立竹叶长(LL)、叶宽(LW)、叶面积(LA)、叶干质量(LM)等主要叶性因子测定,采用标准主轴回归分析解析叶性因子及其异速生长关系随密度的变异规律。[结果]研究表明:随着立竹年龄的增加,相同密度苦竹林的叶长、叶形指数和比叶面积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叶宽和叶面积总体呈降低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相同年龄立竹叶长、叶宽、叶形指数、叶面积和比叶面积总体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叶面积和比叶面积不同密度竹林间差异显著。3种密度苦竹林b_(LL-LA)、b_(LW-LA)、b_(LL-LM)、b_(LW-LM)及中密度、低密度苦竹林b_(LA-LM)均显著小于1.0,呈异速生长关系,而高密度苦竹林b_(LA-LM)接近1.0,呈等速生长关系。随着密度的增加,b_(LL-LA)、b_(LL-LM)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b_(LW-LM)、b_(LA-LM)则相反,且b_(LL-LA)、b_(LL-LM)和b_(LA-LM)不同密度竹林间差异显著。b_(LW-LA)随密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中密度、低密度竹林间无显著差异,均显著低于高密度竹林。[结论]密度对苦竹林主要叶性因子及其异速生长关系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其中叶长对密度变化敏感,中密度(31 590~34 560株·hm~(-2))苦竹林具有较大叶长、叶宽、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因而具有较高的生产能力,是苦竹林培育的适宜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