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乌审旗国家农业气象一级观测站的克氏针茅观测数据与同期气象要素进行分析,揭示了克氏针茅生长发育与气象要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降水是影响克氏针茅发育状况的最重要因素,降水过多可能导致发育期延后,降水偏少或偏多均能引起牧草长势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针茅草产品对肉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为确定大针茅的最适饲喂形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比试验设计,将体质量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12只8月龄乌珠穆沁公羊随机分为4组,各组试验羊分别饲喂大针茅干草、大针茅草颗粒、大针茅草块、大针茅草粉,为期17d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10d)结束后,每组选择3只羊按照全收粪、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测定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氮平衡的相应指标。【结果】大针茅草颗粒采食率和干物质(DM)表观消化率最高,与大针茅干草及大针茅草粉差异显著(P0.05);大针茅草颗粒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大针茅草颗粒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最高,显著高于大针茅草粉(P0.05)。大针茅草颗粒的氮吸收率和总氮利用率平均为(72.11±0.02)%和(51.79±0.04)%,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大针茅草粉的氮吸收率和总氮利用率均最低,大针茅干草与大针茅草块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饲喂大针茅草颗粒处理的采食率、表观消化率、氮吸收率和总氮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是乌珠穆沁羊的最适饲喂形态。  相似文献   

3.
李祥福  韩雪婷 《北京农业》2013,(33):193-194
利用湖北省阳新站要素资料,并综合考虑阳新站周边参考站的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以及风速等要素资料,利用了差值比较、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近50 a阳新主要气象要素变化及原因,客观地反映了阳新站址站迁移、周边城市化建设、探测环境破坏对气温、降水、风速以及湿度观测资料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主要气候因子对天然草地产草量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影响青海省共和盆地天然草地产草量的主要气候因子,以天然草地产草量为参考数列,以牧草生长季4-9月≥0℃积温、平均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水热综合配合(降水量与气温的比值)以及上年度9-11月的降水量等气候因子做比较数列,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青海省天然草地产草量的气象因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温度、水分、光照3个综合因素对牧草生长具有协同作用,在水分、光照充足的情况下热量因子对牧草产量起着主要作用.主成分和灰色关联度2种评价方法均可作为评价天然草地产草量的影响因子,二者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高尚田 《农技服务》2014,31(8):116-116
档案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如何保护档案,使档案少受损坏,是每一位档案工作人员都想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笔者长期从事管理档案的实际经验,谈谈气象因素,包括光照、温度及湿度对档案的影响,并提出切尔可行的保护档案的措施,以其为今后档案的存放提供实际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在工业生产中逐渐引入高科技设备.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引入植保无人机进行飞行作业.就气象要素风、气温、降水、能见度、雷电和低云对植保无人机飞行作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马士剑 《农业与技术》2013,(10):188-188
我国是出现气候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每年给我国的居民生活,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的进步都带来的巨大的损失,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人民都在与气候灾害做斗争,人为控制天气也相继出现并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影响局部天气的能力越来越强,本文主要论述人工影响天气对气象要素和天气预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尖扎、贵德国家站点1981—2010年逐日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观测资料,分析对比两个站点各气象要素的年际变化和蓄水前后的异同,同时分析尖扎地区各气象要素蓄水前后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李家峡水库蓄水后尖扎地区年平均温度、年平均最高温度和年平均最低温度都呈增高趋势,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蓄水...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成县油菜种植面积已由解放初期的66.66 hm~2(产量750~900 kg/hm~2)上升到2015年的4 286.67 hm~2,总产7 885 t,发展十分迅速。由于油菜生长期长,除受品种、栽培技术、土壤和肥力条件影响外,最主要的还是受气象因素的影响。鉴于油菜生长发育受气象要素影响较大,通过主要气象要素光照、温度、降水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情况进行细致分析,提出建议,为科技工作者和种植农户提供参考,旨在充分利用气象资源的导向作用,促进成县油菜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其种群遗传变异的成因和机制。【方法】采用居群遗传学方法及等位酶技术,对内蒙古中东部草原5个克氏针茅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从18个等位酶系统中筛选得到多酚氧化酶(PPO)、天冬氨酸转氨酶(AAT),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等4个酶谱清晰的等位酶系统,分析得到11个位点27个等位基因,多态位点比例达100%。5个克氏针茅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系数为0.083 6;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实际地理距离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克氏针茅等位酶位点部分遗传多样性指标和部分等位基因频率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结论】克氏针茅种群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气候因子的选择作用在克氏针茅遗传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氮沉降对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主要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通量的影响,试验通过施加NH4NO3以模拟氮沉降增加,设置对照(0 kg N·hm~(-2),CK)、低氮(30 kg N·hm~(-2),N30)、中氮(50 kg N·hm~(-2),N50)和高氮(100 kg N·hm~(-2),N100)4个氮素添加水平,于牧草生长季(6—10月),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了CO_2、CH_4和N_2O的通量。结果表明:贝加尔针茅草原是CO_2和N_2O的源、CH_4的汇,与对照相比,氮素添加处理(N30、N50和N100)在显著增加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同时,增加了CO_2和N_2O的累计排放量,并降低了CH_4的累计吸收量,处理间全球增温潜势表现为N100N30N50CK,所以N50处理既能显著增加草原植物地上生物量,又能够减缓全球增温潜势的增加。相关分析表明:3种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有机碳和NO_3~--N含量均显著相关(P0.05),CO_2和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含水率显著正相关(P0.05),CH_4和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NH_4~+-N含量极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3.
三种改良措施对高寒退化草地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高寒退化草地采取施肥、划破草皮和施用增产菌3种改良措施。结果表明,3种措施都能增加草群高度、盖度、密度、频度和产量,施肥可使牧草产量增加43.9%-205.6%,划破草皮和施用增产菌可分别使牧草产量增加 12%、4.1%,其中施肥是3种措施中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冷季补饲对白牦牛生产性能及草地生产力的影响,旨在为缓解冷季白牦牛掉膘现象以及减少白牦牛冬春季草场放牧压力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4头8月龄牦牛犊牛,分为4组,3组为补饲试验组,燕麦籽粒补饲量分别为0.1,0.2,0.3kg/(d·头),另1组为对照;同时选取72头5~7岁成年牦牛,分为4组,其中3组为试验组,青贮玉米秸秆补饲量分别为1,2,3kg/(d·头),另1组为对照,所有试验组采用白天放牧+早晨补饲,对照组只进行放牧;在补饲同时,随机选取补饲组成年牛18头,对照组成年牛18头进行放牧试验,研究冷季补饲放牧对草地植被群落及开花、结实的影响。【结果】成年牦牛青贮玉米秸秆饲喂量为2kg/(d·头)时,冬季掉膘与对照有显著差异(P0.05);犊牛燕麦籽粒饲喂量为0.3kg/(d·头)时,冷季增加体质量与对照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补饲与放牧结合区草地的植被盖度、高度、植物种数以及地上生物量总体优于纯放牧区,植被开花、结实株数总体高于纯放牧区;白牦牛成年牛在青贮玉米秸秆补饲饲喂量为2kg/(d·头)时,经济效益最高,可达99.6元/头。【结论】牦牛成年牛青贮玉米秸秆最佳补饲量为2kg/(d·头),不建议犊牛使用燕麦籽粒进行冷季补饲;补饲与放牧结合可以改善高寒牧区草地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放牧强度季节调控方式下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植物种关联关系的变化规律,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季节调控对荒漠草原植物种间关联性的影响。【方法】以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种为研究对象,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附近的荒漠草原试验示范基地,设置5个放牧强度季节调控方式和对照(CK)处理,于2013年8月对不同试验处理区植物种存在状况、出现频率及物种间关联性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在6个处理区内共发现植物27种,春季零放牧+夏季重度放牧+秋季适度放牧(SA1区)平均物种数最多,对照区最小。从植物种出现频率看,不同放牧强度季节调控方式对3个主要植物种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碱韭(Allium polyrhizum)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短花针茅,且以春季零放牧+夏季适度放牧+秋季重度放牧(SA2区)的植物种出现频率较低。短花针茅与无芒隐子草主要表现为无关联性,短花针茅与碱韭主要表现为负关联性。春夏秋重度放牧(SA3区)和春夏重度放牧+秋季适度放牧(SA4区)导致显著正相关种对数减少,物种关联链简单,关联物种对较少。春夏秋适度放牧(SA5区)、SA1区及SA2区群落内物种间关联链增多,关联链趋于复杂化。【结论】春季放牧(无论是重度放牧还是适度放牧)均导致植物种总体关联性降低,甚至使植物种总体关联性呈现负关联;春季零放牧有利于植物种间关系的稳定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针茅(Stipa klemenzii)群落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规律,为荒漠草原碳储量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典型样地调查,测定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小针茅荒漠草原2种草地类型(小针茅+无芒隐子草和狭叶锦鸡儿-小针茅+无芒隐子草)生长季(2011年5-9月)各月的地下生物量,分析了小针茅草原2种主要草地类型0~60cm土层地下生物量5-9月各月的垂直分布规律。【结果】小针茅草原2种主要草地类型总地下生物量及各层地下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均表现为"N"型,地下生物量峰值出现在7月;小针茅草原地下生物量呈明显的垂直空间分布格局,之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递减趋势明显,呈"T"型分布;0~10cm土层的地下生物量最高,所占比例最大;在30cm以下土层根系分布较少,地下生物量明显减少;0~30cm土层的地下生物量占总地下生物量的80%以上,且二者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结论】在0~60cm土层,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小针茅草原地下生物量呈递减趋势,且主要集中在0~30cm土层,可以用0~30cm土层地下生物量模拟总地下生物量。  相似文献   

17.
以贝加尔针茅草原不同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连续6年的氮添加野外控制试验,8个氮素添加处理分别为N0(0 kg N·hm~(-2))、N15(15 kg N·hm~(-2))、N30(30 kg N·hm~(-2))、N50(50 kg N·hm~(-2))、N100(100 kg N·hm~(-2))、N150(150 kg N·hm~(-2))、N_200(200 kg N·hm~(-2))、N300(300 kg N·hm~(-2)),采用氯仿熏蒸提取法和Biolog生态板法,分析了不同氮添加量下草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期添加无机氮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降低;高氮添加(N100、N150、N_200、N300)提高了微生物生物量氮,显著降低了微生物熵。培养96 h时,生态板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在0~10 cm土层大小顺序依次为N50N30N100N15N0N_200N150N300。相同氮添加量下,不同深度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AWCD值总体表现为0~10 cm土层高于10~20 cm土层。0~10 cm土层,高氮添加(N100、N150、N_200、N300)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H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N0),均匀度指数E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间优势度指数D差异不明显。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高氮处理、低氮处理及无氮添加下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土壤pH、有机碳、全氮、全磷、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熵、微生物量碳氮比、硝态氮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密切相关,100 kg N·hm~(-2)氮添加量是土壤微生物活性从促进到抑制的一个阈值。  相似文献   

18.
供试材料为以色列引进的草莓品种S3,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接种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和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对草莓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这2种AM真菌均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草莓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其中,摩西球囊霉的促增效果比地表球囊霉促增效果显著。2个菌种混合使用比1个菌种促增效果更显著,其中,摩西球囊霉和地表球囊霉菌土各16 g的混合处理对草莓果实产量的促进作用最强,草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了22.26%、36.09%和15.07%,果实硬度提高,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了28.99%,改善了草莓风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获得重庆市彭水县蜜源植物较完整的蜜源资源及基础研究信息,研究结果将丰富蜜源研究内容并为当地蜂业发展提供指导。方法蜜源资源情况的调查、统计与分析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鉴定及走访的方法来进行;超微结构的研究通过电镜扫描的方法来进行。结果该地区蜜源共147种,隶属于56科120属;主要蜜源2种,辅助蜜源144种,有毒蜜源1种。春夏秋冬四季蜜源各65、89、56及5种。蜜源主要分布在海拔600~1 000 m范围内,有104种。获得2种蜜源花蜜腺及11种蜜源花粉的超微结构。结论彭水县蜜源植物资源有丰富的多样性,除冬季外,花期延续,春秋季可生产商品蜜。确定盐肤木为主要蜜源植物,首次报道了川莓的蜜腺及川莓、小蜡和香果树花粉的超微结构。为彭水蜂蜜的孢粉学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建议保护现有野生蜜源,扩大盐肤木种植面积以获得更多的优质商品蜜。  相似文献   

20.
在围封、3个放牧梯度[0.50羊单位·hm~(-2)(G0.50)、0.94羊单位·hm~(-2)(G0.94)、1.25羊单位·hm~(-2)(G1.25)]和开垦5种处理条件下,对内蒙古小针茅荒漠草原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和有机碳储量的影响开展野外监测试验,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结构。结果表明:同一土层,不同利用方式下,放牧区和开垦区与围封区相比,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有降低的趋势,土壤容重有增加的趋势。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机碳密度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同一处理,随着土层的加深,小针茅荒漠草原土壤容重先降低后增加,而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先增加后降低,在30~40 cm土层达到最大值。放牧和开垦与围封相比,土壤有机碳储量下降。其中,G1.25和开垦区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显著(P0.05)低于围封区。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储量逐渐降低。不同利用方式和放牧强度下小针茅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化学组分没有发生变化,各组分的相对比例出现差异。其中,烷氧碳(34.86%~37.85%)、烷基碳(26.05%~33.87%)、芳香碳(10.60%~17.69%)和羰基碳(14.57%~16.90%)是土壤有机碳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放牧区和开垦区与围封区相比,烷基碳和羰基碳的相对比例减小,烷氧碳和芳香碳的相对比例增加,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烷基碳的相对比例逐渐降低,烷氧碳相对比例逐渐增加。围封草原土壤腐殖化指数最大(表现为围封区开垦区G0.50G0.94G1.25),而芳香性最小(表现为G1.25G0.94开垦区G0.50围封区),说明围封区土壤有机碳更趋稳定,在土壤固碳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