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三北地区不同类型沙棘叶片参数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三北地区3个典型区域,杂交沙棘叶片多条形,钝尖,叶柄较长,而中国沙棘叶片呈披针形;叶面积以杂雄沙棘最大,引进大果沙棘次之,杂雌沙棘较小,各乡土沙棘最小;叶产量随雌雄株、区域不同变化很大,"杂雄优1号"叶产量较"杂雌优54号"高出3.6倍,同一品种"杂雄优1号"叶产量,辽宁朝阳比甘肃庆阳能高出2.4倍。在三北地区,杂雄沙棘叶面积大,叶产量高,具有很好的种植和叶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沙棘优良雄性株系选择及栽培利用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俄罗斯沙棘优良雄株(优雄1)、蒙古沙棘优良雄株(优雄2、3、4)及中国沙棘优良雄株(中沙♂CK)等5个优良雄性株系的花期、花粉量、花粉生活力的观测调查。并分析它们与良种沙棘雌株授粉结实情况,证明优雄1与优雄4具有花芽大、花期长、花粉量大,与良种沙棘雌株授粉亲和力强、结实率高等性状,为沙棘良种雌株的适配雄性株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4.
中国沙棘良种选育及遗传改良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沙棘良种选育及遗传改良研究虽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在优良品种选育、优异种质引种及遗传改良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为给中国沙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在汲取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及查阅有关学术论文的基础上,综述了中国沙棘优良类型选择、优良个体(品种)选育、引种驯化、杂交育种及遗传改良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指...  相似文献   

5.
大果无刺沙棘低位嫁接繁殖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兴学  姜树茂 《沙棘》1997,10(2):20-20
大果无刺沙棘是对沙棘栽培良种所特有的优良性状的综合概述。沙棘良种繁育技术是实施沙棘高产、高效的基础, 随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纳入沙棘综合管理系统及栽培技术与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国内外对沙棘良种的培育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对沙棘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来, 我所相继引进俄罗斯、蒙古沙棘栽培良种,这些品种具有果大、丰产、无刺、果柄长等优良经济性状。为了使有限的宝贵资源尽快地在生产中得以推广.使其充分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我们对沙棘良种迅速扩繁的途径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实践表明.采用幼龄中国沙棘为砧木进行低位嫁接繁殖方法,是保持母株优良特性,获得较多优质穗材与迅速扩繁的重要技术手段。采用低位嫁接,接穗基部处在地表层下部,保湿性能好,能迅速输入水分和养分,嫁接部位愈合好,防风折,保存率高,成活率可达80%以上.当年高生长可达0. 8~1. 3m,平均冠幅1.0m,当年即可为嫩枝扦插育苗提供较多穗材, 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1.采集接穗 剪穗时间在早春树液未流动之前,在良种树上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芽眼饱满的枝条。一般采集树冠中上部外围1a生枝条或1a生萌蘖株枝条。接穗剪好后每50根一捆放在较低温的洞内或窖内湿砂埋藏,经常保持湿润。  相似文献   

6.
《沙棘》2005,18(4):F0002-F0002
阜新市绿洲沙棘良种选育推广研究所是个专门从事良种沙赫引种,选育、推广的科研单位。本研究所由著名的阜新市沙棘育种专家梁九鸣先生(原阜新市沙棘开发办公室主任)担住所长及技术总监,并聘请中国林科院沙棘育种权威专家黄铨教授为名誉顾问。多年来在成功引育、推广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辽阜一号、辽阜二号、乌兰沙棘等良种沙棘的基础上,又由国外引进优良种源,运用科学的育种手段及先进的繁育技术,培育出更具优良性状的绿洲系列新品种,进一平满足了沙棘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森淼"(Hippohae rhamnoides subsp.sinensis cl.‘Senmiao’)是基于中国沙棘优良种源优良单株,经实生子代选优及无性系区域化测定而选育出的沙棘良种,少刺,盛果期平均单株产量3.5kg,单位面积果实产量可达6 000kg/hm~2。  相似文献   

8.
《沙棘》2005,18(1):F002-F002
阜新市绿洲沙棘良种选育推广研究所是个专门从事良种沙棘引种、选育、推广的科研单位。本研究所由著名的阜新市沙棘育砷专家梁九鸣先生(原阜新市沙林开发办公室主任)担任所长及技术总监.并聘请中国林科院沙棘育种权威专家黄铨教授为名誉顾问。多年来在成功引育、推广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辽阜一号、辽阜二号、乌兰沙棘等良种沙棘的基础上.又由国外引进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9.
我国沙棘引种、杂交及新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沙棘遗传改良的研究现状。全国大规模的引种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及黑龙江等省区,以引进俄罗斯、蒙古良种及其实生优良株系为主。90年代开展了沙棘的杂交育种研究,主要将中国沙棘与国外品种杂交,以期获得适应性良好并且果实经济性状亦佳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沙棘》2006,(2)
阜新市忠义沙棘科学研究所是在我国沙棘产业大发展、沙棘良种选育研究工作的关健时期,顺应阜新市经济转型的需要,在林业高科技示范园区的大力支持下,于2003年12月正式成立,并开始工作。该研究所在阜新市沙棘良种选育研究所原所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忠义亲自指导下,继选育出辽阜1号、实优1号、实优2号等沙棘良种基础上,又与林业高科技示范园区科研人员合作,选育出适合我国不同地理条件的优良沙棘品种——李沙1号、2号、3号、4号、5号等几个沙棘品种。并投资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沙棘良种育苗基地。目前,该基地引种园…  相似文献   

11.
中国沙棘适应性强,果实品质好,但产量低,棘刺多;俄罗斯良种沙棘产量高,果实含量高,棘刺少,但适应范围有限。为了利用俄罗斯良种沙棘的优良性状去改进中国沙棘的缺陷,通过9年的杂交育种试验,初步结果显示:杂种沙棘兼有母本和父本两者特性。通过选择,选出了几个杂种类型兼备了母本和父本的优点,可进行区域化试验和小范围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12.
杂交与亲本沙棘雌株性状特征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蒙古良种沙棘亚种"乌兰沙林"(母本)和中国沙棘优良类型"丰宁雄"(父本)及其杂交子代雌株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杂交与亲本沙棘性状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杂交子代雌株的树高、冠幅、地径、结果枝数量及新梢数显著优于亲本植株,果柄长、果穗数以及百果重等方面的性状也得到了改良。杂交子代植株的根系在土层中分布广泛,根长、根量也较母本增多,有利于子代沙棘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而子代的果实发育速率高于母本,果实成熟期较母本缩短,更有利于在短期内获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王春艳 《沙棘》2005,18(1):19-21
通过多年对不同沙棘品种在绥棱地区的丰产栽培试验研究,对其生长发育,主要经济性状及丰产性的调查分析,采用性状相对值综合比较法,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沙棘品种6个,建议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沙棘良种基地建设中,作为目前沙棘的主栽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黄土丘陵区沙棘优良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代琼  白岗栓  姜峻  黄瑾 《沙棘》2005,18(2):6-10
1993~2004年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陕西吴旗,安塞县进行了沙棘优良品种引种试验研究。通过引种国内不同地理种源20余种优良沙棘类型,引进10余种俄罗斯优良沙棘品种,采用家系选择法,初步筛选出生态经济型5种沙棘类型,经济型3种类型。前者生长迅速、树冠好、根系发达、郁闭快、水土保持效益好,且果实较大(果径0.8~0.9cm,百果重22~31g),单株产量2~3.5kg,V-C含量较高,其生态、经济性状较当地野生沙棘为好。此种类型沙棘适于在黄土丘陵区大面积荒沟、荒坡种植。通过引种俄罗斯大果、无刺沙棘优良品种与本地野生中国沙棘对比分析看出,其适应性、抗性较中国沙棘差,经济性状较好。通过试验筛选出3种优良类型,果径为0.9~1.3cm,百果重46~52g,单株产量2~5kg,无刺或少刺。俄罗斯沙棘与中国沙棘杂交种,效果较好。此项研究为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大面积荒山、荒沟建造高产、优质沙棘林,高效、持续发展沙棘产业具重要意义。在引种试验中必须掌握好其关键技术,建立好采穗圃、种子园,并建立一定面积的集约经营高产、优质沙棘园及良种繁育基地,掌握水、肥等项抚育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林业实用技术》2021,(9):42-47
为探索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 sinensis)良种苗木快繁技术,依据不同的全光喷雾装置及相应的扦插方法,分别采用圆形沙盘、裸地土盘2种扦插模式,针对自主选育出的中红果、中黄果、中无刺3个中国沙棘良种,以简单高效的裸地嫩枝扦插技术为突破点,分析中国沙棘良种嫩枝扦插苗木生长情况得出:采用裸地土盘较圆形沙盘对嫩枝扦插苗的生长成活指标影响更高,对根系生长指标影响更大。从对苗高的影响来看,中红果、中黄果、中无刺3个良种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增长幅度达33.6%~112.1%;从对主根长度的影响来看,中红果、中黄果2个良种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增长幅度达88.5%~124.2%。  相似文献   

16.
徐永昶 《沙棘》1995,8(2):14-15
沙棘系雌雄异株植物,目前尚不能鉴别其实生幼龄植株(未进入开花结果期)的雌雄性别,且其性状分化严重,雌雄株的比例约为1:1。近年来,随着我国沙棘开发利用事业的开展,以采收果实(包括种子)为主要目的的人工沙棘园营造和沙棘良种选育工作,已在许多地方展开。为了获得能够确定雌雄株性别,且能保持母本优良性状的苗木,插条育苗在沙棘栽培(包括良种选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山东引进俄罗斯等优良沙棘品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石庆奎  张殿水 《沙棘》2002,15(4):13-14
报道了1999-2001年在山东省引进俄罗斯等优良沙棘品种进行育苗、造林及丰产栽培的试验结果,引种试验结果表明,引种到山东的俄罗斯等优良沙棘品种在无性繁殖、有性繁殖、营养生长、生殖生长都表现正常,为当地引进沙棘良种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远缘杂交技术路线,以中国沙棘优良单株MK-88-01、HF-88-05为母本,俄罗斯栽培种阿列依及蒙古大果沙棘乌兰格木子代优良雄株为父本,开展了中国沙棘与蒙古沙棘2个亚种间杂交育种研究.结果发现:杂种子代性状分化严重,棘刺数、百果质量、果实产量等最重要的几项经济指标的遗传分化程度最大.选育出3个优良杂种单株,其树高均显著高于父本,2年生枝棘刺数均为3个,与母本中国沙棘相比,棘刺数大量减少.优良杂种单株百果质量与单株产量分别达26.33~29.33 g、2.00~2.50 kg,比母本中国沙棘分别提高31.34%~46.30%、66.67%~108.33%.杂交子代具有单株生长量越大,其果实与种子表型指标就越小的变化规律,与母本中国沙棘体大果小、父本蒙古沙棘体小果大的表型特征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远缘杂交技术路线,以中国沙棘优良单株MK-88-01、HF-88-05为母本,俄罗斯栽培种阿列依及蒙古大果沙棘乌兰格木子代优良雄株为父本,开展了中国沙棘与蒙古沙棘2个亚种间杂交育种研究。结果发现:杂种子代性状分化严重,棘刺数、百果质量、果实产量等最重要的几项经济指标的遗传分化程度最大。选育出3个优良杂种单株,其树高均显著高于父本,2年生枝棘刺数均为3个,与母本中国沙棘相比,棘刺数大量减少。优良杂种单株百果质量与单株产量分别达26.33 29.33 g、2.00 2.50 kg,比母本中国沙棘分别提高31.34%46.30%、66.67%108.33%。杂交子代具有单株生长量越大,其果实与种子表型指标就越小的变化规律,与母本中国沙棘体大果小、父本蒙古沙棘体小果大的表型特征相吻合。  相似文献   

20.
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沙棘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关单位和个人通过不同的渠道,引进了不少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沙棘栽培品种,这方面的成就很大,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沙棘种质资源和沙棘栽培品种我国均有活体保存.进入90年代以后,又分别在中国沙棘种质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引种,通过选择、杂交、驯化等多种手段,已培育出一批沙棘优良类型.目前由于国家加强生态建设,沙棘的种植面积和地区逐年扩大,相应的对种植的质量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由于在有些基本概念上不清,有些单位和个人急功近利甚至弄虚作假,使沙棘优良类型的引进栽培工作出现了混乱,此种情况如不及时给予纠正,将来必将给沙棘的种植和良种选育工作带来伤害.突出的问题有两个:1 盲目扩大引种范围,提高优良类型规格,夸大其性能特征的问题应该说明的是,本文指的“引种”并非科研育种上讲的引种,而是指一个地区为了绿化或者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