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标优质籼稻的稻米品质与淀粉RVA谱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国标优质籼稻的米质特点.【方法】以广东省最近育成的水稻品种粤晶丝苗2号等为研究材料,对稻米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营养品质和淀粉RVA谱进行了测定和相关分析.【结果和结论】国标优质籼稻具有整精米率较高、粒型窄长、腹心白少、透明度好、直链淀粉含量适中和长胶稠度等优点;蛋白质含量品种间差异不大,脂肪酸含量品种间的差异较大,粤秀占、巴太香1号、粤晶丝苗2号的脂肪酸含量较高;国标优质籼稻的RVA谱具有高崩解值、低消减值的特点,食味品质优于非国标优质籼稻,其中粤晶丝苗2号的崩解值和消减值符合公认的优质食味指标值,是一个食味品质优良的籼稻品种.直链淀粉、胶稠度与RVA谱的冷胶黏度、崩解值和消减值密切相关,在水稻品质育种中增加RVA谱测定,尤其是将直链淀粉、胶稠度的选择与崩解值、碱消值分析相结合,可有效地提高水稻食味品质选择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稻作目前已经由高产型逐渐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对于消费者来说,稻米食味是稻米品质的核心。软米总体具有较高的食味,但软米品种间还存在食味差异,遴选食味更加优良的软米品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稻米食味感官品尝、饭食味计及快速黏度分析仪分析大米样品的食味特性,并比较大米样品胚乳性状组成及米饭显微特征,以明确几个软米新材料的食味特性。结果表明:软米感官品尝食味综合评价显著优于其他材料,100分制评分在90分以上,达到极良水平。其快速黏度分析仪特征值的峰值黏度、崩解值显著高,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和消减值、峰值时间显著低;胚乳性状表现为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长链显著低,其上限可能分别在13%、15%,清蛋白含量显著高,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总含量偏高,样品间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显著,但极良食味品种没有表现出显著多。极良食味品种米饭显微图像自表及里,表现出充分糊化的网孔状特征,而不良食味品种则表现为没有充分糊化的熔岩状特点。多元回归分析表明,食味性状是由胚乳特性综合影响导致。综上,本研究的软米材料食味明显优良,具有显著的快速黏度分析仪特征值和胚乳成分含量特征。  相似文献   

3.
为了阐明直播条件下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差异,以杂交粳稻、常规粳稻、软米粳稻三种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直播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无氮处理相比,常规施氮量提高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糙米率、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增加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但减少了直链淀粉含量、食味值和糊化黏度。因此,氮肥应用使得稻米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变劣。就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而言,在常规施氮条件下软米粳稻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低于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从而软米粳稻具有较高的食味品质。相关分析表明,稻米食味值与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硬度、糊化温度呈负相关,而与粘度、峰值黏度、崩解值呈正相关。因此,在无氮条件下种植软米粳稻,降低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利于提高水稻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4.
以米饭食味计和人工感官评价2种方法测定2020年浦东地产粳稻米饭食味品质,探究食味计评分结果和感官评价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食味计外观与感官外观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食味计综合评分与感官综合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当年水稻种植与加工储藏条件下,12个浦东地产粳稻米饭食味整体上较高,青香软526的综合排名均在前5位,其食味品质相对较好;而金农粳4号、嘉87、银香38的综合排名均在后5位,其食味品质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5.
水稻优质食味的认知及育种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育种工作者的视角认知和评述了稻米食味品质及其相关研究。在整合稻米消费者、稻米经营(生产) 者、品质学专家对优质食味认知的基础上,将稻米优质食味细化为米饭的软弹、滑、香,从米饭的优质食味、米饭的物 理特性、稻米的物理特性、稻米的化学组成、水稻植株生物学特性、水稻基因等方面全面系统地梳理了稻米食味品质 相关研究结果。介绍了优质食味品质育种实践及优质食味品种美香占2 号及系列品种的培育,强调了食味品尝试验 和拓宽育种亲本遗传距离对优质食味品质育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稻米食味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统一鉴定南方稻区大面积推广的51个早籼稻品种的稻米品质后,进行了稻米食味品质与其他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稻米脂肪含量较其他品质性状对稻米食味品质有更大的影响,食用优质米的品质评价指标增加脂肪含量似更准确和完善。脂肪含量高、直链淀粉含量中等偏低、糊化温度低、胶稠度软或中等偏软、米粒延伸性好的稻米,食味品质好,这种品质性状的组合方式应该成为水稻品质育种的选择目标.本研究指出,提高脂肪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是改良稻米食味品质的关键,但直链淀粉含量并非越低越好。通过选择,将好的外观与优良的蒸煮、食味品质相结合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以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的明恢63作母本,和云南优质软米水稻良种滇陇201作父本进行杂交,成功选育出有清香味、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抗病和适应性强的香型软米水稻恢复系文恢206。按照优优配、香香配的方法,以文恢206和香稻不育系宜香1A进行测配试验,成功选育出罕见的米质达到国标一级标准,种子、秧苗均有浓香味,米粒香味浓度远远超过其亲本,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在蒸煮和食味品质达到"香、软、润"的香型软米杂交水稻新组合文富7号,并在全国许多地区进行试验示范,均表现出品质特优,产量较高特点。此外,讨论利用云南香型软米稻种资源创建品质优异杂交稻亲本和选育优质杂种稻的方法和途径,以及云南稻种资源香味基因遗传表现及其在育种中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3种方法的西南杂交籼稻稻米食味评价及品种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现有3种稻米食味评价方法,研究西南稻区不同杂交籼稻品种食味品质特点,并优选出优良食味杂交籼稻品种。【方法】在2017年品种筛选试验的基础上,于2018年在云南永胜和四川大邑分别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田间试验,应用2种国标感官评价和食味计进行评价,比较分析20个杂交籼稻品种的食味品质差异及其对食味评价方法的响应。【结果】稻米食味品质受多种因素共同调控,食味优良的品种具有在2种感官评价下稻米的气味、外观、适口性、滋味和冷饭质地,以及食味计评价下的外观和口感评分均优良的共性,进而具有较高的食味品质。通径分析表明,适口性对食味贡献率最大,滋味和外观次之,冷饭质地最低。不同品种间稻米食味品质差异明显。3种评价方法下,宜香优2115、内5优39、繁优609、花香优1618、川优6203和隆两优1146在2生态点均具有优良食味品质。相较于绿优4923和川优8377等低食味品种,宜香优2115和花香优1618等品种具有较高的气味、外观、适口性、滋味,进而食味较好。品种对不同评价方法的响应存在差异,永胜渝香203和大邑Y两优1号在2种感官评价下均属于低食味品种,但在食味计评价下则显著高于食味计平均食味。线性拟合结果表明,感官百分制评分和等级综合评分线性拟合度高,相关系数r=0.94***,而食味计评分与感官百分制评分和等级综合评分相关系数分别为r=0.49***r=0.53***,离散程度较大,不足以解释相互之间关系。【结论】稻米食味品质受生态条件和品种共同作用,采用单一食味评价方法不能准确评价各品种稻米食味品质。因此,综合运用3种现行食味评价方法,筛选出宜香优2115、内5优39、繁优609、花香优1618、川优6203和隆两优1146等6个食味优良且稳定的品种,可以用作西南优质食味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同生态型低AC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方法】对21份不同海拔种植的低AC稻米的蒸煮理化指标和RVA谱特征值进行测定,分析籼、粳稻低AC米的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以及各食味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生态型低AC籼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差异,分析不同海拔种植条件下各食味品质指标间的相关特点。【结果】籼、粳低AC稻米的食味品质指标中,仅PAT和ASV的差异性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蒸煮理化指标间相关均不显著,而RVA谱特征值间相关较大,并与部分蒸煮理化指标相关显著。不同生态型低AC籼米的AC、FC和SBV存在显著性差异,受环境影响较大;随着种植海拔的降低,温度升高,AC和SBV降低,米饭变软变粘;不同生态型低AC籼米PKV、BDV和CSV相关性均表现一致,仅在遮放籼稻的AC与RVA谱部分特征值间有极显著相关性。【结论】低AC籼米GT显著大于粳米,其食味品质略优于粳米。低AC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特性主要由支链淀粉差异引起,RVA谱特征值中决定食味品质的关键指标是PKV,PKV越高,米饭更软更粘;GT较低,达到PKV所需的时间较短。不同生态型低AC稻米品种,种植海拔越低,AC越低,食味品质理化指标以及RVA谱特征值间的关系越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北方粳稻产量构成因素及食味品质受抽穗开花期温度变化的影响。[方法]以11个北方粳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产量构成因素和食味品质在不同温度条件间的差异,并分析各温度条件下食味品质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温度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存在基因型差异;低温条件下对食味品质与常温条件下差异显著;常温处理稻米的食味品质与结实率显著相关,低温处理食味品质与结实率和单株产量均显著相关,高温处理食味品质与千粒重显著相关。[结论]在不同温度环境下可以选择相应的产量因子以实现食味品质和产量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