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0万多人端起“技术碗”,吃上“手艺饭”,1300多人步入“白领”阶层,有的当上了技术员、质检员、班组长、人事科长……  相似文献   

2.
韩传忠  张清 《中国农垦》2004,(12):26-27
说起文化,有些人总认为是“阳春白雪”,而普通老百姓对此是“曲高和寡”。其实,这是对文化的误解。只要能让人在精神方面有所收获、有所启迪,这就是文化。曾获黑龙江省文化先进场、省文明单位称号的八五六农场就将普通人的“文化”诠释得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3.
如今,社会上一些诈骗分子,利用一些人贪图小便宜、识别能力差和轻信等弱点,设置种种“信用陷阱”,使人防不胜防,上当受骗。现举几例,以提醒大家当心自己的“信用”被人利用。  相似文献   

4.
对临泽县发展农村"人饮"工程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聪 《甘肃农业》2007,(12):30-32
通过对临泽县人畜饮水现状介绍和发展“人饮”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针对当地农村“人饮”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农村“人饮”工程总体思路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村官”,虽然没有列入正式的职务序列,但却是中国广大农村最基层的管理者,村民的大事小情要靠“村官”去解决,党和政府的声音要靠“村官”去传达,他们是“富一地百姓,保一方平安”的带头人。然而,有的“村官”忘记了为广大村民谋利益的职责,却想方设法的勤“捞”自富,万州区检察院查办的高峰镇雷家村仨“村官”集体贪污案就是这类典型。2004年3月,万州区检察院根据群众举报,查办了高峰镇雷家村的村党支部书记杨某,村委会主任杨某,村委会副主任张某等三人合伙贪污9万多元的案件,这起案件反映出仨“村官”利用管理村级公共事务的职务之便,同心协力地谋取非法利益,沆瀣一气地“勤捞自富”。其作案特点主要有以下表现:  相似文献   

6.
我是种菜专业户,十几年的种菜时间,对人的一生来说或许并不算太长,但是,这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却让我尝尽了种菜的酸、甜、苦、辣。从朦朦胧胧的“播种”,到充满生机的“萌芽”。再到欣欣向荣的“成长”。我在逐步演奏着我的种菜“三部曲”。  相似文献   

7.
游修龄 《农业考古》2006,(2):216-218
最近出版的《茶魂之驿站》的序言中有这么一段话:“杭州有着极久远的茶文化史。代代传承,源远流长,据一些茶学研究者认定,早在八千年前,跨湖桥人就有饮茶的习惯。”这段话引起笔者极大的诧异,因为笔者所知有关跨湖桥遗址的报道里,并没有跨湖桥人已知饮茶的内容。正如序言所说,跨湖桥人有饮茶的习惯。是“一些茶学研究者认定”的,那么这和考古学界无关,应该到茶学研究者的文章里去寻找。  相似文献   

8.
“乡镇企业”作为一个曾经被喊得非常响亮的名词,现在确实越来越少被人提及,不少地区的“乡镇企业局”也早就更名成了“中小企业服务局”、“民营企业发展局”。甚至有人说:“乡镇企业已经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缺乏人才、管理落后、设备陈旧的乡镇企业早就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那么,乡镇企业真的完成历史使命了吗?乡镇企业过时了吗?  相似文献   

9.
被媒体称为“疯狂”的大蒜,此时在金乡——这个号称中国大蒜之乡的地方掀起了一股股的“暴富”旋风,也引来无数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人素质教育与“两课”教学的目标是一致的,“两课”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体现时代特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座还在建造中的世界村级第一高楼、中国排名第八的摩天大楼,将有着“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江苏华西村推向了舆论中心。华西人为何如此?是简单炫富,还是发展的要求? 作为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共同富裕的“样板”,华西人此举会否增大其与周边地区的差距,甚至让“共同富裕”走了样……  相似文献   

12.
舒曼 《农业考古》2003,(4):99-105
2001年10月下旬,一个凉爽的秋日里,在石家庄赵县柏林禅寺举办了“中韩两国‘茶禅一味’学术论坛”会。韩国人选择这里进行学术交流,无非想借助赵州禅师“吃茶去”公案在世界上的影响。毕竟赵州一句“吃茶去”为世人参禅悟道带来深刻的影响。而在历史上,日韩两国  相似文献   

13.
“陪读农民”的大学梦西安市所辖的户县草堂镇农民戴遵会2010年开始筹划将儿子送到县城读书,让妻子专门“陪读”。在他们村,至少有6户这样的“陪读”家庭离开了村庄,其中就包括戴遵会的哥哥家。 据陕西省教育厅公布的《陕西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现状调查研究》表明,西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已达14.5万人。最为典型的雁塔区,四成小学生是户籍不在本辖区的外来就读者,其中“农民工子女占绝大多数”。一些城市中小学“人满为患”,已难以接纳更多的农村进城就读学生.  相似文献   

14.
人是社会和自然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天人合一”的社会可持续发展状态应由人来完成。只有通过教育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更好地战胜自我,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大系统内谋求有效发展,实现提高人类生存质量这一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甘良华 《农业考古》2005,(4):102-102
中国人与茶结缘,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在历经数千年嬗变演进之后,人类对茶的利用,尤其是我们中国人最早从食用、药用发展到饮用。陆羽在《茶经》第一章茶之源中写道:“茶之为用,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热渴、凝闷……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这里告诉我们,人在饮茶时把自己与自己的精神联系起来.“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这也是“以茶悟道”的最初注释了。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宅基地即将"入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力度的加大,城乡人13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农到城”,”农到农”,”城到农”、”边远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多向流动的格局,造成了农村中存在大量的闲置(空置)可利用房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人常说:“人在家中坐,事从天上来。”这话不无道理。事情追溯到去年3月20日,做运输生意的黄某驾车到大同市拉货,正在大同做水果生意的老乡加好友刘某遂将包好的2万元现金请他带回交给其胞兄盖房用。当黄某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技术和市场的急剧变化,农民要想依靠发展种植业增收,不能只看自己周围的人在干什么,而要“眼观六路,可听八方”,做到“八看”之后,再决策自己种什么,不种什么,才可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达到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吉县农民葛建章和建军兄弟俩人,敢为人先,创办一家“粮食银行”,两年赚了30余万元。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一个热点问题,上至中央,下至地方,对比都是无比关切。力求破解之道。即使如此,“三农”问题的解决依然是纸上炎兵。进展缓慢。这显然与现阶段的政治、经济、社会的状况与结构很难在短期内为“三农”问题的彻底解决准备充分的条件有关。大家在研究“三农”问题时,总忘不了呼吁政府和社会给予广大的农民兄弟以国民待遇。这个主张在中国非常有市场,很多人都把“给予农民国民待遇”当成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药方。对大家的这份赤诚之心,我颇为感激,但对“给予农民国民待遇”这种提法却很难认同。而且是非常地不认同。我在此提出质疑,愿与关心“三农”问题的同仁们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