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落叶松叶蜂的生态对策及其防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研究落叶松叶蜂自然种群的内禀增长力r_m、环境负荷量k;及其种群数量达平衡状态时的密度、世代周期与物候比值的基础上,讨论了落叶松叶蜂的生态对策,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叶蜂在渭源县五竹林场半阴坡林区落叶松人工纯林中大面积发生,局部危害严重。针对该虫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介绍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三乡林场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在对锉叶蜂发生规律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其防治技术。结果表明:锉叶蜂随本地区落叶松树龄的增加,其危害程度加重,幼龄林无危害;中龄林中度危害,平均虫口密度2 580条/株;成熟林重度危害,平均虫口密度4 506条/株。用烟雾机喷施1.2%苦·烟乳油与0号柴油按1∶10的比例配成的烟雾剂对中龄林中度危害的防治效果为98.6%,对成熟林重度危害的防治效果为98.6%。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叶蜂又称落叶松红腹叶蜂,属于昆虫纲膜翅目叶蜂科,是黑龙江省林区常见的食叶害虫之一,主要以幼虫取食落叶松针叶来危害落叶松林。文中简述了落叶松叶蜂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同时对落叶松叶蜂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叶蜂是近几年来在天水市秦州区落叶松林分新发生的虫害,在秦州区16个乡(镇)落叶松栽植区域均有分布。在严重发生区域,落叶松叶蜂已经对落叶松的正常生长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就落叶松叶蜂的生物学特性与科学防治技术进行探讨,旨在指导营林单位和林农能够有效防控该虫害,以达到恢复落叶松正常生长的目的,确保当地造林绿化成果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浅谈落叶松叶蜂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叶蜂是严重危害落叶松林的重要害虫,从2002年宁南山区发现落叶松叶蜂危害以来,通过10a的监测防治,逐渐摸索出该地区落叶松叶蜂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法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叶蜂生物学习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Htg.)]是宁夏近年发生的新的森林害虫,1997年7月在六盘山林区首次发现,1998年爆发成灾.1999年我们对其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并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防治落叶松叶蜂的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40%氧化乐果乳油、50%敌敌畏乳油和50%甲胺磷乳油2000倍液防治落叶松叶蜂(Pristiphora erichsonii)的室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的杀虫效果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以50%甲胺磷效果最佳,12h死亡率达30%以上,24h死亡率达55%以上,36h死亡率达85%以上,48h死亡率达100%。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腮扁叶蜂是一种常见的也是主要的森林害虫类型之一,其发生时会对落叶松的生长造成极大的危害。近年来,我国森林防虫害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如何有效控制落叶松腮扁叶蜂的发生是重要防治措施之一。本文针对落叶松腮扁叶蜂的发生规律及特点,对如何防治腮扁叶蜂的发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落叶松腮扁叶蜂发生特点及其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叶蜂的化学防治及室内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总结出了6种杀虫剂对落叶松叶蜂3~4龄幼虫毒力测定的结果、LC50为:有机磷杀虫剂甲基1605>乐果>乙基对硫磷,菊脂类的灭扫利>来福灵>功夫。采用烟剂在3~4龄之间进行防治时效果最好。药剂防治时用药量为:DDVP741烟剂11.25kg/hm2,50%林丹烟剂7.5kg/hm2;低量喷雾时(克·有效成份/hm2)敌杀死2.5~5g/hm2。功夫28g/hm2,灭扫利1570g/hm2,来福灵178g/hm2,乐果690g/hm2,灭幼脲Ⅲ号510g/hm2。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落叶松叶蜂卵期的种群数量动态,以卵梢占新梢总量的百分率作为其种群数量的指标值,给出了以种群趋势指数法、灰色预测法建立的发生量经验预测模型。同时据有效积温、及物候建立了发生期预测经验模型。  相似文献   

13.
在15±1℃实验条件下研究了落叶松叶蜂种群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动态,得出了年龄特征存活率等数据,编制了生命表,并计算出了各项参数:内禀增长力r_m=0.04914,净增殖率R_0=9.9881,增殖有限速率λ=1.0504/d,平均世代周期长T=46.7924d,瞬时出生率和死亡率b=0.2350、d=0.1859。稳定年龄组配成虫前期98.5529%,成虫期1.4599%。  相似文献   

14.
落叶松叶蜂在秦岭山地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落叶松叶蜂在秦岭山地林区1年发生1代,6月中旬后以老熟幼虫结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化蛹,5月上旬成虫羽化,5月下旬卵孵化,幼虫5龄。雌雄性比19.7:1,5%的个体2年1代。其发生期比山西、辽宁等地早1个月。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在9.1℃、13.5℃、16.5℃、及23.6℃实验条件下,落叶松叶蜂实验种群的发育速率,各发育阶段及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实验证明在24℃以上该叶蜂一龄幼虫不能成活,蛹不能羽化为成虫;7℃以下对蛹的发育有明显的阻碍作用;而高温条件(24.6℃)对雌成虫的产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3种落叶松对落叶松叶蜂抗性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调查分析表明:3种落叶松对落叶松叶蜂产卵的抗性强弱依次为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朝鲜落叶松;幼虫危害期对落叶松的抗性为朝鲜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防治后生长恢复力的大小依次为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朝鲜落叶松;综合抗性为日本落叶松最强,华北落叶松次之,朝鲜落叶松较弱。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火地塘林区人工落叶松针叶日增重,及落叶松叶蜂幼虫的日食量,在建立针对重量生长及幼虫日食量动态模型的基础上,模拟并演示了特定林分中特定种群为害时叶量的损失过程,结果表明,叶量损失率迅速增长的阶段处于幼虫的4~5龄期,即针叶重量生长的稳定期;由此给出了在不同虫龄期能够确定调查林中虫口密度是否达防治标准的叶量损失率指标值。同时还研究了落叶松叶蜂为害后,华北落叶松枝条生长量及材积生长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说明,当叶量损失率达50%以上时,枝条年生长减少6.12cm,胸径生长下降16.60%,1981~1992年4次暴发期共减少材积18.50m3/hm2,平均每暴发期净损失达4.625m3/hm2,严重年份损失高达6m3/hm2。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叶蜂的空间分布服从均匀分布,并在海拔1550~2500m之间存在不同的生态类型,据此分别建立了防治指标值及序贯抽样式,为检验防治效果,确定防治方式及必要的抽样调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23块样方690个样点资料的分析表明,海拔的变化对落叶松叶蜂种群密度、生态型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按海拔变化可划分为三种生态类型,在每种生态型之中种群密度、分布型呈规律性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种群密度与海拔高度间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