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部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山野豌豆(V.amoena Fisch.)和三齿萼野豌豆(V.bungei Ohwi)种子萌发对不同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3种野生豌豆种子的萌发率较低(0~4%);经恒温、变温、机械破皮、KNO3和浓硫酸处理后种子的萌发率显著提高,尤以机械破皮和浓硫酸处理30 min种子的萌发率最高;在20、25、30℃恒温和15/30℃变温条件下,3种野豌豆种子在25℃下萌发率达到最高,温度超过25℃时种子萌发率则逐渐下降,且15/30℃变温处理种子的萌发率介于20、30℃之间,表明25℃恒温处理是最3种野豌豆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2.
利用控制试验研究了乌拉特肋脉野豌豆种子对温度(15℃,20℃,25℃和30℃)和干旱胁迫(PEG-6000,0%,5%,10%,15%和20%)的响应,以探索其在不同水热条件下种子的萌发状况。结果表明,温度、干旱胁迫及其互作对肋脉野豌豆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具极显著影响;肋脉野豌豆种子在4个温度下的发芽率均较高且无显著差异,但发芽率在25℃时达到最高,30℃下最低,表明高温条件不利于肋脉野豌豆种子的萌发;各个温度下,随着PEG处理浓度的增加,种子的各项指标均呈递减趋势,且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强萌发进程减慢,但在0%~15%的胁迫处理下,15℃~25℃下种子的发芽率基本无显著差异,而当温度到达30℃,种子萌发率显著下降,表明在较高的温度下,PEG对种子的萌发抑制作用加强,且其抑制作用随着PEG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15℃下,5%PEG胁迫处理对肋脉野豌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等指标均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幼苗生长促进作用明显,表明低温处理下肋脉野豌豆幼苗对水分胁迫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聚乙二醇引发处理对水曲柳种子在高温下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解除初生休眠的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种子为材料,在10、25℃两种引发温度时,使用不同质量分数(0、5%、25%、50%)聚乙二醇(PEG)溶液对种子进行不同时间(1、3、7 d)的引发处理,观察不同引发处理种子在高温(25℃)下的萌发表现,分析PEG引发处理对水曲柳种子在高温(25℃)条件下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PEG引发处理能够减弱高温条件下水曲柳种子热休眠的诱导,10℃引发的种子萌发能力好于25℃引发的种子。25℃引发时,使用中等质量分数(25%)的PEG溶液对种子进行中等时间(3 d)的引发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其发芽率,但延长了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10℃引发时,使用高质量分数(50%)的PEG溶液对种子进行中等时间(3 d)或长时间(7 d)的引发处理,可以在不延长平均发芽时间的情况下,显著提高其发芽率与发芽指数,有效阻止种子进入热休眠。  相似文献   

4.
正一、野燕麦发生规律1.野燕麦种子具有"再休眠"的特性,野燕麦第一年发芽率一般不超过50%,其余在以后3~4年中陆续出土,在土壤中保持8年还可以发芽出苗。2.野燕麦种子发芽与外界温度有关:适宜温度为15℃~20℃,低于10℃或高于25℃都不利于萌发。3.野燕麦种子与土壤湿度有关:适宜的含水量为17%~20%,并吸收水分达到种子量的70%才能发芽,水分含量在15%以下或50%以上均不利于萌发。  相似文献   

5.
对粉花月见草种子在常温、低温处理下进行不同光照、温度、盐分、浸种方式的萌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常温处理全黑暗、全光照、自然光萌发率3%、78%、94%,发芽指数8.4、9.4、0.4;常温处理10℃、25℃、35℃萌发率71%、87%、16%,发芽指数4.7、5.7、1.6;常温处理0.01 mol/L盐胁迫萌发率84%,发芽指数7.2,随浓度升高而逐渐下降;3种浸种方式种子萌发率90%以上;低温处理萌发高峰提前且峰值高、萌发率、发芽指数上升。说明光照、一定温度范围内、低盐胁迫及浸种促进种子萌发,萌发率高,萌发速度快,有休眠特性,短期低温层积可解除休眠特征,快速蔓延成为入侵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壶瓶碎米荠(Cardamine hupingshanensis)种子的萌发特性,为其引种和栽培提供指导。[方法]调查壶瓶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壶瓶碎米荠的生态环境,并在不同的光照、温度、pH值和储藏条件下,对种子的发芽率进行测定。[结果]在壶瓶山一带的自然分布区内,壶瓶碎米荠种子无休眠现象,种子能自然萌发成苗,其萌发特性完全适应了自然分布区内稳定的低温溪流环境。温度在15~25℃时,壶瓶碎米荠种子发芽率较高;超过25℃,种子发芽率和萌发速度迅速降低。壶瓶碎米荠种子萌发对pH值条件要求不严格。光照对种子萌发也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条件。自然通风条件下,壶瓶碎米荠种子寿命约为80 d。[结论]人工育苗时,应该考虑温度和光照因素,萌发过程温度不宜超过25℃,种子保存需低温干燥。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野罂粟种子的萌发特性,研究了不同的温度条件以及不同浓度的KH2PO4、GA3、6-BA、PEG溶液浸种处理对野罂粟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野罂粟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变温(25℃12 h,15℃12 h),发芽率为78%;0.10%~1.00%KH2PO4处理对野罂粟种子萌发都有促进作用,浓度为0.10%时最高,发芽率为94%;赤霉素对野罂粟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野罂粟种子在赤霉素浓度为200 mg·L-1时最高,比对照提高了13%;不同浓度6-BA浸种对野罂粟种子萌发效果不太显著。在变温(25/15℃)、200 mg·L-1赤霉素条件下,野罂粟种子发芽率可达99%。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促进美国红枫(Acer rubrum L.)在河南商丘的引种栽培和推广,对3个美国红枫品种四季红、红点和秋火焰的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室内30℃/20℃、25℃/15℃、20℃/10℃和15℃/5℃(12 h/12 h)的4个温度梯度及每天12 h光照或全黑暗条件下培养28 d,未处理种子和室温干藏4周种子均不萌发,低温层积4周和温水浸泡后层积4周种子萌发,12 h光照下比全黑暗下种子萌发率提高0~4%和0~14%;温水浸泡后层积4周比低温层积4周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分别提高2%~21%和0.02~2.17;温水浸泡后层积4周,3个品种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均在30℃/20℃条件下最低,秋火焰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在20℃/10℃条件下最高,分别与最高温下相差12%、2.15,四季红和红点种子萌发率和萌发速率均在15℃/5℃条件下最高,分别与最高温下相差16%、21%和0.91、1.93,说明低温比高温更有利于种子萌发;田间4月15日至5月15日的种子萌发特性与室内20℃/10℃和25℃/15℃下的种子萌发特性相近。因此,如在本地利用种子繁殖法引种栽培这3个美国红枫品种,需将其种子经温水浸泡后层积,然后在本地温度较低的月份浅播,较有利于引种栽培成功。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气候箱内模拟林地环境条件,探讨了不同温度、光照和土壤含水量对子午岭建群种辽东栎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辽东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差异显著,其中最适温度为25℃;昼夜温差对种子发芽影响显著,15℃/25℃变温条件下,发芽率最高,而15℃/30℃变温条件下发芽率极低,说明温差过大不利于辽东栎种子萌发;在最适温度下,全光照时的发芽率达到97%,发芽势为80%,均高出其它光照处理;适宜辽东栎种子萌发的土壤含水量在15%~35%之间,最适土壤含水量为20%,此时发芽率为90%,发芽势为43.33%,发芽指数为3.0171.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发芽试验研究了温度、光照、pH值、贮藏时间等因素对乳突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乳突果种子无后熟休眠特性;其最适萌发温度为25℃;光照条件和黑暗条件发芽率没有差异;其对pH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pH值为2~10范围内均可萌发,但在pH值为6~8范围内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最适贮藏时间为12个月.  相似文献   

11.
以大庆自然植被干旱草原生境采集的北丝石竹种子为试材,研究其在不同温度、光照、贮存时间、PEG模拟干旱胁迫与其种子萌发的相关性,了解其种子对温度、光照、干旱生境等的适应能力,为建立种子繁殖技术流程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北丝石竹在15~30℃发芽率均达90%以上,种子萌发温度范围具有宽适性,其中以25℃最适于种子萌发;北丝石竹种子萌发属于对光不敏感类型,种子在有无光照条件下都能够萌发;5%~10%PEG质量分数处理种子促进其种子萌发,PEG质量分数15%~25%抑制其种子萌发;PEG质量分数25%使种子不能萌发,PEG质量分数20%~25%处理不萌发的种子复水恢复实验,83%~84%的种子萌发,其仍具有恢复能力。北丝石竹种子萌发阶段具有一定抗旱能力。北丝石竹种子采收后常温保存1年对其发芽特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不同牧草种子在干旱条件下的萌发能力,为恢复草地植被和补播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野生羊草和无芒雀麦的种子为材料,设置回干时间(1、10、20 d)和回干温度(20、30℃),进行回干处理,用15/25℃变温条件下纸上萌发法测定种子的萌发率及发芽指数。[结果]羊草和无芒雀麦吸水-回干处理后种子萌发率均下降,羊草下降幅度为5%~13%,无芒雀麦下降幅度为5%~10%。回干时间和回干温度对羊草和无芒雀麦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都有影响,羊草种子能耐长时间的低温回干(20℃,20 d),无芒雀麦种子能耐短时间的高温回干(30℃,1~10 d)。[结论]不同的牧草品种耐回干的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3.
以牧草苦荬菜种子为材料,选取4个种子含水量(6.94%、3.27%、1.24%、0.98%)及6个贮藏温度(常温、25℃、15℃、10℃、3℃、-15℃),连续贮藏5个时期(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6个月),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苦荬菜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均对苦荬菜种子活力有显著影响;贮藏温度在-15~15℃条件下,苦荬菜种子活力相对较高(贮藏16个月发芽率33%~42%),常温和25℃条件下种子活力下降明显,到16个月时种子活力几乎完全丧失(发芽率1.9%~2.4%);种子贮藏的最适含水量受贮藏温度的影响,贮藏温度越高,最适含水量相对要求越低。贮藏温度25℃,种子含水量为0.98%、1.24%、3.27%时种子发芽率相对较高,分别为30%、30%、34.7%,与种子含水量6.94%的种子发芽率(14%)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樟叶越桔种子的萌发率,以在六盘水采集的樟叶越桔种子为材料,对其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浴温度浸种(常温、40℃和60℃)、不同浓度赤霉素(GA_3)溶液浸种(200、1000、1500 mg/L)、不同浓度硼酸溶液浸种(0.2%和0.5%)和不同培养温度(15、20、25、30、35℃)等处理对樟叶越桔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水浴浸种与40℃水浴浸种条件下种子萌发率差异不显著,60℃水浴温度过高,浸种后的种子丧失生命活力;GA_3浸种处理能显著促进种子萌发,缩短发芽时间,且萌发率随浓度增加而增加,最大萌发率达68.67%,而硼酸浸种无明显作用;不同培养温度条件下的萌发率差异显著,在15~30℃条件下,种子都能发芽,但萌发适宜温度为15~25℃,最适温度为20℃,最大萌发率达65.33%。  相似文献   

15.
研究温度、光照及盐胁迫对喜盐鸢尾(Iris halophila Pall.)种子萌发的影响,筛选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光照12h/黑暗12h 交替时喜盐鸢尾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10℃/20℃,最终发芽率为86.66%±0.58%,亚适宜温度为15℃/25℃;其种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属于光中性种子;盐分浓度50 mmol/L 时促进种子萌发,200~800 mmol/L时发芽率随盐浓度的增高而降低,800 mmol/L NaCl 胁迫下的种子复水后恢复发芽率为60%.温度是影响喜盐鸢尾种子萌发的重要限制因子;光照对喜盐鸢尾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P >0.05);与其他盐生植物相比,喜盐鸢尾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其种子萌发特性体现出对盐生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Evaluation of seed quality is the key to seed distributing and seeding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as an important species for pharmacy and soil conservation. Here, we study the effects of light and temperature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mechanical and chemical scarification on breaking the seed coat. Seeds were collected in 2004, 2005, and 2006, placed in Petri dishes, and incubated at constant temperature 20, 25, and 30℃, and alternating temperature 15-25, 20-30, 15-30, and 20-35℃ under either an 8h photoperiod or total darkness for 28 consecutive days. Different methods were used to break the dormancy owing to hard seededness in this species such as chemical scarification by immersing in concentrated sulphuric acid for 5, 10, 15, 20, 25, 30, 45, and 60 min, in 0.2% KNO3 solution to saturate the seedbed, and prechilling for 7 d at 7℃ and mechanical scarification by cutt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ternating temperature at 20-30℃ with 8 h photoperiod and 16 h darkness was optimum for G. uralensis seed germinating in the laboratory. Hard seeds were broken by concentrated sulphuric acid soaking or mechanical scarification by cutting. Germination of seeds harvested in two different years was both promoted by immersing for 30-45 min in concentrated sulphuric acid. KNO3 solution was ineffective for reducing hard seeds. During seed germinating, the first count was on the 7th day and the last count was on the 14th day.  相似文献   

17.
不同温度对素花党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测定5、10、15、20、25、30℃恒温光照及15/25℃、20/30℃光照黑暗交替变化条件下素花党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动态指标,探寻温度条件对素花党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素花党参种子发芽质量随温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条件下终发芽率变幅为1.33%~96.33%,发芽势变幅为1.33%~50.33%,发芽指数变幅为0.08%~21.52%,活力指数变幅为9.22%~53.52%;25℃、20℃光照条件下和15/25℃光照黑暗交替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尤其25℃恒温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最高,幼苗生长最佳.说明25℃恒温光照条件为素花党参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条件,可作为其种子发芽质量检验的参考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蝶豆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为未来人工栽植碟豆和充分利用蝶豆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蓝色花蝶豆品种为材料,测定不同光照、温度、温汤浸种条件对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在0、24、12h光照下,蝶豆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25.56%、23.33%和21.11%,0h光照条件下的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最低且幼苗生长差,其余条件下幼苗生长良好;不同恒温条件下蝶豆种子的发芽率由高到底依次为30℃>25℃>20℃>35℃>15℃,在20~30℃内,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明显高于15℃和35℃,幼苗长势好;不同温汤浸种条件下蝶豆种子的发芽率由高到低依次为80℃>60℃>50℃>40℃>70℃>CK,浸种温度在40~60℃时,其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发侧根率和出真叶率都较高,幼苗长势好.[结论]温度是决定蝶豆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20~30℃为蝶豆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40~60℃温汤浸种可以提高蝶豆种子的发芽率,而光照对蝶豆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小,种子萌发不受有无光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不同处理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种皮、种子抑制物、温度、层积基质、外源激素以及营养物等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表明,60%硫酸溶液浸泡3 h的种子吸水率适中、活力高,经流水冲洗24 h后种子浸提物对油菜种子的抑制率最低,以珍珠岩作层积基质,经25℃暖温层积9个月和5℃低温层积3个月的发芽率较高,GA3(100 mg/L)+6-BA(10 mg/L)混合溶液处理的种子的发芽率(55.8%)最高,用营养混合溶液浸种,于低—高—低温层积后,能明显缩短种子萌发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对3种药用植物种子活力的影响。[方法]以白术、黄芩和远志3种药用植物种子为材料,分别将含水量为3%、5%和15%的3种处理的种子在-10、0、20和36℃条件下贮藏1年,对3种药用植物种子在贮藏1年后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在温度和含水量2个控制因素中,含水量对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的影响较温度更为明显;3种药用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随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当种子含水量控制在3%或5%时,温度的高低对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的影响不明显,而含水量为15%的种子在0℃环境下的种子发芽率和活力指数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对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