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准噶尔南缘扇缘带种植业生产的分析及试验研究,提出了适合本地带农田的经粮结构、草经粮结构、林经草结构和专业化生产4种种植业结构类型。根据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综合评定,认为采用草粮或林经草种植业结构类型,同时贯彻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方针是本地带开发利用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
天山北坡冲洪积扇缘与老平原的交接带分布着较大面积的荒漠草场,这个地带光热充足,但干旱缺水,土壤脊薄盐碱重,为了科学合理地开发这片土地,在大田引种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小区试验,研究了在省水省肥的条件下各种作物的投入产出,根据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用不同的目标函数进行线性规划,建立了该地区农业生态系统最佳的作物结构。研究结果认为本地区的开发初期作物组成以苜蓿、玉米、大麦、甜菜为主体,种植比例为2:1:1:1,农牧结合,建立以草料和畜牧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是较好的经营方向。  相似文献   

3.
崩岗是中国南方常见的土壤侵蚀类型,也是一种严重的水土流失方式。以通城县杨垄小流域崩岗洪积扇为研究对象,探讨自扇顶至扇缘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肥力的分异规律。结果表明,由扇顶到扇缘,土壤砾石和沙粒含量均逐渐减少,粉粒和黏粒含量则逐渐增加,土壤养分也随之呈显著增加趋势。采用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洪积扇土壤进行肥力评价可知,土壤肥力从扇顶到扇缘呈逐渐增加趋势,扇顶、扇中、扇缘肥力系数相比对照分别减少了58.3%、27.6%、5.5%。研究结果对指导崩岗区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乐都县大蒜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套种是把两种以上作物在同一地块里以一定的带(幅)宽比例相间种植,其技术特点为作物种群嵌合,技术密集,投入密集,劳务密集,主要通过建立最佳作物群体结构,改善田间光照条件和二氧化碳供给状况,发挥边行优势和密植效应,来增加作物对环境资源的转化率,达到提高作物群体生产力的目的。大蒜套种玉米栽培技术就是利用当地土地、气候等资源,将两种不同作物组合配套,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玛纳斯河流域扇缘带为研究区,对扇缘带盐碱土上生长的盐穗木(Halostachys caspica)、白刺(Nitraria sibirica)、猪毛菜(Salsola spp.)三种植被类型下的土壤pH、电导率、有机质及微生物类群数量进行研究,以探讨在重度盐碱环境下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的影响.[方法]综合考虑扇缘带地形及植被类型的不同,对三种植被覆盖类型下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区系进行研究,并利用SPSS17.0软件对土壤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三种植被类型在40 cm剖面内,土壤pH、电导率表现为:白刺<盐穗木<猪毛菜,土壤含水率和有机质表现为:猪毛菜<盐穗木<白刺,其中白刺达到最高的8.13 g/kg,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分布表现为:白刺>盐穗木>猪毛菜,土壤放线菌表现为:盐穗木>白刺>猪毛菜;在立地垂直剖面上,随着土层的增加,土壤细菌和放线菌递减,且主要分布在表土,而土壤真菌递增(除白刺外).相比空裸地,40cm剖面内三种植被覆盖类型下的土壤有机质、土壤细菌和放线菌均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分别提高了55.77;、99.75;和15.72;;土壤细菌分别提高了62.43;、88.48;和21.99;;土壤放线菌分别提高了91.2;、73.44;和13.71;.[结论]扇缘带不同盐生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微生物区系无论是水平方向还是垂直剖面均呈现显著差异性;三种植被类型下土壤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土壤放线菌和真菌,表明土壤细菌是盐碱土土壤微生物活动的主体;相比空裸地,盐碱土上生长的耐盐盐生植物显著改善了土壤质量,为垦区生物改良盐碱土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涠洲10-3油田及围区流三段Ⅱ油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分析化验、录井资料,通过岩石颜色、岩石结构和沉积构造等相标志的综合分析,确定了流沙港组三段(流三段)Ⅱ油组的沉积相类型,划分了沉积亚相和微相,并据此探讨了流三段Ⅱ油组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和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流三段Ⅱ油组为扇三角洲一湖泊沉积体系,进一步可划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和滨浅湖4个亚相和若干微相;流三段Ⅱ油组沉积时期,扇三角洲沉积在该研究区西北部广泛发育,仅在其东南部分布滨浅湖亚相;Ⅱ油组MSC5到MSC6沉积时期,沉积相展布格局基本相似,但伴随湖平面逐渐上升,MSC6沉积时期扇三角洲分布范围逐渐减小;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是有利的油气储层相带。  相似文献   

7.
天山北坡山盆系统耦合与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论述天山北坡农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就是改变目前天山的放牧性畜牧业,恢复山地生态系统,发挥山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在绿洲-扇缘带建立新的草地农业的产业结构,实现生态经济双赢;并提出了以棉粮为主转向实行草棉粮(饲)的综合性的改造以及从淡水绿洲转向咸水绿洲的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8.
宜农 《农技服务》2005,(7):65-65
旱地宽厢宽带技术,是由贵州省农技总站主持实施的一项农业新技术.此技术通过扩大厢面,改变带幅,加大作物在不同带幅中的种植密度,强化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和其它高价值作物技术集成和配套,充分提高土地的精准利用,提高旱地农业生产水平,达到确保农民在粮食产量稳定的同时种植其它经济作物获取更高经济收入的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京郊平原稻区的历史演变规律,发现扇缘洼地沙姜潮土的稻区大都是保留下来,能持续肿稻,而大兴县冲积平原潮土上的稻区却都消失改旱,说明地貌的汇水条件,土壤的保水条件,特别是有无沙姜层,是实现水种稻的关键,京郊平原节水稻应主要选择在扇缘洼地的沙姜潮土,其次是湿潮土及水稻土。三者耕地共约53万亩,可作为京郊节水种稻的优选地区。  相似文献   

10.
<正>尽管7月份全球作物价格出现短暂反弹,但是由于产量过剩和大量库存,导致全球作物价格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然而,化肥价格的下降弥补了来自作物价格下跌的压力,全球化肥需求依然强劲。近期,通过对美国中西部玉米带的调查,CRU对2017年美国作物预计产量及2018年化肥需求前景作出预测。美国大豆产量或再创纪录今年春季强降雨导致美国整个东部玉米带土地被重新耕种,进入7月份,西部玉米带又遭受了干旱侵袭,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直到8月下旬开始,全国出现大范围降雨,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甘肃省不同等级土地资源潜力数量及土地资源的限制性因素分析认为:甘肃省土地质量偏低,不宜类土地面积大;农林牧各类土地中,宜牧土地比重大;土地地域性差异显著。提出了土地充分、合理利用的办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利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分析了江西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表明,江西省耕地、草地、水域都有一定的生态赤字,草地、水域生态赤字较大且有加大的趋势,耕地生态赤字次之且在总体上受政策影响较大,自2003年以来有加大趋势。林地、建筑用地有一定的生态盈余,化石燃料用地生态赤字总体上呈现"U"形变化趋势。为实现江西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山区闲置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山区农村出现大面积的闲置土地,开发利用山区闲置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调研山区闲置土地资源状况和分析引起土地闲置的思想文化、经济、社会等原因,论述了山区土地闲置不仅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使耕地质量和功能衰退,农业投入浪费,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如何开发利用山区闲置土地资源提出相关意见: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按照法律法规处置闲置土地;减轻农民负担;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因地制宜开发多种经营和改变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任朝霞  陆玉麒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725-14727
采用访谈问卷调查法探讨了西安市公众对耕地保护的认知程度,分析了公众对耕地资源各种功能及其外部效益的认识,为公众加强耕地保护工作提供借鉴。结果表明,①89.9%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加强耕地保护;70.6%的受访者认为耕地大量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可能导致农民大量失业;79.7%的受访者赞成耕地维持现状,耕地面积不减少。②耕地保护主要能提高城市郊区农民的生活质量,为农户提供就业保障和生存空间;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为子孙后代保留生存空间。③当前耕地保护工作面临最严峻问题是建设用地扩张占用大量优质耕地,致使耕地面积锐减;农民种田利益低下,致使农民不愿意种田,大量农民外地打工。④耕地外部效益功能主要有水源涵养,净化水质,保育水资源;同化城市和农村生活中产生废弃物;防止水土流失,保育土壤资源;提供娱乐、休闲旅游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秦文俊  钱玉皓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031-17034
在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詈下,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以江苏省、苏北地区为参照区域,分析了盐城市2004~2008年相对资源承栽力的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①2004~2008年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始终处于富余状态;②经济承栽力处于超载状态;③土地资源承载力与经济承载力发展不平衡是阻碍盐城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并进一步提出盐城市在江苏沿海开发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①充分发挥优势,大力发展经济,着实提高相对经济承载力。②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稳定土地资源承载力。③整合区内的优势资源,争取在苏北地区发展中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16.
依靠科技创新推进我国盐碱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盐碱地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重要生态类型,也是宝贵的土地资源。我国盐碱地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如何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对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和后备耕地资源拓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盐碱地的成因及主要影响因素、盐碱地的利用潜力、国内外盐碱地可持续利用的实践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当前对盐碱地资源普遍认识不足,重治理轻保护,也缺乏统一的规划利用和激励机制。建议坚持生态保护、农业产业、社会发展三位一体,将盐碱地作为一种宝贵资源进行可持续利用,统筹生态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发展,培育“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盐土农业产业链。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17.
赵中华  李春林  郄瑞卿  李清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658-4659,4702
以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下,结合景观空间格局分析软件包Fragstats3.3,结合景观面积、斑块个数、斑块密度、平均斑块面积等景观特征指数、计算公式,从景观斑块面积特征,景观斑块密度大小及差异特征,景观斑块多样性、均匀度特征方面,对磐石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磐石市土地利用结构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土地后备资源不丰富。在此基础上,就磐石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规划,增加景观的稳定性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强调应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生产力;合理布局农村居民点用地,加强废弃工矿用地整理;合理安排重点城镇用地规模。  相似文献   

18.
毛平  宋娇  潘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15-16017,16021
从用途限制、方式限制、对象限制及禁止抵押等4个方面对农村宅基地有关的现行法律规定进行梳理,发现现行法律规定的不足,如物权弱化、房地一体主义的理论困惑、土地管理法中的漏洞、对城镇居民购买宅基地的限制等。道出宅基地流转限制的危害,如会导致宅基地隐形交易;导致土地闲置、资源浪费;导致农民融资难;损害了土地所有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等。提出建立宅基地流转的法定租赁模式作为农村宅基地流转问题的出路,具体说明了宅基地法定租赁模式的含义.从主体、客体、内容3方面阐述了宅基地法定租赁模式的具体内容,并明确了如何解决卖掉房屋的农民的居住问题,如何处理超标占用宅基地、如何分配宅基地租金、如何健全宅基地债权式流转相关的程序和手续等问题,以实现农村宅基地合法有效的流转,维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犍为县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乐德  周宝同  谭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782-3784
通过对犍为县土地资源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分布规律的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人口密度、农用地比例、建设用地比例、水域比例、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山地比例、丘陵比例、低丘岗地比例和平坝比例10个因子作为分区的指标,然后以乡(镇)为分区单元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区,最后根据犍为县区域自然条件影响进行区域调整,形成3个土地利用区域城镇建设综合发展区、现代农业调整优化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并针对各区的土地资源特点,提出了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和土地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丁枫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629-6631,6633
分析了当前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缺陷和土地征用实务中存在的矛盾。以浙江省丽水市为例,用典型研究的方法,对如何构建新型土地征用制度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围绕农民权益的保护,从严格界定土地征用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制定合理的土地补偿标准、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探索被征地农民的安置方式等7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新型征地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