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盆景源于中国唐代,已有1300年的历史,然而美国的广大专业盆景工作和业余爱好对中国盆景知之甚少,有的甚至还不知道有中国盆景的存在。数十年来他们一直受到日本盆栽的影响,搞不明白盆景和盆栽之间的关系,还误以为二是截然不同的。自从香港伍宜孙先生捐赠了  相似文献   

2.
肖遣 《花木盆景》2004,(8):22-23
位于华盛顿近效的美国国家植物园里,有一座欧美规模最大的盆栽盆影博物馆。馆里设有中国、日本、北美、国际和热带五个展厅。1976年建馆时,日本盆栽协会向美国捐赠了53件盆栽作品,以纪念美国建国200周年,这些作品就陈列在日本厅里。中国馆的盆景,主要由香港盆景大师  相似文献   

3.
(记者邱祉轩徐旻)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国际盆栽协会、顺德区人民政府主办,陈村镇人民政府、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广东陈村花卉世界有限公司承办的2006中国(陈村)国际盆景赏石博览会于4月30日在广东陈村花卉世界隆重开幕。中共广东省委副书记欧广源、国际盆栽协会主席Linda Brant、世界盆栽友好联盟主席Solita Rosade、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甘伟林、顺德区人民政府区长周天明、顺德区委书记陈云贤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周干峙、中国海关总署副署长刘文杰、佛山市委书记黄龙云、佛山市人民政府市长梁绍棠、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广东省林业局局长邓惠珍、中国观赏石协会会长寿嘉华、陈村花卉世界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志明、国际盆栽协会第一副主席苏义吉、国际盆栽协会第二副主席 William Benz、世界杰出盆景大师加藤三郎和佛山本地的相关领导以及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  相似文献   

4.
图1、这是苏州遂苑杨贵生先生收藏的一棵大阪松盆景,该盆景桩材由日本引进,经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樊顺利精心改作,成为一件极富中国审美情趣的大阪松盆景佳作。  相似文献   

5.
张小兵 《花木盆景》2000,(1A):77-78
中国为盆景艺术王国。日本乃盆栽艺术之强国.相互比较.乃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盆景传播至今,已成为世界文化现象。全球各地域虽有“盆景”或“盆栽”不同的称谓,却同宗同源,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令不尽相同的艺术作品注释着不尽相同的文化理念和创作技艺,本文将从中国盆景的民族文化基因和艺术特质及哲学思想等方面,初探中国盆景文化现象。一、中国盆景的民族文化基因人类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其实质是该民族  相似文献   

7.
5月8日,新当选的国际盆栽雅石协会(BCI)理事长、台湾中华盆景雅石古盆交流协会理事长苏义吉先生, 在参加了广东佛山中国(陈村) 盆景赏石博览会和云南昆明第七届中国赏石展暨国际赏石展后,率由国际盆栽雅石协会原理事长琳达·布莱特女士,世界盆栽友好联盟理事长苏丽达·罗斯迪女士及该联盟秘书长、澳洲盆栽雅石协会会长,以及美国、墨西哥、德国、比利时和台湾地区盆景雅石专家等24 人组成的国际盆栽雅石代表团从杭州来到苏州,对苏州盆景进行了一天的考察访问。  相似文献   

8.
图1、近年中国从日本引进的盆景众多,极大丰富了我们的视野。抛开文化传承与审美意识的差别,日本盆景带给我们众多有益的技艺与理念,日本盆景丰富的年功让我们叹服,日本盆景界对盆景创作技艺、养护技艺严谨、精益求精的追求让中国盆景人受益颇多。浙江宁波盆景协会会长陈富清近年收藏盆景甚丰,2014年又从日本引进杜鹃盆景百余盆。2014年4月下旬,应陈富清先生之邀,  相似文献   

9.
中国盆景谁主沉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盆景艺术发端、发展过程中,中国历代学家、诗人、画家、民间艺人或亲自创作盆景,或用诗歌吟咏盆景,或用绘画描绘盆景,或书论述盆景。使园艺栽培的盆栽,升华形成具有意境的盆景艺术,为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盆景艺术作出重大贡献。他们创立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而神游盆景的审美观点,总结“小中见大”的盆景创作手法,要求注重画意……为创作中国盆景艺术提供了法则、理论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胡乐国 《花木盆景》2007,(11):64-67
五针松原产日本,称日本五针松,是松柏类盆景素材中最受宠爱的树种之一。我国的五针松盆景主要集中在上海及浙江、江苏的各主要城市。  相似文献   

11.
三、世界盆栽界求同存异传承中国盆景类型 中国早在宋代(960年-1279年),树木、山石盆景的研究和盆景的布局都已发展到相当水平,除山石与植物组“景”外,又分别将树木加以艺术处理,发展形成树木盆景;将石玩组合,“渍以盆水”,发展形成山水盆景。  相似文献   

12.
李建 《花木盆景》2021,(1):26-33
2020年9月29日至10月6日,在顺德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支持下,顺德区盆景协会在大良顺峰山公园举办"中国盆景名城"顺德区盆景协会成立四十周年暨第四届岭南盆景精品邀请展,展出盆景汇聚优秀作品260余件,既有树龄达到百年以上的珍贵盆景,还有数拾盆在国际级、全国、省市大展中获奖之作,特别是有许多是后起之秀的新力作,高于自然而巧夺天工,展现盆景艺术的清雅或娇媚或苍劲或雄奇,为顺德盆景艺术的传承提供一次观摩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幼喜爱植物,大约在高中时期喜欢上了盆景这门艺术,并被盆景中表达的自然树木情趣所陶醉。工作后,通过上网(主要是日本盆栽网)、会朋友、看书籍杂志,了解到日本盆栽的发展情况。本文想就日本盆栽的历史与现状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2008年5月下旬,正值中国盆景高级研修班(第二班)在常州宝盛园举办之时,中日盆栽友好视察团(第三班)暨世界盆栽友好联盟副会长、日本高砂庵主人岩崎大藏先生、日本盆栽协会理事长竹山浩先生一行十七人再次赴常州考察中日盆栽友好园暨宝盛园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5.
红之 《花木盆景》2007,(5):20-20
2007年2月9日至16日,由日本盆栽协会主办的第81回国风盆栽展在东京都美术馆隆重举行。共展出280佘件盆景作品.作品以树木盆景和微型组合盆景为主,树种主要有五叶松、黑松、赤松、杜松、真柏、长寿梅、绯梅、野梅等。  相似文献   

16.
10月2日至4日,2013“唐苑的世界盆景对话”国际年度论坛在西安“中国唐苑”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世界盆景石文化协会与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日本、美国、立陶宛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位盆景、赏石专家与会,共同探讨盆景赏石艺术。小林国雄、须藤雨伯、基娅拉·帕迪里尼、梁悦美、曹志振、杨贵生、李城、刘源望等国际知名人士出席。  相似文献   

17.
郑国顺先生,生于1958年,安庆市人,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理事,安庆市盆景艺术研究会会长,安徽省盆景艺术大师。他生长在皖江文化名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入盆景创作与研究上,尤其致力于松、柏盆景创作。十多年来,他潜心钻研徽派盆景的传统技法,在继承和发扬徽派盆景传统方面有所突破,创作上走出了徽派传统模式。其作品弘扬徽派雅士盆景中借景抒情的特点,在盆景艺术共性中追求自己的创作个性,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  相似文献   

18.
黄就伟 《花卉》2008,(6):30-30
从20世纪70年代初,我在工作之余开始学习和创作盆景,后辞职专门从事盆景的生产贸易。近10多年来,我不仅与国内盆景界广泛接触交流,还应邀出访了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从未间断对盆景艺术的探索和追求。作品多次在国内、国际盆景展中获重要奖项。九里香盆景《山涧留香》获第三届中国盆景评比展二等奖;福建茶盆景1991年参加印尼第一届亚太盆景雅石展获金奖;榕树水旱盆景《本是同根生》荣获99昆明世博会大奖;榕树盆景《海阔任翱翔》和黑松盆景《百年惊套助分别获第四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金奖等等。总结多年的盆景创作实践,有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花木盆景》2007,(11):F0003-F0003
柯成昆先生,现任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厦门盆景花卉协会副会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业余盆景创作。现有盆景精品近百盆。已有多件作品获得国际盆景博览会金奖。  相似文献   

20.
事物的发展始于创新。中国盆景的诞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这一千多年的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算短,和中国文字、书法、绘画、音乐、园林艺术等相比较,盆景却是小弟妹了。可是中国盆景后来发展,其品位的提高,虽跟日本盆景尚有某些距离,但我们近几年来的发展,却是形势喜人的。世界盆景的源头来自中国,我们更应该积极提倡研究中国盆景的创新与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