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秃杉引种耐荫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南京市南郊对引种秃杉的耐荫性初步探讨表明,秃杉幼龄阶段具有较强的耐荫性,苗期可以适应200—300勒克司的微弱光照;幼树枝叶在500—1000勒克司弱光照下的树冠内,仍能正常生长。适度遮荫可以提高裸根苗移植成活率,避免或减少日灼造成的生理病害,并促进苗木生长。利用这一重要生物学特性对于在纬度偏北、海拔低、光照强的江苏引种区选择合理的秃杉引种栽培模式,保障引种顺利进行,扩大和保存繁衍秃杉珍稀树种资源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3.
秃杉的引种与栽培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引种栽培研究表明,秃杉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我国南方中,低山区的气候和土壤。四川盆地秃杉人工幼林年平均高生长量达1.0m,胸径生长量1 ̄1.3cm;江苏,浙江良好立地,5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分别3.12m和3.5cm。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为秃杉扩大引种栽培的最适引种区;南方中低山丘陵区显示出速生潜力。秃杉造林采用1 ̄2年生优质壮苗,带状整地,株行距1.5m×1.5m。 相似文献
4.
5.
6.
青檀耐荫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连续3年测定比较几个不同树种的生理特性和树冠结构的基础上,本文对青檀的耐荫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青檀的耐荫性随年龄的增大而降低,12年生以前,青檀是耐荫的;13至25年生之间,青檀是喜光树种;26年生以后青檀则逐渐变为阳性树种。比较的结果还表明,青檀的耐荫性较马尾松强,较杉木弱,从总体看属中偏阳树种。 相似文献
7.
8.
9.
指出了青秀山景区绿化中应充分美化景区的每一个区域,增加景观的层次和色彩。由于林下光线不足植物品种耐荫能力各不相同,如何配置既能适合林木郁闭度,又能满足景观的要求,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量化标准,原有生产中耐荫植物的选择种植中依靠生产中的经验判断,使一些植物对小环境郁闭度无法适用,出现生长不良、逐渐死亡等问题,造成了重复施工和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对青秀山中现有的荫生植物进行了较全面调查研究,总结了青秀山荫生植物的种植后生长现状,对荫生植物的耐荫性进行了初步了解,为对荫生植物耐荫性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12.
安溪秃杉引种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秃杉引种造林试验研究表明,秃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速生性和抗逆性,对幼林观测表明,其造林成活率、树高、胸径长势良好,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达0.8 m、胸径生长量达1.2 cm;与福建柏、杉木生长量比较,秃杉树高提高了12%~21%、胸径提高了13%~29.8%,具有明显的增益优势,适宜作为南方用材林进一步引种栽培和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13.
台湾杉、秃杉引种栽培试验及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福建省闽清美菰林场引进台湾杉与秃杉进行育苗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或不同海拔营造台湾杉与秃杉纯林,其两种树种间或不同海拔之间的林分主要指标的生长量差异不显著。试验还表明台湾杉与秃杉是福建省高海拔山地造林较为优良的用材树种,速生期长,可以扩大造林范围。 相似文献
14.
珍稀树种秃杉在南京中山陵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种结构表明,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的立地条件,选用贵州剑河9号,5号和榕江5号种源2年生苗木造林,效果良好,造林2年时,秃杉平均树高1.14m,平均冠幅0.95m,当年新梢0.27m,若上层有林冠遮荫,则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秃杉种源苗期地理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南、贵州、湖北等10~11个秃杉种源,57个单株子代的两次苗期试验研究表明,种源群体间和群体内(单株子代间)性状均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变异与产地纬度、经度、海拔高度的线性关系不密切,但有经向相关强于纬向相关的趋势。产地日照和温度是产生变异的主要作用因子。经度偏东的贵州种源比偏西的云南种源种子质量好,生长最高,生物最大,成苗数多,封顶早,寒害轻,适应性强,湖北利用种源适应性优于云南种源,生长与其相近。这些地理变异为秃杉选择育种提供了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不同肥料种类和施肥剂量对秃杉人工林进行施肥对比试验。观测胸径、树高和蓄积生长量,分析不同肥料种类和施肥剂量对秃杉人工幼龄林高、粗和蓄积生长量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施肥措施对秃杉人工林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年高生长增加34%,粗生长增加26%,蓄积生长增加35%。 相似文献
17.
18.
1981年以来在广东12个点开展了秃杉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秃杉在我省显示了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引种潜力,在粤北地区其生长量从幼林起高于速生树种杉木,在全省范围内7a以前略低于杉木。秃杉生长状况受土壤质地和小地形影响,在海拔500m以上的山地比杉木更适生,用12个造林点和10个环境因子材料建立了秃杉生长数量模型。根据栽培区气候因子与秃杉生长表现,可将秃杉造林区划分为:Ⅰ区:粤北区,Ⅱ区:粤东北区;Ⅲ区:粤西沿海丘陵区;Ⅳ区:粤东、粤中丘陵区,其中,Ⅰ、Ⅱ区为秃杉适宜引种栽培区。 相似文献
19.
根据模糊数学择近原则,选择秃杉中心产区贡山、福贡、腾冲、龙陵等4个县的年降水量,11~4月降水量、相对湿度、年总辐射等5个气候因子均值为评判样本,与丽江、勐海等92个县的气候因子计算贴近度,对云南省秃杉适生区进行气候区划,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不适宜区等3个区域。 相似文献
20.
秃杉种源—家系联合试验表明,秃杉发芽、物候、苗期及幼林生长等11个性状中,真叶全现、一年生幼树抽高、一年生幼树全高种源间差异显著,发芽率、发芽势差异不显著;造林11年生时,种源间、家系/种源间生长性状差异显著,在遗传方差中,种源方差分量所占比例较大,种源效应最明显。选择秃杉优良种源有贵州交、贵州格、贵州昂、贵州丹、云南滕冲种源,优良种源平均单株材积遗传增益为29.68%,实际增益为34.60%。利用种源发芽、物候、苗期及幼林生长、11年生生长性状等11个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秃杉区划为3个种源区,第1个种源区为湖北利川种源,第2个种源区包括云南昌宁、云南滕冲种源,第3个种源区包括云南龙陵、贵州丹、贵州格、贵州昂、贵州交种源,其中第3个种源区种源在广东生长表现良好,适宜在广东适生区域引种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