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产地苦荞籽粒中总黄酮含量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明确不同苦荞资源间黄酮含量的差异,以不同产地的35份苦荞资源为试验材料,在同一栽培条件下,测定了各苦荞籽粒的黄酮含量.结果表明:35份苦荞资源的黄酮含量为2.19%~4.02%,平均为3.12%;不同产地苦荞的黄酮含量存在差异,以贵州六盘水的苦荞种子中黄酮含量最高,为3.79%,原产陕西的苦荞黄酮含量最低,为2.9...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离陕北产苦荞麦中的黄酮,并测定比较苦荞麦在经炒制前后植株不同部位的芦丁含量。方法:采用酸碱法提取分离纯化苦荞黄酮,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苦荞炒制前后植株不同部位黄酮含量及苦荞黄酮提取物的纯度。结果:测得生苦荞中苦荞黄酮含量为17.19 mg·g~(-1),熟苦荞为17.29 mg·g~(-1),生苦荞仁为25.19mg·g~(-1),熟苦荞仁为28.96 mg·g~(-1);测得所分离的苦荞黄酮纯度为84%。结论:陕北苦荞含有丰富的苦荞黄酮,其中熟苦荞仁苦荞黄酮含量最高,熟苦荞仁适宜作为苦荞降糖服用时的有效部位和炮制制品。  相似文献   

3.
用乙醇浸提法,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引进、创制的52个苦荞品种或资源进行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已审定的品种九江苦荞黄酮含量最高、属于高产优质品种;供试苦荞资源中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新创制的J208-5和来自墨西哥的Z51-0013MEX黄酮含量最高,是苦荞品质育种的首选亲本。  相似文献   

4.
用乙醇浸提法,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引进、创制的52个苦荞品种或资源进行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已审定的品种九江苦荞黄酮含量最高、属于高产优质品种;供试苦荞资源中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新创制的J208-5和来自墨西哥的Z51-0013MEX黄酮含量最高,是苦荞品质育种的首选亲本。  相似文献   

5.
以11个甜荞品种和12个苦荞品种为材料,在云南、西藏、山西、内蒙、宁夏、青海6个生态区进行种植,研究了生态因子对甜荞和苦荞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荞和苦荞平均产量分别为98.11和138.35 kg·亩-1,可溶性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3.49%和10.21%,黄酮平均含量分别为0.03%和2.45%。甜荞和苦荞品种不同栽培地点的单株粒重和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栽培地点对甜荞和苦荞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影响比基因型的影响大。除了甜荞籽粒黄酮含量,甜荞和苦荞各性状在不同栽培地点均存在显著差异。生态因子与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显示,甜荞产量与海拔呈正相关,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海拔呈极显著正相关;苦荞产量和黄酮含量均与海拔呈正相关,表明海拔是影响甜荞和苦荞产量和品质性状的主要生态因素。本研究发现甜荞和苦荞对环境敏感性都存在着品种差异。  相似文献   

6.
九江地区3种荞麦黄酮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九江地区3种荞麦黄酮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以及同一品种的不同器官和不同生长期,其黄酮的含量均有所不同,九江苦荞植株在整个生育期内黄酮含量均高于其他2个品种.  相似文献   

7.
不同栽培方法对苦荞内源激素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不同苦荞品种成熟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差异及其与苦荞产量和品质的关系,以四川本地4种苦荞品种西荞1号、米荞1号、川荞1号和川荞2号为试验材料,对比2种栽培方法下4种苦荞的内源激素含量、产量和营养品质;测定其在常规栽培方法和新型栽培技术(发明专利申请号201610057193.3,公开号105660133A)下苦荞的单株粒重、千粒重、产量、膳食纤维、蛋白质、黄酮和淀粉的含量,以及其成熟期茎、叶、根中脱落酸(ABA)、玉米素+玉米素核苷、生长素(IAA)、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和多胺(腐胺、亚精胺、精胺)等内源激素的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4种苦荞的膳食纤维、蛋白质、黄酮及淀粉含量与苦荞叶中的AB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叶、根中的玉米素+玉米素核苷及IAA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黄酮含量与叶中的IAA、ACC和多胺的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苦荞的产量和品质与其不同部位间的内源激素含量有密切关系,并且可以通过新型栽培技术调节其内源激素含量,以达到改善苦荞品质和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以苦荞品种‘昭苦2号’籽粒为试验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化学技术研究苦荞芽菜形成过程中多酚物质的含量、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动态变化,为苦荞芽菜的深度加工提供可靠依据。结果表明,苦荞籽粒萌发到芽菜形成过程中,多酚和黄酮的含量显著升高,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在萌发2~6 d快速提高,在第6天分别达到109.27 mg/g和137.73 mg/g。游离酚和游离黄酮含量的变化趋势与总酚和总黄酮一致,萌发至第6天分别是萌发前苦荞籽粒的4.08 倍和4.53倍。芽菜形成过程中,结合酚和结合黄酮的含量显著提高,但与总酚和总黄酮的比值较小。在苦荞籽粒萌发前后提取物中鉴定出6种黄酮单体,分别为芦丁、槲皮素、表儿茶素、山奈酚、山奈酚-3-芸香糖苷和槲皮素-3-O-芸香糖苷-3′-O-吡喃葡萄糖苷。游离态提取物中主要的黄酮类物质是芦丁和槲皮素,其中芦丁的含量在萌发6~7 d增加缓慢,第6 天达到50.80 mg/g,而槲皮素的含量在萌发1 d后不断降低。结合态提取物中主要的黄酮类物质是表儿茶素和芦丁。利用DPPH自由基法、ABTS自由基法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法(FRAP)综合评价不同萌发期苦荞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发现苦荞籽粒萌发后游离、结合及总抗氧化活性均显著提高。表明萌发至第6 天的苦荞芽菜具有更广的市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不同光照强度对苦荞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920-9921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苦养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出苗后19d的苦荞为试材,设置3种遮光方法(自然光强的80%、60%、40%),进行遮光处理,100%光强为对照,遮光后5d在不同生育时期分别测定各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茎叶和种子黄酮含量的变化,并通过SSR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苦荞遮光后较短时间内,叶片叶绿素指数随光强的增加而降低,遮光后较长时间内,叶片叶绿素指数随光强的减弱而减弱;在现蕾期、开花结实期和成熟期,光照越强,苦荞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叶、茎的黄酮含量越高,表现为:CK〉80%光强〉60%光强〉40%光强,成熟期苦荞籽粒黄酮含量变化与此一致。[结论]光照强弱对苦荞的叶绿素指教、净光合速率和黄酮含量均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微量元素锌肥对苦荞芽中锌及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锌肥喷施,促进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种子萌发,测定苦荞芽中锌、总黄酮、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喷施锌肥可以极显著增加苦荞芽中锌含量,也可以增加总黄酮、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喷施锌肥浓度为1.00 mg/L时,苦荞芽中总黄酮、芦丁和槲皮素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