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研究啤酒废水培养螺旋藻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啤酒废水培养螺旋藻,研究不同废水浓度下螺旋藻的生长状况及其对废水中氮、磷、有机质的去除效率,以及在放大培养时螺旋藻的生物量、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结果]螺旋藻可在啤酒废水中生存,且啤酒废水有缓冲培养液pH增加的作用,能使螺旋藻更长时间处于适宜生存的状态。50%啤酒废水、50%Zarrouk培养液最适宜螺旋藻生长,且产量达到最大。同时,螺旋藻可对啤酒废水产生净化作用。螺旋藻对100%啤酒废水中有机质、总氮、总磷的去除效率分别可达55.95%、77.78%和42.62%。在最佳配比浓度条件下,放大培养的产藻量为0.794 g/L,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达到69.5%和8.11%。[结论]该研究可使污水净化和螺旋藻利用相结合,达到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螺旋藻是一种原产于内蒙古碱湖,品质优良、中温适应型的螺旋藻品种,但因发现较晚,生长环境特殊等原因,对其分子遗传学等基础研究相对滞后。提高其耐热性能够扩大养殖范围,降低养殖成本,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研究表明热激蛋白在藻类抗高温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PCR技术得到内蒙古螺旋藻HSP90基因序列,并对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序列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根据蓝藻遗传转化需要,构建了三亲接合转移的穿梭表达载体,该载体起始密码子ATG与目的基因HSP90相距6 bp,含有进行三亲结合转移所需的蓝藻复制起始区、Bom基因、启动子(BetaP)、氯霉素抗性基因(Cm)及目的基因HSP90。研究结果为构建耐热内蒙古螺旋藻转基因新品系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啤酒废水培养螺旋藻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啤酒废水培养螺旋藻,研究不同废水浓度下螺旋藻的生长状况及其对废水中氮、磷、有机质的去除效率,以及在放大培养时螺旋藻的生物量、蛋白质和脂肪舍量。[结果]螺旋藻可在啤酒废水中生存,且啤酒废水有缓冲培养液pH增加的作用,能使螺旋藻更长时间处于适宜生存的状态。50%啤酒废水、50%Zarrouk培养液最适宜螺旋藻生长,且产量达到最大。同时,螺旋藻可对啤酒废水产生净化作用。螺旋藻对100%啤酒废水中有机质、总氮、总磷的去除效率分别可迭55.95%、77.78%和42.62%。在最佳配比浓度条件下,放大培养的产藻量为0.794g/L,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达到69.5%和8.11%。[结论]该研究可使污水净化和螺旋藻利用相结合,达到环境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螺旋藻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藻 (Spirulina)分为淡水种类和海水种类,是低等藻类植物,目前,国际上应用和研究较多的有钝顶螺旋藻 (Spirulina plantensis)、较大螺旋藻 (Spirulina maxima)和盐泽螺旋藻 (Spirulina Subsalsa)(王宏飞, 1998)。 由于螺旋藻具有高蛋白、高营养、高消化吸收率的特性,所以在特种经济动物饲料、保健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都在开发利用。本文拟就螺旋藻的营养价值、应用及其培养技术等方面作一综述。1螺旋藻的营养价值及其功能 螺旋藻是目前常用微藻 (小球藻、绿藻、螺旋藻 )中蛋白质含量最高、营养最全面、消化吸收和适口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分析和评价螺旋藻和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的消化速率和消化程度的营养学特征。使用氨基酸分析法测定螺旋藻和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的氨基酸含量和构成,计算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螺旋藻和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的氮释放量及其消化速率。螺旋藻和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A、B、C都含有18种氨基酸,8种必需氨基酸组成合理,其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1.00%、18.25%、18.24%和18.22%。螺旋藻和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A、B和C模拟胃肠消化体系的必需氨基酸最高分别为207.6、66.8、62.4和64.2 mg/100 m L,分别占初始样品必需氨基酸总量的84%、94%、89%和92%。螺旋藻氮释放量慢于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A、B、C,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C又缓慢于A、B,胃肠消化后的螺旋藻和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A、B、C的氮释放量范围为(88.09%±0.98%)~(92.24%±1.87%),三种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氮释放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螺旋藻与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之间差异显著。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成分配比合理,体外消化速率稳定,螺旋藻和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是营养支持的优良原料和制剂。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温度对内蒙古螺旋藻、钝顶螺旋藻和极大螺旋藻的生长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天光暗期各为12h,光照强度为180μmol.m-2.s-1条件下,3个藻种最适生长温度分别是:内蒙古螺旋藻为20℃~35℃,钝顶螺旋藻为20℃~30℃,极大螺旋藻为25℃~35℃;温度对这3个藻种蛋白质含量有不同的效应:在不同温度24h处理下,内蒙古螺旋藻在高温下积累较多的蛋白质,钝顶螺旋藻则在低温下积累较多的蛋白质,极大螺旋藻在最适温度下蛋白质含量最高;但较长时间的温度胁迫均使蛋白质含量降低,而内蒙古螺旋藻蛋白质含量降低幅度不显著;长时间的恒温不利于螺旋藻蛋白质的积累。内蒙古螺旋藻具有更好的抗高温和低温的能力,而且在较长时间的逆温胁迫下仍能保持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因此内蒙古螺旋藻具有更广阔的产业化生产前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太空搭载螺旋藻的生物强化作用,它的锌含量是普通螺旋藻粉的80倍,经过太空螺旋藻喂养后的蛋鸡所产蛋的铁含量比普通鸡蛋高出39.1%,表明太空螺旋藻有着较好的生物强化作用。除了微量营养素外,太空螺旋藻的蛋白质、叶绿素、藻蓝蛋白、β-胡萝卜素和亚麻酸的含量分别比普通螺旋藻高出10.8%、28.3%、38.5%、4.8%和16.4%,且螺旋藻鸡蛋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卵磷脂、β-胡萝卜素和亚麻酸的含量分别比普通鸡蛋高出31.8%、8.3%、305.3%和90.0%,表明它们更具营养价值,对人体健康有更佳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1%、2%、3%的螺旋藻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腹泻率、肌肉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螺旋藻可改善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效果随着螺旋藻添加量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螺旋藻对仔猪的腹泻有一定的治疗作用,3%螺旋藻治疗效果优于抗生素;饲料中添加螺旋藻可以显著提高猪肌肉中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并降低肌肉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9.
螺旋藻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螺旋藻是地球上一种古老的蓝绿色单细胞藻类水生植物,因呈螺旋状而得名。螺旋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效,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可作为食品添加剂、饲料、饵料、保健食品补剂和医药等原料。文章综述了螺旋藻的营养价值、医疗保健功能、国内外研究开发概况、在食品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及其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高剂量复合螺旋藻多糖抗衰老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14):8324-8325,8328
[目的]探讨高剂量复合螺旋藻多糖的抗衰老作用,为螺旋藻和银杏叶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小鼠每天分别灌服复合药物,同时各鼠每天颈背皮下注射D-半乳糖,连续造模42 d后,观察高剂量复合螺旋藻多糖、银杏叶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作用,测定免疫器官重量、血清SOD活性和心肌、脑丙二醛(MDA)含量等相关衰老指标。[结果]复合螺旋藻多糖能显著对抗连续42 d给D-半乳糖125 mg/kg.d所致小鼠衰老。[结论]复合螺旋藻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抗衰老作用,可能与多羟基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1.
螺旋藻是一种生长在碱性水中的蓝藻,蛋白质含量高达60—70%,是大豆的1.5倍,干酪的2.4倍,小麦的6倍,氨基酸组成合理,还含有大量的多糖、维生素和无机元素。进入80年代,螺旋藻生物技术产业在国内外均已具有相当的规模。美国、日本、泰国等国已进行商品性生产。螺旋藻具有抗辐射特性,能够促进机体的生长代谢,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螺旋藻在鱼、虾、贝育苗业,养鸡业和人的保健与药用等方面的应用,已显示出良好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它将间接或直接在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增加蛋白质营养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海水驯化螺旋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螺旋藻的海水培养方法。[方法]用配制的海水驯化培养液对螺旋藻进行逐级驯化培养,观察螺旋藻的形态学变化并测量其生化指标。[结果]得到了平均长度大于淡水螺旋藻且稳定性良好的藻种,其叶绿素含量基本不变,藻蓝蛋白浓度较淡水培养的螺旋藻增加了62.8%。[结论]该方法可节省资源和成本,为螺旋藻的规模化生产和加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螺旋藻(Spirulina)是一种有希望的蛋白质新资源。从开发利用的目的出发,对螺旋藻要求最佳生长条件:光照强度、温度、pH 值、通气和接种量等因素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研究。并对螺旋藻干粉所含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组分进行了分析。提供的数据为大面积培养提供了资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红外光谱三级鉴别技术的螺旋藻产品品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天然螺旋藻、螺旋藻粉和螺旋藻片的主要成分,为螺旋藻相关产品品质检测和真伪鉴别提供一种快速、准确和有效的方法。【方法】采集2种天然螺旋藻、4种螺旋藻粉和4种螺旋藻片的红外光谱(FTIR),解析样品的红外光谱、二阶导数光谱和二维相关光谱确定出主要吸收官能团,主体成分以及不同样品之间的差异。通过扫描电镜图像(SEM)、样品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的测定结果对红外光谱中的差异进行说明。【结果】天然螺旋藻的红外光谱在1 154/1 156 cm-1、1 079 cm-1和1 039/1 035 cm-1出现3个糖类特征吸收峰;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在1 161、1 138、1 083、1 054和1 026 cm-1出现5个强自动峰。螺旋藻粉和螺旋藻片的糖类特征吸收峰形状和位置与天然螺旋藻不同,并且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中自动峰减少。天然螺旋藻蛋白质的α-螺旋含量为24.6%,螺旋藻粉和螺旋藻片中α-螺旋含量在15.0%左右。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中天然螺旋藻的酰胺带吸收峰光滑、少分叉,可完全分离的两个尖峰,而螺旋藻粉和螺旋藻片的酰胺带吸收峰宽,分离度不好,并且出现多个分叉峰。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测定结果表明螺旋藻产品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且氨基酸组成与纯螺旋藻的氨基酸组成存在很大差异。【结论】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对天然螺旋藻、螺旋藻粉和螺旋藻片的糖类和蛋白成分的差异进行鉴别,并为螺旋藻产品的品质评价和真伪鉴别提供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三种微藻与苯酚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佳  麻晓霞  马玉龙  马彩虹  张新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560-10562,10605
[目的]研究小球藻、螺旋藻和斜生栅藻3种微藻与苯酚的相互作用。[方法]以小球藻、螺旋藻和斜生栅藻为藻种,人工模拟配置不同浓度苯酚的废水为受试水样,进行微藻与苯酚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苯酚对小球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对螺旋藻和斜生栅藻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螺旋藻表现得更为敏感,当苯酚浓度高于200 mg/L时,螺旋藻死亡;小球藻、斜生栅藻对低浓度苯酚均有一定的去除能力,并随苯酚浓度增加其去除苯酚能力减弱。[结论]利用微藻处理低浓度含酚废水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寻螺旋藻的海水培养方法。[方法]用配制的海水驯化培养液对螺旋藻进行逐级驯化培养,观察螺旋藻的形态学变化并测量其生化指标。[结果]得到了平均长度大于淡水螺旋藻且稳定性良好的藻种,其叶绿素含量基本不变,藻蓝蛋白浓度较淡水培养的螺旋藻增加了62.8%。[结论]该方法可节省资源和成本,为螺旋藻的规模化生产和加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沸水浸提法在批量制备螺旋藻多糖上的应用。[方法]利用新鲜螺旋藻和螺旋藻干粉为原料,采用直接加水煮沸提取的方法制备螺旋藻多糖,并测定所提取的螺旋藻多糖质量和含量。[结果]平均每25 kg藻泥平均提取出多糖236.06 g,出糖率为0.94%;每2.5 kg藻粉平均提取多糖191.95 g,出糖率为0.77%;对获得的两种螺旋藻多糖的含糖量分别进行测定,得出:以新鲜螺旋藻藻泥为原料提取的粗多糖含糖量为12.56%(以葡萄糖计),以螺旋藻藻粉为原料提取的粗多糖含糖量为12.38%(以葡萄糖计)。鉴别试验检验显示,样品水解后的葡萄糖来源于粗多糖。[结论]减少了使用量较大的乙醇用量,降低了非食品化学原料的污染可能,使生产的螺旋藻多糖进入了食品行列,建立多糖生产线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控制螺旋藻中轮虫为害的理化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螺旋藻和轮虫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10.5时,轮虫种群密度最低,为90个/mL,而且螺旋藻生长良好,OD560值为0.353。当氮源的浓度为6.25 g/L时,最有利于螺旋藻的生长,而且可以抑制轮虫的危害。碳酸氢铵加入培养液48 h后轮虫数下降为0。培养时,2.0 L/min的通气不仅可以控制轮虫,还可以促进螺旋藻的生长。以每天14 h光照/10 h黑暗的光照条件最有利于增加螺旋藻的产量,而且轮虫为害最轻。  相似文献   

19.
利用沼气废液培养螺旋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利用沼液培养螺旋藻。[方法]通过向沼液中添加一定浓度的Zarrouk培养液获得了螺旋藻在沼液中的培养技术,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培养条件。并通过测定螺旋藻培养过程中,沼液中的氮、磷含量的变化,研究了螺旋藻对沼液的净化效果。[结果]螺旋藻不能在直接在沼液中生长,但在其中添加了10%比例的Zarrouk培养液后,螺旋藻生长良好。正交实验显示螺旋藻在沼液中的最佳生长条件为:pH为8、初始密度OD560为0.3,光照强度5 000 lx。螺旋藻对废水中的氮、磷均有较好的清除效果,螺旋藻对活性磷的清除率达到97.1%,对硝态氮的清除率为61.2%,对亚硝态氮的清除率为53.6%。[结论]利用沼液培养螺旋藻不仅可以净化环境,而且降低生产螺旋藻成本,这为沼液的资源化处理提供了一条新的高效而经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纺锤螺旋藻TJSD的最适生长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纺锤螺旋藻(节旋藻)TJSD藻株为研究对象,以温度、pH和光照强度为研究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发现TJSD藻株在33~37℃,pH 9~10.5的培养条件下能够快速生长,在3000~12000 lx光照强度范围内,该藻株的生物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螺旋藻TJSD藻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37℃,pH9.5,12000 l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