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豫麦47号面包强筋小麦试区土壤养分状况及推荐施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1 1个豫麦 47号面包强筋小麦试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评价 ,找出了各试区土壤养分主要限制因子 ,并初步分析了土壤养分变异与豫麦 47号品质之间的相关性 ;应用已建成的作物优质高产平衡施肥咨询服务系统 ,同时综合考虑各种大、中、微量营养元素均衡供应的原则和豫麦 47号面包强筋小麦的特点 ,提出了豫麦 47号面包强筋小麦不同试区优质高产平衡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2.
优质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品种选择选择对路高产优质小麦品种是优质小麦栽培的关键,667平方米产量在400~500千克以上的小麦应选择综合性好,抗病较强的、适应早茬种植的半冬性品种,如新麦18、周麦16、周麦9号等,这些品种主要表现穗多、株高适中、抗倒、旗叶上冲、穗位整齐等;适于中晚茬种植的春性品种为豫麦70、豫麦18、新麦11、偃展4110等。这些品种主要表现生长势强、成穗率高、灌浆快、落黄好等特点。2提高播种质量整地,耕深25厘米,疏松土壤,上虚下实,无坷垃,为保苗全、齐、匀、壮奠定基础。播期,按照品种特性适时播种,不然会影响冬前壮苗的形成。早茬品种10月5…  相似文献   

3.
2003—2004年度黄淮南片麦区小麦生产,虽然前期播种比较晚,但由于底墒足,冬季温度偏暖,中后期温光适宜,病害轻,小麦生产获得了大丰收。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豫麦18号、郑麦9023、豫麦34号、豫麦49号、豫麦70号、豫麦69号、新麦11号、新麦13号、周麦16号、淮麦20号、皖麦19号等均表现比较优异,下年度可继续应用,但要根据播期早晚和病虫害发生特点等因素,注意良种良法配套,合理利用。现根据近两年国家黄淮南片和河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推荐几个表现优异的苗头新品种。1.偃展4110品种来源:豫西农作物品种展览中心选育。已经获得国家新…  相似文献   

4.
一、选用适宜晚播品种。晚播小麦生育期短,积温少发育慢,应选用弱春性或春性品种。适合我省种植的中晚播弱春性品种有:豫麦18、豫麦34、豫麦47、豫麦20;晚播春性品种有郑麦9023。  相似文献   

5.
<正> 豫麦13号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育成的新品种。我们对该品种的生育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材料与方法一、试验设计试验在本院小麦高产试验田进行,土壤基础肥力高。供试品种为豫麦13号,以杂交种9602为对照,3次重复。10月6日播种,基  相似文献   

6.
选育和推广抗病、丰产小麦良种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一直把抗病、早熟、丰产作为小麦育种的重要目标。经多年努力,选出了综合抗性好、成熟较早、穗大粒多、品质较优的豫麦26号(商丘111)。现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及其表现简介如下。1 亲本选配 豫麦26号母本为豫麦2号,父本为80—9110—2。豫麦2号(宝丰7228)是河南省乃至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其遗传基础丰富(见附图),耐病性好,适应范围广,丰  相似文献   

7.
小麦品种淀粉特性变异及其与面条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6,自引:9,他引:46  
 将 2组共计 185个国内外小麦品种分别在 4种和 2种环境条件下种植 ,分析其淀粉特性的遗传变异及其与面条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小麦品种淀粉特性变异幅度较大 ;淀粉特性较好的国外品种 (系 )有Sunstate、Hartog、Eradu、Cunninghan、Gamenya、Karl92和Sunco ,淀粉品质较好的国内品种有扬麦 5号、扬麦 15 8、绵阳 2 6、鄂恩 1号、豫麦 4 1、豫麦 4 9、郑 81 1、豫麦 5 4、豫麦 2号、豫麦 4 7、鲁 95 5 15 9、鲁麦 15、鲁麦 2 1、陕优 2 2 5、关封 2号、冀5 0 99、北农 4号和津麦 2号等 ;国外品种、南方麦区和黄淮麦区品种的淀粉特性和面条品质较好 ,北部冬麦区品种则较差 ;峰值粘度、稀懈值和面粉膨胀体积是衡量淀粉品质和面条品质的 3个重要指标 ;我国品种中Wx B1缺失频率较高 ,它可作为淀粉特性和面条品质的选种指标  相似文献   

8.
小麦赤霉病又叫红头麦,是产麦区小麦生产上的一大病害,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重病田产量损失可达50%以上.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华南冬麦区及东北春麦区东部发病较严重,几乎每4a就重发1次.豫南稻茬麦区是河南省中弱筋小麦适宜区,常年种植面积在2.0×105hm2上,由于该区雨水比较多,光照相对较少,常年的稻麦轮作造成耕作层浅,土质粘重,所以一直以来小麦赤霉病发生就比较严重,特别是最近几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对小麦的高产稳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9.
优质专用小麦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小麦籽粒品质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 ,还受土壤、气候、栽培以及收获、贮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了优质品种 ,但不一定能生产出优质产品来 ,还要根据当地的各种自然因素将不同品种合理布局 ,并根据品种特性和优质生产的要求实施与之相配套的优质栽培技术 ,实现优质高产。根据试验研究和多年生产实践 ,将优质专用小麦配套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并按品种的优质类型合理布局在品种选用上 ,水肥区和旱肥地可选择高蛋白的强筋型品种如小偃 5 4、豫麦 34号、豫麦 47号、郑麦 90 2 3等 ;沙土和偏沙性土壤区可选择低蛋白的弱筋型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正一、选用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做好种子处理根据近几年来市场需求现状和品种综合表现,适宜濮阳市种植的半冬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有西农979、济麦20、郑麦9405等,弱春性品种有郑麦9023、豫麦34、郑农16等。同时,在播种前用高效低毒的小麦专用种衣剂拌种,以利于综合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易发生的根腐病、纹枯病,培育壮苗。二、提高整地质量,做到足墒播种精细整地是培育壮苗、防  相似文献   

11.
不同播期、播种密度及其互作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大田条件下,选用典型半冬性小麦品种豫麦49-198和典型弱春性品种偃展411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种时期和播种密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冬小麦叶面积指数和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冬性小麦品种豫麦49-198在推迟播期情况下,适当增大播量,可明显提高叶面积指数,10月5日播种产量提高幅度达20.73%,...  相似文献   

12.
太学6号是洛阳市太学农作物研究所利用豫麦49×豫麦63,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晚播、早熟、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该品种结合了双亲的优良基因,2008-2010年在河南省南部区试中2a分别较对照豫麦18-99增产4.91%和6.6%。在2010-2011年度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偃展4110增产10.2%,居参试品种第1位。  相似文献   

13.
河南小麦主要品种纹枯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通过土壤人工接种,采用相对抗病指数法对河南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16个小麦品种的抗纹枯病性能在大田成株期进行了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河南推广的主要小麦品种对纹枯病抗性普遍较差,无免疫和高抗品种,大多数属高感和感病品种,只有豫麦26号,豫麦13号,豫麦19号等少数品种表现中抗,因此应加强抗病品种选育和化学药剂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一、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一)冬前苗小、苗弱小麦从播种到主茎5叶1心的壮苗大约需0℃以上积温570℃,北方麦区把从到越冬前的积温低于420℃播种的小麦,称为晚播小麦或晚茬麦。冬小麦从播种到出苗需要120℃积温,生长1个叶片需要75℃积温,晚播小麦冬前积温在420℃以下,主茎不足4片叶,有1个分蘖或无分蘖,形成晚播小麦弱苗。在河南10月底到11月上旬播种的小麦,多数年份只有1片叶出土;11月  相似文献   

15.
正一、种植技术(一)优选良种种植绿色小麦选种为首要环节,需结合种植地的环境特点,选择抗逆性强且高产的小麦品种,保证品种和栽培环境与自然气候相适应。河南省种植绿色小麦可选择郑麦9023、豫麦34和豫麦18等品种。选种之后及时处理,选择籽粒饱满的麦种晾晒3 d,以提高发芽率。使用药剂拌种,预防病虫害的发生。由于小麦锈病属于高发类病害,对此可用15%的粉锈宁进行拌种,1 kg种子用药2 g,之后播种。  相似文献   

16.
20 0 2~ 2 0 0 3年度河南省乃至黄淮麦区气候特殊 ,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利弊相当。总的气候特点是播种前期干旱 ,一部分麦田抢墒或造墒播种 ,冬前出现旺长。大部分麦田播种后 ( 1 0月 1 7日以后 )持续低温 ,冬前热量不足 ,冬前分蘖偏少。 1 2月下旬和 1月上旬出现强寒流天气 (极端最低气温 - 1 0~ - 1 3℃ ) ,且低温持续时间长 ,大部分品种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 ,尤其是早播的春性品种冻害严重。春季雨水多、温度低 ,小麦返青、拔节、抽穗晚 ,纹枯病发生早且重 ,白粉病、锈病发病晚 ,但上升快 ,在我省中南部地区 (南阳、驻马店、周口、漯…  相似文献   

17.
1育种目标的确定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河南省农作物种植制度已基本实现了小麦一玉米(棉花、大豆、花生和甘薯等)两熟制方式。小麦生产对小麦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集中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其一,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和灌溉条件的逐步改善,小麦品种的产量水平也不断提高,主要是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两方面,抗倒伏能力也提高。20世纪80年代推广的半矮秆主导品种中,多粒者千粒重不高(如豫麦2号、百农3217、宛7107等),大粒者籽粒少(如偃师4号),大穗多粒大籽者秆太高易倒伏(如豫麦10号)。其二,高水肥条件下小麦中后期群体内潮湿郁蔽,白粉病和纹枯病较易发生,要求小麦品种在抗锈病的同时还要求抗白粉病和纹枯病的能力较强。80年代河南省推广的早熟高产主导品种百农3217和豫麦13号均感白粉病,豫麦16号抗寒力差且后期叶枯病较重。  相似文献   

18.
南阳盆地的小麦播种适期,一般冬性品种在10月上旬,半冬性品种在10月中旬,春性品种在10月下旬。1988年,我们对南阳盆地小麦播种前、后的气候因素以及土壤粘重、腾茬早晚等问题,进行了宏观的研究分析。认为,有的年份因受单因子影响,或受  相似文献   

19.
一、晚播小麦的成因晚播小麦的成因有两种类型:一是由于前茬作物成熟、收获偏晚,腾不出茬口而延期播种,从而形成晚播小麦。在黄淮海麦区主要是棉茬麦,其次是花生茬麦等;二是由于墒情不足等雨播种或降雨过多不得不推迟播期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正> 1.精心整地,提高播种质量 江淮和沿淮麦区,土壤质地粘重,透气性差,宜耕期短,所以整地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宜耕期,使土壤耕层蓬松,保持良好的结构状况;播种前要耕耙结合,做到上虚下实,无大坷垃,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根系顺利下扎。对土壤湿度大、质地粘重的稻茬地,要在水稻收获前适时排水干田,播前抓住宜耕期及时耕耙,保墒播种。对土壤水分过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