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哪里有沙漠,哪里就有敢于同沙漠斗争的大漠人。翁牛特旗海拉苏镇二棵树嘎查牧民曹德木旺吉拉就是这样一位“情系绿色”的大漠人。几年来,曹德木旺吉拉率领妻儿老小,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不向国家要一分钱,凭借自己的“愚公移山”精神,在二棵树嘎查的沙漠深处,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  相似文献   

2.
汽车绕宁夏盐池县苏布井、高沙窝两个乡走了两个多小时,鄂托克前旗布拉格苏木特布德嘎查到了,走过明长城,绿色便展现在眼前,让人有种突然被绿染过了似地,有一种说不出的舒服。  相似文献   

3.
在浑善达克沙地腹地,有一位年过花甲的老牧人,他带领祖孙三代8口人,用了8年的时间,在浩瀚的浑善达克沙地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浇灌出一片片新的绿洲,不仅改变了周围的生态环境,而且为后人留下了永续利用的物质财富,他就是2007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防沙治沙先进个人的祝明远。  相似文献   

4.
1980年出生的汪海洋是位蒙古族汉子,2000年,他脱掉一身"橄榄绿",离开部队,光荣地加入到防沙治沙队伍中。十几年来,他在防沙治沙工作中始终发扬军人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敢打敢拼、争取胜利的革命精神,遵守纪律、服从命令、顾全大局的良好品质,以及雷厉风行、说干就干的优良作风。他以憨厚、朴实、执着的品格,致力于家乡科尔沁沙地的治理,树立了翁牛特旗治沙造林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护林员,一个普普通通的职业,平平凡凡的岗位,却承载着美丽中国的梦想,承载着绿色生态的未来,也承载着别样的艰辛和甘甜。他们常年与沙漠和树木为伴,工作在禁牧护林工作的第一线,一个水壶、一袋干粮、一把镰刀、一件扑火工具就是他们巡护的行头。他们每天要走近10公里沙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在富饶美丽的河套平原上,守护着那一片绿色。  相似文献   

6.
今年43岁的鲍永新.已经在沙漠中奋斗了20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牧民。因为治沙而“走遍中国”。已经成为国人心目中的治沙英雄了。他硬是靠自己的一双铁手,凭着自己的睿智。矢志治沙,把黄沙改造成了绿洲。他的这一壮举得到了父老乡亲们的高度赞誉,也得到了各级组织、政府的一致肯定。他先后被苏木、旗委、旗政府授予“治沙劳动模范”和“生态建设先进个人”光荣称号;2003年12月,他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全区林业建设劳动模范”称号。2007年3月26日,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防沙治沙标兵”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7.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当上了全国劳动模范。去年5月,为哺育树苗劳累了大半辈子的李桂林,走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夏末初秋,我们来到河北满城县的段旺村。在生人面前,李桂林话不多,问一句答一句。只是问起他的苗圃、说起地里的苗子,他才打开了话匣子。 打记事起,他对树就有一种说不清的情感。十来岁时,他就开始伺候老宅子里的梨树、苹果树、柿子树,初中没毕业,他就往村里  相似文献   

8.
家住在吉林梨树县孟家镇马家油坊村的高跃林老师,今的61岁,退休前是当地一所山村小学高级教师。他从1976年开始植树造林,在当地荒山和房前屋后栽活2万多株树,成材3000余株,价值15万多元,成了当地植树造林发家致富的能手。 高老师的家最早是村外一个只有三面土墙没有屋顶的土围子,经过简单的收拾成了一家四口的栖身之所。门前不远就  相似文献   

9.
现任张掖市林业局植树造林科科长的梁军,自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改善张掖市的生态面貌为己任,他热爱林业、献身林业,尤其在防治沙漠化方面,他作为植树造林科科长,主动当好参谋助手,三十多年耕耘沙海,编制治沙规划,创办示范基地,推广治沙技术,有效提高了治沙造林的质量效益,为全市防沙治沙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过去,清水河县山不绿,水不清,穷得当当响;如今,这里山添新绿,林茂草多、粮丰、畜旺,农民们开始过上了富日子。谈起这些变化,人们都夸是县里的党政领导带领他们走上了种草种树的致富路。绿色的决策清水河是个远近闻名的穷县。四百二十八万亩土地被四条大河、六百三十条大沟、六千多条支沟和无数毛沟分割得支离破碎。正象人们说的那样:山头光、山坡烂、沟底滚的石头蛋,收一颗粮食掉一滴汗,刨闹一年吃不饱  相似文献   

11.
今年2月10日,华坪县政府领导率县直相关部门及乡镇负责人,到永兴乡基渡村委会大湾子检查煤炭勘探工作进展情况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走过来对大家说:“现在已经进入森林防火期,你们吸烟的同志烟头不能乱扔,要注意防火。”诸位领导被这位突如其来的老人的一番话语所感动,县林业局局长杨树枕当即上前握住老人的手说:“我们一定注意防火,感谢您老人家对森林防火工作的关心、支持。”老人说:“不谢不谢,这是我应该做的事,因为我是一名林业退休老职工。”  相似文献   

12.
1987年盛夏,王淑琴从北京农学院林业专业毕业,离开了繁华的京城,自愿回到家乡延庆。到达工作岗位的第二天,她就主动奔赴二道河雨季造林工地,开始了她工作生涯的第一步。15年来她把自己的青春和对家乡的爱都献给了延庆的林业事业。 认识她的人,都说她办事认真,能吃苦,像个干事业的人。搞绿化工作常年上山下滩,条件非常艰苦,特别是像王淑琴这样瘦弱的女同志,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93年康庄南荒滩开始治理风沙,由于这里是北京的五大风沙危害区之一,风起沙动,常常吹得人站不稳、走不动。毕业时,王淑琴身高1.64米,在女同志当中,这个身高不是低的,但体重不足100  相似文献   

13.
赤蜂市巴林左旗丰水山乡羊水山村富起来了!村集体现有300多万元固定资产不说,单村办加工厂每年就盈利1万多元.村里每年除支付村干部、村护林员1万多元的工资外,还为全村2117口人向乡里统一上缴上调款1万多元.近年来,村里不仅为小学校新建了7间标准化的实验室、7间砖瓦结  相似文献   

14.
李喆,出生于科尔沁沙地南端的内蒙古奈曼旗。从小在沙窝里长大,吃尽了沙害的苦头。从那时起,他的心里就埋下了治沙的"种子"。1983年,他高中毕业考大学时,不管谁说什么,他都把报考林业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当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内蒙古林学院治沙专业。1987年毕业后,他坚定地回到奈曼旗,从此,开始了他立志治沙的生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