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提高木本油料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解决低产低效的瓶颈问题,综述了油茶、核桃、油用牡丹、油橄榄等主要木本油料作物授粉和授粉技术研究现状,提出开展人工授粉、家养蜂、野生传粉昆虫相结合的授粉技术利用策略,为探索建立木本油料产业绿色发展新路径提供理论支撑依据。  相似文献   

2.
《经济林研究》1991,9(1):77-79
通过对油茶林不同抚育管理水平的调查研究,油茶进行抚育管理是油、蜜丰收关键的营林措施,油茶垦复施肥后可使单位面积开花数量增强,始花和终花时间提前,泌蜜量、蜜质和成果率提高。 利用蜜蜂为油茶授粉,是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利用油茶蜜源来保护及繁殖蜂群,增加养蜂收益。为此,我们从1987年开始,在推广油茶花蜜蜂授粉技术的同时,结合油茶丰产林的培育开展了“油茶抚育管理与茶林放蜂关系”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油茶授粉意蜂驯化与繁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意蜂作为油茶授粉蜜蜂,在种群选择并建立驯化基地的基础上,对蜂群进行驯化,同时选育蜂王,并进一步扩群繁育,再对其种群特征进行观察。经14年的研究,结果显示:驯化后的意蜂群健康、繁殖力强,对油茶花粉蜜的毒性产生了抗性;繁育出的新种群,释放至油茶林中采蜜授粉积极性高;经驯化的油茶授粉意蜂群的烂仔率仅为0.2%,低于5‰的正常烂仔水平,不产生中毒现象,采蜜授粉正常;油茶蜂王能正常繁育扩群。  相似文献   

4.
大分舌蜂(Colletes gigas Ckll.)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部分油茶产区,分布有一种重要的油茶授粉蜂——大分舌蜂(Colletes gtgas Ckll)。每当油茶开花季节,大分舌蜂即羽化外出,主要采食油茶花粉花蜜,促进了油茶的授粉结实。据1972和1973两年实地采收结果证明,大分舌蜂可使油茶增产30%左右。1974年起,我们在油茶新林引放大分舌蜂,四年后,使油茶的着果率和产果量,都增加了一倍左右。油茶是异花授粉植物,在大分舌蜂的适生地区,对于缺少授粉媒介的油茶林,尤其是油茶新林,引放大分舌蜂是一项简单易行、长期有效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不同授粉方式对岑溪软枝油茶家系林座果率的影响,采取异株异花授粉、同株异花授粉、同花人工授粉、同花授粉、对照5种不同方式对岑溪软枝油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岑溪软枝油茶异株异花授粉处理的座果率最高,为43.33%~63.33%,显著高于其他4种处理。油茶为自交不亲和物种,可通过人工异株异花授粉提高座果率的方式改善岑溪软枝油茶家系林花多果少、产量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利用蜜蜂为油茶花授粉是建立生物良性循环系统中的重大生物工程项目之一。它利用了油茶生态和植物学特征及蜜蜂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的有利方面,对蜜蜂采集油茶花粉中毒的不利一面,使用“解毒灵”药剂处理加以克服,保证了整个油茶花蜜蜂授粉全过程中蜜蜂的安全。1987-1988年,全省共组织放蜂25790群,授粉面积103 228亩.总增值346.95万元,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7.
油茶基本是自花不孕植物,除风力可传布少量花粉外,主要靠昆虫授粉结实。实践证明,加速油茶授粉蜂的繁殖与扩散,改善授粉条件,对提高着果率、改善果实品质、增加茶油产量有显著的作用。据浙江省林科所在衢县龙游林场测定,经过昆虫采粉的油茶花,着果率达58%,而同时标定的对照组油茶花,着果率只有20%左右。常山林场小茶坪油茶丰产林,面积52亩,树龄50余年生,每年亩产茶油都在20斤以上,高产年份达到60余斤。据调查,除了认真选种、土层深厚、密度适宜、管理及时外,有大批专门为油茶授粉的大分舌蜂和油茶地蜂也是重要原因。该丰产林的自然着果率可达60%左右。  相似文献   

8.
油茶是异花授粉植物,在天然杂交和人工选择过程中,形成了多样性的品种类型。在普通油茶的地方品种中,我们发现岑溪软枝茶(以下简称软枝茶)是一个速生、丰产的优良品种。现将我们十五年来试验观察和调查研究情况作初步整理。  相似文献   

9.
油茶是中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近年来随着油茶产业发展迅速,在林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低温是影响油茶生长和结实的关键因素之一,会导致油茶开花延迟,授粉率低,结实质量差。基于前人的研究,本研究从低温胁迫对油茶的形态、生理变化、抗寒品种鉴定、分子机制以及增强品种抗性的解决途径等方面对油茶抗寒现状进行了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10.
油茶是异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的什交过程中,形成多种多样的类型种群体。近几年来,我所在开展普通油茶的选优调查工作中,发现灵川县海洋公社的葡萄油茶是一个速生、高产、稳产的油茶优良自然群体,现将其优良特性及其发展前景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国油茶育种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总括中国油茶育种现状,包括油茶育种历程、育种资源概况和育种技术的发展现状,针对当前油茶育种资源和育种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明了今后油茶育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周育娟 《绿色科技》2022,(1):165-169
肇庆市宜林地资源充足,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油茶,油茶栽培历史悠久,具有发展油茶产业的有利条件,但目前全市油茶林面积小、产量少、多为散生、不成规模,应促进油茶产业化发展.为此,提出了肇庆市发展油茶产业要重视栽培区域与立地、油茶品种与苗木、茶油产量与品质等3大关键科技问题.油茶基地规划与建设务必考虑海拔、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及...  相似文献   

13.
稻草是传统茶油压榨过程中用于包裹茶籽粉的材料。为了给稻草包饼材料对茶油感官品质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分别以湖南双峰产的茶油及添加了不同稻草压榨的自制茶油为供试的茶油样品,对其色差值、关键香气成分与感官属性进行了检测和评价。检测结果表明:双峰茶油的关键香气成分依次为辛醛、(E)-2-癸烯醛、(E)-2-壬烯醛和壬醛,3种添加稻草自制的茶油其关键香气成分均为(E)-2-癸烯醛、苯乙醛和壬醛,与双峰茶油的色泽和香气最接近的是添加了青稻草的自制茶油;分别以色差值、关键香气成分与感官属性建立了PLS模型,该模型对茶油感官品质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青稻草包饼材料对茶油的色泽及香气品质均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青稻草使茶油变绿变暗,其色泽不符合国家标准,并使茶油具有青草味,且稻草发霉可能导致霉味等不良气味的产生。因此,建议压榨茶油时可改用其它包饼材料,以确保茶油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4.
平远县油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平远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平远发展油茶产业的优势以及阻碍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平远油茶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西油茶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茶是广西主要栽培经济树种之一,现有油茶种植面积36.7万hm2。介绍广西油茶产业建设概况,分析油茶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造油茶林地水土保持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号召发展油茶产业以来,全社会参与油茶开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油茶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但在油茶栽培生产过程中忽视了对新造油荼林地水土保持,许多新造油茶林地由于施工等原因而裸露,未采取水保措施,极易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宣城市油茶产业发展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城市地处油茶适生区,发展油茶产业的优势与劣势并存。立足基地建设,面向长三角市场,化江浙沪皖四地交汇的交通优势为产业优势,引进油茶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是本市油茶产业的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油茶套作茶叶和油茶纯林粗放经营2种经营模式对油茶生长结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经营对油茶树高和地径生长影响显著,对油茶春梢生长和冠幅以及结实都有极显著促进作用;粗放经营模式下油茶生长缓慢,产量显著低于套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舒城县油茶低产林类型与综合改造技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城县是安徽省油茶重点发展县,油茶产业开发走在全省的前列。本文阐述了舒城县现有油茶低产林类型、改造模式及其技术措施,对分类实施油茶低改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上饶县的油茶栽培历史,分析探讨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油茶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