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率高、病程短,呈峰式死亡。主要症状为腹泻、脱水、颤抖、极度虚弱。其特征性的病变主要为法氏囊前期肿大、出血,后期萎缩,肾脏肿大,腿肌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条状出血。雏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法氏囊、肾脏病理变化、腿肌和胸肌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条状出血是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流行现状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简介 本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主要病状为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肾脏的病变和腿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条带出血是具有特征性的病变。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4.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由传染性法囊病毒引起,临床以腹泻、颤抖、极度虚弱和传染迅速为特征,剖检以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条状出血为特征,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本文从法氏囊病的病原、流行病学、剖检特征、防治方案、防控对策等方面结合自身体会,进行了论述。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腹泻、颤抖和剖检  相似文献   

5.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雏鸡发病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鸡临床上主要以腹泻、法氏囊肿大、出血、肾脏肿大、有尿酸盐沉着.胸肌、腿肌条纹状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出血的具有特征性的病变。近几年来免疫鸡群法氏囊病的发病率仍高达10%-30%.采用中西结合的疗法.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一典型病例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辽西地区肉鸡饲养业得到迅猛发展,肉鸡生产总量占目前辽西地区总产量的50%左右,然而,长期以来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却一直是困扰着肉鸡饲养业健康发展的难题,传染性法氏囊病常以暴发形式发生,饲养户苦不堪言。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以发病率高、病程短为特征,主要病理变化为腿肌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条状出血,  相似文献   

7.
河南郑州地区某养鸡场的三黄肉鸡出现精神沉郁,拉水样白色粪便,剖检可见法氏囊水肿、出血;肾脏出血肿大,有尿酸盐沉淀,呈花斑状;腿肌、胸肌有出血斑点;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血。经病毒分离、鸡胚接种、琼脂扩散试验和细胞接种试验,最后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病。同时,采集病料,制备冰冻切片,建立一种检测病料中的IBDV免疫荧光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甘康 《农家参谋》2014,(10):25-25
<正>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肉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同时,也是一种破坏鸡免疫中枢器官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近几年,本病呈散发性、非典型性流行。其特征以腹泻、颤抖,胸肌、腿肌及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血,法氏囊呈胶冻样水肿为主要临床病理变化。由于本病毒破坏雏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使其不能产生免疫球蛋白,导致免疫机能障碍和抗病能力下降,诱发多种疾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接种失败。因此,将我们多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名甘保罗病、传染性腔上囊病。它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腿肌和胸肌、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出血为特征。雏鸡的典型感染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隐性感染死亡率低,表现一过性症状。该病可导致雏鸡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由于该病的诱发因素较多.这就增加了防治难度,所以将最近发生的一病例作如下剖析。以便在今后的实际生产中对该病实施更好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李健  李福宝 《农技服务》2007,24(6):85-86
某鸡场雏鸡22日龄时开始发病;病鸡表现为怕冷、畏寒、部分病鸡呼吸困难,甩鼻,排出黄绿色或白色水样稀粪,肛门周围潮湿,羽毛被粪便污染,最后脱水衰竭死亡。剖检部分病死鸡,发现病鸡胸肌和腿肌有明显的出血点或出血斑,心包膜增厚,心包内充满淡黄色纤维蛋白性渗出液,肝脏表面被乳白色的假膜覆盖,有点状出血和小块坏死灶,腺胃和肌胃交界处黏膜有暗红色的出血点或出血斑,法氏囊肿大,严重充血,出血。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主要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其诊断结果为传染性法氏囊痛继发感染大肠杆菌。治疗3 d,鸡群基本康复,6d痊愈。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鸡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之一,主要以接触方式传染,雏鸡发病较多,成年鸡感染多隐性经过;肌肉条状和斑状出血、腺胃肌胃交界处出血、法氏囊和肾肿大、肝表面土黄色坏死灶是本病解剖特点;卵黄抗体对本病治疗效果理想,配合抗生素和提升免疫力的保健药物可提高疗效;本病发生后治疗成本较大,最好做好疫苗免疫和鸡舍消毒工作来预防本病的发生;法氏囊病毒比较顽固,普通消毒剂效果不理想,推荐甲醛熏蒸消毒,金属笼具采用火焰灼烧杀灭病毒的方法来防止本病爆发。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近年来已严重威胁我国养鸡业的发展。某非免疫鸡养殖场部分鸡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5d死亡约100只鸡。剖检病变为胸肌和腿肌有出血、肝土黄色及法氏囊肿大或出血。琼脂扩散试验结果出现沉淀线。综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琼脂扩散试验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根据诊断结果提出了治疗措施,及时控制了鸡群的疫情。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中雏和青年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本病病毒主要侵害鸡的法氏囊,导致鸡体免疫机能障碍。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传染性法氏囊的特征是机体脱水、肌肉出血、法氏囊肿大、出血。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3-6周龄的幼鸡多发。病理变化主要为法氏囊肿胀、出血、坏死和萎缩,胸、腿部肌肉出血,肾脏肿大等。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龄鸡的一种急性、"一过性"、高度接触性的免疫抑制病。临床表现为严重腹泻、极度虚弱、出现不同程度的死亡;剖检以严重脱水、肌肉出血、肾脏肿大有尿酸盐沉积、法氏囊肿大和出血为特征。本病是危害我国养鸡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常常给养殖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将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诊治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叫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本病以损害法氏囊引起法氏囊病肿大、出血,病鸡拉水样、白色稀便为主要特点,传播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鸡只发生免疫抑制和免疫缺陷,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降低了机体对接种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给养鸡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感染3~6周龄的青年鸡,病毒在法氏囊的B淋巴细胞中迅速繁殖,损伤法氏囊的B淋巴细胞,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临床上出现增重减少、死亡、机体严重脱水和骨骼肌出血。除直接引起鸡死亡与生产性能下降外,还可引起其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鸡对其他病原体的易感  相似文献   

18.
<正>徐水县平家营一养殖户2600只肉杂鸡,15日龄首免法氏囊疫苗,20日龄时,有50多只鸡打蔫,个别出现咳嗽症状,于是带几只病鸡来我化验室诊治。病鸡羽毛逆立,缩颈呆立,卧地不起,排黄白色稀粪。1病理变化解剖3只鸡,胸肌、股肌侧肌条状或斑块状出血,法氏囊肿大2~3倍,出血严重,有2只鸡盲肠扁桃体出血,肝脏土黄色质地脆弱,根据临床症状和解剖变化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19.
鸡法氏囊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腔上囊炎或博罗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鸡腹泻、打寒战和法氏囊肿大或出血。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不仅感染鸡的死亡,而且能破坏法氏囊引起免疫抑制或免疫机能降低,致使其它的传染病疫苗接种达不到预期免疫效果,并且易感染其他传  相似文献   

20.
盐城市盐东镇刘某养殖蛋鸡3000只,14d龄时患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初有自啄泄殖腔现象,继而腹泻,排出白色水样稀便,食欲渐消失,精神萎顿。剖检见大腿、胸部肌肉呈条纹状或斑块状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见明显的出血带。法氏囊肿大,部分出血如紫葡萄样,肾脏呈花斑样。经用卵黄抗体注射(每只0.5mL)肾立舒(主要成分为乌洛托品)饮水,4~5d后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