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结球甘蓝俗称小莲花白、包心菜、小铁头,是云南省玉溪市蔬菜生产中的一个重要产品,常年种植面积约5万亩,亩产量4000多公斤,总产量20多万吨.产品主要销往广州、深圳、长沙、武汉等国内大中城市.近年来,随着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市先后有十多家蔬菜企业获得了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以及有机蔬菜认证,有力地促进了玉溪市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57.89万亩,总产量95704万公斤,总产值9亿元.  相似文献   

2.
无公害蔬菜是安全、优质、营养类蔬菜的统称,也叫绿色食品蔬菜、洁净蔬菜、有机蔬菜等。既产地生态环境清洁,按照特定的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将有害物质含量控制在规定标准内,并由授权部门审定批准,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的食品。21世纪将是一个“绿色”的世纪。  相似文献   

3.
广西壮族自治区《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广西壮族自治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考核验收暂行办法》正式发布实施一年来,已验收认证合格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个,无公害蔬菜教学科研、示范培训基地1个,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人员400多人,为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目前与地方标准配套的蔬菜中有机磷、有机硫、有机氮农药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检测方法等四个地方标准,已于2000年4月通过专家审定验收,待公布实施。  相似文献   

4.
2010-2011年,浦东新区按照上海市农委蔬菜办在重点蔬菜生产基地推行无公害整体认证工作,保证2012年全市完成2000hm2无公害整体认证工作的要求,积极拓展思路,延伸规模效应,推进了蔬菜整体认证申报工作,增加了无公害认证蔬菜生产数量和市场占有率,同时扩大了无公害农产品影响力,提升了我区地产蔬菜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5.
无公害蔬菜,是绿色食品中的一类。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安全、优质、有营养的一类食品的总称。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对促进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介绍一下蔬菜生产过程控制污染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维持人体生命活力的重要食品材料。保护人们身体健康,要求农业生产经营者加强绿色无公害食品的观念,掌握名优蔬菜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十分重要。这是农业生产者的责任。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对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1绿色名优蔬菜的要求绿色名优蔬菜,系指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  相似文献   

7.
无公害蔬菜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卫 《上海蔬菜》2010,(4):86-87
无公害蔬菜属于绿色食品,而绿色食品是安全和营养双重质量控制标准的食品。无公害蔬菜生产就是要遵循绿色食品生产标准,本着低投入、高产出的原则,从菜田生态系统的总体观念出发,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核心是提高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与人们健康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无公害问题。它还涉及到我国食品能否进入国际市场问题。2001年农业部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要求无公害蔬菜今后要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用8-10年在全国基本实现蔬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无公害化。针对无公害蔬菜要求标准及目前蔬菜生产现状,我认为大多数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空气、土壤及水质)问题较小,而影响无公害蔬菜生产的…  相似文献   

9.
罗亮宏 《中国园艺文摘》2009,25(11):118-119
无公害蔬菜是指不含规定的有毒物质,对有些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硝酸盐及其它有害物质则要达到允许含量范围以下的商品蔬菜。无公害蔬菜是二类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安全、优质、有营养的食品的总称,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对促进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们南张特菜基地已成立6年多,甜椒及其他蔬菜已申请了绿色食品证书。在生产和管理上严格把关,全部施用有机肥,杜绝了高毒和高残留化学合成农药的使用,在病虫害防治上广泛使用人工,生物防治技术.保证了蔬菜品质.基本上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不施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技术,不仅减轻了蔬菜的农药污染,降低了成本,而且有和于生产无公害蔬菜,发展蔬菜出口贸易。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蔬菜质量安全与产地土壤环境密切相关,目前,我国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均重点监测重金属砷、汞、铅、镉、铬。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迁移不仅影响植物、动物的生长发育,而且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为进一步推进通州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综合评价通州市蔬菜产地土壤质量状况,我们选择8个无公害蔬菜基地进行土壤质量监测,现将检测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自“菜篮子工程”建设实施以来,我国“菜篮子”的丰满是有目共睹的,为我国经济建设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然而,随着这些变化,人们对“菜篮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鲜嫩、安全、营养、方便,尤其是对蔬菜商品的安全性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引起政府和蔬菜产业上上下下的高度重视;此外,蔬菜市场已由“买难”变“卖难”,如何适应这些变化也成为蔬菜产业研究的热点,为此,从本期开始推出“本期主题”专栏,围绕“无公害蔬菜(无公害、有机食品蔬菜、绿色食品蔬菜)”、“品种结构调整”、“山野菜开发利用”等热点、难点、疑点,展开广泛的讨论与交流;推出“网上信息”专栏,增加信息传播的数量和速度,努力满足读者对本行业发展态势等信息的需要。您看了“本期主题”和“网上信息”后有什么意见、看法或建议,请直言相陈,以便改进。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日益加强,绿色食品消费成为时尚,而首当其冲的是对绿色无公害蔬菜的关注和期盼。但是作为卖方的生产者,对无公害蔬菜的高期盼与作为买方的消费者对市场上无公害蔬菜价格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4.
无公害葡萄生产中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农产品信任,在目前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一大主题。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等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如火如荼。作者有幸参与了《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无公害食品鲜食葡萄生产规程》的起草和制定。现就一些情况进行汇总,并谈—些自己的观点,作为全国无公害葡萄生产的培训资料,同时供大家参考和商榷,并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一无公害农产品和无公害葡萄生产中的农药使用(一)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加工或者初加…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重视食品的健康与安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绿色无公害食品。在这样的背景蔬菜的无公害栽培技术也开始逐渐的发展起来。无公害蔬菜依靠科学的生产栽培管理技术,其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安全、有机、绿色,所以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青睐,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为进一步满足市场所需,无公害蔬菜种植者必须进一步研究其生产栽培技术,进一步提升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无公害黄皮洋葱生产成败主要由内在品质、生产品质和产后品质来决定。组成因素由产前技术、产中技术和产后技术组成。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条件、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加工贸易的标准、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对推动徐淮地区无公害和绿色食品黄皮洋葱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发展无污染的绿色的无公害蔬菜,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根据国家对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技术标准,在科学实验和栽培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生物、物理、农业措施防治蔬菜病虫害,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不仅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同时也达到蔬菜产品安全和营养的双重性,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绿色蔬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  孟兆明  张洪伦 《蔬菜》2006,(5):26-28
自从我国实行“农产品准入制度”和启动“新世纪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人们安全消费意识越来越强,对无公害绿色蔬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病虫害防治是绿色蔬菜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综合利用新的生物浸液、农用抗菌素、生物制剂、合理调节蔬菜生长环境,而不使用化学农药等方法防治蔬菜病虫害,不污染蔬菜和环境,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和绿色食品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与销售已成为城乡人民关注的一个热点。市民不仅要求蔬菜色、香、味俱佳,而且讲究营养保健。蔬菜的消费已出现了明显的新特点:反季节蔬菜需求量呈上升态势;对新品种、地方特色品种情有独钟,且供不应求;对蔬菜的质量要求已由大众化转变为营养化、无公害化,作为无公害蔬菜管理部门理应认清这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吴连军 《蔬菜》2005,(7):29-29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集发农业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食品,有15个蔬菜品种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证书,公司制订了生菜、番茄、黄瓜、青椒、西葫芦5大系列品种的蔬菜质量标准,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严格检测评审,并获得了河北省首家国家A级蔬菜类绿色食品证书。该公司按绿色无公害质量检测标准严格检测;按工厂化管理和加工的“集发”牌蔬菜产品,不仅供应秦皇岛市50多个大型超市和宾馆、酒店,还销往周边地区,年配送量达2000万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