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研究基于ITS 2序列,对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的种子进行鉴定研究,旨在建立肉苁蓉种子的DNA条形码鉴定方法。通过提取种子的基因组DNA,经PCR扩增和双向测序,获得ITS 2序列。应用MEGA-X软件进行序列比对,计算K 2 P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所有种子样本均可以成功提取DNA和扩增ITS 2序列,种子的DNA分子量为10 000 bp左右,扩增产物为500 bp左右。肉苁蓉种子的ITS 2序列长度为414~472 bp, GC含量为54.41%~55.07%;管花肉苁蓉种子的ITS 2序列长度为399~489 bp, GC含量为54.18%~55.14%。肉苁蓉种子和管花肉苁蓉种子的ITS 2序列共有61个差异位点,种内最大遗传距离小于种间最小遗传距离,二者在系统发育树中分别聚为一支。ITS 2序列可以作为肉苁蓉种子的DNA条形码鉴定序列。  相似文献   

3.
《种业导刊》2014,(2):34-34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周世良介绍,传统的物种鉴定依赖被鉴定材料的形态特征,形态特征的不完整常导致不能准确鉴定。随着科技进步,以DNA条形码技术为代表的分子鉴定技术由于不受材料不完整性和发育阶段的限制,已成为物种鉴定的首选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DNA条形码在稗属植物鉴定中的有效性,选取核DNA条形码序列ITS和ETS及叶绿体DNA条形码序列psbA、tmL-F和matK作为候选序列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对无芒稗、稗、长芒稗和细叶旱稗4种稗属植物的不同DNA条形码序列进行了扩增、测序,并分析了不同候选条形码序列的特征.结果 显示,matK序列变异位点占比最高...  相似文献   

5.
奇楠沉香为极具收藏及药用价值的上品沉香,其鉴定目前以化学方法为主,但其种苗从苗期至采香之间则难以用传统分类和化学方法进行鉴定,DNA条形码的发展为这一产业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在明确白木香良种‘热科2号’可产奇楠沉香的基础上,采用11对植物DNA条形码通用引物对‘热科2号’和普通白木香两个沉香品种进行分子鉴定探索,发现改良的CTAB法更适合白木香叶片样本的DNA提取,继而发现ITS、ITS2和源自叶绿体的8个DNA条形码在两个品种均无变异,而ITS1序列的第159个碱基在‘热科2号’中为T,在普通白木香中为A,多样本实验证明该变异位点可以作为‘热科2号’和普通白木香种苗鉴定的分子标记。本研究结果为白木香良种‘热科2号’及其幼苗的鉴定提供分子水平的技术支持,也为白木香良种的溯源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卓维  刘艳  白娟  向蓉  卢圣鄂  任风鸣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1):3579-3587
为评价nrDNA ITS序列对榧树属(Torreya)植物的鉴定能力,本研究利用ITS序列和4种不同的分析方法(BLAST比对,K2P遗传距离,SNP位点分析及邻近NJ树)对榧树属植物进行物种鉴定,建立系统进化树讨论其亲缘关系.结果 显示,48条ITS序列长度为1095~1105 bp,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16,...  相似文献   

7.
《种业导刊》2014,(2):34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周世良介绍,传统的物种鉴定依赖被鉴定材料的形态特征,形态特征的不完整常导致不能准确鉴定。随着科技进步,以DNA条形码技术为代表的分子鉴定技术由于不受材料不完整性和发育阶段的限制,已成为物种鉴定的首选技术。"中国珍稀濒危植物DNA条形码鉴定平台"的开通为珍稀濒危植物的快速可靠鉴定提供了技术支撑。珍稀濒危植物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但非常脆弱,非法  相似文献   

8.
橡胶草(Taraxacum kok-saghyz,TKS)作为天然橡胶替代资源,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但由于两种生活力更强的近缘种短角蒲公英(T.brevicorniculatum,TB)和普通蒲公英(T.offficinale,TO)的广泛共域存在,TKS种质资源的收集和未来商业种植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在分子水平上鉴定这些...  相似文献   

9.
海南龙血树(Dracaena cambodiana)和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是传统名贵中药血竭在中国的重要基源植物,但其在苗期至成株期之间难以用传统分类学进行鉴定,而DNA条形码技术为这一科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本研究利用已经通过形态学鉴定的海南龙血树和剑叶龙血树叶片开发了两种龙血树的DNA条形码,发现ITS2具有较大的变异度,可与来自叶绿体的trnL-trnF作为鉴定的分子标记,并基于变异最大范围构建了分子标记的示意图。为探究龙血树的分子生态学上的进化地位,基于两种龙血树的ITS2序列与其同源的41个物种的ITS2序列构建了分子进化树,发现龙血树属植物与龙舌兰科、百合科组成分支的亲缘关系近于含有天门冬科的分支,此结果为海南龙血树和剑叶龙血树的种质资源鉴定提供了分子标记,并为龙血树属在百合纲确切分类地位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11.
基因条码(DNA barcoding)已成为近5年来国际上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即通过使用短的标准DNA片段,对物种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和鉴定.本文对基因条码技术的产生、发展概况、原理与方法及其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水稻三明显性核不育基因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在福建省尤溪县西城镇凤元村进行两系核不育系育性鉴定时, 在SE21S/Basmati 370组合编号为S221的800多株F2代分离群体中发现1株与其他不育株的花粉败育形态不同的植株。经测交、回交、姐妹交的后代育性分离调查, 不育株与可育株呈1︰1分离, 以不育株为母本与普通品种配制杂交组合, 其后代育性呈1︰1分离, 可育株后代分离不出不育株, 表明S221不育性受核内1对显性不育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内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及其二级结构在15种淫羊藿属(Epimedium)中的鉴定效率。利用试剂盒提取叶片总DNA,对ITS2序列进行PCR扩展与测序,计算K2P遗传距离,构建系统发育树,预测其二级结构。结果表明,ITS2序列在15种淫羊藿属植物中的通用性好,扩增成功率与测序成功率均为100%。从K2P种间和种内遗传距离看,ITS2在淫羊藿属中的种间变异较小,部分种类种内遗传距离大于种间遗传距离,鉴定成功率约为60%。采用比对法(Blast)分析,ITS2鉴定效率为75%。由ITS2系统进化树可知,淫羊藿属与鬼臼属各为一支,易于分开。除薄叶淫羊藿、竹山淫羊藿、巫山淫羊藿外,其余种类均能较好的进行聚类;除粗毛淫羊藿、保靖淫羊藿外其余均不能与NCBI下载到的序列进行较好聚类。研究表明,15种淫羊藿属植物ITS2序列在ML系统进化树中具较好的鉴别能力,但淫羊藿属各样本种内与种间遗传较为混乱,遗传距离复杂,ITS2二级结构形态结构亦较为相似,将各种间进行区分存在一定难度,不适合单独作为该属条形码使用。  相似文献   

14.
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种子纯度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仙萍  郭平 《种子》2005,24(9):79-81
通过对2000~2003年油研七号、油研八号、油研九号、油研十号隐性核不育两型系品种纯度鉴定结果的对比研究得出,油研系列品种的异型株率在0.37%~0.87%之间,各品种的苗期纯度在99.13%~99.63%之间,思南花期不育株率在3.31%~7.10%之间,花期纯度在92.90%~96.69%之间;威宁不育株率在3.31%~6.97%之间,花期纯度在93.03%~96.69%之间,两地花期纯度相差0.01~0.25个百分点,说明:威宁鉴定结果与思南正季鉴定结果一致,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转Bt基因抗虫棉的幼苗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盆栽棉苗第一二片真叶用5000-7500mg/L卡那霉素处理,9天后观察沾有卡那霉素溶液的常规棉叶片出现明显的黄斑,而转Bt基因抗虫棉的叶片无任何症状;(2)转Bt基因抗虫棉种子接种到加有800mg/L卡 那霉素的MS培养基中,5天后,抗虫棉子叶均表现为正常绿色,而常规品种子叶全为黄色。此法对种子部门快速鉴定抗虫棉的纯度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形态学特征与DNA条形码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了采自北京市昌平区粮库准低温稻谷仓的啮虫样品.该样品的形态学特征被详细描述,且与网翅鳞虫齿的形态学描述相符.同时,其mtDNA COI作为DNA条形码被测序并分析,结果显示该样品序列与已知网翅鳞虫齿的mtDNA COI序列相似度为97.26%~99.24%;基于邻接法(NJ...  相似文献   

17.
AT-hook基因是能够编码与双链DNA小沟中富含AT碱基的序列特异性结合的一类基因,其所编码的蛋白含有以甘氨酸-精氨酸-脯氨酸(GRP)三个氨基酸残基为中心的DNA结合蛋白基序.笔者通过对AT-hook基因的特点和功能及其在拟南芥及水稻等高等植物开花中的调控作用综述.AT-hook基因不仅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及逆境胁迫...  相似文献   

18.
植物溶血磷脂酸酰基转移酶(lysophosphatidic acid acyltransferase, LPAT)是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AG)生物合成的重要限速酶,在脂质合成、种子发育及生物膜合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LPAT基因已在多种植物中被克隆,其编码的蛋白根据亚细胞定位大致可分为质体和微体两大类。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植物LPAT基因,包括拟南芥LPAT基因的染色体定位和基因结构,植物LPAT酶的底物选择性、表达调节及其生理功能,并对其在TAG生物合成的研究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王锦  陈晋莹  陈帅  李理 《粮食储藏》2021,50(3):25-35
微生物的快速检测和鉴定是进行储粮微生物综合防治的前提和基础.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技术耗时费力且检测准确度较低,已难以完全满足人们对保障粮食安全的要求.总结了目前检测和鉴定微生物的主流方法,从生物化学分析技术(包括质谱技术、光谱技术、电动分离技术、微流控芯片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16S rRNA测序、RT-PCR、RA...  相似文献   

20.
利用小麦F2代杂种优势是杂优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论述了小麦F2代杂种优势利用的可行性,并利用太核矮败小麦不育制种技术,获得F1杂种,F1代自交获得F2代杂种,剔除不育株,用F2代杂种用于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