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我们新华大队共有18个生产队,有水旱田2164亩,桑田114.28亩,总人口1735人,整半劳动力890个,平均每劳动力负担2.6亩,是一个田多劳力少的地区.1970年以来,蚕桑生产由于受刘少奇、林彪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影响,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受到干扰,桑田面积不断减少,又长期失管,杂草丛生,桑树条短、叶小,到1974年桑田面积比历史最高年份减少了30%,蚕茧比历史最高产量减了61%.  相似文献   

2.
金寨县地处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为鄂、豫、皖三省八县结合部,总面积3814平方公里,572.1万亩,其中耕地337537亩,山场426万亩,俗称“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全县辖7区1镇,58个乡镇,总人口59.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01万人。金寨县的主要特点可概括为“四区”。即山区、老区、库区、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情况我社位于丰溪河以南,是个半山区、半丘陵地带,全社12个大队,148个生产队,5073户,28310个人口,共有耕地面积16079.03亩,人平耕地面积只有0.56亩多一点,是个人多田少,劳力过剩,多种经营项目开展得不多的地方。三中全会以后,公社积极响应上级关于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蚕桑生产的号召,决定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由三官殿(原名民兴)、公堂、三里、石山四个大队抽出  相似文献   

4.
蚕桑珍闻     
<正> 安康地区蚕桑生产形势好安康地区80年栽植成片桑园60737亩,栽零星桑1352万株;育良桑苗7691亩,育实生苗9677亩;总产茧达到35万担,占全省产茧量的86.2%。7个基地县产茧量都超过了30万斤。产茧10万斤以上的区有18个,3万斤以上的公社39个,户均工张蚕的生产队164个。该区今年共发种105700张,发种量比去年增长了39.5%,蚕茧净增110万斤,比  相似文献   

5.
乐至县在四川北部,是丘陵地区。地少人多,每人平均耕地不足一亩半。解放后,农民生活虽有很大改善,但仍不富裕。为了变更这种情况,县委决定把发展蚕桑生产列为重要项目之一。蚕桑生产,对乐至县来说是很生疏的,1954年县农业科曾试办国营桑苗圃两处,但因缺乏技术和管理经验,结果出苗率低,成本大,推广困难,这种“群众栽桑,靠国家育苗”不是个办法,地委指示,应该把育苗工作交给群众。县委大力贯彻了这一指示,计划当年育苗700亩,实际完成798亩。当年冬就实栽桑苗400多万株。1956年计划育苗1,200亩,实播l,100多亩,由  相似文献   

6.
我社位于平远县南部的一个半山区公社,全社有十九个大队,一百八十五个生产队,26583人,有耕地面积17378亩、其中水田面积14474亩、旱地面积2900亩,丘凌山坡地五千多亩自然条件优越,水渠四面环山,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是发展蚕桑生产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杭州蚕桑历史悠久,历来是杭加湖平原主要蚕区的组成部分,素有“丝绸之府”的称号。自然气候条件适宜发展蚕桑,全区位于东径118°20’-120°45’,北纬29°15’-30°30’之间,一年四季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历年平均气温在16.1℃—19℃之间,年降雨量在1,400毫米左右,无霜期230日。全地区“八山、半水、分半田”,山、水、田总面积2,325万亩,其中:山1,845万亩,占79%,水面171万亩,占7%,耕地309万亩,占13%,有平原水网区和滨海围垦区,  相似文献   

8.
<正> 岚皋县六口公社中心三队江树胜,全家十口人、男女劳力5人,六间住房。承包生产队水田2.2亩、旱地31亩、林地5亩、自留地5.5亩,共有土地43.7亩。地处海拔一千公尺以上。1982年养春蚕2张,产茧172.3斤、平均张产86.1斤,产值273.11元,平均张产值136.60元,养夏蚕1张半,产茧72.1斤,产值76.96元;养秋蚕2张、产茧81.3斤,产值92.07元。全年共养蚕5.5张,产茧325.7斤,产值442.14元。生产粮食一万二千斤,人均千斤粮,交售国家2千斤。另外还喂了两条牛、养了6头猪,交任务一头、过年杀了两头、年底槽存3头。  相似文献   

9.
郁南县连滩镇新胜居民委员会<简称四街>,是一个圩镇半商半农的居委会。全街共有居民467户,1965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的有215户,943人。有耕地261亩,其中水田201亩,256个劳动力。其中有63户种植蚕桑140.1亩,已养蚕43户,投产桑91.8亩。蚕桑占耕地面积的53.7%,是一个近年发展起来的蚕桑生产新基地。桑园面积虽少,但干群发展蚕桑生产的积极性很高,向高产、优质、省力的方向建设蚕桑高产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10.
我场是一九五八年创办的,五九年栽桑养蚕,现有土地面积1,000多亩,其中桑园126亩,茶园800亩,果园360亩,水稻51亩,每年播种桑苗30至40亩,其余的均是荒地,职工人数130多人,全场分为四个生产队,蚕一队,蚕二队,果园队,茶同队.还有加工厂、猪场、兔场、机电站。今年全场收茧15,853斤,蚕茧交售后实得人民币29,237.63元。  相似文献   

11.
我县中洞区甲塘乡仁仔洞村是一个水库区移民村。全村81人,耕地面积82亩,其水早田面积70亩。今年,这个村庄种桑47.5亩(其中投产面积42.5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57.9%,人均桑园面积达到0.59亩,15个农户有14个种桑养蚕(一个单身汉不养蚕)。这个村庄自一九八一年起,蚕桑生产一年上一步,逐渐发展成为我县人均蚕桑收入比较高的蚕桑村(详见下表)。这个村庄还根据本村特有的自然条件,利用种桑养蚕积累下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是全国著名的老蚕区,蚕桑生产历史源远流长,蚕茧产区遍及全省陆地,成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以1988年为例,将我省的蚕桑生产概貌介绍于后。一、蚕区分布状况 1988年全省有10个市(地)、68个县(市、区)、1625个乡(镇)、14059个村有蚕桑生产;桑园面积123.5万亩,其中成片桑园118.46万亩,零星折算面积5.05万亩,当年可采摘面积116.18万亩;生产蚕茧105636t,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一)亩桑产茧 老蚕区: 1.三百斤以上公社九个: 顺德县勒流套社,桑地9,967亩,亩产茧401斤。 顺德县均安公社,桑地’13,078一亩,亩产茧37宁.3斤。 顺德县伦教公社,桑地’2,157亩,亩产茧351斤。 顺德县沙溶公社,桑地11,440亩,亩产茧310.1斤。 南海县南庄公社,桑地9,800亩,亩产茧361.1斤。 南海县九江公社,桑地18,15。亩,亩产茧313斤。 南海县西樵公社,桑地5,750亩,亩产茧308.2斤。 中山县古镇公社,桑地4,279亩,亩产茧350斤。 中山县东凤公社,桑地5,797亩,亩产茧321.5斤。 2.四百斤以上大队四十四个。其中顺德县二十五个、南海县十二个、中山县…  相似文献   

14.
德庆是个山区县,山地面积262万多亩,耕地面积26.4万多亩,其中水田22.7万多亩,旱地3.7万多亩,全县有16个公社(镇),8个水库区,177个大队,1730个生产队,80年稻谷增产2380万斤,增长9.0%,年亩产1218斤,总产和单产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社员人平分配从79年104元提高到118元。  相似文献   

15.
黄宗荣  汪勇 《四川蚕业》2000,28(1):56-57
<正> 宗海乡地处盐亭县东南角,距县城68公里,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有耕地8000亩(其中田2418亩),有8个村,69个社,7000多人,2083户,其中养蚕户1500户。该乡现有小桑园1160亩(其中1999年新栽小桑园1050亩),占旱地总面积20%,大行桑、四边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县处淮北平原,有28个农业公社,1个镇,1个渔业公社,6个国营农林场圃,478个大队,3997个生产队,91.95万人口,118万亩耕地,其中桑园5.15万亩。1977年前,桑园还不到3000亩,另星分布在十边隙地上,产茧2331担,主要依靠乔木桑养蚕。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决心改变农业经济结构,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道路,并以蚕桑为骨干项目,统一规划分  相似文献   

17.
李玫 《四川蚕业》2003,31(4):53-55
近几年来,安岳县把发展蚕桑生产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来抓,蚕桑业主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2001年至2002年,全县蚕桑业主286个,承包土地面积1.05万亩。其中包地50亩以上的业主92个,栽桑面积6000多亩。但是,开发初期的大量投资,以及蚕茧价格的低迷,  相似文献   

18.
(一) 朱沱镇14个村,121个社,6275户,其中养蚕户4300户,占全镇总户数的69%,农业人口21426人,总耕地19714亩,其中土4113亩,占20.9%,人平耕地0.92亩。现有桑树151万株,其中投产桑120万株,人平有桑71株,户平有桑241株,亩平有桑77株。今年发种6867张,占全区发种量的38%,占全县发  相似文献   

19.
一、实行蚕桑“三包”的成绩和缺点庆丰社是1956年秋由一个高级社和四个半低级社组成的高级社,全社204户,有耕地2,286亩,其中水田1661亩,桑地531亩,白地94亩,生产内容以水稻为主,蚕桑占第二位。该社在1956年冬季就制订了蚕桑三包方案,实行蚕桑分别包工包本包产责任制,做法是:(1)桑叶:桑叶包产以1956年春小社时掌握的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公社地处丘陵地区,全社有十一个大队,一百六十八个生产队,二万七千多人,耕地面积二万六千四百多亩,其中水旱田一万八千多亩。近年来,我们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发动生产队垦荒山、开河滩发展种桑养蚕。全社一百六十八个生产队,已有一百五十个生产队种上了桑;面积不断扩大,七六年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