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不同大豆品种品质性状的动态积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目前大豆的品质性状是大豆育种的主要目标,因此对大豆品质性状的研究对其育种和生产均有重要意义。实验利用高油品种东农47、高产品种黑农37、高蛋白品种东农42,通过生殖生长期的动态取样研究品质性状积累规律。研究表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在积累过程中高蛋白品种始终最高,高油品种基本处于最低水平,高产品种介于其间;大豆油分含量在积累过程中高油品种始终最高,高蛋白品种最低,高产品种仍介于其间。蛋白质含量占籽粒干物质的比重在籽粒形成初期就已确定,到籽粒成熟期比重变化很小。油分含量也具有同样特性。  相似文献   

2.
开花后光照长度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研究了开花后光照长度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及开花后各发育阶段长度与大豆化学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光照长度对大豆化学品质有很大影响。光照长度的作用不仅涉及光合时间,而且与光周期本身的机制有关。长光照下大豆蛋白质含量下降,脂肪含量上升,棕榈酸和油酸占脂肪的比例下降,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比例有所升高,硬脂酸含量存在处理间的显著差异,但与光照长度的关系复杂。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的光照处理均对大豆化学品质有影响。相关分析表明,大豆化学品质性状与花荚期和鼓粒期长度关系密切,较长的开花后阶段有利于脂肪含量和亚油酸比例的提高。品种遗传特性对大豆化学品质性状的影响大于光照长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豆品质与水分动态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不同品质型的大豆东农42(高蛋白)和东农47(高脂肪),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设计方法, 在大豆生育期内进行 5 水平的水分处理, 测定各生育阶段水分对大豆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鼓粒-成熟期的降水对大豆品质指标的影响最大; 开花前降水量对东农 42 蛋白质含量和东农 47 脂肪含量的影响相反, 在开花后期相同;东农 42 蛋白质含量最大值出现在分枝-开花期的水分处理-2 水平, 东农 47 脂肪含量最大值则出现在鼓粒-成熟期的水分处理 +2 水平。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豆高蛋白品种东农42的6个播期试验,对品质性状和部分产量性状动态取样分析进行研究,确定不同播期对产质性状影响,为指导大豆生产实践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对东农42大豆在6个不同播种时期的形态及产质量性状中的9性状进行动态取样和测量,并通过Excel和sPSS10.0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东农42不同播期动态规律研究表明:不同播期之间对品质性状、产量性状和形态性状影响均较大.随着播期推迟,品质性状蛋白质含量增加,油分含量减少;产量性状的单株荚数、鲜粒荚比降低,而鲜皮荚比升高;形态性状的主茎节数降低.但其它一些性状受环境光温条件和降水量影响较大,如株高,平均鲜粒重和平均鲜英重等.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大豆的适宜播种期在4月底-5月上中旬,如果播期太晚,会严重影响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了解氮磷钾肥对高油大豆油分含量的综合作用,指导高油大豆优质高效生产。【方法】采用正交回归旋转设计方法,建立了氮、磷、钾肥对高油大豆东农46号脂肪含量的综合作用模型,根据该模型探讨氮、磷、钾肥对大豆脂肪含量影响的规律。【结果】氮、磷、钾肥对大豆脂肪含量的单因素效应、二因素互作效应受到其它因素水平的影响。氮肥对脂肪含量的影响均为增加效应,增加速度随着氮肥编码值增高而加快。磷肥和钾肥对脂肪含量的作用有正有负。获得23%以上的脂肪含量,相应的施肥措施为:施氮量为0.068 ̄0.117 g/kg,施P2O5量为0.274 ̄0.536 g/kg,施K2O量为0.060 ̄0.109 g/kg,采用这个比例施肥有95%的可能使大豆品种东农46号的脂肪含量高于23%。【结论】对于高油大豆品种,通过不同肥料施用量和施用比例的调节可以实现高油目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害虫,对大豆的危害十分严重。了解大豆的农艺、品质性状与抗烟粉虱的关系,为大豆抗烟粉虱遗传和育种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213个国内外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鉴定其单叶、单株感染的烟粉虱2~4龄若虫的数量,同时调查各品种的结荚习性、种皮色、子叶色、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主茎粗、分枝数、总荚数、总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荚长、荚宽、籽粒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等。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烟粉虱数量与各种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大豆单叶感染烟粉虱的平均数能够代表大豆品种对烟粉虱的抗性。大豆感染烟粉虱的数量受结荚习性、株型、产量、籽粒品质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单叶感染烟粉虱的平均数存在显著差异,有限结荚习性>亚有限结荚习性>无限结荚习性。单叶感染烟粉虱的平均数与茎粗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82**;与单株粒重、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65*、0.166*;与种皮色、子叶色、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籽粒脂肪含量的相关不显著。【结论】大豆对烟粉虱的抗性受结荚习性、茎粗、单株生产力、籽粒蛋白质含量等综合性状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接种不同根瘤菌对大豆植株生长状况、磷素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东农42和东农46为供试大豆,试验设4个处理,即不接种根瘤菌的CK组和分别接种根瘤菌R2、R4和R5的处理组,分析接种根瘤菌对大豆植株生长状况、磷素吸收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接种不同的根瘤菌可以显著增加东农42大豆植株根部、地上部的干生物量和磷含量,其中,根瘤菌R2的效果最好,其次是R5,并且根部增幅均较冠部明显;接种根瘤菌可以使东农42的产量明显增加,R5表现最好,但东农46的产量降低;接种根瘤菌后,大豆的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显著增加,R2表现最好,但是不同品种表现效果不同,东农42蛋白质含量增加明显,而东农46脂肪含量增加明显。不同菌种接种在不同品种大豆上表现效果是不同的。大豆接种适合的根瘤菌可以改善植株的生长特性,促进植株对磷素的吸收,提高大豆的产量,有效改善大豆品质。[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今后解决土壤缺磷问题、增加大豆产量和提高大豆品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大豆品种品质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987~2002年对吉林省审(认)定(不包括引种)的92个大豆品种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大豆品种平均蛋白质含量为41.07%,脂肪含量为19.94%。其中,普通高产大豆品种平均蛋白质含量为40.9%,脂肪含量为19.96%;高蛋白大豆品种平均蛋白质含量为44.99%;高油大豆品种平均脂肪含量为22.37%。全省仍然缺少蛋白质含量达46%以上和脂肪含量达23%以上的优质大豆新品种。含有十胜长叶大豆种质的高油、高蛋白大豆品种分别占我省高油、高蛋白大豆品种总数的61.5%和53.3%。  相似文献   

9.
微肥对大豆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叶面喷施和底施两种施肥方式,研究了在叶面喷施的方式下锰、硼、锌、铁、铜、钼,以及在底施的方式下锰、硼、锌、钼、硫对东农42、东农47和绥农14的蛋白质含量、油分含量的影响,东农42的蛋白质含量在不同微肥处理下,均表现为蛋白质含量最高,东农47则是在各种微肥处理下油分含量最高,高蛋白品种与高油品种对微肥的作用表现出相反的结果。不同的微肥对大豆的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影响,硼、钼和锌对提高蛋白质含量有显著作用,硫、铁和铜对提高油分含量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高油品种东农163、高产品种黑农37、高蛋白品种东农42在各个生育时期内取样,对不同大豆品种产质性状动态取样进行研究,得出大豆各个性状在生育时期内的动态规律.通过对种植大豆不同的生育时期内的取样分析,得出在生育期内平均鲜英重、平均鲜粒重开始呈上升趋势,后期平均鲜英重和平均鲜粒重呈下降趋势.平均粒英比和粒英比呈上升趋势,每英平均粒数在2~3之间.通过对蛋白质含量和油分含量中的分析得出,高蛋白品种的蛋白质含量生育时期内的蛋白质含量始终处于最高.高油品种在各个生育时期内的油分含量始终最高.  相似文献   

11.
以黑龙江省北部44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4个播期处理,播期依次间隔10d,研究播期对黑龙江省北部大豆品种生育进程、产量及品质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营养生长阶段与生殖生长阶段均显著缩短,生殖生长提前,生育进程加快,生育日数逐渐缩短;随着播期的推迟,大豆株高、底荚高、有效分枝数、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小区产量均呈先略有增加后显著降低趋势;播期对品质影响不同,蛋白质含量先显著增加后显著下降,脂肪含量一直呈显著下降趋势,且不同播期品种的品质相关性随着播期的间隔延长,相关性越低,第1期与第4期参试品种的品质无相关性;筛选较稳定的高蛋白品种龙垦310、华疆5,稳定高油品种九研9、黑科58。  相似文献   

12.
硼、钼对不同基因型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硼、钼能够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蛋白质的含量。从硼、钼的作用效果看,施钼处理高于施硼处理,硼、钼同施有互促作用。增产幅度表现为:秣食豆>东农42>东农46。施硼、钼处理降低了两个栽培品种(东农42、东农46)籽粒中脂肪的含量,提高了半野生品种(秣食豆)的脂肪含量。同硼、钼营养水平相比,大豆自身的遗传特性对大豆籽粒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影响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磷素对不同大豆品种7S和11S球蛋白亚基组成及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柏岩  葛菁萍  祖伟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1):3872-3877
【目的】研究不同磷素水平对不同大豆品种7S和11S球蛋白亚基组成及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东农42(高蛋白品种)、合丰25(中间型品种)、东农46(高油品种)3个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在每千克土壤施N和K2O各为0.033 g基础上,设P1、P2、P3、P4 4个P处理(即每千克土壤分别施P2O5 0、0.033、0.067、0.100 g),采用SDS-PAGE电泳法测定7S和11S球蛋白亚基组成和含量。【结果】3个大豆品种7S球蛋白由α′、α、γ、β4个亚基组成,11S球蛋白由酸性亚基和碱性亚基组成;各种亚基分子量在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同一品种不同处理间东农42和合丰25两个品种7S、11S球蛋白和各种亚基含量P3处理最高,东农46 P2处理最高;同一处理不同品种间7S、11S球蛋白和各种亚基含量始终是东农42最高,东农46最低,合丰25处于二者之间;3个大豆品种7S和11S球蛋白及各种亚基含量在品种间和施磷处理间差异显著。【结论】施磷对3个大豆品种7S和11S球蛋白各种亚基组成没有影响,对分子量影响很小。施磷对3个大豆品种7S和11S球蛋白和亚基含量有影响,适宜的施磷量有利于提高球蛋白和亚基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高蛋白大豆品种产量及子粒主要品质性状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试用俞世蓉提出的稳定性参数分析了通化所选育的9份高蛋白大豆品种产量及子粒主要品质性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通农9号、通农10、通农11高蛋白大豆品种产量高、蛋白质含量高、子粒外观品质好且稳定性好;并指出高蛋白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高的、完全粒率高的、褐斑粒率低的、虫食粒率低的品质性状稳定性好,化学品质比子粒外观品质稳定;同时分析了蛋白质含量的稳定性与部分农艺性状的相互关系及高蛋白大豆各品质性状的变异大小与开花至成熟阶段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大豆叶片和豆荚与衰老相关的某些生理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东农163及东农42为材料,研究了大豆叶片和豆荚的衰老规律。结果表明,大豆结荚期叶片的叶绿素总含量比豆荚的叶绿素总含量高。随着籽粒的成熟,叶片和豆荚的蛋白质含量都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并且叶片的蛋白质含量明显比豆荚的蛋白质含量高。随着生育期的延续,叶片的SOD活性呈上升趋势,而豆荚的SOD活性变化呈下降趋势。可见,结荚期,大豆豆荚的抗氧化能力比叶片强。大豆不同品种的同一器官和同一品种不同器官的SOD活性变化都存在品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河北省785份大豆资源对其蛋白质、脂肪含量及与若干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大豆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1.96%,其中有37份品种的蛋白质超过45%;大豆脂肪平均含量为17.51%,有58份品种的脂肪超过20%。大豆蛋白质、脂肪含量地区间有明显差别,南部的邯郸地区蛋白质平均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北部的承德地区脂肪平均含量高,蛋白质含量低。高蛋白品种生物学特征为:亚有限结荚习性、紫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给今后大豆品质育种提供依据,分析了黑龙江省大豆品种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322个大豆品种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40.12%,355个大豆品种的平均脂肪含量为20.61%。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品种为1983年推广的东农36,其蛋白质含量为46.02%;脂肪含量最高的品种为1941年推广的满仓金,其脂肪含量为23.87%。蛋白质含量以20世纪80年代最高,平均为40.76%;脂肪含量以20世纪60年代最高,平均为21.76%。322个大豆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之和平均为60.71%,以20世纪80年代的蛋脂之和最高,为61.18%。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619 5;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与产量、百粒重、生育日数没有显著的相关性。高脂肪含量和高蛋白含量也与产量、百粒重、生育日数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大豆油分和蛋白质呈负相关的关系和用途不同,把大豆专用品种为分三类,即高油、高蛋白和双高大豆品种. 高油大豆:油分含量在22%以上的为高油品种. 高蛋白大豆:蛋白质含量在45%以上的为高蛋白品种. 双高大豆:一般油分与蛋白质总量在63%以上为双高大豆品种. 根据上述高油、高蛋白品种含量及生育规律,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叶面施肥对大豆合丰42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高油大豆品种合丰42花期、荚期进行叶面施肥的试验。结果表明,叶面施肥较明显地增加合丰42的产量、油分产量、蛋白质产量、油分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对蛋脂总量影响不明显。分析不同处理组合对合丰42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可以找到合丰42叶面施肥的最佳经济阈值(A1B6,A1B4,A1B5),即实现产量和品质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20.
大豆品种(系)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用北京地区20个大豆栽培品种(系),对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1)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主茎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结荚高度、株高、百粒重、生育期。2)大豆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与生育期和结荚高度呈显著正相关,大豆籽粒的脂肪含量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结荚高度呈显著负相关,4)经新复极差分析分别选出高蛋白、高脂肪的大豆专用品种(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