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洁生产是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规划活动中心 (VNEP/PAC)在总结了各国污染预防活动,并加以分析提高后提出的定义。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污染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们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过程而言,清洁生产策略旨在减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从原料的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对人类和环境的不利影响。 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的《二…  相似文献   

2.
韩洋  张苗  赵欢  程继夏 《绿色科技》2014,(2):172-175
指出了清洁生产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思维模式,是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唯一战略选择。结合企业实例概述了清洁生产和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经过计算得出了清洁生产产生的经济效益,给了企业一个衡量的标准。清洁生产为经济效益的实现提供了更好的途径,经济反过来为清洁生产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研究结果表明:清洁生产需要和经济相互协调,以保证在清洁生产方式下达到环境与经济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全球500佳”环境奖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全世界环境保护领域评选活动中给予获奖者的最高荣誉称号。评选的范围涉及到城市建设,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建设,环保产品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4.
清洁生产是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其核心就在于对污染的治理和控制。为应对经济增长中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不断加剧的局面,十二五期间,清洁生产将成为节能减排规划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十二五期间中国节能减排工作将要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现在清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十二五期间推行清洁生产工作的保障措施,为中国清洁生产工作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工业污染给人类带来的恶果,1970年4月22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倡导了2000万人参加的保护人类生存环境集会。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中心制订了“清洁生产计划”,要  相似文献   

6.
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对印染行业从来料源头到布料包装出厂给予了环境问题识别、诊断和方案研制。不仅考虑印染行业的末端治理,还要求通过资源综合利用,短缺资源和污染型原料代用,二次能源利用,以及节能、降耗、节水途径,达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耗竭,减少废物、污染物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产、消耗过程与环境相容,降低印染行业对人类和环境风险。它具有以下特点:①所用的原料无害或低害;②排放三废量少,尤其是废水,毒性低,对环境污染轻,或易于净化;③环境资源消耗少或废物易于回收利用;④经济合理,加工质量及效率高。印染的清洁生产,除了要在原料、生产工艺及技术上从污染预防、环境保护上考虑外,还应向社会提供“绿色”生态的纺织产品,这种产品从原料到成品最终处置的整个周期中,要求对人体和环境不产生污染危害或将有害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在商品使用寿命终结后,能够便于回收利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或者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7.
提倡绿色化学的思想,西方人早在 1962年就提出。美国卡森教授所著《海洋生物学》中提到 DDT杀虫剂残留在生物体内和湖水中比值很高,说明农药的使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是相当严重的。 199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1996年开始美国总统设立“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因此提倡绿色化学,保护地球环境已成为当今全世界的头等大事。   科学家提倡绿色化学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一切需从源头抓起,提倡绿色化学,即提倡绿色能源、绿色材料及绿色资源。科学家提出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太…  相似文献   

8.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抛弃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而代之以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纷纷推行清洁生产。在这种背景下,全球环保产业及服务市场迅速成长。工业正向清洁生产转变工业界已逐步认识到,工业生产对环境质量的损害,不仅严重影响企业的名声,而且不利于市场竞争,并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近年来,各国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被称为“夕阳产业”,正在走向没落。相反,有利于改善环境的工业和产品正在蓬勃发展,被称为“朝阳产业”,展现强大的生命力。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加拿大、日本及欧共体国家都已投入全球性的绿色产品制造和清洁…  相似文献   

9.
知识沙龙     
知识沙龙正在崛起的绿色企业文/杨海推行“绿色设计”,进行“绿色生产”,生产“绿色产品”,是环保时代企业的新追求。“绿色生产”又称“清洁生产”,是指在工业生产的全过程中控制对环境的污染和减少资源(能源、材料等)的消耗。“清洁生产”的具体内容是:(1)选...  相似文献   

10.
1 以全新的发展理念,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1.1 循环经济的兴起.20世纪50年代,德国就有人提出了循环经济理论,石油产业是这方面的先行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环境无害化技术的重大突破,可持续发展实践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率先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现实目标定位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对此亦积极响应.中国改革开放以来20余年的历程表明,在我国经济得到长足增长的同时,环境状况仍然在不断恶化.事实说明,以往的环境战略并不能真正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不能真正有效地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起来.循环经济这一概念,更新了环境在经济中的位置,由一个外部性因素、制约因素,变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素、促进因素.显然,它应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