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封育方式下伊犁绢蒿可塑性贮藏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5-11月,在新疆阿什里乡对不同封育方式下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淀粉、粗蛋白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封育方式下伊犁绢蒿根中贮藏物质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呈“单峰”特征,多年封育地、禁牧后放牧地、连续放牧地最高可达53.43、36.77和32.63 mg/g,而淀粉呈倒“V”特征;粗蛋白呈“降低-升高-再降低”特征,且峰值出现时间及持续期上存在差异;3种封育方式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淀粉及粗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1),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上多年封育地>禁牧后放牧地>连续放牧地,淀粉含量上为多年封育地>连续放牧地>禁牧后放牧地,而粗蛋白含量上则以连续放牧地最高。  相似文献   

2.
孙宗玖  安沙舟  许鹏 《草业学报》2008,17(2):151-156
2006年3-11月,在新疆阿什里乡对新疆蒿类荒漠草地建群种伊犁绢蒿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蔗糖、淀粉和粗蛋白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伊犁绢蒿中粗蛋白和蔗糖含量居前2位,淀粉含量低,还原糖仅在茎中存在。5月4日-11月14日,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蔗糖含量呈"升高-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特征,叶片粗蛋白和淀粉均呈"单峰"曲线,最高为234.05和3.55 mg/g;根粗蛋白基本不变,为67.26 mg/g,茎中呈下降趋势。可塑性营养物质均在10月17日前完成根内贮存。不同生长阶段伊犁绢蒿营养物质在根、茎、叶上分配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围栏封育对伊犁绢蒿种群构件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伟  于辉 《草地学报》2013,21(1):42-49
为了解围栏封育对放牧采食目标植物资源分配格局和生态策略的影响,以新疆伊犁绢蒿(Seri phidium transiliense)荒漠草地建群种伊犁绢蒿种群为研究对象,从构件的数量特征、形态可塑性、生物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围栏封育后伊犁绢蒿构件大小和构件数量显著增加(P<0.05),地上同化构件和生殖构件分配增加,种群的更新能力和可利用性得到改善;围栏封育后伊犁绢蒿种群采用了生殖投资增加、营养生长减少和储藏分配不改变的生物量分配对策,在围栏封育和发育时期改变后均存在生物量分配的权衡,营养生长和生殖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伊犁绢蒿可以在放牧压力下通过增加其形态性状和生物量分配的可塑性来适应变劣的环境,而围栏封育后,则通过增加生殖生长投资提高其适合度.因此,围栏封育是伊犁绢蒿维持其种群持续更新能力和恢复其在群落中地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达来诺日镇典型草原区封育恢复中天然放牧草场,于2008年6~10月进行毛肉兼用细毛羊的暖季放牧试验.采用2×5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设定不同放牧方式(不放牧,连续放牧,四区、五区、六区轮牧)及2种放牧强度,研究围封过程中放牧绵羊对封育草场牧草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放牧区牧草初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轮牧和连续放牧区,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放牧区;随着放牧季节的延续,不放牧区牧草营养价值下降速度最慢,轮牧区次之,连续放牧处理下降最明显;四区、五区和六区轮牧处理间牧草营养物质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放牧方式与放牧强度对草场营养物质含量动态变化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瓦作效应.因此,在放牧强度适中时,划区轮牧能够体现其优越性,随着牧草生长季的延续,较好地保存牧草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5.
封育年限对伊犁绢蒿荒漠群落特征及草场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荒漠草地为对象,研究不同封育年限对伊犁绢蒿荒漠草地植被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及草场质量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伊犁绢蒿荒漠草地总盖度、密度及生物量,随封育时间的增加呈先降后升再降的波动变化,且以封育6年达到最高;围栏封育有利于伊犁绢蒿、木地肤(Kochia prostrata)的生长与恢复,生物量较对照区分别提高了158.63%~221.44%,100%,且封育9年时伊犁绢蒿重要值恢复到首位;封育后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对照区均有增加,且随封育年限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再增趋势;通过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认为,封育9年后伊犁绢蒿荒漠草地尚未恢复到原始顶级状态;以草地的生产力与经济效益来考虑,初步推测封育5年为该区域伊犁绢蒿荒漠草地的最佳围栏时间.  相似文献   

6.
2009年4月28日至9月底,在新疆伊犁昭苏马场鸭茅(Dactylis glomerata)草地设置了4种不同利用方式的模拟试验,通过研究不同利用方式对鸭茅生物量和贮藏性营养物质含量(可溶性糖及淀粉)的影响,以期为更合理地利用天然割草场提供科学的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变化,鸭茅叶片可溶性糖先增高后降低,根部可溶性糖含量呈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叶片淀粉含量平稳,根部淀粉含量变化规律为降低-升高-降低;利用方式显著影响鸭茅地下生物量,叶片、根部可溶性糖和根部淀粉含量(P<0.05),极显著影响鸭茅叶片淀粉含量(P<0.01);4种利用方式中,割草+秋季放牧利用下叶片可溶性糖与地上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余利用方式下叶片和根部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与地上、地下生物量相关性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常温贮藏(N)、常温真空贮藏(NZ)、零上低温贮藏(C)、真空零上低温贮藏(CZ)、零下低温贮藏(F)及真空零下低温贮藏(FZ)6个月的伊犁绢蒿种子萌发特征、千粒重、含水率、相对电导率及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探讨贮藏方式对伊犁绢蒿种子萌发及种子质量的影响,并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方法筛选最适贮藏方式。结果表明:真空低温贮藏下伊犁绢蒿种子含水率、千粒重均高于非真空常温贮藏,且CZ种子含水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6.90%~142.27%,FZ、CZ千粒重较NZ、N高22.61%~26.42%(P<0.05);N、NZ胚根长显著高于FZ,FZ、CZ胚芽长、幼苗干重均显著高于NZ、N,而低温真空贮藏下发芽率、出苗率高于常温贮藏;可溶性糖含量真空处理高于非真空处理,FZ、CZ较N、C显著增加34.27%~56.18%,而相对电导率低温贮藏显著低于常温贮藏,C、CZ、F、FZ较N、NZ显著降低33.15%~43.56%。综上,伊犁绢蒿种子活力FZ>CZ>NZ>F>C>N,伊犁绢蒿种子最佳贮藏方式为真空零上和零下贮藏。  相似文献   

8.
伊犁绢蒿是新疆蒿属荒漠草地常见的草地建群种之一,春季担负着家畜体膘的恢复和产羔育幼,秋季家畜要在该草地上贮存更多的能量和为繁衍下一代而进行配种。以蒿属荒漠草地为基础,以伊犁绢蒿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定点取样,分析了伊犁绢蒿根、茎、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刈割强度下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同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伊犁绢蒿秋季和春季营养物质贮存和消耗始期,并对不同刈割强度下伊犁绢蒿秋季根中可溶性糖的贮存量与来年春季植物体萌发消耗碳水化合物量之间的关联性做出判断。结果表明,根部可溶性糖含量在10月15日前后完成积累,在来年植株返青时,地下(根部)的营养物质就开始消耗,向地上运输,供植株返青和生长。C2处理不仅在秋季可溶性糖积累最高,而且在来年春季植株返青生长后在体内仍然能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C0处理在秋季或春季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在4个处理中总最低,直接影响株体越冬和次年返青。这表明不刈割并不是牧草最好的恢复方式,适度刈割有利于牧草的生长和体内可溶性糖的循环利用,但C0只能使植株处于劣势或死亡。  相似文献   

9.
伊犁绢蒿是新疆蒿属荒漠草地常见的草地建群种之一,春季担负着家畜体膘的恢复和产羔育幼,秋季家畜要在该草地上贮存更多的能量和为繁衍下一代而进行配种。以蒿属荒漠草地为基础,以伊犁绢蒿为研究对象,结合野外定点取样,分析了伊犁绢蒿根、茎、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刈割强度下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同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伊犁绢蒿秋季和春季营养物质贮存和消耗始期,并对不同刈割强度下伊犁绢蒿秋季根中可溶性糖的贮存量与来年春季植物体萌发消耗碳水化合物量之间的关联性做出判断。结果表明,根部可溶性糖含量在10月15日前后完成积累,在来年植株返青时,地下(根部)的营养物质就开始消耗,向地上运输,供植株返青和生长。C2处理不仅在秋季可溶性糖积累最高,而且在来年春季植株返青生长后在体内仍然能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C0处理在秋季或春季植株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在4个处理中总最低,直接影响株体越冬和次年返青。这表明不刈割并不是牧草最好的恢复方式,适度刈割有利于牧草的生长和体内可溶性糖的循环利用,但C0只能使植株处于劣势或死亡。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封育对蒿类荒漠植物群落种间关系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对不同封育年限(封育年限为0年、2年、5年、12年)伊犁绢蒿荒漠植物物种数、物种频度差异、群落总体关联性、种对关联及群落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封育年限增加,伊犁绢蒿荒漠单位面积物种数呈增加趋势。封育对伊犁绢蒿荒漠草地植物群落总体性关联影响不显著,各处理的群落主要物种间总体表现为不显著负相关。随封育年限增加,群落成对物种间负关联种对占总物种对的比例增加,群落内部竞争增强。封育后伊犁绢蒿荒漠植物群落稳定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封育12年、封育5年、封育0年、封育2年。总之,在研究时间范围内,封育增加了伊犁绢蒿荒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