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4.
辣椒疫病近几年来,随着保护地栽培面积不断增加,连作现象多,病害发生越来越重,导致辣椒产量、质量大幅度下降,已成为影响辣椒生产的一大病害.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辣椒炭疽病病原菌的鉴定及高效防治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明确山东省露地辣椒主产区炭疽病致病菌的种类,评价不同药剂对致病菌的毒力和活体接种防效,筛选高效防治药剂。【方法】从山东省菏泽、济宁等5个辣椒主产区采集感炭疽病的辣椒果实,经分离、纯化培养后,观察菌落及分生孢子的形态、大小和病原菌的致病性,利用真菌通用引物ITS4和ITS5对4个典型代表菌株的r DNA-ITS进行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回收和测序,并利用MEGA 5.1软件进行基于病原菌的rDNA-ITS序列和Gen Bank中相关炭疽菌序列的系统发育树构建,确定病原菌的种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11种杀菌剂对辣椒炭疽病菌的毒力,通过活体接种试验验证药剂对辣椒炭疽病的防效。【结果】分离得到的27个菌株形态特征相同,气生菌丝较发达,初呈白色,而后逐渐变为浅灰色,分生孢子无色单胞,椭圆形,一端稍尖,大小为(7.48—14.69)μm×(2.52—5.64)μm。将所分离得到的菌株接种于刺伤果实或无伤口果实,两者均可发病,但刺伤果实上病斑发展快。病菌既侵染未成熟的辣椒果实,也侵染成熟的果实,病斑呈椭圆形凹陷,表面有橘黄色的分生孢子团。所选取的4个代表性菌株的rDNA-ITS序列的长度为562、541、557和553 bp,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4个代表菌株与炭疽菌属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聚在同一分支上,亲缘关系置信度为100%。室内毒力测定试验表明,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啶菌唑对尖孢炭疽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活体接种试验表明,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啶菌唑对辣椒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在浓度为400μg·mL~(-1)时,对辣椒炭疽病的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均大于60%,高于对照药剂嘧菌酯的防效。【结论】引起山东省露地辣椒主产区辣椒炭疽病的致病菌为尖孢炭疽菌。吡唑醚菌酯、咯菌腈和啶菌唑对该菌具有较高的毒力和活体防效,在辣椒炭疽病的田间防治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正> 辣椒疫霉病在国外已有50多年历史,在苏联、美国、日本都被列为重要病害进行研究。我国60年代初曾有类似病害,但未引起人们重视。70年代以来,本病在吉林、辽宁、青海、河北、北京、云南等省市均有发生,在新疆以乌鲁木齐市、昌吉、石河子、哈密、吐鲁番、库尔勒等地发生重。 本病系土壤带菌引起,病菌靠流水传播,发病条件易得到满足,发病急,防治难度较大。近年来各地从多方面开展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11.
室内试验表明,TS可湿性粉剂可减轻辣椒病毒病情,对发病率影响不大。田间小区试验表明,TS可湿性粉剂与病毒A对辣椒病毒均具一定防效并能增加辣椒叶绿素含量,且两种药剂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TS可湿性粉剂可应用于新疆辣椒病毒病防治。FA旱地龙也能减轻辣椒病毒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2.
13.
辣椒炭疽病是辣椒的一种常见病害.一般造成减产30%,雨水较多年份发生较重。此病主要发生在叶片和果实上,引起落叶、落果。病菌还会侵害茄子和番茄: 相似文献
14.
采用灌根法对海南省主栽的19个辣椒品种进行了辣椒疫病抗性鉴定,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评价6种药剂对辣椒疫霉菌的抑制效果,并对6种药剂进行辣椒疫病盆栽防效试验比较。结果表明,辣椒品种对疫病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筛选出17份感病品种;筛选出1份高抗品种,为热辣4号绿皮线椒;1份中抗品种,为辣丰新三号。不同药剂对辣椒疫霉菌的菌丝抑制存在明显差异,其中,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对菌丝的抑制效果最好,EC_(50)为0.575 0μg/mL;其次是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EC_(50)为2.202 9μg/mL;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400倍稀释液进行灌根对辣椒疫病的盆栽防效最好,达65.68%。综合室内菌丝抑制和盆栽药效试验,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对辣椒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17.
分别用64%杀毒矾和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1kg,播种前土壤施药;生长期500倍药液灌根3次,防治效果为65.5%和42.9%,净产值增长率为81.1%和94.5%。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防治辣椒病毒病的最佳药剂,引进精品金病毒、吗胍·乙酸铜、香菇多糖等5种药剂对辣椒病毒病进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5种药剂对防治辣椒病毒病都有明显效果,其中以精品金病毒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药后14 d相对防效达100%,其次是歼毒110·纳米生肽膜1 000倍液和香菇多糖500倍液,药后14 d相对防效分别达98.75%和94.33%。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