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文章分析报告了如东县掘港镇2003~2012年蚕桑生产实绩,认为该镇蚕桑生产规模受蚕桑效益影响较大,总体呈现下降态势;推广饲养优良蚕品种和续春蚕,有利于提高蚕桑生产效益,促进生产稳定。  相似文献   

2.
《江苏蚕业》2013,(2):17
<正>随着江苏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蚕桑生产技术制约了蚕桑产业的稳定与提高,人工饲料育养蚕技术可以实现蚕桑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高产、高效。如东县蚕桑站在国内率先开展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实用化研究与应用工作,人工饲料共育小蚕累计超过了7000张,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持制订了《稚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规程》,2012年省农委将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作为蚕桑主推技术。为了总结如东县推广小蚕人  相似文献   

3.
<正>如东县蚕桑生产自1988年以来,桑田面积由5.3万亩逐年拓植达8万余亩,蚕茧产量从4150吨增长至7000吨,排行全省10名以内,列入全国蚕桑生产的重点县。为了摸清全县桑园土壤的肥力状况,进一步发挥如东县蚕桑生产的优势,近年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县桑园土壤肥力状况作了调查测定和研究,查明了桑园土壤的主要类型、养分含量和分布情况,为改良利用全县中、低产桑园、合理施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如东县河口镇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实施的主要做法与取得的成效,认为挂县强农工程富民工程项目围绕蚕桑高效生产模式进行科技示范,帮助蚕农实现蚕桑增产增效,对全镇蚕桑产业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江苏蚕业》2014,(4):24-24
<正>2014年11月22日,如东县蚕桑指导站对位于栟茶镇的"如东县饲料养蚕示范基地"生产的晚晚秋蚕茧进行了茧质抽样调查,并组织农户将蚕茧出售给如东翠莲缫丝厂,标示着今年晚晚秋全龄人工饲料养蚕示范工作圆满结束。为了进一步探索与建立家蚕全龄人工饲料饲育技术规范,如东县蚕桑指导站自我加压,不断加快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的探索与应用步伐,这是该县继早春、夏蚕、早秋后进行的又一次全龄人工饲料养蚕  相似文献   

6.
本刊 《江苏蚕业》2014,(2):41-41
<正>2014年4月10日,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蚕桑高效养殖技术协作组与江苏省蚕桑学会联合在如东县召开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现场观摩会,来自苏州大学、省蚕种所以及蚕桑主产市、县的领导与专家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实地参观了位于如东县栟茶镇陈湾村季彬和掘港镇六总村何德元等2户的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现场,观摩了5龄后期人工饲料蚕儿的蚕座与发育情况以及初熟蚕儿结茧的情形,观看了《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录像片,并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如东县蚕桑指导站站长、推广研究员韩益飞同志介绍了  相似文献   

7.
《江苏蚕业》2015,(1):34
<正>由如东县蚕桑指导站规划、如东县丰月蚕业合作社具体筹建与运行的家蚕人工饲料厂于2月5日正式投产运行,它的建成标志着如东县人工饲料养蚕技术体系构建又向前迈了一步,同时,这也是国内首家面向农村生产而建设的蚕用饲料厂。2010年以来,如东县在省农业三新工程、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省科技入户工程以及中央财政农技推广资金等项目支持下,通  相似文献   

8.
《江苏蚕业》2014,(1):54-54
<正>近年来,如东县蚕桑指导站加强蚕桑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由该站主持实施的《新型高效蚕桑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项目获江苏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受到省农业委员会奖励,这是此次唯一获奖的蚕桑项目。新型高效蚕桑技术是由原创续春蚕生产技术、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大蚕漏空透气育技术等组成。通过革新桑树栽培管理与收获方法,创新续春蚕生产技术、突破了续春蚕种供应的技术瓶颈,配套开发全年蚕种随时供应  相似文献   

9.
<正> 1988年12月13~17日,江苏省丝绸总公司蚕桑生产部在如东县召开了全省蚕桑科技会议。会上总+交流了1988年蚕桑科研课题工作开展情况,讨论并通过了《江苏省蚕桑科学技术计划、成果管理办法》。蚕桑科研工作以前是我省蚕桑行业的一个薄弱环节,这几年才逐步走上正规。1988  相似文献   

10.
如东县现有桑园面积约7万亩,全年发放蚕种18万多张,发种量居全省第4位,是江苏省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全年两春两秋养蚕布局,大蚕漏空透气育和斜面条桑育等省力化养蚕技术,以及健全的镇、村、室服务网络和小蚕共育体系,都是如东蚕桑生产的特色,推动了如东蚕桑生产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饲料     
《中国饲料》2015,(5):1-2
全国首家家蚕人工饲料项目投产2月8日,全国首家家蚕人工饲料项目在江苏省如东县丰利镇月河村丰月蚕业专业合作社投产,2小时可生产5吨合格饲料。据悉,以前只有国内蚕研所能生产家蚕人工饲料,如今如东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创了家蚕人工饲料的先河。如东县蚕桑指导站与山东蚕研所联合攻关,取得成功后,拿出技术扶持丰利镇月河村丰月蚕业专业合作社上马家蚕人工饲料项目。据了  相似文献   

12.
<正>如东县是江苏和全国蚕茧生产重点县,1962年至1991年蚕桑生产连续30年持续增长,从未出现过发种量和产量减少的年份。1991年,全县发种21.18万张,收购蚕茧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江苏省蚕桑生产的基本情况.寻找江苏蚕业发展方向.2009年通过对吴江市和如东县蚕桑生产和蚕病疫情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养蚕户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1.9岁和56.2岁,平均养蚕年数分别为26.5年和27.8岁.养蚕农户年龄偏大.每户平均养蚕2张左右,单户养蚕规模较小,缺少养蚕大户.春蚕张种产茧量为38.9kg,...  相似文献   

14.
<正>如东县1994年桑园面积曾达10.4万亩,1995年以来,由于茧丝绸行情不好,蚕茧价格直线下跌,蚕桑效益大大低于粮棉,毁桑改种颇为严重,到1995年秋,全县桑园面积仅剩4万亩.为此,如东县采取切实措施,扶持蚕桑生产.1.县茧丝绸公司于1996年对秋茧实行斤茧斤肥奖售,每吨尿素补贴1000元给蚕农;2.继续实行蚕农监督制度,对桑田负担的粮食征购任务一律减免;3.从1997年起桑田上缴金额标准与粮棉油面积一样对待;4.建立蚕桑发展基金,保护蚕农利益.  相似文献   

15.
<正> 如东县蚕桑生产在连续多年增产的基础上,去年全县蚕茧总产达到4370吨。但是,无论是张种产量还是桑园亩产水平,乡与乡、村与村、户与户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部分地区的培桑养蚕水平甚至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为了挖掘内涵潜力,增强后劲,适应分户承包后蚕桑生产出现的新情况,我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4月13日,由江苏省蚕桑学会主办的原蚕人工饲料饲养实用化现场观摩研讨会在如东县成功召开。国家蚕桑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南大学鲁成教授;国家蚕桑产业体系科学家、江苏科技大学张国政研究员和国家蚕桑产业体系科学家、山东农业大学崔为正教授等在内的全国35位蚕桑行业专家参加了观摩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17.
1995年受国际丝绸市场的影响,如东县的蚕桑生产受到很大冲击,1997年全县养蚕仅8万张.1999年抓住茧丝市场复苏的机遇,及时调整全年养蚕生产布局,通过推广"两春两秋"的全年养蚕生产布局,提高蚕桑生产效益,使全县的蚕桑生产得到了恢复性发展.2000~2002年三年三大步,年发种量从原来的8万多张猛增到18万张,恢复到1990年的生产规模.目前,全县新老桑园达到5000hm2,2003年全年养蚕17.9万张,生产蚕茧7300t,农民茧款收入达到1.2亿元,蚕茧产量名列全省前茅.  相似文献   

18.
由如东县蚕桑指导站承担的“续春蚕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课题于2003年1月14日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主持的专家签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成果对调整养蚕布局,巩固养蚕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综合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19.
《江苏蚕业》2014,(3):9-9
<正>2014年7月22日下午,如东县蚕桑指导站技术专家对栟茶镇陈湾村季彬等4户采用人工饲料饲养的夏蚕茧进行了茧质调查,并将蚕茧出售给了如东县翠莲缫丝厂,标志着如东县今年夏季全龄人工饲料养蚕工作全面结束,这是如东县首次、同时也是国内首次在相同时间段内在农村组织应用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此次共饲养夏蚕10张,品种为菁松×皓月,全龄采用人工饲料饲育,历时28天。此次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期  相似文献   

20.
《江苏蚕业》2009,31(3):49-49
2009年8月18日,江苏省蚕桑学会蚕病学组在如东县召开江苏省蚕病发生的现状与对策研讨会。省农林厅蚕桑处、省蚕种管理所、省农林厅植保站、苏州大学、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的专家、南通、盐城、扬州市,以及如东、通州、大丰、宿豫、江都等县(市)蚕桑站负责蚕病防治工作同志共25人参加会议。会议交流了近年来蚕病发生状况和防治经验,分析了我省蚕病流行趋势。会议由省蚕桑学会王羽骋副秘书长主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