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一、土地占有制度及缺陷 发展中国家的土地占有制度是多种多样的,但就大地产而言,一般可归为三种形式: 1.租佃制(tenancy)这种形式在西欧比较普遍,其特点是:使用权与占有权完全分离,地主拥有土地,但不直接经营,而把土地分成小块租给佃农耕种。佃农按事先订好的契约向地主缴纳一定数量的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地租数额往往要占收成一半, 相似文献
2.
3.
俄罗斯的土地改革──土地私有化及其前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许国雄众所周知,80年代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在集体农庄、国营农场和其他农业企业中广泛推行承包、租赁和内部经济核算等改革措施,但未触及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当时农民不是土地的主人,也不是... 相似文献
4.
国民党败退到台湾时,台湾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经济面临全面崩溃,社会一片混乱,危机四伏。为了稳定当时台湾混乱的社会局面,时任"台湾省政府主席"的陈诚首先从农业入手,进行了一次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对台湾农业生产的恢复,社会的稳定以及日后台湾工业的崛起等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陈妍 《农村.农业.农民》2020,(7):35-38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统一战线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理论渊源及历史经验出发,分析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做法及如何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主题;从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展开,提出统一战线服务发展大局,要发挥自身职能优势,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找好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形成助推发展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6.
7.
台湾地区第二次农村土地改革背景和目的与当前大陆地区情况具有高度相似性。基于金融支持的视角,详细总结和分析了台湾地区第二次土地改革的金融配套策略及实际效果,进而提出其对大陆土地改革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政学会是民国时期研究土地问题的重要学术团体,对中国土地理论的开发与国民政府地政事业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土地改革主张深受欧美土地改革理论与方法的影响,一方面,欧美经济学家的土地改革理论与著作被翻译传入中国;另一方面,地政学会成员在与欧美土地专家进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借鉴欧美土地改革理论与方法,进而提出自己的土...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1):25-29
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台湾地区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土地改革,每次土地改革的产生与发展都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历史背景。其中一些历史因素,随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发展变化而不复存在,如第一次土地改革时的军事对抗背景;有一些因素却贯穿始终,构成台湾历次土地改革的纵深背景。综观历史可以发现,台湾历次土地改革都是在工业化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工业化是对土地改革产生深刻影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12.
认真总结脱贫攻坚实践成效和经验,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以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为研究区,从人民生活、教育医疗、综合经济实力三个维度构建脱贫成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19个县(市、区)脱贫攻坚综合成效及其障碍因素。研究表明:2012-2020年期间,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综合发展指数年均增幅8.73 %;增幅最大的3个县区是六安市叶集区、金寨县和安庆市太湖县;当前制约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更多体现在教育医疗、综合经济实力两方面。在脱贫攻坚实践中,革命老区坚持规划引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精准方略、坚持群众主体、坚持社会动员,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14.
为发挥河南省著名革命老区卢氏县的山水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探明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路径及产品类型,推进卢氏县新型农业现代化进程,文章首先分析了卢氏县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自然资源与区位、人文历史与文化及经济发展与产业基础等三个方面的优势条件。其次,提出休闲农业发展方向,以及建设“洛河流域生态农业休闲观光长廊、杜关河流域越夏有机蔬菜休闲采摘长廊、老鹳河流域原生态产品挖掘展示长廊及淇河流域现代生态农业科普教育长廊”,即“四条长廊”的总体布局。基于此,进一步提炼休闲农业发展的四种模式类型,即休闲观光游、养老度假游、美丽乡村游和红色革命游,并集中规划和设计四种模式的重点建设产业项目,为休闲农业发展指明方向。最后,提出规范土地有序流转、落实惠农政策、发挥科技兴农作用及加强农村环境整治等四点对策建议促进都市休闲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描述陕甘宁地区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民族阶级矛盾激化的基础上,研究了灾害调控机制对该地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从红色旅游的概念、发展现状、意义、发展趋势等方面探讨红色旅游发展目的,对红色旅游景区首先进行基础性研究和特色资源挖掘,充分展现金寨红色历史文化底蕴;以红色和国防革命传统教育为主线,巧妙地将红色革命精神、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融入不同主题的分区之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总结出红色旅游景区设计和开发的经验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葛庆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太平天国战后,苏浙皖交界地区的许多地方出现人口的“真空”、“半真空”状态,从而引发了战后大规模的移民浪潮,湖北、湖南两省是这场移民运动的重要迁出地。两湖移民的迁移活动从战后初期一直持续到清末,大量两湖移民的迁入,对本区的经济、文化和风俗习尚各个层面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利用航空相片判读,野外勾绘造林基地小班轮廓,来设计造林基地,计算造林面积,可以提高造林设计质量,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容易转绘成图。 相似文献
19.
安徽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主体,虽然近年来在困境中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受人才与分配政策、城乡二元结构、地方经济、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在安徽省教育资源分配格局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建设职教大省”,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公平合理、优化配置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是实现人力资源强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0.
于思勤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1,14(2):63-68
对河北、河南和安徽省夜蛾昆虫区系的分析结果表明:(1)在世界昆虫区系中,河北省夜蛾以古北界种类最多,占47.4%;古北和东洋界共有种类次之,占39.5%。河南省夜蛾以古北界种类最多,占34.8%,古北和东洋界共有种类次之,占26.1%。安徽省夜蛾以东洋界种类最多,占37.3%;古北和东洋界共有种类次之,占33.9%;。(2)在中国昆虫区划中,河北省夜蛾以在东北和华北区均有分布的种类最多,占67.89%,在华北和华中区均有分布的种类次之,占50.53%。河南省夜蛾以华北和华中区均有分布的种类最多,占63.48%;东北和华北均有分布的种类次之,占45.22%。安徽省夜蛾以西南和华中区均有分布的种类最多,占47.21%,华北和华中区均有分布的种类次之,占46.35%。(3)就这三个省份来讲,自北向南夜蛾科昆虫种类增加,古北界种类减少,东洋界种类增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