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简化甘蔗与斑茅杂交后代鉴定程序、缩短鉴定时间,提高检测准确性,本研究在前期简化基因组调研测序开发的SSR引物基础上,选取部分引物对其在甘蔗DNA混液、斑茅DNA混液、主要栽培种及甘蔗与斑茅杂交后代DNA的扩增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选取的381对引物在斑茅DNA混液和10个甘蔗栽培种DNA混液中有363对引物在斑茅混液中检测到扩增产物,其中86对只在斑茅混液检测到扩增产物。将上述86对引物在192个甘蔗栽培种中进行扩增分析,筛选得到4对仅在斑茅及甘蔗与斑茅的后代有特异扩增条带的特异性引物。本研究可实现简单、快速、准确鉴定甘蔗和斑茅杂交后代的斑茅血缘,有利于高效地获得真实的杂种后代,加快甘蔗和斑茅杂交后代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3.
红掌是一种重要的观花和观叶兼具的草本植物。植物离体培养技术已经成为红掌繁殖主要采用的方法,绝大部分品种可以通过组织培养实现再生,其推动了红掌细胞工程育种的发展。本综述总结了红掌细胞组织培养繁殖途径,包括直接获得无菌苗途径、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再生途径、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原球茎和类原球茎途径、原生质体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花器官培养,多倍体诱导,物理化学诱变,遗传转化,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筛选的研究在育种中的应用。并提出了红掌细胞工程研究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将来红掌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利用发根农杆菌转化药用植物,并对毛状根进行离体培养,大量提取重要成分,是药用资源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讨论了发根农杆菌影响发根诱导的因素即转化组合的研究、转化条件的研究及影响发根生长量和有效物质含量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和今后的研究方向及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张宇虹 《种子科技》2016,(8):108-108
本研究以怀地黄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ABA浓度对其幼苗生长效应的影响。在给定胁迫时间下,低浓度的ABA处理(0.5~1 mg/L)对怀地黄幼苗生长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株高、叶片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而高浓度ABA处理对幼苗生长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怀地黄幼苗在5 mg/L ABA浓度下为半致死状态,在10 mg/L ABA浓度下为全致死状态。  相似文献   

6.
7.
烟草番茄斑萎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番茄斑萎病是一类在局部地区产生严重危害的烟草病害,由布尼亚病毒科番茄斑萎病毒属典型成员烟草番茄斑萎病毒系统侵染引起。目前该病在中国许多省均有发生的报道,在云南烟区广泛分布,在局部地区可造成60%以上的严重损失,烟草番茄斑萎病被认为是世界上对烟草最具潜在危险病害之一,较为系统全面的综述了烟草番茄斑萎病的发生与分布,病害症状学,病原物,致病机制,病毒基因组结构和功能以及病害的流行及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9.
花叶凤尾竹(Bambusa glaucescens f.albo-variegata)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现存量少,需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实现快速繁殖的目标。本研究以花叶凤尾竹当年生幼嫩带节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探索花叶凤尾竹组织培养外植体采集时间、消毒条件、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以6月下旬采集保留叶鞘的花叶凤尾竹幼嫩带节茎段为外植体,可得到最高的存活率;最佳消毒方式为有效氯浓度1%的NaClO溶液,消毒12 min;最佳丛芽诱导和增殖的培养基为MS+0.08 mg/L TDZ+1 mg/L BA+0.2 mg/L KT;生根培养基为1/2MS+2.5 mg/L NAA。综上建立的花叶凤尾竹快繁体系,无菌苗获得率可达58.88%,增殖系数可达3.65,生根率86.67%,平均生根数3以上。本研究为快速繁育花叶凤尾竹种苗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利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作为激发子诱导玉米获得抗病性。以一对同核异质玉米B37自交系为试材,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检测适宜诱导抗性的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作为激发子诱导玉米抗病性的适宜诱导浓度,测定与抗病性相关酶的变化。经用1∶50和1∶60的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预处理植株,再接种高浓度(1∶10)毒素培养滤液处理的病斑面积分别为(0.30±0.14)和(0.36±0.17)mm2,而对照为(2.70±0.24)mm2,是处理的7.5~9倍,差异极显著。经0~72 h的动态检测,以1∶60预处理效果为最佳,与对照相比,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平均提高了23.4%,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平均提高了65.9%,有害物质丙二醛(MDA)的含量平均降低了28.2%。叶片内部所产生的生化反应与叶片表面的抗性病理反应相吻合,证实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滤液本身能够成功地作为激发子来诱导寄主-玉米获得抗性。  相似文献   

11.
Expansins(EXP)是一类植物细胞壁蛋白,它能诱导分离细胞壁的延伸生长及依赖pH调节的细胞扩展生长。在生长的组织中,细胞壁若要打破约束而扩展体积,必须取决于胞壁的生物合成与维持结构完整性及强度的壁松弛协调机制。Expansins的生物学作用是多样化的。它参与了细胞增大,果实软化,花粉管及根系生长以及植物细胞衰老等过程。现已发现两大类expansins基因家族,称之为α-expansin和β-expansin,它们都是由多基因家族组成。本文对EXP的发现,基因家族分类及其在植物发育、生长及衰老各阶段的生理作用机制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EXP的应用前景给予一定阐述。  相似文献   

12.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综述了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原理、方法、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指出了茎尖组织培养存在的未被广泛认识、由于品种差异造成的培养基成分不同、病毒再侵染、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茎尖组织培养前景广阔,具有繁殖系数高、增产幅度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籼稻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籼稻的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频率都很低,限制了基因工程在其上的应用。探索有效的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是利用遗传转化改良籼稻的必要前提。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籼稻培养的研究进展,并对提高籼稻的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频率的措施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4.
为了将农业生态系统中广泛分布的丛枝菌根真菌(AMF)资源科学地应用于药用植物,本文对AMF分类、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AMF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分别进行了总结。AMF不仅能改善药用植物的营养水平,促进其生长;而且能促进药用植物体内萜类、甾体类及黄酮类等活性物质的合成与积累;此外,AMF对药用植物因连作引发的各种土传病虫害也表现出积极的生防作用。因此,AMF在药用植物栽培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同时,鉴于菌根专性共生的特性,提出了扩大与AMF共生的药用植物种类、AMF与其他有益微生物混合接种、共生体建成过程中土壤生态环境变化等尚待探究的问题,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白菜(Brassica rapa ssp.pekinensis)是中国种植面积较大的蔬菜作物之一,其不仅可以为人体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对预防心血管疾病也有很大的帮助.大白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许多不利环境的影响,包括盐碱胁迫、水涝胁迫、重金属胁迫、温度胁迫等非生物胁迫,以及病虫害等生物胁迫.这些胁迫会引起大白菜发生...  相似文献   

16.
17.
桃是中国主要栽培水果之一,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生产中还没有大面积推广使用无性系抗性砧木,主要原因是桃的无性系砧木的繁殖技术,包括组培快繁技术还不完善。桃的组培快繁技术可用于脱毒、无性系砧木生产、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及转基因研究等方面,但桃的组织培养相对其它果树较为困难,且不同的品种之间培养条件差异较大。为了总结分析桃组培快繁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本综述对桃的组培快繁过程中外植体建立、增殖、伸长、生根和炼苗移栽等环节所涉及的关键影响因子,如培养基中的养分、激素种类和浓度、碳源种类和浓度、最佳培养条件、不同的添加物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提出了桃组培快繁基本技术方案和研究思路,为桃的组织培养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0):3274-3280
水稻类病斑的形成过程受到基因突变、代谢絮乱、活性氧积累、激素失衡、离子通道受阻、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失控、非生物因素胁迫等影响。类病变过程通常伴随植株抗病性的提高,并且防御系统相关基因的表达也会上升。目前,类病斑突变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突变基因的定位、克隆以及功能分析等方面。本研究综述了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的发生机制,特别对目前已克隆的类病斑基因位置、编码、功能等进行了梳理,并对水稻类病变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提炼,最后提出类病斑突变体研究以及水稻育种实践的展望。本研究对进一步分析水稻类病斑突变基因的防御反应调控机制以及育种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TPS)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春梅  林蓉  谢世清 《种子》2004,23(11):44-46
本文论述了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特点、主要技术及研究与应用方面的进展与现状;指出了当前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研究和示范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为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MYB转录因子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其生物学功能广泛,除去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生理活动代谢、细胞形态及模式建成、初生和次生代谢反应、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应答等众多生物学过程外,在药用植物的次生代谢方面也颇具影响。目前关于MYB转录因子的研究多集中于农作物上,对于药用植物的研究少之又少,仍有很大研究空间。本研究综述了植物MYB转录因子的进化史、特征分类、功能及转化机制,着重探讨了MYB转录因子在植物次生代谢方面所起的作用,归纳总结前人相关的研究方法与思路,阐述国内外相关研究MYB的进展,为从多层面深入研究及更好地利用药用植物MYB转录因子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