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北方牧业》2006,(3):8-8
<正> 1.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在饲料中常见的产毒素霉菌主要有:曲霉属中的黄曲霉、赭曲霉、杂色曲霉、构巢曲霉、寄生曲霉和烟曲霉等。青霉属中的岛青霉、桔青霉、黄绿青霉、红色青霉、扩展青霉、圆弧青霉、纯绿青霉和斜卧青霉等。镰孢菌属中的禾谷镰孢菌、三隔镰孢菌、玉米赤霉菌、梨孢镰孢菌、尖孢镰孢菌、雪腐镰孢菌、串珠镰孢菌、拟枝孢镰孢菌、木贼镰孢菌、茄病镰孢菌、粉红镰孢菌等。另外,麦角菌属、鹅膏菌属、马鞍菌属和链格孢菌属等也是较为常见的产毒霉菌。各种霉菌可以产生多达数百种霉菌毒素,但目前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十几种对人类危害特别大且污染频率高的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 A,杂色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展青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串珠镰刀菌素,三硝基丙酸及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包括 T-2毒素,脱氧雪  相似文献   

2.
霉菌毒素是一种存在于饲料和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它们是由不同类属的真菌所产生的二级有毒代谢产物。在家禽业中,产生霉菌毒素的真菌包括曲霉菌、镰刀菌和青霉菌等。在亚太地区以黄曲霉毒素、赭曲霉素、橘霉素、T-2毒素、呕吐毒素(DON)、串珠镰孢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最为严重(表1)。  相似文献   

3.
青贮饲料是反刍动物日粮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青贮饲料在收获前、发酵期间及青贮完成后都会受到多种霉菌毒素污染。反刍动物摄入霉菌毒素后会对其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并对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构成威胁。青贮饲料中优势霉菌包括镰刀菌属(Fusarium)、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所产生的主要霉菌毒素包括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伏马菌素、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蓝酪霉菌毒素、霉酚酸和麦角生物碱等。本文将对上述毒素在青贮饲料中的产生、影响、预防和脱毒的方法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生产优质青贮饲料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正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微生物分类学上属真菌。世界上有数万种真菌,大多数对人类有益,但有多种对人类、畜禽、宠物等有害,这些霉菌产生的毒素,统称为霉菌毒素。1什么是霉菌毒素霉菌毒素的定义:霉菌毒素主要是指霉菌在其污染的农作物和农作物产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已知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常见的霉菌毒素主要由四种霉菌属产生:曲霉菌属(主要分泌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青霉菌属(主要分泌桔霉素等)、麦角菌属(主要分泌麦角毒素)、镰刀菌属(主要分泌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伏马镰孢毒素等)。  相似文献   

5.
饲料和饲料原料中常见的霉菌有曲霉菌属、青霉菌属、镰刀菌属、麦角菌属的霉菌。在适宜的条件下,这些霉菌就大量迅速繁殖,引起饲料及原料的发热、发霉变质,影畸饲料品质,同时在饲料及原料中产生有毒的次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T-2毒素、F-2毒素、麦角毒素等,对畜禽及其产品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6.
1常见的霉菌和霉菌毒素 霉菌通常污染饲料或饲料原料,在其中生长并产生二级代谢产物——霉菌毒素。产毒霉菌主要有3个属,曲霉菌、青霉菌和镰刀菌,而霉菌毒素目前已发现超过350种。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AF)、玉米赤霉烯酮(ZEA)、T-2毒素、呕吐毒素(DON)、赭曲霉毒素(OT)、烟曲霉毒素(FUM)等。其中对猪危害最大的是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呕吐毒素。家禽饲料中,自然状况下发生率最高且致害作用最严重的是黄曲霉毒素和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相似文献   

7.
霉菌毒素对养殖鱼类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建斌 《饲料工业》1993,14(9):27-28
<正> 我们对三类霉菌最了解:曲霉属、青霉属、镰孢霉属。这些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适宜的条件下就会生长,产生毒素。这些条件包括: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含水量高于14%,相对湿度大于70%,适宜的温度范围和足量的氧。由这几种霉菌产生的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毒素是黄曲霉毒素、棕曲霉毒素和镰刀酶毒素。但是其它一些毒素(比如环匹阿尼酸)的重要性也正开始表现出来。一、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由曲霉菌株产生的。鱼类黄曲霉毒素中毒症状通常为:生长差,贫血,  相似文献   

8.
猪霉菌毒素中毒与蓝耳病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常见的霉菌包括曲霉菌、镰刀菌和青霉菌。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呕吐毒素、T-2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  相似文献   

9.
抗营养因子影响饲料中营养成分的质量 ,最终降低畜禽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霉菌毒素就是一种存在于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它们是由不同类属的真菌所产生的二级有毒的代谢产物。在家禽业中 ,产生霉菌毒素的真菌包括 :曲霉菌、镰刀菌、青霉菌。尽管如此多的霉菌毒素参与或导致了动物的代谢失调 ,而在亚太地区最为严重的包括 :黄曲霉毒素、赭曲霉素、橘霉素、T - 2毒素、呕吐毒素 (DON)、串珠镰孢菌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 (见表 1 )。由于缺乏系统分析的手段 ,更多的霉菌毒素在动物饲料中通常也无法检测出来 ,黄曲霉的存在也就意…  相似文献   

10.
1 霉菌毒 素霉菌毒素是指霉菌在基质(饲料)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包括某些霉菌使基质的成分转变而形成的有毒物质。霉菌种类很多,但能产生霉菌毒素的只限于少数的产毒霉菌,而产毒菌种中也只有少数菌株能产生具有危险性的霉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单端霉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镰刀菌毒素的危害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饲料的生物性污染中以霉菌及霉菌毒素的危害最大.目前已明确能造成人和动物毒害的有300多种,主要有曲霉菌属、镰刀菌属和青霉菌属。镰刀菌可分泌多种毒素,包括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烟曲霉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其产生的毒素在全球危害最大。它们是谷类饲料和青贮料中最普遍存在的霉菌毒素。可以降低家畜的采食量,导致生长速度下降、免疫抑制、繁殖障碍等。以拒食和繁殖障碍为观察的标准,通常认为猪是对饲料中霉菌毒素最敏感的动物。  相似文献   

12.
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及防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饲料中存在的4种主要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分别进行探讨,包括毒素的理化性质、产生条件、对动物的危害作用及在食品和饲料中的允许量标准,介绍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各种防毒和去毒措施,对生产实践中霉菌毒素的研究和防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是由生长于饲料原料中的霉菌产生的,如麦角菌属生长于谷物中,在作物收获之前就能够产生毒素,其他的霉菌在收获之前可感染谷物,但大部分毒素是在存贮过程中产生的[1]。霉菌毒素是霉菌的代谢次生物,目前已知污染饲料的霉菌毒素有100多种,主要为青霉菌属、曲霉菌属和镰刀菌属所产的多种霉菌毒素,其中对畜禽危害较大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菌素、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等[2]。  相似文献   

14.
曲霉菌属 包括黄曲霉,杂色曲霉,赭曲霉等。  相似文献   

15.
从全国28个省、区、市104个饲料加工厂和饲养场采集饲料样品627份,其中饲料产品341份、饲料原料286份。按统一的采样方法、霉菌检验方法进行了霉菌数量、种类的分析检验,对部份饲料及原料进行了镰刀菌毒素和黄曲霉毒素B_1含量测定。分离鉴定出霉菌23属73种,其中霉属23种、青霉属21种、毛霉属3种、镰刀菌属2种及其它霉菌24种。检出率最高的有曲霉属87.7%、青霉属73.8%、镰刀菌属36.6%、毛霉属35.4%。全国的配合饲料一般带菌量为10~2-10~5个/g之间,最高可达10~7个/g,颗粒饲料为10~1-10~3个/g,粉状饲料比颗粒饲料霉菌数高10─100倍。全国主要饲料原料玉米一般带菌量在10~2-10~5个/g之间,在80份玉米中符合饲料原料卫生标准的有54份,占67.5%,霉菌数量超过允许量范围的有26份,占32.5%,超过禁用指标的有16份,占20%。从饲料和原料中分离的产毒菌主要有黄曲霉、杂色曲霉、赭曲霉、串珠镰刀菌。采用气相色谱的方法检验194份样品中三种镰刀菌毒素,其检出率DON为49.6%、T-2为17.0%、ZEN为21.5%。采用薄层分析法(GB8381─87)检验90份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_1其检出率为87.8%,检出值≤0.02mg/kg。  相似文献   

16.
黄曲霉毒素是具有很高毒性和致癌性的赭曲霉菌属和青霉菌属的真菌代谢产物。产生这些霉菌毒素的3种主要真菌是金黄色的赭曲霉、寄生物赭曲霉和被微柔毛的青霉。这些真菌生长在各种谷  相似文献   

17.
饲料霉菌污染的综合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霉菌污染是饲料中最突出的微生物污染,污染饲料的霉菌主要有曲霉菌、青霉菌、镰刀霉菌、毛霉菌等.饲料霉变过程中,霉菌生长消耗了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并分解饲料中的蛋白质和糖化淀粉,产生异味. 霉变饲料可导致人畜的急性和慢性中毒或癌肿等,许多原因不明的疾病被认为与饲料或者食品的霉菌污染有关.迄今人类从广泛分布在各种谷物及混合饲料中仅分离出几种霉菌毒素,重要的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素、桔霉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其中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最强,对人和动物都是一种超剧毒物质.孕妇若食入被霉菌毒素污染了的食品,霉菌毒素可通过胎盘祸及胎儿,引起胎儿染色体断裂畸变,有的停止发育.黄曲霉毒素是真菌、曲霉属菌、黄曲霉等的产物,其基本结构为二呋喃氧杂奈邻酮,但化学结构不同的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有所差异,其中B1毒性最大,对所有动物的肝脏都是原发性毒,它与细胞核和线粒体DNA结合,影响蛋白质和类脂的代谢,是揭示肝癌发病机理的模型致癌物.每年饲料等农产品因遭霉菌的侵害而导致的经济损失难以估计,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养鱼者和水产饲料生产厂家寻找有关霉菌毒素对鱼的致病作用资料,将是失望的。由于资料缺乏,他们没有认识到鱼的敏感或显著的霉菌毒素中毒。发霉鱼饲料或鱼饲料中发霉的饲料原料,将意味着多种霉菌毒素的任何一种的存在,包括某些还不十分清楚而具有潜在危害的霉菌毒素。我们掌握最多是三种常见霉菌:曲霉菌、青霉菌和镰孢菌。这些霉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生长和产生毒素的合适条件:包括足够的碳水化合物、14%以上水份、70%以上的相对湿度、一定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这些霉菌产生的大部分常见的霉菌毒素是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和镜孢菌毒素。但是目前出现的其它毒素也  相似文献   

19.
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且种类繁多。导致动物中毒的常见霉菌毒素有:曲霉菌属的黄曲霉、烟曲霉等;镰刀菌属的禾谷镰刀菌、三线镰刀菌、雪腐镰刀菌等;青霉菌属的黄绿青霉、桔青霉等。霉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在80%~90%的湿度环境下,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4,(10):96-99
用豆腐渣、酱渣、米酒糟、橙皮、茶叶渣等非常规饲料配制奶牛全混合日粮(TMR),藉UHPLC/UHPLC-MS/MS法检测其中的38种霉菌毒素。结果表明,黄曲霉毒素G2(28.66±8.87)μg/kg,呕吐毒素(264.68±128.82)μg/kg,HT-2(37.80±21.15)μg/kg,伏马菌素B2(16.71±5.14)μg/kg,神经毒素C(0.47±0.13)μg/kg,青霉酸(56.80±5.20)μg/kg;麦角新素(麦角酯醇)2.57±0.84μg/kg,均未超出国家饲料卫生标准;其他31种霉菌毒素未检出,它们分别是:黄曲霉毒素类的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赭曲霉毒素类的赭曲霉毒素A、赭曲霉毒素B;单端孢霉烯毒素B类的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去氧瓜萎镰菌醇-3-葡萄糖苷、雪腐镰刀菌烯醇、镰刀菌烯酮-X;单端孢霉烯毒素A类的T-2毒素、二醋酸麃草镰刀菌烯醇(蛇形菌素)、Diacetoxyscirpenol、新茄病镰刀菌烯醇;伏马菌素类(烟曲霉毒素)的伏马菌素B1、伏马菌素B3;玉米赤霉烯酮类的玉米赤霉烯酮、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烯醇;青贮(青霉菌属)毒素类的展青霉毒素、霉酚酸、杂色曲霉毒素、胶粘毒素、渥曼青霉素、交链孢霉酚、疣孢漆斑菌;麦角碱毒素类的2-溴基-a-麦角新碱、麦角胺、麦角醇、甲基麦角新碱。用本日粮饲喂泌乳牛,在上海及江苏境内17个牧场采集牛奶样品109件,检测其中残留的黄曲霉毒素M1(AFM1)含量,结果显示,其平均值为(81.75±87.28)ng/kg,变动范围为0367.27 ng/kg,都低于国家标准500 ng/kg的上限,说明本试验配制的TMR所生产的牛奶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