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克民 《蜜蜂杂志》2011,31(9):35-35
甘露蜜是中蜂的最大祸患,我地十有九年会有甘露蜜中毒现象出现,甘露蜜对中蜂危害极大,重则全群覆灭,轻则引起春衰。我地多为冬季出现,严重时大量幼蜂、壮年蜂死亡,蜂箱周围爬蜂满地,不能飞翔,腹部膨胀。剥开腹部,全是不消化的甘露蜜,在几天之内蜂群减少大半,箱内幼蜂、壮年蜂很少见。现将我多年预防甘露蜜中毒的经验简介如下,供蜂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滇南大部分坝区调查中蜂群数量逐年减少,探析其原因,主要是意蜂大量饲养,缺蜜时中、意蜂互盗,交尾季节意蜂干扰,蔬菜农药大量施用,农民精耕细作,反季节蔬菜大量栽培,主要蜜源植物砍伐及工厂浓烟污染等。警示人们,坝区的中蜂群锐减,生态失衡,应引起社会广泛注意。  相似文献   

3.
换位控制自然分蜂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善成 《中国蜂业》2006,57(4):21-21
自然分蜂如果在主要流蜜期前1个月发生。将造成大流蜜期前大量逃蜂或消极怠工,给养蜂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我在处理发生分蜂热的蜂群时,运用换位分蜂的方法达到了蜂多、蜜多的目的。首先,将发生分蜂热的蜂群搬走,原址放1个空蜂箱。然后在任意蜂群中选调2张虫卵脾,带少许幼蜂放在空蜂箱中,组成第1个新分群,由于大量外勤蜂进入第1个新分群,造成新分群外勤蜂过剩,  相似文献   

4.
由于大田农作物杀虫剂的大量使用,使当前蜜蜂中毒事件日益增多,怎样才能有效防止和减少影响呢?笔者根据我区养蜂专业户李玉奎十几年的生产实践经验作如下介绍:蜜蜂中毒的特征是:全场蜂群出现突然大量死亡,群势越强,死蜂越多,且死亡蜂多为采集蜂,腿上还常带有花粉团。蜂群为此呈  相似文献   

5.
收捕野生蜂,成本低,投资省、见效快、效益大,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好门路。中蜂适应力强,南方各地山野中蕴藏大量的野生蜜蜂,完全可以收捕饲养,以解决蜂种缺乏,减少养蜂投资。收捕野生蜂,分诱捕和猎捕两种方法。诱捕野生蜂是选择它们喜爱营巢的环境,放置空箱让蜂...  相似文献   

6.
2008年春季,我的蜂群出现爬蜂症状。3月2日开始大量进柏树粉,就有刚出房的幼蜂在巢门前死亡。3月18日后有蜂爬出箱“冻死”在地上,爬蜂个体偏小,直到3月中下旬油菜花期结束前1周爬蜂现象才消失。造成爬蜂的主要原因是,雨雪天气推迟了油菜开花时间,蜂群缺粉迫使工蜂大量采集一种开白花植物的花粉,这种植物大多生长在秧底和未种植的田块。  相似文献   

7.
《中国蜂业》2011,62(9)
秋繁新蜂大量羽化后,越夏蜂基本被更替。此时,便可着手培育越冬适龄蜂了。秋季培育出的幼蜂已作排泄飞行,未曾参加抚育、酿蜜、采集等巢内外繁重工作的工蜂被称为适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的最大特点便是生理上的年轻。  相似文献   

8.
正尼勒克县种蜂场是饲养新疆黑蜂的重点地区之一,8月上中旬天气开始逐渐转冷,蜜源减少,有少许零星蜜源,是繁殖适龄越冬蜂的关键时期。秋季繁殖出来的蜜蜂,经过充分飞翔排泄,未参加采集和哺育活动,保持生理上的工作,蜂群越冬安全和来年春季繁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全面检查调整蜂群由于蜜源大量减少,蜂王产卵下降,出现新蜂出房日渐减少,老蜂不断死亡现象。同时,采集蜂和小群之间的子脾有多有少,子脾质量悬殊很大,因而需要对蜂群进行  相似文献   

9.
利用柳孟头花期培育越冬蜂,效果很即,春繁定群时,群均7.5脾蜂。用春繁形式奖饲繁蜂效果最佳,春繁定群时,群均8脾蜂。利用芝麻花期培育越冬蜂效果最差,春繁定群时,群均只有4.5脾蜂。秋末有大量菊花开放地区,只有巧用菊花蜜源培育越冬蜂,春繁时才能得到群的5脾蜂。  相似文献   

10.
徐传球 《中国蜂业》2013,(11):16-17
养蜂人与蜂打交道,往往习惯了蜂蜇,蜂蜇次数多了,人也产生了抗体,一般上午蜂蜇肿起,下午就消肿了,但毕竟蜂蜇的一瞬间是有疼痛感的。要是蜂蜇中眼部,脸部肿起很难看,出门影响美观。我老伴常说,养蜂确实好,蜂不蜇人就更好了。在长期养蜂过程中,我总结出一些减少蜂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谈谈我国蜜蜂育种和良种推广情况中国农科院蜜蜂所(100093)马德风从本世纪初到40年代末,我国有许多学者、商人和住在我国的侨民,由国外引进西方蜜蜂约30万箱,主要是从俄国引进大量的黑蜂和日本引进大量的意蜂和少量的喀蜂。由于种种原因,到1947年末,...  相似文献   

12.
《中国蜂业》2016,(5):34-35
正养蜂人都知道蜂群产生分蜂热对蜂群管理和生产会产生一定影响,蜂群产生分蜂情绪是蜜蜂生物学特性。实际生产中发现凡是产生分蜂热的蜂群有几个不同特点:(1)群势强;(2)群内子脾多,蜂多于脾,饲料足;(3)箱体容积小;(4)蜂王产卵能力下降或很少产卵,哺育过剩,出现大量自然王台;(5)采集蜂减少,巢门口有大量工蜂聚集、怠工;(6)产生分蜂热的蜂群90%是优秀的老王群,无疾病,发展快;(7)当年新王正  相似文献   

13.
蜂痢良药-仙人掌蜜蜂下痢病虽属非传染性病害,但蜂群一旦发生此病,其病蜂腹部膨大,飞翔困难,多在蜂箱外乱爬,常在蜂箱附近排出大量黄褐色且有臭味的粪便。冷天,病蜂为了排泄粪便,往往爬出巢门而冻死,造成蜜蜂大量死亡,引起春衰。对于蜜蜂下痢病的治疗,过去常用...  相似文献   

14.
王志 《养蜂科技》2005,(6):22-24
我国蜂药研究滞后。蜂农缺乏用药常识,用药方法不当。导致蜂药残留。污染蚌产品。并危害蜂群。只有加快进行天然、高效、低毒、低残留蜂药的研制,合理使用蚌药,掌握蜂病信息。以管理为主线,防治结合,减少蜂药污染。才是适合我国蝽业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爬蜂病的防治季福标,黄斌爬蜂病是春末夏初多发生于成年蜂的一种疾病。蜂群感染此病后,表现出烦躁不安、采集力下降、寿命缩短、青壮年蜂大量死于蜂箱外,给正常的养蜂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1988年早春,浙江某蜂场120群蜂于3月25日在浙江采油菜时加上继箱,4...  相似文献   

16.
杨朝环 《蜜蜂杂志》1998,(11):16-18
人工分蜂是利用蜜蜂自然分蜂的特性,当蜂群经过繁殖、发展强盛时,巢内积累了大量的青壮年蜂;外界辅助蜜粉源充足时,蜂群中就有雄蜂开始出房。此时可用人工分蜂来代替自然分蜂,使蜂群随人们所希望的目的来繁殖、扩大生产,可以使蜂场实现良种化,同时还可以控制自然分...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业余养蜂爱好者,长期饲养中蜂,一贯都是按照饲养意蜂的方法来饲养,因而往往因管理不当而发生飞逃,给我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当大量蜜蜂向外拥出时,我只得急不可待地将蜂门关上,蜂王虽被堵住了,而大量飞出的工蜂发现蜂王没出来,在外面转了一会又折回本箱,却因蜂...  相似文献   

18.
蜂体的利用     
蜂体的利用无论大小蜂场每天都有大量老蜂死亡,这些死蜂弃之可惜,尤其在广大农村的定地饲养户不知该怎样利用这一废物。近年来,我变废为宝,利用死蜂饲养蝎子,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现介绍给大家。近年来饲养蝎子是一条快速致富门路,养蝎多用黄粉虫作为主饲料,但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爬蜂病的肆虐流行,给养蜂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作为养蜂户,为了减少损失,增加收入,我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治爬蜂病的办法。写出来供同行们参考。对爬蜂病,只有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此病的发生。①防重于...  相似文献   

20.
漫谈蜂毒疗法蜂疗在俄罗斯及东欧一些国家开展得比较普遍,研究工作也进行得比较深入,不少地方有专门的蜂疗医院或在医院中有专门的蜂疗科(室)。蜂毒疗法是蜂疗的基本内容之一,主要是应用蜂螫或注射蜂毒液治疗风湿病、关节炎和神经痛等疾病。国内外大量临床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